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中国风情>>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

羌族建筑艺术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羌族是一个有着独特而精湛的建筑艺术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羌族人民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当地自然环境的民居建筑风格。碉楼和庄房就是这种建筑风格的代表作。

碉楼建筑悠久历史这种建筑在羌族历史上久已存在。两千多年前,在《后汉书o南蛮西南夷列传》中就曾经明确记载着:分布在今岷江上游一带的羌族先民――“冉马尨人‘,’皆依山居止,垒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当时把这种居室称之为“邛笼”。“邛笼”一词来自于当地羌语,是羌语的音译借词,其意为碉楼。

而“碉”是当地汉族对“邛笼‘的称呼。外形结构碉楼一般都设置在据山扼水的交通要道、山梁之巅或村寨的中央及四周。碉楼的形状多为辩解或八角形,高至十余丈,最多可达十三四层。以明朝万历年间建造的佳山、若达两寨之碉为例,碉的基部每边齐地面处各宽5米,墙壁厚约60厘米,越往高墙壁越薄,四面略向内倾,至全高2/3处,则又直立。全碉共十层,仰视之则为细腰形状,外观整齐、雄伟,特别是在碉下近处供销社其顶,更沉其峨矗天际,堪称建筑艺术上的奇迹。碉内共分10层,每层以木板分隔,以独木梯盘旋升降,碉壁上有小孔,专供射击之用。

碉顶系平台。每个碉在离地面约2.5米处有一个大窗子,即碉堡的入口。在外须用梯子入内,进入碉堡之后,可将梯子移入碉内固守。历史功能在旧社会,由于民族之间的矛盾不断,战乱频繁,羌民内部的纷争也时有发生,械斗不止,整个社会处于不安定之中。因此,羌寨只有拥兵自保,不断修建碉楼。据不完全统计,仅茂县小布瓦寨和龙山寨两个山寨不到100户人家,解放前最多时就有碉楼48座,真可谓碉楼林立了。

庄房建筑

住宅分布羌族一般是三五二户聚居成一个大寨子,皆在山间平台,所以称山塞或羌寨。

庄房外形庄房的外形绝大多数为堡垒式(似几何学上的四棱台),基部比较宽大,往上逐渐收缩,最高处为一方形的石板小堆,中插一小树枝,称为房背,在房背四周,常围以矮墙。

庄房结构庄房分二层或三层两种,均以独木截成锯形的楼梯上下。三层者,底层为牲畜厩舍并堆放杂草和沤粪,层高较低,约1.8米至2.2米,外墙不开窗,仅有很小的勇气孔;中层为居住用房,除了卧室、储藏室外,还有锅庄(灶),正中靠墙处供有神位,层高可达4米,内部整修考究,为一家起居、会客及婚丧礼仪之地,类似汉族地方的堂屋;顶层则为开敞的照楼和晒台,晒台面积达50~80平方米,晒粮、脱粒、老人散步、儿童游乐均可,解决了山地平坝不足的困难。二层的庄房人居住在下层,牲畜另在屋外设圈,圈旁附设厕所,环境比较卫生。

庄房壁饰庄房大都有壁饰,图案简单、明朗,最常见的有“王”字形、“十”字形、风轮形等。图案的中心系用小白石块镶成,光芒状者系用石片砌成,外圆直径约60厘米,也有用瓦片砌成古钱币似的孔方圆形的。在房背矮墙上常见石刻羊、犬等家畜图案,系镇压邪崇之物,也可视为装饰。

索桥羌族地区山高水险,为便利交通,群众创造了索桥(绳桥)。桥的两头砌石为洞门,门内石础或大木柱,两岸间用拴在石础或木柱上的胳膊粗的竹绳连接,少则数根,多则数十根。竹索上铺木板,两旁有竹索作扶手。索桥建筑在羌族地区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羌族地区还有栈道的遗迹。栈道分木栈与石栈。木栈建于茂密的森林之中,铺木为路,杂以土石;石栈施于悬崖绝壁,缘岩凿孔,插木为桥。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