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中国风情>> 华夏饮食

华夏饮食

我国的饮茶风俗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我国四川成都一带的茶馆极具特色,而茶馆茶博士、老堂倌的“掺茶”(冲泡)技艺更引人入胜,观赏性特强,历来脍炙人口,被誉为“锦城(成都)一绝”。锦城内外,凡大街小巷,水陆码头,大茶馆、小茶馆随处可见。四叫∽溃弑炒笾褚危峭ǔ8窬帧S锌屠词闭泻粢簧觅挠ι粒拭魉煤尾琛S酶峭氤迮莸摹案峭氩琛笔浅啥疾韫莸奶厣M韬⑽璐?杯托)和景德镇的盖碗,合称“三件套”,用这套茶具泡成的茶,可称“正宗”川味。等客人坐定,点好茶后,不多时,只听里堂一声唱喏,堂倌大步流星走来,右手擎锃亮的紫铜大茶壶,左手卡住一大摞银色锡茶船和白瓷碗,宛如莲花在抱。身未拢桌,左手一扬,“哗”的一声,一串茶船脱手而出,在小方桌上旋转,仔细一看,正好一人面前一个,不多不少。茶船尚未停稳,只听一串“咔咔”声响,每个茶船上以放好一个茶碗,动作神速轻捷,让人目不暇接,如魔术一般;而各人面前,自己点的茶,也绝不会有错。接着堂倌在一米开外站定,手臂伸直,以紫铜壶远远注水,如蜻蜓点水。一圈茶碗,碗碗掺得冒尖,却无半滴溅出碗外。而后堂倌上前一步,小拇指轻轻一挑,一个个盖子如活了似的,跳起来,恰恰把茶碗盖住。这真是一种令人眼花缭乱的艺术享受。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饮茶历史悠久。早在四千年前的神农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了茶及其药用价值,人们也养成了煮煎饮茶得习俗。唐代以后,茶叶大师在公元780年撰写了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三卷,系统地总结了种茶、制茶、饮茶的丰富经验。茶兴于唐而盛于宋。

直至今日,中国的饮茶之风久兴不衰,烹茶与饮茶方法日益完善。烹茶方法由煮水煎茶发展到沸水冲泡,然后细品咀辍。清正袭人的茶香,甘冽生津的茶味以及清澈诱人的茶汤,令人尽情领略茶的天然品性。我国人多地广,受历史文化、民族习惯、地理环境等条件的影响,饮茶风俗各有不同,大致可归纳以下几种类型:

(一)清饮雅赏这类饮茶风俗在汉族地区最常见,如我国南方人喜欢喝绿茶,北方人爱好喝花茶,福建、广东一带饮的乌龙茶,西南一带喝普洱茶等。其方法是直接用开水冲沏茶叶,无需在茶汤中添加任何佐料,强调香真味实,顺应自然,体味茶的本色。

(二)名茶名点流行于我国华南一带喝早茶的习惯,就是这类饮茶风俗的典型代表。早晨上茶楼的生活习惯和社会风俗在广东由来已久,清晨人们在上班之前,在茶楼里泡上一壶茶叶,挑上两种甜美可口的点心,徐徐品饮,慢慢咀嚼。这种喝早茶风俗,已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流行,成为我国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

(三)茶食相融这类饮茶风俗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最常见。基本方法是在茶叶煮泡过程中,加入各种佐料,以形成特殊风味。如藏族的酥油茶,蒙族的咸奶茶,×的奶子茶和侗族的打油茶等。

(四)茶药一味以茶药用,古今有之。这种把茶叶当作药物饮用的风俗,在一些交通比较闭塞的山区比较常见。如湘、鄂、黔、川地区的土家族喝擂茶,云南一些地区合酒茶等。中国有半数以上的省市和×产茶,因茶的出产地区、制作方法的不同,形成了种类丰富、品种繁多的茶叶。中国名茶不仅是旅游者喜爱的饮料,而且也是旅游者馈赠亲友的礼品。中国茶可分为六大类,即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和紧压茶。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