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中国风情>>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

怒族居住建筑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云南碧江、贡山、江河汇聚,丛山逶迤,怒江大峡谷两岸,雪山峭臂千仞,峰崖嵝峋。怒族人民世世代代生息繁衍在这个富饶美丽的地方。

居住习俗怒族人住房习俗上多以长方形木结构板房和竹篾房。这两种房屋都是在斜坡地上依山打桩而建。建房时,按习惯要由全家族人协助建造,房屋必须在一天之内盖成。木板房比竹篾房略大,通常有里外两间,外间一般用来待客,设有一至数个火塘,火塘上有石三脚架或铁三脚架,用作煮饭做菜。里面房间多为主人的卧室和粮仓,一般忌讳外人进入。楼下用来圈养家禽牲畜,或堆放农具杂物。

建筑艺术我国的怒族居住的地区,有的地方山高路险,水流湍急,交通极不方便,生活在这里的怒族人民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藤桥,溜索等交通工具,沟通了与外界的联系。同时,在这方面也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建筑风格。

天梯“天梯”,亦称“栈道”,就是在临江两岸的山崖羊肠小道上,用竹、木、藤条绑搭的梯架,以便行人来往攀援,每到险峻处,则用整木或数根并拢的粗竹分段绑搭成宽梯,下端嵌入石缝槽页或打柱固定,上端绑搭在陡崖危壁的树干上。在一些拐弯陡峭之地,则多用一些树干或竹篾作拦板,以保证行人的安全。

溜索怒族使用溜索,作为对付天险的手段。溜索。即用胶合成的斛篾、竹篾或钢索架设在山涧激流之上,用以飞越深谷、独龙族架设的溜索较为简单,在枯水季节选择江面最窄的地方,先用系着线的弩箭射向对岸,细麻线联结成逐渐增粗的藤索,对方接过后,双方将藤索两端分别绑固在两岸大树或岩石上,就可通人。溜索的架设分“平溜”和“陡溜”两种。“平溜”架设的溜索与水面平行,而“陡溜”则是溜索一端高另一端低。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