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艳史演义第九章 矢志报仇
【以稿换稿】 作者: 佚名 发布: 2013年08月18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小 中 大】【收藏】
话说越王勾践登车之后,一直前进,回至浙江之上,望见山川重秀,天地再请,不觉叹息道:“孤自意永辞万民,委骨异域,岂期复得返国,奉祀宗庙 !”
言罢,与夫人相对泣下,左右亦皆感动流泪。
文种早已探知越王将到,率领守国群臣,城中百姓,拜迎于浙水之上,欢声动地。
勾践命范蠡卜择吉日到国,范蠡屈指言道:“王欲择日,明日最吉。宜疾趋以应此吉期 。”
勾践闻言,策马飞行,群臣追随拥护,星夜还都,告庙临朝已毕,心念会稽被困之耻,欲立城其地,迁都居之,以自警惕,专委其事于范蠡。
范蠡奉命之后,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规造新城,包围会稽山在内,又在西北卧龙山上建筑飞翼楼,以象天门;东南伏漏石窦,以象地户。外郭周围单单缺了西北一面,扬言臣服吴国,不敢壅塞贡献之道,实则暗图进取之便。
建筑垂成,城中忽然涌出一座山来,周围数里,其形如龟,生成得草木茂盛,形势雄伟。有人认得是琅玡东武山,不知何故一夕飞至。
范蠡密奏道:“臣之筑城,上应天象,故天降昆仑,以启越之霸图 。” 勾践大喜,名其山曰:“怪山”,又叫做“飞来山”。后以其形似龟,故世俗称为龟山。更在山顶建立灵台,台高三层,以望灵物。
整理齐备,勾践遂从诸暨迁移过来,对范蠡说道:“孤实不德,以至失国亡家,身为奴隶。苟非相国及诸大夫赞助,安有今日 。”
范蠡道:“此乃大王之福,非臣等之功。但愿大王时时不忘石室之苦,则越国可兴,吴仇方才可报 。”勾践道:“孤当谨受相国之教 。”
于是以文种治国政,范蠡治军旅,尊贤礼士,敬老恤贫,百姓大悦。
勾践自尝粪以后,常串口臭,范蠡知城北有山,出一种蔬菜,其名叫做“蕺菜”,食后口中微有气息。遂命人采取,举朝皆食蕺菜,以乱其气。后人因名这座山为蕺山。
勾践急欲报仇,惟恐自逸,遂劳身焦思,夜以继日,目倦欲合,则攻之以蓼;足寒欲缩,则渍之以水。冬常抱冰,夏还握火;累薪为卧具,寝处不用床褥。又悬胆于坐卧之处,起居之时,必取尝其味,借以自励。每每中夜潜泣,泣罢复啸。“会稽”两字,时时念诵,不离于口。
因值丧败之后,生齿亏减,命国中壮丁勿娶老妻,老人不娶少妇。女子十七不嫁,男子二十不娶,罪其父母;孕妇将产,申报官府,使医生加意看护,生男赏赐壶酒一犬,生女赏赐壶酒一豚,生子三人,官养其二;生子二人,官养其一。民有死亡,亲往哭吊。每逢出游,常载饭菜于后车,遇见童子,即以赐之,问明姓名居处,遇农忙之时,亲自秉来,夫人自织,与人民共劳同苦,七年不收租税,食不加肉,衣不重彩,独有问候之使,每月必至吴国。又命妇女,人山采葛,造成黄丝细布, 欲献吴王。
尚未及进,吴王因勾践恭顺已极,命人加封越国东至句甬,西至携李,南至姑蔑,北至平原。纵横八百余里,完全皆归越国。
勾践即治葛十万疋,甘蜜百坛,狐皮五双,晋竹十艘,以答封地之礼。
夫差大悦,赐越王羽毛这饰,相国伍子胥闻知此事,遂称疾不朝。夫差见越已臣服不二,遂深信伯(喜否)之言。
一日,问伯(喜否)道:“今日四境无事,寡人欲广宫室以自娱,何地相宜?”伯(喜否)奏道:“吴都之下,崇台胜境,莫若姑苏。但前王所筑,不可以称巨观。王何不将此台重行改建,使其高处,可以了望百里,宽广可容六千人,聚歌童舞女于其上,便可以极人间之乐矣 。”
夫差深以伯(喜否)之言为然。遂悬重赏,购求大木,以备改造姑苏台之用。
吴王这里悬赏之榜,方才挂出,早有越国细作,打听了详细情由,飞奔回国,报知越王勾践。越王闻报,立刻召集群臣,计议事情。
未知勾践计议何事,且待下文分解。
【来源:作者原创】
- 上一篇:西施艳史演义第十章 造姑苏台
- 下一篇:西施艳史演义第八章 尝粪复国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