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献经典>> 史部>> 地理类

地理类

中吴纪闻-卷第二

繁体中文】  作者:(宋)龚明之   发布:2016年05月31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姚氏三瑞堂
  閶门之西,有姚氏园亭,颇足雅致。姚名淳,家世业儒,东坡先生往来必憩焉。姚氏素以孝称,所居有三端堂,东坡尝為赋诗云:「君不见董召南,隐居行义孝且慈。天公亦恐无人知,故令鸡狗相哺儿,又令韩老為作诗。尔来三百年,名与淮水东南驰。此人世不乏,此事亦时有。枫桥三瑞皆目见,天意宛在虞鰥后。惟有此诗非昔人,君更往求无价手。」东坡未作此诗,姚以千文遗之。东坡答简云:「惠及千文,荷雅意之厚。法书固人所共好,而某方欲省缘,除长物旧有者,犹欲去之,又况复收邪?」固却而不受。此诗既作之后[23],姚复致香為惠。东坡於《虎丘通老简》尾云:「姚君篤善好事,其意极可嘉,然不须以物见遗。惠香八十罐[24],却託还之,已领其厚意,与收留无异。实為它相识所惠皆不留故也。切為多致,此恳。」予家藏三瑞堂石刻,每读至此,则叹美东坡之清德,诚不可及也。
  丁氏贤惠录
  《丁氏贤惠录》,安定先生文,苏子美书。丁氏乃晋公之女弟,陈君子之母也。封长安县君,贤行甚著。晋公钟爱其甥,欲官之,丁氏固辞,俾其以学术进,晋公竦然称叹。已而同其弟继登进士科。观此,足以知夫人之贤矣。
  里人张绅,世与陈旧,其妇娩而没,夫人褓其婴归,付乳媼,亲加拊视,能言而还之。相兄既南謫,家日沦困,有姪孙女幼孤,夫人训育篤於己生。及归冯氏子,妇式閒淑,甚宜其家。时工部黄郎中宗旦守苏,闻而谓人曰:「玄事可书于史。」
  张文定公知崑山
  张文定公方平,景右中宰崑山。时蒋堂侍郎為郡守,得公著《芻蕘论》五十篇上之[25],因举為贤良。公知崑山时,吴越归国未甚久,郡邑地旷,民占田无纪,岁远多侵越,讼数十年不能决。公召问所输租税几何?大约百一二。悉收其餘,以赋贫民,自是无讼。
  传灯录
  永安禪院僧道元,纂佛祖讫近世名僧禪语,為《传灯录》三十卷以献。祥符中,詔翰林学士杨亿、知制洛李维、太常丞王曙刊定,刻板宣布。
  曾大父
  曾大父讳宗元,字会之。自幼颖悟绝人,读书於虎丘寺,昼夜不绝。举进士,為乡里首选。继登天圣五年第,主杭州仁和县簿。时范文正公為帅,改容礼之曰:「公器业清修,他日必為令器,谨勿因人以进。」曾大父敬服其训。高祖既抱疾,因乞便亲,移吴县簿。后以居忧服闋,调建安尉。蔼有称声,保任者二十有二章。召见,改大理寺丞,知句容县。发摘姦伏,政如神明。叶道卿内翰时开府金陵,甚為之前席。杨紘持使节行部,号為深酷,吏望风投核而去。紘过境上,独不入县,或问其故,紘曰:「龚君治民,所至有声,吾往徒為扰耳。」其见重如此。自登朝,未尝游公卿之门,皆文正公之教也,士论美之。尝通判衢、越二州,终都官员外郎,葬南峰山。有文集十卷,号《武丘居士遣稿》。子程、孙况,俱擢第。曾大父善作诗,尝有《六月吟》云:「曦轮猎野枯杉松,火焚泰华云如峰。天地炉中赤烟起,江湖煦沫烹鱼龙。生狞渴兽唇焦断,峻翮无声落晴汉。飢民逃生不逃热,血迸背皮流若汗。玉宇清宫彻罗綺,渴嚼冰壶森贝齿。炎风隔断真珠帘,池口金龙吐寒水。象牀珍簞凝流波,琼楼待月微酣歌。王孙昼夜纵娱乐,不知苦热还如何?」《夜宴》诗云:「兔魄侵堦夜三刻,蜀锦堆香花院窄。风动帘旌玳瑁寒,露垂虫网真珠白。美人匝席罗弦管[26],綺幄云屏炉麝暖。只恐金壶漏水空,不怕鸞觴琥珀满。劝君莫负秉烛游,曾见古人伤昼短。」《赠处士林埔》诗云:「高蹈遗尘蜕,含华傲素园。璜溪频下钓,蕙帐不惊猿。养浩时清啸,忘机只寓言。几回生蝶翅,明月在西轩。」《送陈君子之四明》诗云:「短亭祖帐接平川,柳拂迴波繫画船。渐向落暉分绣袖,忍听离曲怨鵾絃。云连稽岭应怀古,路近花源好访仙。那更凭高望天际,江堤烟重草绵绵。」《捣砧词》云:「星河耿耿寒烟浮,白龙衔月临霜楼。谁家砧弄细腰杵,一声擣破江城秋。双桐老翠堕金井,高低冷逐西风紧。静如秋籟暗穿云,天半惊鸿断斜影。哀音散落愁人耳,何处离情先唤起。长信宫中叶满堦,洞庭湖上波平水。万里征夫眠未成[27],摇风捣月何丁丁。楚关秦岭有归客,一枕夜长无限情。」曾大父尝以所业投范文正,文正曰:「子之文,温厚和平而不乏正气,似其為人也。」世以為确论云。
  娄侯
  崑山,乃古之娄县,今县之东北三里有一聚落,尚以娄县為名。或云在汉為疁,后避钱王讳改今名。予考《三国志》,张昭拜辅吴将军,封娄侯,则县之為娄旧矣。《汉书》云改於王莽时。
  滕章敏公
  滕元发名甫,避高鲁王讳,以字為名,更字达道。九岁能赋诗,敏捷过人。范文正之父為诸舅,见而奇之,教以為文。文正為乡郡,而安定胡先生居於郡学,公往从之,门人以千数,第其文常為首。举进士,试于廷,宋景文公奇其文,擢為第三。以声韵不中程,黜之。其后八年,复中第三,通判湖州。时孙威敏公沔守钱塘,一见曰:「后当為贤将。」授以治剧守边之要。召试学士院,判吏部南曹,同修起居注、知制誥、知諫院。王陶论宰相不押班為跋扈,上以问公,公曰:「宰相固有罪,然以為跋扈,则臣以為欺天陷人矣。」知开封府,迁御史中丞,抗论得失為多,出知秦州。河朔地震,坏城池庐舍,命公為安抚使。还,复知开封府,除翰林学士,出知鄆州,移定州。入覲,力言新法之害。至定,虏人畏服。上喜,令再任,詔曰:「宽严有体,边人安焉。」因作堂,以「安边」名之。又上疏论新法,徒青州,留守南都,知蒲、邓二州[28]。坐累,知安州。侍郎韩丕,旅殯於安,五十年矣。学士郑獬,安人也,既没十年,贫不克葬,公皆葬之。以言者复贬筠州,已而為潮州。哲宗即位,徒苏、扬二州,除龙图阁直学士,复知鄆州。岁方饥,乞淮南米二十万石為备,全活五万人。徒真定、河东,除龙图阁学士,复知扬州。未至而卒,年七十一。赠左银青光禄大夫,諡曰章敏,葬阳山。公屡领帅权,条画皆有方,议者谓近世名将无及公者。朝廷虽知公之深,而终不大用。每进,小人必谗之。公尝上章自讼,有曰:「乐羊无辜,谤书满篋;即墨何罪,毁言日闻。」天下闻而悲之。
  沧浪亭
  沧浪亭,在郡学之东,中吴军节度使孙承右之池馆。其后苏子美得之,為钱不过四万。欧公诗所谓「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是也。予家旧与章庄敏俱有其半,今尽為韩王所得矣[29]。
  范文正公复姓
  范文正公幼孤,随其母适朱氏,因从其姓,登第时,姓名乃朱说也。后请于朝,始复旧姓,表中改用郑準一联云:「志在投秦,入境遂称於张禄;名非伯越,乘舟偶效於陶朱。」范蠡、范睢事,在文正用之,尤為切当。今集中不载。
  郑宣徽
  郑戩,字天休,居皋桥。天圣初,登进士第。尝知开封府,发摘姦伏,都下肃然。迁三司使、知枢密院,俄以资政殿学士知杭州,移镇长安。有表曰:「听严辰之鐘鼓,未卜何晨;植劲柏於雪霜,更观晚节。」上称诵者数四,谓左右曰:「戩气质英豪,朕欲用為宰相,故屡试於外也。」庆历三年,代范文正為四路都招讨,元昊畏其威。再知长安,蕃酋部将遮道卧辙,不得行。六年移并州。寻拜宣徽使、奉国军节度使。未几薨,赠太尉,諡文肃,葬横山。
  五柳堂
  五柳堂者,胡公通直所作也。其宅乃陆鲁望旧址,所谓临顿里者是也。公讳稷言,字正思,兵部侍郎则之姪。少学古文於宋景文,又尝献时议於范文正,晚从安定先生之学,皆蒙爱奖。后以特奏名拜官,调晋陵尉,又主鄞县簿,又為山阴丞。自度不能究其所施,乃乞致仕。陞朝之后,仍赐緋衣银鱼。公既告老,即所居疏圃凿池,种五柳以名其堂,慕渊明之為人,赋诗者甚眾。公自中年清修寡欲,延纳后进,谈论不少休。日入后不饮食,率以為常,或与客夜坐久,不过具汤一杯而已。年八十餘而终,江諫议公望為志其墓。子嶧。
  中隐堂三老
  曾大父自都官员外郎分司南京,谢事家居,(所居在大酒巷。)取白乐天「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间」之诗,建中隐堂。与尚书屯田员外郎程适、太子中允陈之奇相与游从,日為琴酒之乐,至於穷夜而忘其归。二公皆耆德硕儒,致政於家,吴人谓之「三老」。
  林氏儒学之盛
  林氏本福清人,徒居吴门,有讳概者,尝為省试第一,登载《国史儒学传》。其子曰希、旦、邵,顏,相继俱登科级。希為枢密,諡文节;旦為殿中侍御史;邵為显謨阁直学士,諡文肃;顏為光禄卿。希之子虞,中词科;旦之子虙;亦登第;邵之子攄,赐出身,為中书侍郎。近世儒门之盛,必推林氏云。
  国一禪师
  国一禪师,乃崑山圆明村朱氏子。捨俗為僧,受业於景德寺,法名道钦。因游歷丛林,遇一有道者,语之云:「乘流而行,遇径而止。」既至双径,遂借龙潭筑菴於其上,即开山之祖也。事载《塔铭》云。今慧聚寺之西,有以罗汉名桥者,盖指国一云。
  叶少卿
  叶参字少列[30],尝守此郡,既谢事,因居焉。其子清臣,登禁从,少列犹及见之。范文正公尝赠之诗,云:「退也天之道,东南事了人。风波抛旧路,花月伴閒身。湖外扁舟远,门中駟马新。心从今日泰,家似昔时贫。见子登西掖,携孙过北邻。白云高阁曙,绿水后池春。尊酒呼前辈,炉香叩上真。只应阴德在,八十富精神。」其居第在天庆之东,中有七檜堂。内翰道卿,尝持本路漕节侍养。道卿之子公秉,又尝守乡郡[31],搢绅荣之。(善卷寺丞,乃内翰之孙,长於诗,与祠部叔父唱和甚多。其姪主簿公,娶叔祖四朝议之女。)
  二游诗
  吴之士,有恩王府参军徐修矩者,守世书万卷,酣饮於其间,至日晏忘饮食。又有前涇县尉任晦,其居有深林曲沼,危亭幽砌。皮日休尝游二君宅,每為峡旬之款,篇章留赠不一,号《二游诗》。
  安定先生
  胡翼之,本海陵人。学者尊其道,皆称為安定先生。景右中,范文正公荐先生,白衣对崇政殿,授秘书省校书郎。文正上疏请建郡学,首以先生為吴兴学官,继移此邦。先生居学,严条约以身先之。虽大暑必公裳,终日延见诸生,以严师弟之礼。解经有至要义,恳恳為诸生论其所以治己而治乎人者。学徒千数,日月刮劘,為文章皆傅经义,必以理胜。信其师说,崇尚行实。自后登科為大儒者,累世不绝。如滕章敏、范忠宣、钱内翰醇老,皆从先生之学者也。至今学宫画像而祠之。
  苏子美饮酒
  子美豪放,饮酒无算,在妇翁杜正献家,每夕读书以一斗為率。正献深以為疑,使子弟密察之。闻读《汉书·张子房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山副车」,遽抚案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引一大白。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於留,此天以臣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正献公知之大笑,曰:「有如此下酒物,一斗诚不為多也。」
  张伯玉郎中
  张伯玉,字公达,尝為郡从事,刚介有守,文艺甚高。范文正公深爱之,尝举以应制科,举词云:「张某,天赋才敏,学穷閫奥,善言皇王之治,博达古今之宜。素蕴甚充,清节自处,堪充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諫科。」其应詔也,又作《上都行》送之,果中高选。伯玉在苏日,述作并见《蓬莱集》。
  上方诗
  唐孟郊,因其父為崑山尉,尝至山中,题诗於上方云:「昨日到上方,片霞封石牀。锡杖莓苔青,袈裟松柏香。晴磬无短韵,昼灯含永光。有时乞鹤归,还放逍遥场。」其后张祜尝游,亦有诗云:「宝殿依山险,凌虚势欲吞。画簷齐木末,香砌压云根。远景窗中岫,孤烟竹裹村。凭高聊一望,归思隔吴门。」皇右中,王荆公以舒倅被旨来相水事,到邑已深夜,艤舟寺之前,秉火炬登山,阅二公之诗,一夕和竟,詰旦即回桌。其诗云:「僧溪蹯青苍,莓苔上秋牀。霜翰飢更清,风蔦远亦香。埽石出古色,洗松纳空光。久游不忍还,迫迮冠盖场。」「峰岭互出没,江胡相吐吞。园林浮海角,臺殿拥山根。百里见渔艇,万家藏水村。地偏来客少,幽兴祇桑门。」此四诗,為山中之绝唱。
  陈龙图使高丽
  陈睦,字子雍。嘉右六年登进士科,名在第二。治平中,詔举馆阁才行之士,子雍与刘攽、李常寧、李清臣辈首被选擢。熙寧、元丰间,高丽屡航海修贡,朝廷以為恭,选使往諭之。初命林希子中,力辞。更命睦,睦即日就道。神宗大喜,语辅臣曰:「林希无亲,坚辞不行;陈睦亲在,乃不惮於往。」因出希知池州;假睦起居舍人,直昭文馆,特赐黄金带。受命七日而行,涉海踰月,出入惊涛中,遂抵其国。使还,乃真拜所假官职,且令服所赐黄金带,又赐黄金盏於令式外,以為宠。俄直龙图阁、知潭州,卒。二子:彦文经仲,尝躋法从;彦武纬叔,為提举官。墓在南峰山。
  初,林希枢密买卜於京师,孟诊為作卦影,画紫袍金带人对大水而哭,林以為高丽之役涉瀚海,故力辞之。后出知池州,继遭丧祸。其验不在彼而在此,始知祸福不可避也。
  朱乐圃先生
  朱长文,字伯原,未冠擢进士第,英声振于士林。元右初,充本州教授,入朝除秘书省正字、枢密院编修官。后以疾解任,退居于家。所居在雍熙寺之西,号乐圃坊。地有高冈清池,乔松寿檜,先生以志不得达,栖隐于中。潜心古道,篤意著述,人莫敢称其姓氏,但曰乐圃先生。乐圃在钱氏时,号金谷。方子通尝有诗云:「吴门此圃号金谷,主人瀟洒能文章。」子通又尝著《乐圃十咏》:一曰《乐圃》,二曰《邃经堂》,三曰《琴臺》,四曰《墨池》,五曰《鱼溪》,六曰《咏斋》,七曰《灌园亭》,八曰《见山冈》,九曰《峨冠石》,十曰《洌泉井》。常公安民尝造先生隐居,爱其趣识志尚洒然有异於人,而惜其遗逸沉晦,因观所著《续图经》,遂作序以纪之。
  海涌山
  虎丘,旧名海涌山,闔閭王既葬之后,金精之气化為虎,踞其坟,故号虎丘。山椒有二伽蓝,列為东西,白乐天有东武丘、西武丘诗,顏鲁公亦云:「不到东西寺,於今五十春。」今之西菴,所谓西武丘也。「虎」字避唐讳,改曰「武」。
  卢通议
  卢革,字仲辛,本德清人。少奇颖,举神童,年十六,擢进士乙科。庆历间,知龚州。时蛮人入寇桂管,公经画军须,以应办闻。歷婺、泉二州,除广南提点刑狱、福建湖南两转运使。力请郡以自効,神宗嘉之,顾执政曰:「卢革恬退如此,可与一佳郡。」遂除宣州。未几告老,迁光禄卿致仕。以子贵,进秘书监、太子宾客。官制行,改太中大夫。哲宗践阼,迁通议大夫。退居于吴十五年,年八十二卒。子秉。今卢提刑桥,即公所居之地也。先殿院既以散秩养痾,日与宾客酌酒赋诗自娱,公诚慤庄重,有前辈之风,先殿院雅好其為人,朝夕与之议论。公性不甚饮,每劝之,酒至三分,则起而拱手,曰:「已三分矣。」至五分,则曰:「已五分矣。」其他率以是应之。既去,先殿院审执事者,皆曰:「客之言毫髮不妄。」由是益器重之。
  閶门楼诗
  閶门旧有楼三间,予犹及见之。陆机《吴趋行》云:「閶门何峨峨,飞阁跨通波。重峦承游极,回轩啟曲阿。」苏子美诗云:「年华冉冉催人老,云物瀟瀟又变秋[32]。家在凤凰城下住[33],江山何事苦相留?」更建炎兵火,不复存矣。
  章守子用皂盖
  元丰中,章岵(岷之弟。)朝议為郡守[34],刚介不可屈,人因目之曰「章硬颈」。其子出入,用皂绢盖,肩舆不过二人。
  随缘居士
  黄策,字子虚,彦之子。中进士乙科,為雍丘县主簿。元符末,詔许中外言事。时昭慈既复位号,典册有未尽正者,因上书引古义力争之。崇寧初,党论起,名入党籍,羈置登州。会赦,还乡里,遂休官,号「随缘居士」。钦庙尝书「随缘」二字赐之,藏辰翰於家。著《随缘居士记》,书之於壁。建炎中,追录党人,除直秘阁。公无疾端坐而逝,葬光福山,自题其墓曰「随缘居士之塔」。
  石点头
  今虎丘千人座旁,有石点头,《十道四蕃志》云:「生公,异僧竺道生也。讲经於此,无信之者,乃聚石為徒,与谭至理,石皆為点头。」
  轨革卦影
  韩中孚,字应天。将游上庠,闻市肆有精轨革术者,应天筮之。画一金章紫綬人,有賁色瓶在其旁,后有一人处圆圈中[35]。术士谓之曰:「君此行未必到闕,中途必為贵人所留。」应天未之信。行次南徐,适朱行中龙图為郡守,与之厚善,闻其来,倒屐迎之,延於郡圃。朱平生爱一賁色酒壶,因宴出示之。圃中有草菴,其状甚圆,应天寝於其间,与卦影所画,无一不验。以此知不惟饮啄前定,虽受用之物,寝处之地,亦非偶然者[36]。
  梦石天王像
  后唐时,慧聚寺有绍明律师,僧中杰出者,居半山弥勒阁。一夕,梦神人曰:「簷前古桐下有石天王像与铜鐘,师宜知之。」詰旦,掘其地,果获此二物。今尚龕置壁间,形製极古,故前辈有诗云:「一旦石像欲发现,先垂景梦鸣高冈。」常熟破山恩高僧[37],尝学于绍明,见本朝《僧史》。
  改正洪范
  余燾,字元辅。方舍法欲行,上书引成周事力赞之,因命以官,累迁至正郎。后复上书改《洪范》篇,自「王省惟岁」,「月之从星,则以风雨」乃属之「四、五纪:一曰岁,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历数」之下,谓九畴皆有衍文,惟「四、五纪」无之。至於「八,庶徵」之后[38],既言「肃,时雨若」止「蒙,常风若」,意已断矣[39],而又加「王省惟岁」,已下之文,则近於赘。或者是其说,然為臺諫所弹,不果施行。
  范文正四子
  文正四子,纯佑字天成,纯仁字尧夫,纯礼字彝叟,纯粹字德孺。。长子少有大志,借乎享寿不遐,终军器簿;尧夫位丞相;彝叟為右丞;德孺亦躋法从。平时文正喜收接名士,如孙明复、胡安定之徒,皆出其门。朝夕与其子弟讲论道德,故贤行成於所习云。
  林酒仙
  国初时,长洲县东禪寺有僧曰遇贤,姓林氏,以其饮酒无算,且多灵异,故乡人谓之林酒仙。口中可容两拳,赏醉於酒家,每出,群聚而观之者不绝。能自图其形,无毫釐不相似。好赋诗,虽多俗语,中含理致,然亦有清婉者,如云:「扬子江头浪最深,行人到此尽沉吟。它时若向无波处,还似有波时用心。」「门前绿柳无啼鸟,庭下苍苔有落花。聊与东风论箇事,十分春色属谁家?」「心閒增道气,忍事敌灾屯。谨言终少祸,节俭胜求人。」若此之类,皆名言也。真身塑寺中。
  章岷
  章岷,字伯镇,尝為平江军推官,文声甚著。与曾大父同登天圣五年第,情好极密。高祖殿院墓铭,乃其所作也。范文正公有《和章岷从事鬭茶歌》及《同登承天寺竹阁》诗。
  鮠鱼(《广韵》:鮠,吾灰切,鱼名,似鮎。《集韵》:吾回切,鱼名,鯷之小者。)
  鮠鱼出吴中,其状似鮎。隋大业中,吴郡尝献海鮠鱼乾膾四缶,遂以分赐达官。皮日休诗云:「因逢二老如相问,正滞江南為鮠鱼。」
  徐都官九老会
  徐祜,字受天,擢进士第,為吏以清白著声。庆历中,屏居於吴,日涉园庐以自适。时叶公参亦退老于家,同為九老会。晏元献、杜正献皆寓诗以高其趣。晏之首题云:「买得梧宫数亩秋,便追黄綺作朋儔。」杜之卒章云:「如何九老人犹少,应许东归伴醉吟。」时与会者纔五人,故杜诗及之。享年七十有五,终都官员外郎。(子仲谋,屡把麾持节;女适枢密直学士施昌言。)
  注释
  [23] 「此诗」,「诗」原作「书」,据各本改。
  [24] 「八十」,各本同。按《东坡集续集》卷五《书简·答水陆通长老五言》之四作「十八」。
  [25] 「五十篇」,「五」原作「三」,据《东坡续集》卷十七《张文定公墓誌铭》及《乐全集》卷六至十五《芻蕘论》改。
  [26] 「匝」,弘本、若本、墨本、学本、槐本、太仓谬校本及《宋诗纪事》卷十一龚宗元《夜宴作》均作「正」。
  [27] 「夫眠」,粤本、正德陆校本、菉竹何校本、太仓谬校本均作「衣成」,「衣成」较善。
  [28] 「知蒲」,「蒲」,《苏东坡集后集》卷十八《故龙图阁学士滕公墓誌铭》及《宋史》卷三百三十二《滕元发传》均作「齐」。
  [29] 「為韩王所得矣」,此句下何绰校有云:「承右本出教坊,《宋太宗实录》有传。」
  [30] 「少列」,宋祁《景文集》卷五十九《故光禄卿叶府君墓誌铭》及《嘉泰吴兴志》卷十七《叶参传》:参,字次公。下同。
  [31] 「公秉」,「秉」,弘本、若本、汲古本、墨本、学本、槐本、太仓谬校本均作「乘」。
  [32] 「云物」,「云」,各本及《吴郡志》卷三《城廓》、《宋诗钞·沧浪集·秋怀》及《苏舜钦集》卷七《秋怀》均作「风」。
  [33] 「城下住」,《宋诗钞·沧浪集·秋怀》作「城闕下」,《吴都文粹》及《吴郡志》卷三作「山下住」。
  [34] 「岷之弟」,原作「弟岷」,据各本改。
  [35] 「后有」,弘本、若本、汲古本、墨本、学本、槐本、太仓谬校本均作「复」。
  [36] 「亦非偶然者」,此句下弘本、正德本、若本、汲古本、墨本、学本、槐本、太仓谬校本均有小字注「賁色一作祕色」。
  [37] 「常熟」,「熟」原作「热」,据各本改。
  [38] 「八庶徵」,「徵」原作「证」,据《尚书·洪范》改。
  [39] 「常风若」,「常」,《尚书·洪范》作「恒」,此避宋真宗讳。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