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学鉴赏>> 历史小说>> 汉武大帝

汉武大帝

汉武大帝第二章:山雨欲来风满楼(4)

繁体中文】  作者:李新春   发布:2013年09月23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少顷景帝驾临长乐宫,栗姬、长公主、阳信公主、阿娇皆连忙起身行礼,景帝一边示意众人不必拘礼,一边又自向窦太后深深一鞠,恭道:“见过母后,不知母后急召儿,所为何事?”
    窦太后面色肃然道:“陛下好些时日不曾到我这长乐宫了!不是小阳信、阿娇常到宫中戏乐,哀家倒真是孤家寡人了!”
    景帝有些黯然神伤道:“儿国事冗繁,政务缠身,不能长伴母后身旁侍奉,心中深感愧疚,这天寒地冻的大雪天,母后双目多有不便,儿未能及时向母后问安,实是儿之过错,不知母后身体安否?”
    窦太后道:“大汉以孝廉治天下,陛下只须铭记于心,事事不必躬行,国事为重,请安一类的小事以后就免了吧!哀家身体无恙,只是心中忧闷之极啊!”
    “母后所为何事忧闷呢?”
    “陛下还记得‘孟母三迁’这个故事吗?”
    “儿臣熟读经史,自然知道这个典故,母后缘何突然问起这个故事呢?”
    窦太后轻叹道:“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深知其道,所以三迁其居,用心良苦,让孟子接近好的环境,好的事物,远离丑恶的事物,最终孟子才终成大气。孟母不过一介布衣,尚如此深明大义,教子有方,何况我皇室贵胄,难道可以摒弃吗?”
    言外之意不点自明,景帝却故作不解道:“母后之言让儿如坠雾里,还请母后明示。”
    窦太后道:“哀家虽为皇太后,却也不过是个女人,终为人母,儿善为人母者,当学孟母,我今天就要当一回孟母。陛下,你贵为天子,身边围绕着各色人群,有的巧言令色,有的阿谀奉承,有的奸佞阴险,有的包藏祸心……陛下也要心如明镜,洞察秋毫,远小人,亲君子;近贤良之臣,弃奸邪之士,如此乃是社稷之福,汉室可兴矣!”
    “母后之言,儿洗耳恭听,自当铭记于心!”
    窦太后道:“我看陛下第一个该摒弃的就是那个御史大夫晁错,平素恃宠骄横,目中无人,听说他又要削减天下诸侯的封地,他到底要干什么?我大汉秉承黄老之术,无为而治,万物顺其自然,他如此作为是唯恐天下不乱吗?这个晁错,表面上遵的是黄老之术,满口却是孔儒之学,骨子里却是法家之说,一肚子祸乱朝纲的杂学乱说,实是一个奸邪的佞臣,而陛下却如此宠信于他,让他掌御史,列三公,举监察弹劾之事,听说你已经采纳了他的《削藩策》,如此重用,陛下难道就不怕铸成祸国殃民的大错吗?”
    景帝瞟了一眼侧立一旁的栗姬,栗姬哪敢与那威厉如剑的目光对接,只是垂目无语,心中惶然如鼓。
    景帝道:“晁错乃儿昔日之恩师,学识渊博,深明大义,并非母后所言的奸邪之士,承蒙传道解惑,悉心教化,儿才得以成长为今日顶天立地的伟丈夫,治国理政,方才游刃有余!有儿在,母后只须在宫中颐养天年,国事毋需忧烦,儿自当把大汉治理的国泰民安,不负先帝社稷之托!”
    窦太后冷笑道:“陛下登基不过三载有余,却已经嫌弃哀家干政了!但凡我大汉封疆列土的诸侯王,皆出高祖皇帝后裔,同出刘氏一宗,削他们的土地是国事更是家事,既然是家事,哀家身为皇太后就不能袖手旁观了!这天下是高祖打下的,本就有他们一份,高祖予之,陛下是后世之君却削之,天下人必定认为陛下薄待刘氏宗室,有失仁义之举啊!”
    景帝道:“母后之言甚是。然而今天下诸王势力日盛一日,大有乌云蔽日之危,为保社稷千秋万代,儿不得不举非常之举,行《削藩策》,达到以强国本,内排忧患,外御强敌之目的!”
    窦太后叹道:“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要治好江山难乎其难,治国如行船,行千里路,不求一帆风顺,但求相安无事,万事不可操之过急,哀家以为削藩之举还需从缓为上上之策。操之过急,必会激起天下藩王不满,倘若蜂拥而起、倒戈相向,汉室危矣!那时烽烟再起、生灵涂炭,高祖千辛万苦立下百年基业将毁于一旦!”
    景帝决然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与其把大汉忧患遗留给后世子孙,酿成无穷后患,让后世之君骂皇儿是一个碌碌无为之君,不如未雨绸缪、当机立断、先势夺人,消祸乱于未发之时,如此天下太平,大汉可兴!”
    窦太后欲再反驳,景帝却躬身一礼道:“吾意已决,母后毋需再言!儿国事在身,不能久侍母后身侧,望母后自重身体,儿先行告退。”
    窦太后欲言又止。少顷,栗姬、长公主、阳信公主、阿娇也先后告退,转眼间还是热热闹闹的长乐宫,只剩下窦太后孑然一人,孤影兀立。
    广陵城南,四匹毛色如银的骏马并驾齐驱,拉着吴王的车辇从中门缓缓驶出,两侧各一对骑兵引道。那两队骑兵,人和马身都披着一层坚固而精美的铜鳞铠甲,行走间光芒夺目,华丽异常,车后是列队仪仗,旌旗如云,迤逦如潮,声势浩大,天子出行也不过尔尔。
    楚王刘戊一身便装,倚马而立,随从不过数十名武士,亦是普通装束,按剑立马,紧随其后。楚王见吴王仪仗车马停当,便下马向吴王拱手彬彬而道:“侄儿刘戊前来拜会吴王殿下,吴王如此劳师出迎,受此大礼,让侄儿受宠若惊,诚惶诚恐!”
    吴王步出车辇,满面春风,笑道:“楚王不必拘礼,你我虽是叔侄关系,却同为大汉封疆之王,你为楚王,我为吴王,可贵的是楚王心中还能恋恋不忘寡人,不辞辛劳,跋山涉水,千里迢迢,躬临我吴都广陵,寡人心中甚为欣慰,当以举国之礼相迎,楚王受之无虞!”言讫拉着楚王的双手,并肩步入车辇。只听御者一声轻喝,马缰一抖,那车便稳稳向长洲苑驰去。车内吴王道:“今日寡人要在长洲苑的校场举行大阅兵,楚王一同前往助我神威何如?”楚王道:“久闻吴国兵强马壮,治军严谨,乃威武之师,能一瞻英姿自然是求之不得的快事!”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