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序选脩>> 汉语知识>> 短语句词

短语句词

两会中的共商国是,不能写成“共商国事”

发布: 2025年03月19日  原创/佚名  阅读 次  【    】【收藏

这几天,各路媒体都在聚焦报道两会新闻。但是有些媒体在自采、转发新闻时,会自我发挥,导致弄巧成拙。

比如,下面这家融媒体的一则报道,本来就是转发自新华社的,不知道编辑出于什么考虑,特地把“共商国是”,改成了“共商国事”。

这样的差错,显然不应该。

我们曾探讨过,人日、国社的内容都是专业团队字斟句酌,反复打磨的。若没有明显差错,转发时不宜乱改动。

先看基本字义。“是”在甲骨文中作“昰”,从日从正,本义为正确方向,引申为国家根本方针;“事”在甲骨文中象手持工具形,本义为具体劳作。

再看词义。“国是”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是:国家大计;而“国事”呢,国家大事。

那么,共商国是,专指商量国家的大政方针、根本性决策,其内容具有宏观性和战略性。

如果写成“共商国事”,商量的就是国家日常事务,涵盖内政、外交、经济、社会等具体工作领域。这些内容,显然也是代表委员关注的,但无需事无巨细地拿到两会这样的重大场合上,来进行讨论。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共商国是”,最早来源于西汉刘向所编的《新序》。庄王曰:“善哉!愿相国与诸侯士大夫共定国是,寡人岂敢以褊国骄士民哉!”

经过历史文化的沉淀,其已成为一个成语,若写成“共商国事”,也不符合语言规范。

由此,涉及两会的讨论,无疑用“共商国是”更为准确。

同理,为国家决策咨询提供参考,可以说是“国是咨询”。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就有专门主办的《国是咨询》期刊。

而涉及外事交往等进行的国家间访问,可以表述为“国事访问”“国事活动”,盖因其指的多为具体事务。

一句话总结:重大会议用“国是”,日常事务用“国事”。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