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中国风情>> 天文历法

天文历法

中国古历的历算过程是什么?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中国古代历法绝大多数是阴阳合历.

中国古代历法的基本元素——日,气,朔 中国至迟从殷商时代起就采用干支纪日.从甲子到癸亥,六十干支日名轮流循环使用."气"是中国古历的阳历成分.从冬至点开始到下一个冬至点为一年(回归年).一年分成二十四个"气",称为二十四节气.按时间等分的叫平气.按一年中太阳所走的路程等分的叫定气.从冬至开始,每隔一个气,如:大寒,雨水,春分……等都叫中气;其余十二个,如:小寒,立春,惊蛰……等都叫节气.朔是中国古代历法的阴历成分.日月的黄道经度相同的时刻叫朔.月亮绕地球转动的速度是不均匀的,它的速度变化的周期叫一个近点月.太阳周年视运动的速度也是不均匀的.它的变化周期直到明末以前一直认为就是一个回归年(见年,月).由于日,月运动都不均匀,所以每连续两次朔之间的时间也是不相等的.不过,经过长期观测统计,可以求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平均数,这个平均数就称为一个朔望月.根据朔望月推算出来的朔,叫平朔.对平朔进行日,月运动不均匀性的改正,得到真实的朔,称为定朔(见朔望).中国古代的民用历法根据气,朔的变化,可分三个时期:①从春秋战国时代到唐初,是使用平气,平朔时期.②从唐初到明末,是使用平气,定朔时期.③清代以后,是使用定气,定朔时期.

历法计算要点 为了推算每年的历谱,首先要定一个计算起点,叫做历元.中国古代历法大多数取下列这样的理想时刻为历元:某年十一月甲子日的夜半,它正好是朔和冬至,而且又是月过近地点(即月行速度最快的点)的时刻,等等.由于各种历法的数据不同,所以它们推得的理想时刻也各不相同.不过这样的理想时刻通常离开历法行用的年份都十分遥远.这种历元称为上元(见上元积年).

设a为一回归年时间,b为一朔望月时间,c为一近点月时间,单位均为"天".又设y为从上元起到所求年的累计年数.则ay就是从上元起到所求年的冬至的全部时间.因为干支纪日以60天为一周,所以用60去除ay,所得余数r1,就是所求年的冬至时刻到前面一个甲子的夜半的全部时间.这个时间的天数部分叫做大余,不足一天的零数部分叫小余.通常历法都规定,大余"命甲子算外",即以甲子日为0,乙丑日为1,等等.因此,根据大余的数字,就可以知道所求年冬至日的干支日名.有的历法"命甲子算上",则应以甲子日为1,乙丑日为2,等等.还有少数历法,如北宋的《纪元历》,不选甲子日,而选己巳日为上元,命己巳算外,则大余就以己巳为0算起,庚午为1,等等.小余就是从夜半起算到发生冬至这瞬间的时间,可以把它按十二时辰制或百刻制等时刻制度(见漏刻),化成时刻.从r1累加一气的时间a/24,就得冬至以后各气的干支日数及时刻.

上述r1的算法,数学上习惯用一个算式来表达:ay≡r1(mod60).这种算式叫一次同余式.仿此,可以列出其他的一次同余式:ay≡r2(modb),ay≡r3(modc).r2就是所求年冬至离开十一月平朔的时间间隔.r3则是所求年冬至离月亮上一次过近地点的时间间隔.r1- r2就是十一月平朔离上个甲子日夜半的时间.也和冬至的情况一样,它的整数部分代表甲子日以来的干支日数,零数部分则是从夜半算起到发生平朔的时间.

设这个时间为t0一般历法都给出一份太阳运动表,一份月亮运动表.从太阳运动表,根据所求的十一月平朔在二十四气中的位置(或者,十一月平朔在大雪气后,相距时间为 ;或者,如若,即十一月平朔在大雪气前,在小雪气后,这时,离小雪的时间为),使用内插法可以推算因太阳运动不均匀而引起的定朔改正数Δts;从月亮运动表,根据所求的十一月平朔在一个近点月周期中的位置(即r3),也是用内插法,可以推算因月亮运动不均匀而引起的定朔改正数Δtm.于是,十一月定朔t=t+Δts+Δtm.t>1,定朔在平朔的次一日;t<0,定朔在平朔的前一日;0 中国古代有的历法不用前述特殊时刻的上元,而用近距取元,即取某个已知r1,r2,r3值(设为a1,a2,a3)的年的冬至时刻为历元.例如《授时历》就是以历法制定的那年的冬至时刻为历元.它把a1称为气应,a2称为闰应,a3称为转应.这时,一次同余式组改为:

ay+a1≡r1(mod60),

ay+a2≡r2(modb),

ay+a3≡r3(modc).

中国古代历法还有更丰富更广泛的内容.它包括日,月,五星的运动和位置的计算;昏,旦中星和时刻的测定;日,月食的预报等等.就某种程度来说,中国古代的历法就是一种编算天文年历的工作.它包括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许多重要内容.它的发展是中国天文学史的一条主线.

藏历 指中国藏族的历法.今西藏×拉萨大昭寺前保存有长庆年唐蕃会盟碑,碑文为藏文,碑中有藏历与唐历的对照.碑文中说:"大蕃彝泰七年,大唐长庆元年,即阴铁牛年,孟冬月十日也."孟冬月为冬季第一个月.藏历纪年以五行,十干,十二支配合.十干配五行,木以甲阳乙阴,火以丙阳丁阴,土以戊阳己阴,金以庚阳辛阴,水以壬阳癸阴.干支纪年以五行区别阴阳,不用十干之名.十二支则用十二属兽名.故上阴铁牛年(铁为金)即为辛丑,与唐长庆元年干支相合.

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藏族的桑杰嘉措撰《白琉璃》书,其中有年历表,以撰书年为零年,上推660年,说:"《时轮根本密典》传入西藏,因此定是年为六十周年之始."按以1687年减660年为1027年,当丁卯,于藏历为阴火兔,相传藏历始于阴火兔年的说法即源于此.

藏医名著《四部医典》卷二第十四节论各时节的生活习惯,其中也介绍了藏历.说:"一年为六季,分为十二个月."又说:"一百二十瞬息为一喀其摩,六十喀其摩为一怛,三十怛为一由赞,三十由赞为一昼夜,叫宁懈,三十宁懈为一月." (严敦杰,席泽宗)

中国传统历算术语解释

斗建

斗建的意义是《史记·历书》集解所说的"随斗杓所指建十二月".公元前4000~前1000年间,北斗七星比现在更接近北天极,处于恒显圈内,每天晚上都可见到.在中国古代,发现不同季节的黄昏时,北斗斗柄的指向是不同的.因此,把斗柄的指向作为定季节的标准.《鹖冠子》说:"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这就是指当时不同季节里黄昏时看到的天象.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为使斗柄指示的方向与月份更密切配合,人们将地面分成十二个方位,分别以十二地支表示:正北为子,东北为丑,寅,正东为卯等等.夏正十一月黄昏时斗柄指北方子,十二月,正月指东北方丑,寅,二月指东方卯,……十月指西北方亥,下一个十一月又回到北方子.这就是古代天文历法中经常提到的"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正月建寅"等十二月建.

三正

指三种不同岁首的历法."正"是指正月.三正是夏正,殷正,周正.《左传》说:"火出,于夏为三月,于商为四月,于周为五月."大火星黄昏中天时,夏历为三月,商历为四月,周历为五月.这表示三种历法的正月是在不同的时节.《史记·历书》说:"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这是以夏历为标准的.这两种说法实质是一致的.《左传》,《史记》都认为夏朝用夏正,商朝用殷正,周朝用周正.古人也大都沿用此说.《史记·历书》更认为:"盖三王之正若循环,穷则反本",意思说,三种历法是轮流交替行用的.这种说法是汉代的一种历史循环论"三统说"的一个组成部分.到近代,中国的王韬,朱文鑫,日本的新城新藏等人根据对《春秋》历法的研究,认为三正交替之说,只是春秋战国时宣传改变历法的托词,未必真有其事.科学史专家钱宝琮更认为,所谓夏,殷,周三种历法,实际是春秋时代夏,殷,周三个民族地区的历法,而不是三个王朝的历法.

朔望

朔是指月球与太阳的地心黄经相同的时刻.这时月球处于太阳与地球之间,几乎和太阳同起同落,朝向地球的一面因为照不到太阳光,所以从地球上是看不见的.望是指月球与太阳的地心黄经相差 180°的时刻.这时地球处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月球朝向地球的一面照满太阳光,所以从地球上看来,月球呈光亮的圆形,叫作满月或望月.从朔到下一次朔或者从望到下一次望的时间间隔,称为一朔望月,约为29.53059日.这只是一个平均数,因为月球绕地球和地球绕太阳的轨道运动都是不均匀的,二者之间也没有简单的关系.因此,每两次朔之间的时间是不相等的,最长与最短之间约差13小时.在中国古代历法中,把包含朔时刻的那一天叫作朔日,把有望时刻的那一天叫作望日;并以朔日作为一个朔望月的开始.在历日的安排中,通常为大小月相间,经过15~17个月,接连有两个大月.

东汉以前的历法中,都是把月行的速度当作不变的常数,以朔望月的周期来算朔,算出的朔后来称作"平朔".东汉前后发现了月亮运动的不均匀性,此后人们就设法对平朔进行修正,以求出真正的朔,称为"定朔".首次载有这种修正算法的历法,是刘洪创制的《乾象历》.隋代刘焯的《皇极历》,才把日行也有迟疾(就是地球绕日运动不均匀性的反映)的因素考虑到"定朔"的计算中去.

上元积年

古代历法中一般都设有历元,作为推算的起点.这个起点,习惯上是取一个理想时刻.通常取一个甲子日的夜半,而且它又是朔,又是冬至节气.从历元更往上推,求一个出现"日月合璧,五星联珠"天象的时刻,即日月的经纬度正好相同,五大行星又聚集在同一个方位的时刻.这个时刻称为上元.从上元到编历年份的年数叫作积年,通称上元积年.上元实际就是若干天文周期的共同起点.有了上元和上元积年,历法家计算日,月,五星的运动和位置时就比较方便.中国推算上元积年的工作,首先是从西汉末年的刘歆开始的.刘歆的《三统历》以 19年为1章,81章为 1统,3统为1元.经过 1统即1,539年,朔旦,冬至又在同一天的夜半,但未回复到甲子日.经 3统即 4,617年才能回到原来的甲子日,这时年的干支仍不能复原.《三统历》又以 135个朔望月(见月)为交食周期,称为"朔望之会".1统正好有141个朔望之会.所以交食也以 1统为循环的大周期.这些都是以太初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夜半为起点的.刘歆为了求得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的条件,又设 5,120个元,23,639,040年的大周期,这个大周期的起点称作太极上元.太极上元到太初元年为 143,127年.在刘歆之后,随着交点月,近点月等周期的发现,历法家又把这些因素也加入到理想的上元中去.

日,月,五星各有各的运动周期,并且有各自理想的起点,例如,太阳运动的冬至点,月亮运动的朔,近地点,黄白交点等等.从某一时刻测得的日,月,五星的位置离各自的起点都有一个差数.以各种周期和各相应的差数来推算上元积年,是一个整数论上的一次同余式问题.随着观测越来越精密,一次同余式的解也越来越困难,数学运算工作相当繁重,所得上元积年的数字也非常庞大.这样,对于历法工作就很少有实际意义,反而成了累赘.后经曹士蒵,杨忠辅等作尝试性的改革以后,元代郭守敬在创制《授时历》中废除了上元积年.

岁星纪年

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木星约十二年运行一周天.人们把周天分为十二分,称为十二次,木星每年行经一次,就用木星所在星次来纪年.因此,木星被称为岁星,这种纪年法被称为岁星纪年法.此法的起源年代还不清楚,但在春秋,战国之交很盛行.因为当时诸侯割据,各国都用本国年号纪年,岁星纪年可以避免混乱和便于人民交往.《左传》,《国语》中所载"岁在星纪","岁在析木"等大量记录,就是用的岁星纪年法.

除了十二次之外,天上又有十二辰的分划(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来称呼).它的计量方向和岁星运行的方向相反,即自东向西.由于十二地支的顺序为当时人们所熟知,因此,人们又设想有个天体,它的运行速度也是十二年一周天,但运行方向是循十二辰的方向.这个假想的天体称为太岁.当岁星和太岁的初始位置关系规定后,就可以从任何一年岁星的位置推出太岁所在的辰,因而就能以十二辰的顺序来纪年.当时又对太岁所在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年,给以相应的专名,依次是:困敦,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如《汉书·律历志》有:汉高祖元年"岁在大棣(鹑首),名曰敦牂,太岁在午"的记载.有了地支关系,再配上天干,就与干支顺序相联.在岁星纪年中,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年也给以专名,依次为: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这样,甲寅年可写为阏逢摄提格,余类推.这些岁名在不同的古书中有不同的写法.上面所列的是《尔雅·释天》所载的通用写法.

岁星实际约11.86年运行一周.过八十多年,岁星实际位置将超过理想计算位置一次.岁星纪年法用久之后,就与实际天象不符.于是,必须改革历法,调整岁星和太岁的位置.因此,当时各种历法的岁星纪年法是有出入的.汉太初以后,岁星纪年法与后世的干支纪年法相连接,从太初上溯至秦统一中国时,岁星纪年比干支纪年落后一辰,上溯至战国时期则落后二辰.西汉末刘歆提出岁星每144年超一次的算法,但实际上未在纪年法中应用.东汉改用《四分历》时,废止了岁星纪年法,沿用干支纪年法.

干支

以六十为周期的序数,用以纪日,纪年等.它以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 丑,寅, 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顺序相配组成.从甲子,乙丑……直至癸亥(见附表).干支在中国历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早在殷商时代就使用六十干支纪日.一日一个干支名号,日复一日,循环使用,从不间断.中国的历史虽然很长,只要顺着干支往上推,历史日期就清清楚楚.这是中国古代创用干支法的功绩.在古代历法中也使用干支法,只要求出气,朔的干支,其余就一目了然.干支法不但用于纪日,还用于纪年(见岁星纪年).古人也用十二地支纪时,纪月.地支纪时就是将一日均分为十二个时段,分别以十二地支表示,子时为现在的二十三点至一点,丑时为一点至三点,等等,称为十二时辰.地支纪月就是把冬至所在的月称为子月,下一个月称为丑月,等等.从《两千年中西历对照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年版)有西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以来二千年的年和日的干支.

二十四节气

十二个中气和十二个节气的总称,可能起源于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的独特创造.它告诉人们太阳移到黄道上二十四个具有季节意义的位置的日期,几千年来对中国农牧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在《淮南子·天文训》(公元前140年左右)中,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其名称和顺序都同现今通行的基本一致.

节气,中气,平气,定气 节气的安排决定于太阳.西周和春秋时期以圭表测日影的方法定出冬至和夏至的时刻.后来,将一回归年(见年)的长度等分成24份,从冬至开始,等间隔地依次相间安排各个节气和中气.这种方法叫平气.按照平气办法,每月有一个节气,一个中气.例如:立春为正月节气,雨水为正月中气;惊蛰为二月节气,春分为二月中气,等等.因为两个节气的时间大于一个朔望月的时间,所以可能出现一个月内只有一个节气或一个中气的情况.西汉《太初历》(见落下闳)因而规定节气可以在上月的下半月或本月的上半月出现,而中气一定要在本月出现;如果遇到没有中气的月份,可以定为上月的闰月.这种置闰原则沿用了一千多年.

北齐(公元550~577年)张子信发现太阳视运动不均匀现象(因为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的).隋仁寿四年(公元604年),刘焯在他的《皇极历》中根据这种不均匀现象对二十四节气提出改革,将周天等分成24份,太阳移行到每一个分点时就是某一节气的时刻.这样安排的节气间隔是不均匀的,此法称为定气.定气主要在历法计算中使用.在日用历谱上一直使用平气,直到清代才开始使用定气.

二十四节气表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节气在现行公历里的大体日期和当时太阳黄经度数如表: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公历中的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一两天.

影响和应用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几千年来成了中国各地农事活动的主要依据,至今仍在农业生产中起一定的作用.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

日法

回归年(见年)和朔望月(见月)的长度都不是整数日,中国古代用分数来表示这两个数据.在唐李淳风以前,不同的历法对朔望月和回归年用不同的分母.《三统历》将朔望月的分母 81称为日法(历中朔望月的长度为 29 + 43/81日),而将回归年的分母称为统法.东汉《四分历》则相反,《四分历》的回归年长度为365 + 1/4日,称4为日法;朔望月的长度为29 + 499/940日,称940为蔀月.但是,用日法朔望月的分母则较为普遍.李淳风以后,这些有关周期的基本天文数据都用同一个分母来表示.日法的意思就成了把一日分成若干分的总分数.不过有些历法仍对日法用不同的名称,例如,在李淳风《麟德历》中就称为"总法".

岁实和朔策

清朝的历法称以日为单位的回归年(见年)长度为岁实,朔望月(见朔望)长度为朔策.近代人在历法史研究中也大都沿用这些名称.但是,这两个名称的涵义有一个演变过程.唐《崇玄历》中开始用岁实,朔实等名称和数值,但这些数值还必须除以分母"通法",才得到以日为单位的回归年长度和朔望月长度.宋朝历法中开始有朔策的名称,意义也和朔望月一致.金朝的《大明历》中的"岁实"的意义和《崇玄历》相同,而另一名称"岁策",则是指回归年长度.直到清朝才将朔望月长度定名为朔策,将回归年长度定名为岁实.

闰周

设置闰月的周期.在阴阳历即中国通用的农历中,12个朔望月比一回归年约少11天,需要设置闰月来调整季节.在春秋战国时,人们发现19个回归年(见年)与235个朔望月(见月)非常接近."四分历"就是按二者完全相等来制订的,19年中安排7个闰月,它的闰周就是19年7闰.但是,闰周的名称古人很少使用,古人称19为章岁,7为章闰.后人把章岁和章闰合称为闰周.随着科学发展,19年7闰显得粗略,人们就寻求更精密的闰周.北凉赵首次创用600年221闰的闰周.祖冲之(见祖冲之父子)改用391年144闰,比赵更精密.此后19年7闰法就废了.中国可能在战国时已经发明二十四节气,其中有十二个中气.西汉制定《太初历》时,规定以无中气之月为闰月,此后都采用这种置闰方法.这时,新的闰周是更精密地测定回归年和朔望月之后的自然结果.它对于安排闰月来说意义就不大了.从唐李淳风的《麟德历》起,就不再定闰周.

十二辰

中国古代对周天的一种划分法,大抵是沿天赤道从东向西将周天等分为十二个部分,用地平方位中的十二支名称来表示,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它与二十八宿星座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见十二次).当星宿南中天的时候,这时十二辰与地平方位中的十二支也正好一一对应.十二辰的一种应用就是岁星纪年.关于十二辰的最初含义,众说纷纭,至今尚无定论.

十二次

中国古代为了观测日,月,五星的位置和运动,把黄赤道带自西向东划分为十二个部分,称为十二次.十二次的名称依次是:星纪,玄枵,娵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春秋战国时代的《左传》,《国语》等书中就已有这些名称的记载,它们被用来记述岁星(木星)的位置. 古代把木星的恒星周期定为十二年,所以一般认为,十二次的创立是起源于对木星的观测.它的时代大约在春秋时期或更早.但《国语》中记伶州鸠(周景王时的占星家)的话说:"武王伐殷,岁在鹑火."据中国天文学家张钰哲近年关于哈雷彗星轨道的研究,认为武王伐纣应为公元前1057年.当时岁星确实正在鹑火之次,所以伶州鸠的这个说法,应是周初时的实际观测.如果这个结论可靠的话,那么,十二次的创立时代也有可能推至殷末周初.

中国科学史家钱宝琮认为,十二次的划分原是基于二十八宿的四宫(即四象),每宫各分三次.由于四宫所跨的赤经广度并不均匀,所以十二次的赤经广度也参差不齐.不过后来就发展成按赤道度数等分的制度.《汉书·律历志》中载有十二次起迄度数,它们是和二十四节气相对应的.以十二节气为各次的起点,十二中气为各次的中点.以后一直沿用这种分划原则.不过因岁差的影响,起迄度数是逐渐变化的.明末以后用十二次名称来翻译黄道十二宫,如译摩羯宫为星纪宫等.但各宫的起点改为与十二中气相对应,并按黄道经度等分各宫.如星纪宫的起点对应冬至点,等等.

三垣

中国古代为了认识星辰和观测天象,把天上的恒星几个几个地组合在一起,每个组合给一个名称.这样的恒星组合称为星官.各个星官所包含的星数多寡不等,少到一个,多到几十个.所占的天区范围也各不相同.在众多的星官中,有31个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就是三垣二十八宿.到唐代的《步天歌》中,三垣二十八宿发展成为中国古代的星空区划体系,颇似现今天文学上的星座.

三垣 是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作为星官,紫微垣和天市垣的名称先在《开元占经》辑录的《石氏星经》中出现,太微垣的名称晚到唐初的《玄象诗》中才见到.在《史记·天官书》中也可见到和这三垣相当的星官,但其名称和星数则有所不同.可见三垣的形成曾有过一段演变和调整过程.在《步天歌》中,三垣成为三个天区的主体,这些天区也以三垣的名称为名称.紫微垣包括北天极附近的天区,大体相当于拱极星区;太微垣包括室女,后发,狮子等星座的一部分; 天市垣包括蛇夫,武仙,巨蛇,天鹰等星座的一部分.

二十八宿

又名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最初是古人为比较日,月,五星的运动而选择的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志."宿"或"舍",有"停留"的意思.《史记·律书》说:"舍者,日,月所舍."在《步天歌》中二十八宿也成为二十八个天区的主体.这些天区也仍以二十八宿的名称为名称.不过和三垣的情况不同,作为天区,二十八宿主要是区划星官的归属.而在天象记录中,大量使用的"入×宿"的字样,这里的"宿"所包括的范围,同二十八宿所指的天区是有区别的.

二十八宿的名称 二十八宿从角宿开始,自西向东排列,与日,月视运动的方向相同.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七宿:斗,牛(牵牛),女(须女或婺女),虚,危,室(营室),壁(东壁);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觜觿),参;南方七宿:井(东井),鬼(舆鬼),柳,星(七星),张,翼,轸.此外,还有贴近这些星官与它们关系密切的一些星官,如钩钤,坟墓,离宫,附耳,伐,钺,积尸,右辖,左辖,长沙等,分别附属于房,危,室,毕,参,井,鬼,轸等宿内,称为辅官或附座.二十八宿包括辅官或附座星在内共有星182颗.唐代天文学家李淳风撰写《晋书·天文志》时,将神宫一列为尾宿的辅官,因而总星数增加为183颗.

二十八宿的距星和距度 二十八宿中,各宿所包含的恒星都不止一颗,从每宿中选定一颗星作为精细测量天体坐标的标准,叫作这个宿的距星,下宿距星和本宿距星之间的赤经差(见天球坐标系),叫作本宿的赤道距度(简称距度).赤道距度循赤经圈往黄道上的投影所截取的黄道度数叫作黄道距度.一个天体在某宿距星之东,并且和该宿距星之间的赤经差小于该宿距度的话,就称为入该宿,这个赤经差就称为该天体的入宿度,写作"入×宿×度".再配上该天体与天北极间的角距离——"去极度",就成为中国古代的一对赤道坐标分量.距星选定之后,由于岁差的原因,各宿距度还在不断变化.但是这种变化相当缓慢.西汉初的《淮南子·天文训》中所列二十八宿距度数值如下:角:12度;亢:9度;氐:15度;房:5度;心:5度;尾:18度;箕:11姩度;斗:26度;牵牛:8度;须女:12度;虚:10度;危:17度;营室:16度;东壁:9度;奎:16度;娄:12度;胃:14度;昴:11度;毕:16度;觜觿:2度;参:9度;东井:33度;舆鬼:4度;柳:15度;七星:7度;张:18度;翼:18度;轸:17度.各宿距度的总和为365姩度.二十八宿的距度大小相差十分悬殊;最大的井宿达到33度,最小的觜宿只有2度.二十八宿的分布为何如此不均匀,是研究二十八宿起源尚未解决的问题.

二十八宿距星的选取,古今也不相同.汉以前存在一套与后世不同的二十八宿距星.1977年安徽省阜阳地区出土一件西汉初年的刻有二十八宿距度的圆形漆盘,其距度数值与汉以后的数值有很大差异.据研究,这是距星的选取与汉以后不同造成的,若把汉以后的距星称为今距星,汉以前的距星称为古距星,则可列表如:

二十八宿和四象 把二十八宿按上表的次序分作四组,每组七宿,分别与四个地平方位,四种颜色,五种四组动物形象相匹配,叫作四象或四陆.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东方苍龙(或青龙),青色;北方玄武(即龟蛇),黑色;西方白虎,白色;南方朱鸟(或朱雀),红色.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