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学鉴赏>> 辞赋骈文>> 花木赋

花木赋

荷花赋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王广华   来源: 作者原创   阅读 次  【    】【收藏

中华之名,原自太华;太华之名,本自斯华。⑴ 沃壤植根,诚独灵于百卉;⑵ 清流擢秀,岂孤爱于一家。雾绕骊山,疑若美人出晨浴;风迴洛水,信若丽日升朝霞。若耶,若耶,未浣蜀僧之衲,⑶ 来浣越女之纱。

红英初发,焕采屈平之辞;翠叶渐张,扬芬潘安之赋。吾志交游万里,多情相送一路。江南别,常有思;辽西归,岂无顾。⑷ 爰见繁华映日,清华湛月,⑸ 吴中士女竞游,历下鹭鸥争渡。

追想瑶池高会,穆王酬治夏之歌;⑹ 琼苑初巡,灵帝效招商之曲。⑺ 二五常侍同游,三五宫人同浴。摇荡戏于覆舟,浮沉笑于倾国。莲为昼偃,惟乐有余;荷以夜舒,惟日不足。驴不足兮鸣鸡,日不足兮投烛。

至若洞庭归舟,福海移驾。⑻ 火烧艳阳之天,水沸明月之夜。垂苞失玉,颠摇或使其阙;倾叶落珠,荡漾不成其圆。思子难回,转身而啼红雨;呼人不应,抬眼而望紫烟。上邪,怜见问于七子,恐闻歌于数弦。⑼

烟犹漠漠,莲又田田。贤士昔归,丝丝生藕;⑽ 美人今至,步步生莲。未著芰荷之服,却上木兰之船。素手可携,蛮腰勿抱。山前青眼对望,水上红颜相照。分枝与我,未承隔叶一言;折朵与卿,可供拈花一笑。

达摩涉江,未知所以;太乙浮海,不知所之。⑾ 已参慧远之偈,即修康乐之诗。⑿ 出大人之莲府,过君子之莲池。⒀ 莫畏郑声,可入荷花之隰;无忧陈调,能来蒲草之陂。⒁ 须知天下净土,原为花下淤泥。

白象归林,⒂ 青牛去泽。且邀青莲,命翠花,开荷筵,并渔席。传花为箭,莫作鲸唇之吹;束叶为卮,宜为象鼻之吸。⒃ 近水盈盈,远山脉脉。六郎不至,岂迷武后之容;长卿再来,犹悦文君之色。⒄

浮云频生,轻雷偶起。思天女之往来,念仙姑之行止。东风莫怨,黛玉之签;西风莫悲,晴雯之诔。前世为僧,吐花粲粲;前世为尼,吐香徐徐。⒅ 今有歌者,古为狂且。未变上湖之獭,⒆ 好作下河之鱼。其歌曰:

鱼戏莲叶东,谁为作芙蓉;鱼戏莲叶西,谁为绕藕丝;鱼戏莲叶南,莲心谁可参;⒇ 鱼戏莲叶北,菩提谁曾识。


⑴ 据章太炎考证,中华因华山而得名。《水经注》:华山远而望之若花状,故名。

⑵ 曹植《芙蓉赋》: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

⑶ 成都任氏,为病僧浣衣,莲花应手而出,因有浣花溪。

⑷ 陈与义《虞美人》: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乐府诗集》: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⑸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映日荷花别样红。柳永《望海潮》:钱塘自古繁华。朱自清《荷塘月色》1927年作于清华园。谢混《游西池》:水木湛清华。

⑹ 《拾遗记》:西王母共玉帐高会。有素莲者,一房百子,凌冬而茂。《穆天子传》:西王母为天子谣,天子答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

⑺ 《拾遗记》:汉灵帝游于西园,乘船载以宫人,以盛暑之时,使舟覆没,视宫人玉色。又奏《招商》之歌:凉风起兮日照渠,青荷昼偃叶夜舒,惟日不足乐有余。

⑻ 太湖有洞庭东、西二山。福海在圆明园,圆明园遗址今夏举行第十六届荷花节。

⑼ 闻一多1925年作《七子之歌》,1999年澳门回归之前,澳门女孩容韵琳演唱此歌。莲花,澳门之花。

⑽ 张孝祥《怀于湖》:绕院碧莲三百亩。

⑾ 《拾遗记》:汉武时,海中有人乘一叶红莲,不知所之。东方朔曰:此太乙星也。

⑿ 慧远,东晋时人,居庐山,为净土宗(莲宗)之始祖。慧远于东林寺,与陶渊明等结白莲社,谢灵运或因心杂未能加入。《南史·颜延之传》:延之尝问鲍照,己与灵运优劣,照曰:谢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

⒀ 王俭为南朝名臣,时人以担任其幕僚,为入莲花池。宋熙宁四年,周敦颐任南康知军,开莲花池,作《爱莲说》。

⒁ 诗经《郑风》: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陈风》:彼泽之陂,有蒲与荷。

⒂ 摩耶夫人梦见白象,乃生释迦。

⒃ 杜甫《饮中八仙歌》:饮如长鲸吸百川。《山家清供》:暑月命客棹舟莲荡中,先以酒入荷叶束之。东坡云:碧筒时作象鼻弯,白酒微带荷心苦。

⒄ 《西京杂记》: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

⒅ 《晋书》:佛图澄取钵盛水,烧香祝之,须臾钵中生青莲花,光色曜日。《法华经持验记》:欧阳修知颖州,有官妓卢媚,口中尝作莲花香。有蜀僧云:此女前身尝为尼,诵法华经三十年。

⒆ 《拾遗记》:无锡上湖陂有少妇,呼之不得,自投陂中,是大苍獭,衣伞皆是荷花。

⒇ 莲心,薏也。薏者,意也。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