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中国风情>> 华夏饮食

华夏饮食

岸人茶说:品茶境,语茶意,叶茶韵。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张友茂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茶,兴于唐、盛于宋。陆羽及其《茶经》对中国茶文化的影响,当居首功。
  中国茶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其文化形态表现为茶之源流、茶之典籍、茶之文赋、茶之诗词、茶之书画、茶之歌舞、茶之器具、茶之技艺和茶艺表演等;
  精神形态表现为茶之德、茶之道、茶之客乃至以茶养廉、以茶养性、茶禅一味等;乃尤有更高形态,如茶政、茶法、茶礼规、茶习俗等属制度文化范畴的内容。
  草木中人,我心若茶。
  我泱泱华夏上国,乃茶之故乡、茶之始壤,更乃茶之国度、茶之文明古邦。
  茶之侍客,最为尔雅;茶之邀春,最为尔真。
  “客来敬茶”已为寻常人家的礼仪美德。
  荡却尘埃,涤却浮躁,沉淀思想,纯渝灵崖,乃茶之德也。。
  山高水长,云蒸雾绕,馥兰斯馨,香冽尤沁。踏进西月楼,未尝甘露味,幽飘妙茗香。名茶与各品地茶,竞相争彩斗耀。
  佛禅在茶道中溶进“清静”思想,乃透过茶饮与山水、自然融为一体,在茶品的美好韵律中开释神作,在茶雅得到精神寄托乃谓之"悟"。
  犹是说茶可为道,茶中蕴道,道与茶似乎乃由是结缘也。
  文人置身于茶,若文徵明《惠山茶会话》、《陆羽烹茶图》、《品茶图》及唐寅《烹茶画卷》、《事茗图》等传世画品皆识于茶事。诗人炼寓茶意,凡立意高雅诗句优美之茶吟,均深受历代文人喜爱。
  唐元稹《茶》诗云“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宋苏轼《次韵曹辅寄壑源之试焙新芽》诗云:“仙山灵雨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元林锡翁《咏贡茶》诗句:“百草逢春未敢花,御花葆蕾拾琼芽。武夷真是神仙境,已产灵芝又产茶。”宋曾巩《尝新茶》诗云:“麦粒收来品绝伦,葵花制出样争新。一杯永日醒双眼,草木英华信有神。”
  尤有对帝王骄横的讽句刺诗句,如:“天子欲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等。茶乃“助诗兴”、“伏睡魔”、“倍清淡”、“中利大肠,去积热化痰下气”、“解酒消食,除烦去腻”。
  宋朱权语曰饮茶之高境乃:“会泉石之间,或处于松竹之下,或对皓月清风,或坐明窗静牖,乃与客清淡款语,探虚立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神表。”
  杯杯清茶,轻波荡徉,清亮鲜绿,碧翠氤氲;
  或几知己,相对酌,千盏少,诗意勃;或几近邻,鉴茶心、品茶境,语茶意,叶茶韵。皆浑然谐成,真一派仙宇气象。
  若寄若离,若簇若拥,浮浮沉沉,聚聚散散;
  推杯把盏,斗茶色、品茶味、论茶香,赋茶诗,作茶联,乃茶、谊、诗、兴、情、味、趣尽然,具不悠然?
  甘醇鲜爽,浸入肺腑。细品甘汤,唇齿留蕴,余香在楼室内袅袅;
  清香冷韵,郁香高长,淳纯朗口,醇厚甘甜,醇涩在舌齿间荡漾。
  “蓬莱山,在何处?悠悠地飞上了青天,”轻轻一撮神品,醉了茶人,尤欲要乘此清风而去也!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