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学鉴赏>> 现代文学>>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木垒月

繁体中文】  作者:边勇   发布:2005年02月01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一路向东,正是奔向故乡的路。

我们的车和心情一样,在高速公路的车流中如游鱼般左冲右突一直向前,当堵车在大黄山时,心情也开始有点堵,好在东线的蓝天白云和路边熟悉的风景安慰着众人的心——离家乡越来越近了。

午饭自然是晚了,但我们早早联系了一个农家乐,据说有极地道的奇台菜。

一行人落座后开始风卷残云,外地同学的三个小孩也是如此认同传说中家乡的土菜,埋头痛吃不亦乐乎。

店主人专门磨了土豆,杀了鸡,做了最新鲜纯正的土鸡炖芋芋,临了又单上了一大盘炒芋芋;奇台过油肉是一定要有的,外焦里嫩,色泽焦黄,泛着光泽的大片肉与青椒片携手静静躺在盘中,入口极是滑嫩;当然还有烤肉,早上老板刚买的新鲜羊腿,羊肉一定是不能腌制的,要新鲜才有原味,其实奇台烤牛肉也是不错的;还有土鸡焖饼子,凉拌奇台手擀粉,炒黄面,荞面切刀子,糖洋芋、酸奶,等等。

将要撤桌子时候洋芋搅团上来了,大盘的搅团浇上汤汁,配上咸韭菜,完胜西餐土豆泥!每一次同学聚会都是一次美食的赤诚相约,尤其是回家乡。

总理说“要有记得住的乡愁”,乡愁记忆排第一的一定是“妈妈的味道”——家乡土菜。

其实,这些古城美食说是我们的家乡味道多少有些牵强,对于X人尤其是军垦二代来讲,实质的意味更多地是一种内心对根的追寻和无根的惶惑。

这些地方美食在我们的家乡记忆中大多是没有的,因为没吃过!X人来自五湖四海,在饮食上应该是丰富多彩,但是那时的X人生产生活条件不好,供给比较单一,伙食极其简单,没有那么多花样。

X人更像过客,第一代有浓浓的家乡情感和家乡记忆,那是对“口里”的回忆;军垦二代只有屯垦之地的家乡,要打造“有记忆的乡愁”,不仅仅是盖起栋栋楼房,修建条条公路,更要有精神的传承、文化的延续和魂牵梦绕的记忆,美食应该也是温暖的乡愁吧。

今天的目的地不是奇台,是木垒。

木垒县,因为有老同学在那里,在大家的心中便不再只是一个偶尔听过的地名,自然就氤氲了温暖的感觉。

木垒,曾名“穆垒”,自汉以来属过蒲类后国,蒲类县,奇台县等,是古丝绸北道东天山段的一个要冲,曾筑有守捉城。

“蒲类”之名来自巴里坤,巴里坤湖古称浦类湖。

自汉唐以来,古丝绸之路便是内地与西域的交通主要通道,来自长安、成都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和各种新奇物件源源不断输入西域,去向欧洲和北非南亚,这些地方的棉花良马宗教乐舞也来到了中原内地。

沙漠瀚海和雪山峡谷间长长的驼队和满面倦容的骆驼客走了两千年,只有卷过的风沙和清越的驼铃相伴。

因为利益重大故古丝绸之道上战争不断,也便有了一个个要塞、屯垦点和聚落,我们X人算是最新一代。

一般讲丝绸之路有三条,据我所知至少有五条。

所说的三条,出发地在西安和成都,自东向西经河西走廊过河西四郡后到哈密,大概在这段开始分为最常走的三条路。

丝绸北道就是从哈密经巴里坤越过东天山到木垒,奇台,北庭,西向至伊犁,然后继续向西到今天的中亚俄罗斯进人欧洲;另两条从哈密出发向西南进入南疆后分岔,分为塔里木盆地南北两道,一道经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到且末,民丰,和田,疏勒翻葱岭(今帕米尔高原)至安息、大食等到西亚南亚北非欧洲,一条经库车(古龟兹)沿塔里木盆地北缘一路西行进入中亚,目标欧洲。

实际上还有两条比较重要的丝绸古道,位置更靠北。

一条为草原古道,出河西四郡直接向北沿阿尔泰山脉北缘进入欧洲,一条自河西直上唐奴乌梁海(内外蒙地区)自北部森林区入欧洲,这一条常叫森林古道。

因战乱,丝绸之路不断改道,各时期各道的地位也显然不同。

前不久,央视12套节目还播放了一个节目,中国社科院在新疆木垒县平顶山村发掘了一批古墓遗址,初步断定是2500-3000年前活跃在新疆的塞种人墓地,还找到了大片秦汉墓葬,充分印证了东天山地区在新疆与内地交流发展中的重要桥梁作用。

为了争夺丝绸古道的控制权,各种力量连番上台,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一区域成为古代各民族角逐的重点区域。

我们就是今天生长在古丝绸之道上的一群人。

诗情往往是情感与情境碰撞的结果,当我们围坐在平顶山上怀古探幽之时,突然有人大声惊呼“看!月亮!”。

一轮十六的满月在两座小山的垭口中悄然升起,夜色幽深,远处群山的剪影影影绰绰,月是满月,大如圆盘,其上如水墨般有深深浅浅的线条,倒真像有山有树有不停歇的吴刚。

在山坡上围坐谈心的我们霎时有了恍若隔世的感觉,喧闹静止了,欢聚的人们心中突然有震颤滑过,似乎茫然穿越到了秦时明月汉时关。

最应景的,就是同行的小孩朗诵的李白《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几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我们所处之地应是古人征战之地吧!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