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通典-皇朝通典卷二十五
【繁体中文】 作者:(清)高宗 敕撰 发布:2016年05月31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职官三
○职官三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礼部【尚书 侍郎 仪制司郎中 员外郎 主事 祠祭司郎中 员外郎 主事 主客司郎中 员外郎 主事 精膳司郎中 员外郎 主事 铸印局员外郎 署主事 大使堂主事 司务 笔帖式 总理乐部大臣 神乐署署正 署丞 协律郎 司乐 和声署署正 署丞 供用 鑾仪卫掌乐官 提督 会同四译馆郎中 大使 序班 通事官】
礼部尚书满洲汉人各一人掌吉嘉军宾凶之秩序学校贡举之法以赞邦礼所属有仪制祠祭主客精膳四清吏司乾隆十四年定制礼部满洲尚书以兼管乐部太常寺鸿臚寺入衔永為定式左右侍郎满洲汉人各一人掌祇若彝典以贰尚书初制增减不一顺治时更定满汉左右各一人汉人左右侍郎初俱兼翰林院学士衔其非翰林出身者不兼寻罢兼衔 仪制清吏司郎中满洲二人汉人一人 员外郎满洲三人汉人一人 主事满洲汉人各一人掌嘉礼军礼凡朝廷典礼具上其仪而辨其名数以颁式于诸司三岁大比天下士则掌其名籍焉 祠祭清吏司郎中满洲二人汉人一人 员外郎满洲三人蒙古汉人各一人 主事满洲汉人各一人掌吉礼凶礼凡大祀中祀群祀以岁时辨其序事与其用等以詔执事者而共其职丧祭之式拯卹之礼皆眡其数而為之制天下术数医卜僧道则司其禁令焉 主客清吏司郎中满洲蒙古汉人各一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 主事满洲汉人各一人掌宾礼凡四夷朝贡之仪封册之命馆餼赐予之数高下之等悉隶焉 精膳清吏司郎中满洲汉人各一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 主事满洲蒙古汉人各一人掌五礼燕饗之仪与其牲牷 铸印局员外郎汉人一人 笔帖式署主事满洲一人 大使汉人一人堂铸造金宝金印及内外百司之印信 【 顺治元年设铸印局满洲员外郎一人寻省雍正十三年定于礼部司属内遴选一人以司局事一年而代乾隆二年复设汉员外郎一人以笔帖式行主事事二年称职者擢之大使由儒士选充五年称职以应陞官用】 堂主事满洲三人汉军一人分掌章奏文案礼部初设满洲郎中四人员外郎六人蒙古章京四人汉军郎中八人员外郎五人顺治十二年增设满洲员外郎四人十八年增设满洲郎中二人康熙九年裁蒙古章京二人以一人改為郎中一人改為员外郎又裁汉军郎中七人三十八年裁蒙古郎中员外郎汉军员外郎各二人五十七年复设蒙古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雍正五年裁汉军郎中员外郎至四司主事顺治七年设满洲四人康熙五十七年增设蒙古二人汉人主事每司各一人以科甲出身注授堂主事满洲三人汉军一人 司务厅司务满洲汉人各一人 笔帖式满洲三十四人蒙古二人汉军四人 【 按礼部初设马馆二于宣武广渠门储峙牧芻以待外藩朝覲置正监督一人以本部司官充副监督一人以理藩院司官充均一年更代乾隆二十七年省监督官以马馆归理藩院经理又礼部初设满宣表官四人后裁二人今亦省併太常寺又初设有行人司司正一人司副一人俱乾隆三年裁行人四十九人顺治五年裁一人十五年裁六人康熙三十八年裁四人五十二年裁四人乾隆三年悉裁谨附录】 总理乐部事务礼部满洲尚书一人各部院内务府大臣无定员乾隆七年直乐部凡郊庙祠祭之乐神乐署司之殿廷朝会燕响之乐和声署司之宫中庆贺燕饗之乐掌仪司司之鐃歌鼓吹前部大乐 【 即大罕波】 鑾仪卫司之均隶于乐部特简典乐大臣以治乐政考五音六律以合阴阳之声应天地之和凡大祭祀大朝会则立于宫悬之次岁春秋仲月大合乐于掌仪司则率所属蒞视而协其律吕焉 神乐署署正汉人一人 署丞汉人一人 协律郎汉人五人 司乐汉人二十有五人掌祠祭乐章悄舞之数习其声容辨其条理以詔乐工凡乐生一百八十人舞生三百人咸隶焉 【 顺治元年设太常寺协律郎五人司乐二十六人神乐观提点一人左右知观各一人康熙三十八年省协律郎一人司乐二人雍正二年复置如初额乾隆二年增设司乐三人八年改神乐观為神乐所知观改為知所九年省司乐六人二十年改神乐所為神乐署提点改為署正知观改為署丞】 和声署署正满洲汉人各一人 署丞满洲汉人各一人 【 以礼部内务府司官充】 供奉供用无定员 【 以太常寺鸿臚寺内务府司官充】 掌朝会乐律及诸队舞仪节 【 顺治元年沿明制设教坊局以掌宫悬大乐置奉鑾一人左右韶舞各一人左右司乐各一人协同官十五人俳长二十人色长十七人歌工九十八人寻省协同官五人俳长无定员雍正元年始除乐户籍更选精通音乐之人充教坊乐工七年改教坊司為和声署除奉鑾韶武等官名乾隆七年定设署正署丞侍从待詔供奉供用官均以礼部内务府太常寺鸿臚寺官兼摄其侍从待詔无正员以為署正署丞之加衔所属署吏百二十八】 提督会同四译馆礼部郎中兼鸿臚寺少卿衔二人掌四夷朝贡之国设广厦以待贡使之至置象译以通言语习番夷书凡贡使就馆率大使庀治屋宇稽其出入五市之事视其脯资餼牵毋有不给若朝见及赐燕颁赏皆馆卿率使臣以行礼焉初制会同四译分设两馆会同馆自顺治初置即隶礼部以主客司满洲汉人各一人提督馆事十四年设员外郎品级通事一人掌会同馆印寻省雍正十年改定会同馆监督由部抡选改见简用一人四译馆则国初沿明制置隶于翰林院设太常寺汉少卿一人提督馆事立回回缅甸百夷西番高昌西天八百暹罗八馆以译远方朝贡文字乾隆十三年以四译馆閒冗无事詔下大学士礼部定议省提督馆事太常寺少卿员额併入礼部為会同四译馆改八馆為二曰西域馆百夷馆以礼部郎中一人兼鸿臚寺少卿衔兼摄之于满汉郎中内抡选引见请旨简任三年而代 会同四译馆大使汉人一人 序班汉人二人 朝鲜通事官满洲十有二人掌治馆舍委积以接待人使通外国语言繙习文字 【 大使员额顺治元年定序班初设二十人十五年定设正教序班八人协教序班八人康熙三十八年五十二年又先后省至九人仍以一员管典务厅典务事乾隆十三年省典务一人序班六人定设序班二人朝鲜通事官初置六人后增至十六人凡六品十人七品六人二十三年省六品四人七品二人增设八品二人朝鲜译学置译生二十人于下五旗朝鲜子弟内选充西域馆置译生四人百夷馆置译生四人均于顺天府属儒童内选充凡大使员缺咨吏部以序班序补通事官及序班员缺均以译生选补咨吏部註册】
△兵部【尚书 侍郎 四司郎中 员外郎 主事 堂主事 司务 馆所监督 笔帖式】
兵部尚书满洲汉人各一人掌中外武职銓选简覈军实以赞邦治其属有武选车驾职方武库四清吏司 左右侍郎满人汉人各一人掌釐治戎政以贰尚书初制增减不一顺治时更定满汉左右各一人 武选清吏司郎中满洲三人蒙古一人汉人一人 员外郎满洲四人汉人二人 主事满洲汉人各一人掌武职除选封廕及征伐训誥颁其政令 车驾清吏司郎中满洲三人汉人一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蒙古一人 主事满洲汉人各一人掌驛传邮符及中外牧马之令 职方清吏司郎中满洲四人汉人二人 员外郎满洲三人蒙古一人汉人一人 主事满洲蒙古各一人汉人二人掌天下舆图以周知险要叙功覈过以待赏罚黜陟 武库清吏司郎中满洲三人汉人一人 员外郎满洲蒙古各一人 主事满洲汉人各一人掌兵籍戎器乡会武科及编发戍军之事 堂主事掌文案者满洲二人掌章奏者满洲二人汉军一人兵部初设满洲郎中员外郎各八人蒙古郎中员外郎各四人汉军郎中二人员外郎六人顺治十二年增设满洲郎中三人员外郎五人康熙三十八年裁满洲员外郎三人蒙古郎中员外郎及汉军员外郎各四人五十七年复设蒙古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雍正五年裁汉军郎中员外郎员额至四司主事初设满洲四人康熙五十七年增设蒙古一人汉人主事共五人堂主事满洲四人汉军一人 司务厅司务满洲汉人各一人 馆所监督满洲汉人各一人掌驛马传车之政令以待使命及急遽之用顺治八年设满洲监督一人乾隆十八年增设汉人监督一人俱于本部司员内遴选引见岁周而代 笔帖式满洲六十有二人蒙古八人汉军八人 【 按兵部初设督捕侍郎满洲汉人各一人以掌旗人逃亡之事有左右理事官满洲汉人各一人郎中满洲汉人各一人员外郎满洲十五人汉军八人汉人一人主事满洲三人汉军一人汉人六人司务满洲汉人各一人笔帖式满洲三十四人汉军十六人司狱汉人二人康熙三十八年俱省其职事併入刑部為督捕清吏司又初设有会同馆大使一人亦系康熙三十八年省又京城九门步军及巡捕营初制以兵部职方司主事总司之后归入步军统领衙门谨识于此】 又国家凡有征讨之事特命大将军经略辅以参赞大臣领队大臣皆由王公大臣大学士尚书侍郎并八旗武职大臣选贤能而任之系临期暂设平解职 【 按此条有关军务其 命将出师凯旋献俘等典礼兵部堂司皆襄其事故附载兵部之后】
△刑部【尚书 侍郎 十八司郎中 员外郎 主事 堂主事 司务 笔帖式 提牢主事 司狱 赃罚库司库 库使 律例馆总 裁 提调 纂修 收掌 繙译 誊录】
刑部尚书满洲汉人各一人掌折狱审刑简核法律受天下奏讞咸阅实而上其辞以肃邦宪所属有直隶奉天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湖广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督捕十有八司 【 初置刑部设江南等十四司康熙三十八年省兵部督捕衙门以督捕前司后司及督捕厅改隶刑部為十六司雍正元年增置左右二现审司凡囚繫之待讞者则主其鞫讯之事十二年析江南司為江苏安徽二司罢督捕前司及督捕厅併其事于后司仍省后字但曰督捕司乾隆二年改右现审司為直隶司七年复改左现审司為奉天司始定為十八司】 左右侍郎满洲汉人各一人掌迪播祥刑以贰尚书初制增减不一顺治时更定满汉左右各一人 直隶清吏司郎中满洲汉人各二人 员外郎满洲一人蒙古一人汉人二人 主事满洲汉人各一人掌顺天直隶及八旗游牧察哈尔左翼 【 正黄东半旗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 所属刑名 奉天清吏司郎中蒙古一人汉人一人 员外郎满洲汉人各一人 主事满洲汉人各一人掌盛京黑龙江吉林将军及奉天府所属刑名兼宗人府理藩院文移关白之事 江苏清吏司郎中满洲汉人各一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汉人一人 主事满洲汉人各一人掌江苏所属刑名凡奉德音肆眚则审定其条格而颁之于四方 安徽清吏司郎中满洲汉人各一人 员外郎满洲汉人各一人 主事满洲汉人各一人掌安徽所属刑名兼镶红旗文移关白之事 江西清吏司郎中满洲汉人各一人 员外郎满洲汉人各一人 主事满洲汉人各一人掌江西所属刑名兼正黄旗中城御史文移关白之事 福建清吏司郎中满洲汉人各一人 员外郎满洲汉人各一人 主事满洲汉人各一人掌福建所属刑名兼户部户科仓场衙门左右两翼镶蓝旗文移关白之事 浙江清吏司郎中满洲汉人各一人 员外郎满洲一人汉人二人 主事满洲汉人各一人掌浙江所属刑名及都察院刑科南城御史文移关白之事兼司本部条奏汇题及各司爰书駮正者会其成比年一奏 湖广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汉人二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汉人一人 主事满洲汉人各一人掌湖北湖南所属刑名 河南清吏司郎中满洲汉人各一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汉人一人 主事满洲汉人各一人掌湖南所属刑名兼礼部礼科太常寺光禄寺鸿臚寺国子监钦天监太医院东城御史正红旗文移关白之事凡夏令热审则布告各司颁行天下钦卹如制 山东清吏司郎中满洲汉人各一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汉人一人 主事满洲汉人各一人掌山东所属刑名兼兵部兵科太僕寺文移关白之事凡步军营捕获盗窝岁登其数请叙 山西清吏司郎中满洲汉人各一人 员外郎满洲汉人各一人 主事蒙古一人汉人一人掌山西及八旗游牧察哈尔右翼 【 正黄西半旗正红镶红镶蓝三旗】 定边左副将军绥远城将军归化城副都统科布多大臣库抡大臣所属刑名兼军机处内阁翰林院詹事府起居注馆内务府上駟院武备院镶白旗北城御史文移关白之事 陕西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汉人二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汉人一人 主事满洲汉人各一人掌陕西甘肃及伊犁乌嚕木齐塔尔巴哈台叶尔羌喀什噶尔乌什阿克苏库车吐鲁番哈喇沙尔和闐哈密所属刑名兼大理寺西城御史文移关白之事兼稽覈囚粮出纳俾无侵冒 四川清吏司郎中满洲汉人各一人 员外郎满洲汉人各一人 主事满洲汉人各一人掌四川所属刑名兼工部工科文移关白之事秋审则会九卿詹事科道於朝房以定爰书 广东清吏司郎中满洲汉人各一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汉人一人 主事满洲汉人各一人掌广东所属刑名兼鑾仪卫正白旗文移关白之事 广西清吏司郎中满洲汉人各一人 员外郎满洲汉人各一人 主事满洲汉人各一人掌广西所属刑名兼通政使司文移关白之事及以时散给囚衣朝审则会九卿詹事科道于朝房以定爰书 云南清吏司郎中满洲汉人各一人 员外郎满洲汉人各一人 主事满洲汉人各一人掌云南所属刑名兼镶黄旗文移关白之事 贵州清吏司郎中满洲汉人各一人 员外郎满洲汉人各一人 主事满洲汉人各一人掌贵州所属刑名兼吏部吏科正蓝旗文移关白之事 督捕清吏司郎中满洲汉人各一人 员外郎满洲一人 主事满洲汉人各一人掌八旗及各省驻防逃人之事 堂主事掌文案者满洲二人掌章奏者满洲三人汉军一人刑部初设满洲郎中六人员外郎八人汉军郎中四人员外郎十有二人顺治五年增设满洲郎中八人员外郎十人十八年增设蒙古员外郎八人康熙元年裁雍正五年裁汉军郎中员外郎员额至十八司主事初设满洲十四人汉人每司各一人顺治十五年裁汉主事四人康熙三十九年增设督捕司主事满汉各一人五十七年又增设蒙古主事一人雍正三年又增设汉主事四人十一年增设江苏司满汉主事各一人安徽司满汉主事各一人乾隆二年增设直隶司满汉主事各一人六年增设奉天司满汉主事各一人堂主事满洲五人汉军一人 司务厅司务满洲汉人各一人 笔帖式满洲百有五人蒙古四人汉军十有五人刑部满洲初设九十有六人后增九人汉军初设十有九人后省四人 提牢主事满洲汉人各一人掌稽覈罪囚于额外及试俸主事内抡选引见补充岁周更代咨吏部议叙 北所司狱满洲二人汉军汉人各一人 南所司狱满洲二人汉军汉人各一人分掌南北监禁督禁卒更夫昼夜巡警凌虐需索者问如法 【 顺治元年置汉军汉人司狱四人康熙五十一年增置满洲司狱四人三年而代咨吏部叙陞又置官医二人分隶南北所以疗囚之疾病】 赃罚库司库满洲一人 库使满洲二人掌收见审赃罚银钱会其数以送户部律例馆总裁无定员 【 以本部尚书侍郎兼之】 提调官一人 纂修官四人 【 以本部司员充】 收掌官四人 繙译官四人 誊录官六人 【 以本部笔帖式充】 掌修明法令刊定条式随时审订以詔有司设馆西长安门外凡岁五周则汇辑而排比之谓之小修比十年乃重编新格增损删定勒為宪典颁行天下谓之大修皆月给餐钱期年而毕初顺治二年特置律例馆敕修律官撰定律书四年书成名曰大清律集解附例其后次第刊修皆特简王大臣為总裁以各部院通习法律者為提调纂修等官凡额设十有八人乾隆七年始以其馆併隶刑部复改定员额如今制焉
(臣)等谨按定制录直省狱囚曰秋审录刑部狱囚曰朝审岁以八月刑部会九卿詹事科道于天安门外金水桥西公阅其爰书而覈定之初以四川广西两司分掌案牘雍正十二年始别选司属满洲汉人各二员主其事曰总办秋审处寻佐以协办者四员岁满则交替乾隆十九年以后凡核直省审册辨实缓矜疑之当否以白于长官皆以总办司员任之先后增至十六人学习者无定员其职虽出堂官抡派而专司秋讞所繫綦重至如三法司会议凡刑部重辟囚先以御史大理左右寺官会刑曹察其辞辨其死刑之罪而要之曰会小三法司及致辞于长官都御史大理卿迺诣刑部与尚书侍郎会听之各丽其法以议狱曰会大三法司迨三司合议而后上之我皇上矜慎庶狱犹必推勘至当以期合乎辟以止辟刑期无刑之意惟明惟允旬远軼三代盛轨矣
△工部【尚书 侍郎 四司郎中 员外郎 主事 节慎库郎中 员外郎 司库 库使製造库郎中 司匠 司库 库使 料估所 琉璃厂监督 木仓监督 皇木厂监督 管理钱法侍郎 宝源局监督 大使】
工部尚书满洲汉人各一人掌天下工虞器用辨物庀材以飭邦事所属有营缮虞衡都水屯田四清吏司 左右侍郎满洲汉人各一人掌综事训工以贰尚书满汉右侍郎兼管理钱法堂事务初制增减不一顺治时更定满汉左右各一人 营缮清吏司郎中满洲四人蒙古一人汉人一人 员外郎满洲五人汉人一人 主事满洲二人蒙古一人汉人二人掌缮治坛庙宫府城垣仓库廨宇营房辨飭物材而司其禁令凡工作之籍以时会而上之 虞衡清吏司郎中满洲四人汉人一人 员外郎满洲四人蒙古一人汉人一人 主事满洲三人汉人二人掌山泽採捕及陶冶器用修造权衡武备之事若苇蓆竿绳之属则储以待用应时而给之 都水清吏司郎中满洲五人汉人一人 员外郎满洲五人汉人一人 主事满洲四人汉人二两掌河防海塘及直省河湖淀泊川泽陂池水利之政令凡道路之平治桥梁之营葺舟楫之制度咸总而举之岁十有二月则藏冰夏而出之以供祭祀宫府之用焉 屯田清吏司郎中满洲四人汉人一人 员外郎满洲五人汉人一人 主事满洲三人汉人二人掌陵寝大丁及王公百官坟塋之制凡大祭祀则供其薪炭百司岁给亦如之工匠之餼于官及以时和僱者皆量其工役而為之程度焉 节慎库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一人 司库满洲二人 库使满洲十有一人掌出纳金钱月要岁会以上其数郎中员外郎俱于各司属中简调一年而代 【 初设有汉人大使一人顺治十五年裁】 製造库郎中满洲二人汉人一人 司匠满洲二人 司库满洲二人 库使满洲二十有二人掌攻治金革所领银工之属十有二■〈釒受〉工之属九皮工之属十有三绣工之属五甲工之属八凡车阁仪仗之制展采备物皆辨其名数而供之汉人郎中初以虞衡司员额管製造库事乾隆十九年改為製造库郎中皆於本部司员内抡选补授 料估所司员满洲汉人各三人掌审曲面埶量丈尺权物价计庸直以授成于督工之官工竣则覆覈之皆于本部司员内简委一年而代 琉璃厂监督满洲汉人各一人掌陶琉璃官器按其模式辨其等差以供大工之用顺治初专差汉人司官康熙元年改差满洲汉人司官各一人一年而代 木仓监督满洲汉人各一人木仓在天安门右干步廊外凡各省岁输木材自张家湾运京者谨其储偫以待各工顺治初专委汉人司官一人康熙六十年改定以满洲汉人司官各一人管理二年而代皇木厂监督满洲一人木厂初设于通州及张家湾各遣笔帖式二人验收运京木材康熙二十六年停遣笔帖式通州厂以通惠河分司主之寻改归通永道张家湾厂本部遴满洲司员一人管理凡运木至水次本部委官验视如式则令监督受之核其数以运入木仓一年而代 管理街道厅御史一人本部司员一人步军统领衙门司员一人掌平易道路清理沟血岁时相度疏濬涤泥碟潦以利车马初委本部司员满汉各一人乾隆五十年定制令都察院抡选御史满洲汉人各一人工部步军统领衙门各抡选司属二人引见简派以专责成一年而代 堂主事掌章奏者满洲一人汉军二人掌案牘者满洲二人工部初设满洲郎中八人蒙古郎中一人满洲员外郎九人蒙古员外郎三人汉军郎中二人员外郎六人顺治十二年增设满洲郎中九人员外郎十人康熙三十八年裁蒙古郎中员外郎员额又裁汉军员外郎四人五十七年复设蒙古郎中员外郎各一人雍正五年裁汉军郎中员外郎员额至四司主事顺治元年设满洲一人康熙二十二年增设满洲每旗各一人五十七年增设蒙古一人汉人司属初设营缮司主事六人虞衡司主事三人都水司主事十有一人屯田司主事三人顺治十四年增设营缮司主事三人十五年裁都水司主事一人十六年裁营缮司主事二人康熙元年又裁营缮司主事一人六年又裁营缮虞衡屯田三司主事各一人都水司主事四人十三年又裁都水司主事四人堂主事满洲三人汉军一人 司务厅司务满洲汉人各一人 笔帖式满洲九十三人蒙古二人汉军十有二人工部满洲初设九十人后增三人汉军初设十有四人后省二人 【 按工部旧设营缮所所正一员所副一员俱顺治十五年省所丞二员顺治十四年置以一员管清江甎厅一员管临清甎厂寻省临清厂一员清江厂一员中罢复置雍正四年俱省又旧沿明制有文思院广积库柴炭司通州抽分竹木局大使各一员后俱省又初设有柴薪正副监督各一人以本部司员充煤炭监督二人一以本部司官兼摄一以内务府司官兼摄掌预时给直採取薪炭以储备内廷之用乾隆四十六年以其司併归内务府经理焉】 工部督理京省钱法右侍郎满洲汉人各一人凡京师鼓铸统设二局隶工部者曰宝源局岁铸钱七十一卯 【 以六千二百四十九緡二百七十文為卯】 遇闰则加铸四卯满汉右侍郎掌其局之政令 【 初制具户部篇】 工部宝源局监督满洲汉人各一人 大使满洲二人掌铸造緡钱收纳铜课以裕国储以利民用其监督无专员 【 初置三人康熙十七年改定二人】 由六部满汉司员遴选保举引见简用二年而代大使由本部笔帖式选委 【 初止设笔帖式一人雍正七年改设大使二人】 咨吏部註册五年而代称职者以应升官用 【 各省监铸官见户部篇】 盛京五部官属盛京五部侍郎一人 【 满洲员额五部同】 掌盛京赋税之出纳及官庄旗地岁输之数谨其储积辨其支给以时稽核而会计之岁终则要其成以听于在京户部焉盛京自国初设有六部承政参政等官顺治元年世祖章皇帝定都燕京悉裁诸旧制官不备设以内大臣等官镇守户礼兵工四曹咸属焉十五年复设礼部十六年复设户部工部康熙元年复设刑部皆置侍郎及其官属三十年又设兵部侍郎雍正八年设满洲尚书一人以总五部寻罢之 户部经会司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粮储司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农田司员外郎二人 主事一人 堂主事二人初制郎中十三人员外郎二十三人顺治十四年置户部满洲郎中二人员外郎五人康熙二十九年增设员外郎四人雍正五年增设汉人郎中一人员外郎二人乾隆三年改户部满洲员外郎為银库员外郎八年裁汉人员额又裁满洲员外郎四人礼部员额系顺治十四年定兵部员额系康熙三十年定惟员外郎初置六人乾隆八年裁二人刑部郎中初置二人康熙二十八年增二人员外郎初置四人康熙二十八年增四人乾隆八年又增蒙古二人裁满洲四人又雍正五年增设刑部汉人郎中一人员外郎二人乾隆八年裁工部员额顺治十四年定惟员外郎初置六人乾隆八年裁二人至五部主事顺治十四年设户部满洲主事二人雍正五年增设汉人主事一人乾隆八年裁汉人员额增设满洲主事二人堂主事二人礼部设堂主事一人兵部设满洲主事四人堂主事一人刑部初置满洲主事三人雍正五年增设汉人主事一人乾隆八年裁汉人员额增设主事三人 【 内蒙古二人汉军一人】 堂主事二人工部初置满洲主事四人雍正五年增设汉人主事一人乾隆八年裁汉人员额增设满洲主事二人初五部司属皆以本地人员除授雍正五年命在京各部抡员往补其本地人员皆撤回以京员调用
乾隆八年詔以京员与本地人员参半除用十八年諭吏部定议用京员十之七本地人员十之三以归平允焉 银库掌关防一人 司库二人 库使八人 掌官庄六品官二人 笔帖式二十三人初设十有五人康熙二十九年增八人 内仓正副监督二人分掌钱粮仓库租税徵收及关支存贮之政令
盛京礼部侍郎一人掌盛京祭祀朝会燕饗之仪式及园池果蓏畜牧之用咸辨其物以供时荐焉 礼部左司郎中一人员外郎二人 右司郎中一人 员外郎二人 掌主事一人 读祝官八人 赞礼郎十有六人 笔帖式十人初设十有二人乾隆八年省二人 管于丁六品官一人 凤凰城迎送朝鲜官三人 助教四人分掌朝仪祀典职贡教习之事又有牧务总管一人掌牧场乳牛以锦州副都统兼管其属有六品翼领一人七品牧长十有七人八品副牧长十有七人牧副三十有四人皆总辖于礼部焉
盛京兵部侍郎一人掌盛京武备及邮驛边防之政 兵部左司郎中一人 员外郎二人 主事二人 右司郎中一人 员外郎二人 主事二人 堂主事二人 笔帖式十有二人 驛站正副监督各一人 驛丞二十九人分掌驻防驛递简稽军实之事员额俱康熙三十年定惟员外郎初置六人乾隆八年省二人
盛京刑部侍郎一人掌盛京旗民之狱讼会奉天府共讞之边外蒙古讼者会扎萨克副台吉共讞之秋审则定其爰书送在京刑部与各直省同 刑部肃纪前司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肃纪左司郎中一人 员外郎二人 主事一人 肃纪右司郎中一人 员外郎二人 主事三人 肃纪后司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堂主事二人 【 以上员外郎内置蒙古二人主事内置蒙古二人汉军一人】 笔帖式三十人 【 内蒙古二人汉军五人】 赃罚库司库一人 库使一人 司狱二人 【 内汉人一人】 分掌讯囚断狱赃罚禁繫之事
盛京工部侍郎一人掌盛京营造工作製器物料及诸色工匠之属凡黄瓦厂席厂灰厂缺厂炸子厂木炭等壮丁咸司其役籍焉 工部左司郎中一人 员外郎二人 主事二人 右司郎中一人 员外郎二人 主事二人 堂主事二人 笔帖式十有七人 【 内汉军一人】 银库司库二人 库使八人 掌千丁四品官一人 管理烧造瓦料五品官一人 管理匠役六品官一人 看守大政殿六品官一人分掌营缮製造之事
【来源:作者原创】
- 上一篇:清朝通典-皇朝通典卷二十六
- 下一篇:清朝通典-皇朝通典卷二十四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