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6年06月01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反朴第二十八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雄以喻尊,雌以喻卑。人虽自知其尊显,当复守之以卑微,去雄之强梁,就雌之柔和,如是则天下归之,如水流入深溪也。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
人能谦下如深溪,则德常在,不复离于己。
复归于婴儿。
当复归志于婴儿,惷然而无所知也。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白以喻昭昭,黑以喻默默。人虽自知昭昭,明白当复守之以默默,如闇昧无所见,如是则可为天下法式,则德常在。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
人能为天下法式,则德常在于己,不复差忒。
复归于无极。
德不差忒,则常生久寿,归身于无穷极也。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荣以喻尊贵,辱以喻污浊。人能知己之有荣贵,当复守之以污浊,如是则天下归之,如水流入深谷也。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
足,止也。人能为天下谷,则德乃常止于己。
复归于朴。
复当归身于质朴,不复为文饰。
朴散则为器,
器,用也。万物之朴散则为器用也。若道散则为神明,流为日月,分为五行也。
圣人用之则为官长。
圣人升用则为百官之元长也。
故大制不割。
圣人用之则以大道制御天下,无所伤割,治身则以大道制御情欲,不害精神也。
无为第二十九
将欲取天下
欲为天下主也。
而为之,
欲以有为治民。
吾见其不得已。
我见其不得天道人心已明矣,天道恶烦浊,人心恶多欲。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或作「不可执也」)。
器,物也。人乃天下之神物也,神物好安静,不可以有为治。
为者败之,
以有为治之,则败其质性。
执者失之。
强执教之,则失其情实,生于诈伪也。
故物或行或随,
上所行,下必随之也。
或歔或吹,
歔,温也。吹,寒也。有所温必有所寒也。
或强或羸,
有所强大,必有所赢弱也。
或挫或隳。
载,安也。隳,危也。
有所安必有所危,明人君不可以有为治国与治身也。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甚谓贪淫声色。奢谓服饰饮食。泰谓宫室台榭。
去此三者,处中和,行无为,则天下自化。
俭武第三十
以道佐人主者,
谓人主能以道自辅佐也。
不以兵强天下。
以道自佐之主,不以兵革,顺天任德,敌人自服。
其事好还。
其举事好还自责,不怨于人也。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农事废,田不修。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天应之以恶气,即害五谷,尽伤人也。
善有果而已,
善用兵者,当果敢而已,不美之。
不敢以取强。
不以果敢取强大之名也。
果而勿矜
当果敢谦卑,勿自矜大也。
果而勿伐,
当果敢推让,勿自伐取其美也。
果而勿骄,
骄,欺也。果敢勿以骄欺人。
果而不得已,
当过果敢至诚,不当逼迫不得已也。
果而勿强
果敢勿以为强兵、坚甲以欺凌人也。
物壮则老,
草木壮极则枯落,人壮极则衰老也。言强者不可以久。
是谓不道。
枯老者,坐不行道也。
不道早已。
不行道者早死。
偃武第三十一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
佳,饰也。祥,善也。
兵者,惊精神,浊和气,不善人之器也,不当修饰之。
物或恶之,
兵动则有所害,故万物无有不恶之者。
故有道者不处。
有道之人不处其国。
君子居则贵左,
贵柔弱也。
用兵则贵右。
贵刚强也,此言兵道与君子之道反,所贵者异也。
兵者,不祥之器,
兵,革者。不善之器也。
非君子之器,
非君子所贵重之器也。
不得已而用之。
谓遭衰逆乱祸,欲加万民,乃用之以自守。
恬淡为上。
不贪土地,利人财宝。
胜而不美,
虽得胜而不以为利己也。
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美得胜者,是为喜乐杀人者也。
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为人君而乐杀人者,此不可使得志于天下矣,
为人主必专制人命,妄行刑诛。
吉事尚左,
左,生位也。
凶事尚右,
阴道杀人。
偏将军居左,
偏将军卑而居阳者,以其不专杀也。
上将军居右。
上将军尊而居阴者,以其专主杀也。
言以丧礼处之。
上将军居右,丧礼尚右,死人贵阴也。
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
伤己德薄,不能以道化人,而害无辜之民。
战胜,以丧礼处之。
古者战胜,将军居丧主礼之位,素服而哭之,明君子贵德而贱兵,不得以而诛不祥,心不乐之,比于丧也,知后世用兵不已故悲痛之。
圣德第三十二
道常无名,
道能阴能阳,能弛能张,能存能亡,故无常名也。
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
道朴虽小,微妙无形,天下不敢有臣使道者也。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侯王若能守道无为,万物将自宾,服从于德也。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
侯王动作能与天相应和,天即降下甘露善瑞也。
民莫之令而自均。
天降甘露善瑞,则万物莫有教令之者,皆自均调若一也。
始制有名,
始,道也。有名,万物也。
道无名能制于有名,无形,能制于有形也。
名亦既有,
既,尽也。有名之物,尽有情欲,叛道离德,故身毁辱也。
夫亦将知之。
人能法道行德,天亦将自知之。
知之,可以不殆。
天知之,则神灵佑助,不复危怠。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在江海。
譬言道之在天下,与人相应和,如川谷与江海相流通也。
辩德第三十三
知人者智,
能知人好恶,是为智。
自知者明。
人能自知贤与不肖,是为反听无声,内视无形,故为明也。
胜人者有力,
能胜人者,不过以威力也。
自胜者强。
人能自胜己情欲,则天下无有能与己争者,故为强也。
知足者富,
人能知足,则长保福禄,故为富也。
强行者有志,
人能强力行善,则为有意于道,道亦有意于人。
不失其所者久,
人能自节养,不失其所受天之精气,则可以长久。
死而不亡者寿。
目不妄视,耳不妄听,口不妄言,则无怨恶于天下,故长寿。
任成第三十四
大道泛兮,
言道泛泛,若浮若沉,若有若无,视之不见,说之难殊。
其可左右。
道可左可右,无所不宜。
万物恃之而生
恃,待也。万物皆待道而生。
而不辞,
道不辞谢而逆止也。
功成不名有,
有道不名其有功也。
爱养万物而不为主。
道虽爱养万物,不如人主有所收取。
常无欲,可名于小。
道匿德藏名,怕然无为,似若微小也。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
万物皆归道受气,道非如人主有所禁止也。
可名为大。
万物横来横去,使名自在,故可名于大也。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
圣人法道匿德藏名,不为满大。
故能成其大。
圣人以身师导,不言而化,万事修治,故能成其大。
仁德第三十五
执大象,天下往。
执,守也。象,道也。圣人守大道,则天下万民移心归往之也。
治身则天降神明,往来于己也。
往而不害,安﹑平﹑太。
万民归往而不伤害,则国家安宁而致太平矣。
治身不害神明,则身安而大寿也。
乐与饵,过客止,
饵,美也。过客,一也。人能乐美于道,则一留止也。
一者,去盈而处虚,忽忽如过客。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道出入于口,淡淡非如五味有酸咸苦甘辛也。
视之不足见,
足,得也。道无形,非若五色有青黄赤白黑可得见也。
听之不足闻,
道非若五音有宫商角征羽可得听闻也。
用之不足既。
既,尽也。谓用道治国,则国安民昌。
治身则寿命延长,无有既尽之时也。
微明第三十六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先开张之者,欲极其奢淫。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先强大之者,欲使遇祸患。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先兴之者,欲使其骄危。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先与之者,欲极其贪心。
是谓微明。
此四事,其道微,其效明也。
柔弱胜刚强。
柔弱者久长,刚强者先亡也。
鱼不可脱于渊,
鱼脱于渊,谓去刚得柔,不可复制焉。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利器者,谓权道也。治国权者,不可以示执事之臣也。
治身道者,不可以示非其人也。
为政第三十七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道以无为为常也。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言侯王若能守道,万物将自化效于己也。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吾,身也。无明之朴,道德也。万物已化效于己也。
复欲作巧伪者,侯王当身镇抚以道德也。
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
言侯王镇抚以道德,民亦将不欲,故当以清静导化之也。
天下将自定。
能如是者,天下将自正定也。
论德第三十八
上德不德,
上德,谓太古无名号之君,德大无上,故言上德也。不德者,言其不以德教民,因循自然,养人性命,其德不见,故言不德也。
是以有德。
言其德合于天地,和气流行,民德以全也。
下德不失德,
下德,谓号谥之君,德不及上德,故言下德也。不失德者,其德可见,其功可称也。
是以无德。
以有名号及其身故。
上德无为
谓法道安静,无所施为也。
而无以为,
言无以名号为也。
下德为之
言为教令,施政事也。
而有以为。
言以为己取名号也
上仁为之
上仁谓行仁之君,其仁无上,故言上仁。为之者,为人恩也。
而无以为,
功成事立,无以执为。
上义为之
为义以断割也。
而有以为。
动作以为己,杀人以成威,贼下以自奉也。
上礼为之
谓上礼之君,其礼无上,故言上礼。为之者,言为礼制度,序威仪也。
而莫之应,
言礼华盛实衰,饰伪烦多,动则离道,不可应也。
则攘臂而扔之。
言礼烦多不可应,上下忿争,故攘臂相仍引。
故失道而后德,
言道衰而德化生也。
失德而后仁,
言德衰而仁爱见也。
失仁而后义,
言仁衰而分义明也。
失义而后礼。
言义衰则失礼聘,行玉帛也。
夫礼者,忠信之薄
言礼废本治末,忠信日以衰薄。
而乱之首。
礼者贱质而贵文,故正直日以少,邪乱日以生。
前识者,道之华
不知而言知为前识,此人失道之时,得道之华。
而愚之始。
言前识之人,愚闇之倡始也。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
大丈夫谓得道之君也。处其厚者,谓处身于敦朴。
不居其薄,
不处身违道,为世烦乱也。
处其实,
处忠信也。
不居其华。
不尚华言也。
故去彼取此。
去彼华薄,取此厚实。
法本第三十九
昔之得一者:
昔,往也。一,无为,道之子也。
天得一以清,
言天得一故能垂象清明。
地得一以宁,
言地得一故能安静不动摇。
神得一以灵,
言神得一故能变化无形。
谷得一以盈,
言谷得一故能盈满而不绝也
万物得一以生,
言万物皆须道以生成也。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言侯王得一故能为天下平正
其致之。
致,诫也。谓下六事也。
天无以清将恐裂,
言天当有阴阳弛张,昼夜更用,不可但欲清明无已时,将恐分裂不为天。
地无以宁将恐发,
言地当有高下刚柔,节气五行,不可但欲安静无已时,将恐发泄不为地。
神无以灵将恐歇,
言神当有王相囚死休废,不可但欲灵变无已时,将恐虚歇不为神。
谷无以盈将恐竭,
言谷当有盈缩虚实,不可但欲盈满无已时,将恐枯竭不为谷。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言万物当随时生死,不可但欲长生无已时,将恐灭亡不为物。
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
言侯王当屈己以下人,汲汲求贤,不可但欲贵高于人无已时,将恐颠蹶失其位。
故贵以贱为本,
言必欲尊贵,当以薄贱为本,若禹稷躬稼,舜陶河滨,周公下白屋也。
高以下为基。
言必欲尊贵,当以下为本基,犹筑墙造功,因卑成高,不下坚固,后必倾危。
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毂。
孤寡喻孤独,不毂喻不能如车毂为众辐所凑。
此非以贱为本邪?
言侯王至尊贵,能以孤寡自称,此非以贱为本乎,以晓人?
非乎!
嗟叹之辞。
故致数舆无舆,
致,就也。言人就车数之为辐、为轮、为毂、为衡、为轝,无有名为车者,故成为车,以喻侯王不以尊号自名,故能成其贵。
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琭琭喻少,落落喻多,玉少故见贵,石多故见贱。言不欲如玉为人所贵,如石为人所贱,当处其中也。
去用第四十
反者道之动,
反,本也。本者,道之所以动,动生万物,背之则亡也。
弱者道之用。
柔弱者,道之所常用,故能常久。
天下万物生于有,
天下万物皆从天地生,天地有形位,故言生于有也。
有生于无。
天地神明,蜎飞蠕动,皆从道生。道无形,故言生于无也。此言本胜于华,弱胜于强,谦虚胜盈满也。
同异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上士闻道,自勤苦竭力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中士闻道,治身以长存,治国以太平,欣然而存之,退见财色荣誉,惑于情欲,而复亡之也。
下士闻道,大笑之。
下士贪狠多欲,见道柔弱,谓之恐惧,见道质朴,谓之鄙陋,故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不为下士所笑,不足以名为道。
故建言有之:
建,设也。设言以有道,当如下句。
明道若昧,
明道之人,若闇昧无所见。
进道若退,
进取道者,若退不及。
夷道若颣。
夷,平也。大道之人不自别殊,若多比类也。
上德若谷,
上德之人若深谷,不耻垢浊也。
大白若辱,
大洁白之人若污辱,不自彰显。
广德若不足,
德行广大之人,若愚顽不足也。
建德若偷,
建设道德之人,若可偷引使空虚也。
质真若渝,
质朴之人,若五色有渝浅不明也。
大方无隅,
大方正之人,无委屈廉隅。
大器晚成,
大器之人,若九鼎瑚琏,不可卒成也。
大音希声,
大音犹雷霆待时而动,喻当爱气希言也。
大象无形,
大法象之人,质朴无形容。
道隐无名。
道潜隐,使人无能指名也。
夫惟道,善贷且成。
成,就也。言道善禀贷人精气,且成就之也。
道化第四十二
道生一,
道使所生者一也。
一生二,
一生阴与阳也。
二生三,
阴阳生和、清、浊三气,分为天地人也。
三生万物。
天地人共生万物也,天施地化,人长养之也。
万物负阴而抱阳,
万物无不负阴而向阳,回心而就日。
冲气以为和。
万物中皆有元气,得以和柔,若胸中有藏,骨中有髓,草木中有空虚与气通,故得久生也。
人之所恶,惟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孤寡不毂者,不祥之名,而王公以为称者,处谦卑,法空虚和柔。
故物或损之而益,
引之不得,推之必还。
或益之而损。
夫增高者志崩,贪富者致患。
人之所教,
谓众人所教,去弱为强,去柔为刚。
我亦教之。
言我教众人,使去强为弱,去柔为刚。
强梁者不得其死,
强粱者,谓不信玄妙,背叛道德,不从经教,尚势任力也。
不得其死者,为天命所绝,兵刃所伐,王法所杀,不得以寿命死。
吾将以为教父。
父,使也。老子以强梁之人为教,诫之始也。
偏用第四十三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至柔者,水也。至坚者,金石也。
水能贯坚入刚,无所不通。
无有入〔于〕无间。
无有谓道也。
道无形质,故能出入无间,通神明济群生也。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吾见道无为而万物自化成,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于人也。
不言之教,
法道不言,师之以身。
无为之益,
法道无为,治身则有益于精神,治国则有益于万民,不劳烦也。
天下希及之。
天下,人主也。
希能有及道无为之治身治国也。
立戒第四十四
名与身孰亲。
名遂则身退也。
身与货孰多。
财多则害身也。
得与亡孰病。
好得利则病于行也。
甚爱必大费,
甚爱色,费精神。甚爱财,遇祸患。
所爱者少,所亡者多,故言大费。
多藏必厚亡。
生多藏于府库,死多藏于丘墓。
生有攻劫之忧,死有掘冢探柩之患。
知足不辱,
知足之人绝利去欲,不辱于身。
知止不殆,
知可止,则财利不累于身,声色不乱于耳目,则身不危殆也。
可以长久。
人能知止足则福禄在己,治身者,神不劳;治国者,民不扰,故可长久。
洪德第四十五
大成若缺,
〔大成者〕谓道德大成之君也。
若缺者,灭名藏誉,如毁缺不备也。
其用不弊,
其用心如是,则无敝尽时也。
大盈若冲,
〔大盈者〕,谓道德大盈满之君也。
若冲者,贵不敢骄也,富不敢奢也。
其用不穷。
其用心如是,则无穷尽时也。
大直若屈,
大直,谓修道法度正直如一也。
若屈者,不与俗人争,若可屈折。
大巧若拙,
大巧谓多才术也。
若拙者,亦不敢见其能。
大辩若讷。
大辩者,智无疑。若讷者,口无辟
躁胜寒,
胜,极也。春夏阳气躁疾于上,万物盛大,极则寒,寒则零落死亡也。言人不当刚躁也。
静胜热,
秋冬万物静于黄泉之下,极则热,热者生之源。
清静能为天下正。
能清静则为天下之长,持身正则无终已时也。
俭欲第四十六
天下有道,
谓人主有道也。
却走马以粪,
粪者,粪田也。
〔治国者〕兵甲不用,却走马〔以〕治农田,治身者却阳精以粪其身。
天下无道,
谓人主无道也。
戎马生于郊。
战伐不止,戎马生于郊境之上,久不还也。
罪莫大于可欲。
好淫色也。
祸莫大于不知足,
富贵不能自禁止也。
咎莫大于欲得。
欲得人物,利且贪也。
故知足之足,
守真根也。
常足〔矣〕。
无欲心也。
鉴远第四十七
不出户〔以〕知天下,
圣人不出户以知天下者,以己身知人身,以己家知人家,所以见天下也。
不窥牖〔以〕见天道,
天道与人道同,天人相通,精气相贯。人君清净,天气自正,人君多欲,天气烦浊。吉凶利害,皆由于己。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谓去其家观人家,去其身观人身,所观益远,所见益少也。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
圣人不上天,不入渊,能知天下者,以心知之也。
不见而名,
上好道,下好德;上好武,下好力。圣人原小知大,察内知外。
不为而成。
上无所为,则下无事,家给人足,万物自化就也。
忘知第四十八
为学日益,
学谓政教礼乐之学也。
日益者,情欲文饰日以益多。
为道日损。
道谓之自然之道也。
日损者,情欲文饰日以消损。
损之又损〔之〕,
〔损之者〕,损情欲也。又损之〔者〕,所以渐去〔之也〕。
以至于无为,
当恬淡如婴儿,无所造为也。
无为而无不为。
情欲断绝,德于道合,则无所不施,无所不为也。
取天下常以无事,
取,治也。治天下当以无事,不当以劳烦也。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及其好有事,则政教烦,民不安,故不足以治天下也。
任德四十九
圣人无常心,
圣人重改更,贵因循,若自无心。
以百姓心为心。
百姓心之所便,圣人因而从之。
善者吾善之,
百姓为善,圣人因而善之。
不善者吾亦善之,
百姓虽有不善者,圣人化之使善也。
德善。
百姓德化,圣人为善
信者吾信之,
百姓为信,圣人因而信之。
不信者吾亦信之,
百姓为不信,圣人化之为信者也。
德信。
百姓德化,圣人以为信。
圣人在天下怵怵,
圣人在天下怵怵常恐怖,富贵不敢骄奢。
为天下浑其心。
言圣人为天下百姓混浊其心,若愚闇不通也。
百姓皆注其耳目,
注,用也。百姓皆用其耳目为圣人视听也。
圣人皆孩之。
圣人爱念百姓如婴孩赤子,长养之而不责望其报。
贵生第五十
出生入死。
出生,谓情欲出〔于〕五内,魂静魄定,故生。
入死,谓情欲入于胸臆,精劳神惑,故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死十有三,
言生死之类各有十三,谓九窍四关也。
其生也目不妄视,耳不妄听,鼻不妄嗅,口不妄言,〔舌不妄〕味,手不妄持,足不妄行,精神不妄施。其死也反是也。
人之生,动之死地十有三。
人知求生,动作反之十三死〔地〕也。
夫何故,
问何故动之死地也。
以其求生之厚。
〔言人〕所以动之死地者,以其求生活之事太厚,违道忤天,妄行失纪。
盖以闻善摄生者,
摄,养也。
路行不遇兕虎,
自然远离,害不干也。
入军不披甲兵,
不好战以杀人。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养生之人,兕虎无由伤,兵刃无从加之也。
夫何故,
问兕虎兵甲何故不加害之。
以其无死地。
以其不犯〔上〕十三之死地也。言神明营护之,此物不敢害。
养德第五十一
道生之,
道生万物。
德畜之,
德,一也。一主布气而蓄养〔之〕
物形之,
一为万物设形像也。
势成之。
一为万物作寒暑之势以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德所为,〔万物〕无不尽惊动,而尊敬之。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道一不命召万物,而常自然应之如影响。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孰之,养之覆之。
道之于万物,非但生而已,乃复长养、成孰、覆育,全其性命。
人君治国治身,亦当如是也。
生而不有,
道生万物,不有所取以为利也。
为而不恃,
道所施为,不恃望其报也。
长而不宰,
道长养万物,不宰割以为利也。
是谓玄德。
道之所行恩德,玄闇不可得见。
归元第五十二
天下有始,
始有道也。
以为天下母。
道为天下万物之母
既知其母,复知其子,
子,一也。既知道己,当复知一也。
既知其子,复守其母,
己知一,当复守道反无为也。
没身不殆。
不危殆也。
塞其兑,
兑,目也。〔使〕目不妄视也。
闭其门,
门,口也。使口不妄言
终身不勤。
人当塞目不妄视,闭口不妄言,则终生不勤苦。
开其兑,
开目视情欲也。
济其事,
济,益也。益情欲之事。
终身不救。
祸乱成也。
见小曰明,
萌芽未动,祸乱未见为小,昭然独见为明。
守柔日强。
守柔弱,日以强大也。
用其光,
用其目光于外,视时世之利害。
复归其明。
复当返其光明于内,无使精神泄也。
无遗身殃,
内视存神,不为漏失。
是谓习常。
人能行此,是谓修习常道。
益证第五十三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
介,大也。老子疾时王不行大道,故设此言。
使我介然有知于政事,我则行于大道,躬行无为之化。
唯施是畏。
唯,独也。独畏有所施为,恐失道意。
欲赏善,恐伪善生;欲信忠恐诈忠起。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夷,平易也。径,邪、不平正也。大道甚平易,而民好从邪径也。
朝甚除,
高台榭,宫室修。
田甚芜,
农事废,不耕治。
仓甚虚,
五谷伤害,国无储也。
服文彩,
好饰伪,贵外华。
带利剑,
尚刚强,武且奢。
厌饮食,财货有余,
多嗜欲,无足时。
是谓盗夸。
百姓〔不足〕而君有余者,是由劫盗以为服饰,持行夸人,不知身死家破,亲戚并随〔之〕也。
〔盗夸〕,非道〔也〕哉。
人君所行如是,此非道也。复言也哉者,痛伤之辞。
修观第五十四
善建者不拔,
建,立也。善以道立身立国者,不可得引而拔之。
善抱者不脱,
善以道抱精神者,终不可拔引解脱。
子孙祭祀不辍。
〔辍,绝也〕。为人子孙能修道如是,〔则〕长生不死,世世以久,祭祀先祖,宗庙无〔有〕绝时。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修道于身,爱气养神,益寿延年。其德如是,乃为真人。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修道于家,父慈子孝,兄友弟顺,夫信妻贞。
其德如是,乃有余庆及于来世子孙。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修道于乡,尊敬长老,爱养幼少,教诲愚鄙。
其德如是,乃无不覆及也。
修之于国,其德乃丰,
修道于国,则君信臣忠,仁义自生,礼乐自兴,政平无私。
其德如是,乃为丰厚也。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人主修道于天下,不言而化,不教而治,下之应上,信如影响。
其德如是,乃为普博。
故以身观身,
以修道之身,观不修道之身,孰亡孰存也。
以家观家,
以修道之家,观不修道之家。
以乡观乡,
以修道之乡,观不修道之乡也。
以国观国,
以修道之国,观不修道之国也。
以天下观天下。
以修道之主,观不修道之主也。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老子言,吾何知天下修道者昌,背道者亡。以此五事观而知之也。
【来源:作者原创】
- 上一篇: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下)
- 下一篇: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上)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