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宋王朝》序:二、文人治国的全新思路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1年02月28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文人治国是赵匡胤为子孙后代定下的一条基本国策。现在看来,这几个字并没有太让人感动之处,但在他那个时代,能有如此清晰而进步的思路,实在难能可贵。众所周知,唐朝是个尚武的王朝,五代十国时期更是武人专权,动辄杀伐。赵匡胤是从五代走过来的人,在那样动乱的年代里,老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他是亲眼目睹的。他本身虽是个武夫,但有一颗仁爱之心,他把老百姓看成是人,而不是可以任意宰杀的动物,这是他与其他军阀截然不同之处。正是由于这一点,决定了他所建立的王朝,是一个“抑武重文”的全新政治理念的王朝,是与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元、明、清都不一样的王朝。在赵匡胤看来,文人是一批读过书的人,懂得圣贤大道理,用这样的人治理国家,要比用武夫专政文明得多,温和得多。这一点,在他刚刚执政时就已经显现出来,所谓“杯酒释兵权”,就是实施他“抑武”的第一步,随后他大胆任用书生赵普,又匆忙恢复国家科举,选拔有用之才。与此同时,他对武人滥杀严加惩处,哪怕是在收复伪国时,只要敌人投降,就不能再杀。在宋朝,军队主要用来抵御外侮,而地方州郡长官则统统改由文人担任,这就有效地避免了武夫悍卒欺压民众的顽弊。当然,官吏的好坏并不能全以文、武区别,宋朝的皇帝们也深知这一点,所以特地为州县官员制定了“亲民”之条,凡是在地方官任中有劣迹者,不准再委派同类官职,令其自省。
与之相应的是宋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宋朝的科举在中国科举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几乎所有的帝王都明白:一个王朝的巩固靠的是人才,但历朝历代选拔人才的方法却各不相同,从两汉时期的察举,到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最后都走向一个相同的绝路:不公正。隋文帝创立科举,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此前的弊端,但毕竟是初创,留下的漏洞还有不少。唐代的科举基本上沿袭隋朝,没有太多的创新,连考卷上的姓名都是公开的,这就不可避免地要走向不公正的老路。从考试的内容上说,无非是考诗赋,所以中国的韵书才应运而生。历经五代至宋初,这种情况一直在延续,到了真宗时期,国家考试实行糊名制度,也就是说考官在阅卷时无法知道某张卷子是谁的,这就有效杜绝了考官作弊的可能性。仁宗时期,把科举考试的时间确定为三年一次。王安石变法,改考诗赋为考经义,他的理论是:学子们必须懂得圣贤之道,中了进士,才能按圣人的思想去治理国家,管理人民,如果学子们从小只会写诗作赋,怎么能有治国理民的能力?他的这种思路,为后来历代统治者所接受。至此为止,中国最近乎完善的考试制度建立起来了,尽管明、清时期考试内容又走向僵死,但它的公正性却是无可挑剔的。宋代确立的糊名、关防等制度,可以说一直沿用到今天,考试要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主旨和精髓,也一直沿用到今天。这其间并非没有人想再改变,文革时不是改为推荐上大学吗?那种做法对于所有青年人来说公平吗?那其实就是汉代察举的翻版,所以行不通是必然的,重新恢复高考制度也是必然的。由于有了合理而完善的科举制度,宋代选拔人才就有了根本性的保证。从理论上说,这些人都是饱读圣贤之书的人,又受到国家的充分重视和肯定,他们应该是治国理民的理想人选。在宋代,的确出现了许多良吏,这与最高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制度保证是密不可分的。又有人会说:文人治国就那么好吗?文人就没有无德、无行、无能、无耻之徒吗?如果从微观上讲,这话绝对正确,文人的无德、无行、无能、无耻在宋代不仅有,而且表现得十分充分。但如果从更高的层面上说,站在唐末五代那个特殊的时代来说,它的进步意义和历史意义就凸显出来了。彼此之间无休止的攻杀带给老百姓的是什么?是残杀!而文人治国则没有这样的可能,就算文人再无德再无能,带给老百姓的至多不过是漠视和盘剥,顷刻之间要人命的机会总不算多,更何况宋朝还有对官吏非常严密的考核办法。从这个意义上说,文人治国和民为本,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来源:网络整理】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