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献经典>> 子部>> 道家类

道家类

老子本义右第四十七章

繁体中文】  作者:(清)魏源   发布:2016年06月01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姚鼐以善建三句别爲一章。}
  合德之厚。比于赤子。{傅奕作含德之厚者。比之于赤子也。}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乌不搏。{傅奕作蜂虿不螫。王弼作蜂虿蛇蝎不螫。}骨弱筋柔而握固。{握。叶梦得作[扌??]。}未知牝牡之合而■作。{■。王弼作全。傅奕作脧。此从河上本。}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号而不嗄。释文作声不嗄。云声当作噫。傅奕作号而嗌不■。彭耜云。庄子有嗌不嗄之语。故后人据增嗌字。玉篇引老手作号而不嚘。又一本作不哑。陆希聋本。两至下无也字。}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日强。傅奕作则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是谓。王弼作谓之。傅奕作非道。}不道早已。
  {{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则其含德也厚矣。德者柔弱冲和之德也。不螫不据不搏。盖全天之人。物无害者也。握固。谓以四指握拇指也。■释文云。赤子阴也。嗄声嘶也。又啼极无声曰嗄。祥。吉凶之候也。形未完而气自专。情未感而精自应。则常全其本然之气而不益生也。声久费而和不伤。则任其自然之真。而不以心使气也。益生由于多欲。多欲则起居动作纵于外。饮食男女恣于内。异于精之至者矣。心使气由于多忿。多忿则乖张决骤。而内不能自主。张衇偾兴。而外不能自制。异于和之至者矣。物壮则老。爲其强梁而违道也。苟守柔知和。常如赤子。则旣不壮。恶乎老。旣不老。恶乎已。苏氏辙曰。老子之言道德。每以婴儿况之者。皆言其体也。夫婴儿物来则不知应。诚未可以言用。然汨然无欲。其体则至矣。夫人有心而后有形。有形而后有敌。则伤之者至矣。无心之赤子。物无与敌。曷由伤之。无执而自握。无欲而自作。是其精有余而非心也。心动则气伤。气伤则号而哑。今终日号而泰然。是其心不动而气和也。和者不以外伤内也。知和曰常。得本以应物者也。苟益生使气。不能听其自然。日入于刚强而老从之。则失其赤子之性矣。吕氏惠卿曰。人之生初。德性至厚。比其长也。耳目交于外。心识受于内。而益生者日益多。则其厚者薄矣。爲道者损其所益生。修性反德。德至同于初。故曰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夫赤子之爲物。特以其受冲气之和。积而未散。而犹遇物不伤。况夫充纯气之守。而其道大同于物者。夫敦能害之。故致道之极而复命曰常。含德之厚而知和亦曰常也。}}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