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中国风情>>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

纳西族文学艺术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纳西族不仅发展形成了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还在民间文学、音乐歌舞、民间艺术(技艺)方面独树一帜,真正是一个艺术的民族,创造的民族。

语言文字纳西族的语言与藏语、白语、彝语、哈尼语都较接近,它们同属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与彝语同属一个语支(彝语支)。语言的接近与族源的相关是一致的。

纳西族的文字除东巴文外,还有一种音节文字哥巴文。东巴文和哥巴文的创制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用这些文字记录的神话故事和×经典是纳西族古代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民间文学纳西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富于创造的民族,他们创造了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学,题材广泛,体裁多样。纳西神话有《创世纪》、《体曲苏埃》、民间传说有《阿旦的故事》、《北宋庙会》、《猎狗和猫》,诗歌有《黑白之战》、《鲁班鲁饶》,另外,册纳西族还有许多歌谣、谚语和谜语。

音乐歌舞纳西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清婉,高亢的歌声,优美、粗犷的舞姿,情感激昂的乐器演奏、无不展示了纳西人民联络的智慧,非凡的创造力。

音乐纳西古乐是云南丽江纳西族古典音乐,至今已流传了数百年。纳西古乐原分“神州”、“华通”两大乐章,后根据内容不同又分为“代伍”、“浪淘沙”、“漫五洋”、“到春来”、“到夏来”、“到秋来”、“到冬来”、“水龙吟”等二十多个乐曲。

纳西古乐由民间古乐队演奏,演奏的乐器有笛子、芦管、琵琶、三弦、二簧、胡琴、音锣、木鱼、大鼓、小钹、小铃及摇玲等。节奏缓慢、自由、优美、粗犷有力,具有浓郁的纳西民间韵味,深为纳西人民所喜爱。

纳西古乐,在解放前多用于婚、丧、祝寿等仪式,现在,每逢重大节庆日夜晚,纳西人的古乐队便演奏这些古老的民族乐曲。

舞蹈纳西族人能歌善舞,啊丽哩是纳西族一种民间传统舞蹈,每年“三朵节”人们都要跳起“啊丽哩”。

“啊丽哩”的曲调悠扬欢快轻松,人们喜欢围成个圆圈,手拉着手,由一个人领唱,众人相和,边跳边唱,尽情狂欢。“啊丽哩”的歌词内容多为即兴作词,多以表达人们的欢乐幸福生活,爱情等,五言一句,先唱后三字,再从第一字唱起,节奏感强烈,深受纳西人民的喜爱。

此外,纳西族还流行东巴舞,这是信仰东巴教的人盛行的一种舞蹈。

民间工艺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城大研镇及附近白沙、雪松、芝山、崖脚、束河等明清寺观内墙壁上,有许多木氏士知府寺观壁画,又称“丽江壁画”。

丽江壁画以大宝积宫保存最为完整,并最具有代表性,共有壁画十二堵。主要创作于明洪武至万历(1368-1620)年间,间有清初作品。壁画均系世守丽江的纳西族土知府邀请汉、藏、纳、白族画工陆续绘制。内容多为×题材,有印度式佛像,喇嘛教密宗佛像,也有道教神祗等。部分已突破×题材的局限,如有描写当时社会现实生活的纺织、木工、打铁、砍柴、乐舞等人物形象。

丽江壁画、工笔严谨,色彩富丽,造型准确,有着浓厚的民族和地方特色。为研究古代纳西族社会发展及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