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酒上海味道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石库门”1939——2001的故事
如果说建筑是一个城市凝固的语言,那么石库门则是正宗的上海方言。曾居住了60%的上海人的石库门建筑,正在大规模的城市改造中,被一幢幢高楼大厦所取代。石库门在渐渐消逝。有专家预言,在21世纪内,上海将会再也见不到石库门。
也许因为石库门是上海近代文明的象征,也许因为人们对原本熟悉而正在逐渐远去的生活方式的留恋,“重返石库门”的怀旧情绪正在这座城市的各个社会层面弥漫开来。
百多年前,上海开埠,洋人蜂拥而至。开始是华洋分居。1860年后,太平军向上海推进,苏南、浙西的大批百姓涌入租界地区。为了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租界当局动员房地产商尽快兴建住宅。这些住宅既保留了中国江南民居的形式,有天井、客堂、厢房、灶间、晒台,又采用了西方简易住宅的排联样式。
海派文化中有个非常典型的词汇:“洋泾浜”,意指“中西之间”。石库门的居民布局和建筑风格可说是真正的“洋泾浜”。石库门门框上欧式的纹饰,欧式的屋顶,排联式的结构,无不是西方文化的延续。虽然,出于市场的考虑,保留了天井、客堂等中国传统的东西,但海派文化的烙印深深地刻在了石库门上。
石库门弄堂,直到20世纪30年代还是最流行的居住模式。弄堂里每户有小小的天井,房子后有半爿小小“亭子间”和晒台。上海人既能“躲进小楼成一统”,又能随时进行社会交际,有事在窗口喊一声就能得到回应。
石库门的生活方式引出了上海人的弄堂文化,也影响了上海人的群体性格:思想开放、性格随和、思路敏捷、处世精明。对于众多上海市民来说,曾经占市区全部居住面积六成以上的石库门建筑,见证了都市生活的无限内涵。
19世纪中叶,为迎合居民追求安全等需求,租界内的中外开发商在住房的“门”上大做文章。一对乌漆大门,两个铜质大吊环显示不可侵犯之势,门框采用厚实花岗岩,既感坚固又显身份,建筑风格为中西合璧,深得上海人青睐,称之为“石库门”。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石库门最风光的时代,居住者多为当年上海的中上层人士。石库门里曾走出过陈独秀、鲁迅、周信芳、刘海粟、胡蝶、邹韬奋等文化名人,洋洋洒洒可以构成一部上海近代史。
据统计,上海市解放前后共建造旧式住宅2930万平方米,其中石库门占了60%以上。1949年前后,原先居住在石库门里的上海中产阶级纷纷迁往海外,石库门逐渐收归国有。为适应五六十年代的人口膨胀,石库门被四分五裂。“七十二家房客”由此产生。事实上,一栋两层高的石库门房子居住着近10户人家在上海并不鲜见。改革开放后,石库门的简陋、拥挤使向往小康生活的都市人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最早走出石库门的是那些人均住房才2平方米的特困人家,上海约有百万余户市民告别石库门。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