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序选脩>> 汉语知识>> 汉语常识

汉语常识

官员打官腔,你打“新闻腔”?

以稿换稿 】  作者:徐强   发布:2015年09月09日   阅读: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色、香、

味俱全的新闻语言,会给人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作为文章的第一要素,不同体裁的新闻作品都得借助语言来体现和反映。记者、通讯员在新闻写作时,殚精竭虑地对语言进行精心锤炼,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2005年,《前卫报》在组织业务学习中,几位编辑记者专门就如何防止新闻写作中的“文件味”、“材料化”、“机关腔”倾向,做到丰、雅、美,谈了各自的观点、采写体会和经验,对克服细节缺失、事例陈旧、语言呆板的毛病,大有裨益。

比比皆是的“新闻腔”

——似是而非的“工作新闻”。这里所说的“工作新闻”,是指那些充斥报刊的部门工作情况或工作总结,语言四平八稳,充满“机关腔”、“文件味”。某个阶段或年终总结时,新闻媒体适度报道一些机关各部门的新气象、新经验、新思路和新变化,也无可厚非,但要遵循新闻的规律。新闻的要素是“新”,即时间上的“新近”与内容上的“新发现”,报道的对象应为广大官兵注意的、关心的事实,报道的内容应与官兵工作、学习、生活有关联。然而,有些报道通篇没有一点与官兵相关联的鲜活内容,端给读者的读者的只是些“部门简报”、“工作动态”之类的“工作新闻”。难怪一些官兵调侃说:“我们写总结或打算时,只要把报纸上有关文章拿来改头换面就行了。”

——枯燥无味的“会议新闻”。“会议新闻”原指对重要会议的报道。会议之所以能够成为新闻,是会议的重要性决定的。但是,现在的会议新闻已经大大突破了“重要”二字,报道会议也似乎成为一种“政治待遇”而竞相攀比。在这样一种氛围下,一些表彰会、座谈会、部门的工作会、通气会,也堂而皇之地成为了新闻。有些会议并不重要,但因为邀请了首长出席,会议的规格也就“水涨船高”。

——批量生产的“概述新闻”在我们的日常报道中,“概念+例子”式的报道时常可见,即作者先给事物定性,然后带出要说的事。具体表现为:抽象而不具体,笼统而不明确;生搬硬套,以“通用”语言制造“批量产品”;概述而不描写,无细节,无现场感和知识性。这类报道使官兵一头雾水,或似曾相识,很难唤起受众的“新闻欲”。

——千人一面的“标签新闻”。写作套路化。写作方法公式化、概念化、脸谱化的弊病比较突出。写英雄模范人物总是“上学三好生,参军活雷锋,工作当标兵”,总是“假日不休息,有病不去看,家庭当旅馆”,结果是“领导夸奖他,老婆埋怨他”。典型报道“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只有抽象的共性,没有独特的个性,有的作者甚至编造了主人公的不少豪言壮语,掺了不少水分,这种“锦上添花”的典型报道,除了让官兵感到似曾相识之外,另外一种感觉就是有点假。

语言弊病出在哪

我感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行话泛滥。记者的语言常常要受到行话的影响,被行话牵制,形成一种文字表达的老套。因为这样的写法,对于记者通讯员来说是很省事的,只要将上级机关、各部门现成文件、资料、首长讲话稿等文字信息拿来,稍加润色,甚至原版“克隆”就可以了。这样不仅可以加快报道的速度,而且还能增加数量,可谓一举两得。由此,我们在报刊上便会经常看到这样一些“新闻腔”:坚持……学习……贯彻……加强……实现……开创”,这些模式话语记者用得最多,写起来也省力,可是官兵不爱看。因为官兵从这些报道上没有接收到任何新的信息,反而浪费了时间。

绝话成灾。在一些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一些“根本”、“完全”、“彻底”、“大大”之类的修饰词,让人看了觉得玄乎。比如:报道某领导给一名战士做了一次思想工作,就说这名战士思想和态度有了“根本”的变化;报道某单位搞了一次纪律整顿,就说这个单位的松散现象有了“完全”的改变;报道某单位搞了一次人生观教育,就说干部战士“大大”提高了思想认识……有些同志之所以这样写,主要原因是怕标准写低了,体现不出效果来,吸引不了官兵和单位领导的注意。这种“水分”报道虽然不像失实报道那样严重,但对报纸的信誉也有很大影响,时间久了,使官兵对报纸产生不信任感,就会失去报纸的应有作用和价值。

议论成篇。“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这似乎是作文的基本要领。在写作中,有的记者通讯员急于说话,把新闻报道当成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最快捷渠道,却看不到事实,这种情况比较多。一些记者不去扎扎实实深入采访,而喜欢闭门造车,在没有事实,或事实不足的情况下,就急于发表,所谓“事实不足议论凑”,结果就只剩下了空洞的“说教”。

强加观点。我们有些记者通讯员在采访时,往往是蜻蜓点水,不愿下苦工夫、笨工夫,在主题思想不清楚,观点不明确的情况下,就强加“新观点”,单纯“捞材料”,生硬“挖思想”,用自己的观点代替别人的思想,便开始妙笔生花。这样的作品出来一定苍白无力,缺少生活气息。《黄河[秘书工作:msgz.org]》杂志主编在总结自己采写经验时,提出“要把自己写进去,把别人写出来”,可谓经验之谈。“要把自己写进去,就是要进入角色,使读者感同身受,但又最好不露‘自己’的痕迹,其目的是为了‘把别人写出来’,而不是记者热衷于搞自我表现,在文章中‘作秀’”。新闻语言的锤炼不是靠夸大粉饰,而是靠记者通讯员观察事物的能力,反映事物本来面目的本事,驾驭新闻语言的功夫。

合理想象。在一些新闻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到,人物不管是新兵还是将军,是男兵还是女兵,是北方人还是南方人,也不管他在什么场合、地点,说的是同样的“话”,用的是同样的“词”。新闻写作中,不排除对人物语言进行必要地取舍、提炼或概括等,但不能篡改,不能强加,更不能杜撰。新闻中人物语言也必须真实。简单地说,就是运用最亲切的字眼!

锤炼鲜明生动的新闻语言

说大家明白的话。我们在新闻写作时,不要把话语限制在某一个阶层、某一个圈内,不要用官场上的话语、学术界的话语、业内人士太专业化的话语、自己个人的独特话语说话,而要用官兵熟悉的、能理解的、可产生共鸣的话语说活。因为你面对的对象不是某个阶层、某个圈内人士,而是广大的官兵,要让他们都能理解,你就得用他们的话语说话,这样文章才显得平易可亲。

用该用的词语。新闻写作中,多用及物动词和主动语态,少用形容词和呆板被动语态。唯陈言之务去,禁绝大话、空话、套话和废话,更忌灌输式、命令式、训话式的语言。要使每一个词语都为表达事实所必需,都要实有所指。可我们有些记者通讯员,习惯于使用概念化、模糊化、笼统化、综合化的话语,而不太愿意使用很具体的、很精微的描述语,这显然是与他们采访得不够深入细致有关,或许还与他们长期受“假大空”话语影响有关。要改变这种“大而空”的话语习惯,就要“弃多写少、弃大写小”,这样才会表达得更具体。

用“惟一”的词语。这个词语一定是最真实、最准确地体现报道事实,换作其他词语就会造成受众理解的困难或者对事实的曲解。法国作家福楼拜说:“只有一个词可供他使用,用一个动词要使对象生动,一个形容词使对象的性质鲜明。因此就得去寻找,直到找到了这个动词和形容词,而决不要满足于‘差不多’,决不要利用蒙混手法,即便是高明的蒙混手法。”千万不要用似是而非的、模棱两可的词语,不要以为好像意思表达了就行了,而要看这个词语是否真实、准确无误地报道了事实。语言丰富是写好文章的前提,但并不等于写出的文章语言就美,还须精心炼字炼句。2005年7月的一天,我到《前卫报》原社长孙延昭办公室取《黄河[秘书工作:msgz.org]》第8期大样时,他说:“我把‘掌声响彻云霄,赞叹声、喝彩声久久不能平息。’这句话中的‘掌声响彻云霄’,改成‘掌声雷动’。‘2003年4月,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灾害,’这句话中的‘灾害’改为‘疫情’。回来后,仔细咂摸咂摸,虽说这两处改动不大,但这一改确实比原来表述得更准确、精炼了。

用个性化的语言。改进新闻写作的语言,首先是要用属于自己的语言来写作。世界上也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人平时说话的语气、表述方式及所用词汇是相同的。既然如此,为什么一写文章大家都说一样的话呢?因为有的人一写文章就被一只无形的手牵住了笔,这只无形的手就是已经见报的话、文件上的话、领导讲的话。只要都按自己的语言写作,是可以一个人一个风格的。当记者,写文章,一定要有自信心,要相信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的文章才是最好的文章。须知,愈是属于你自己的,愈是你最熟悉的,对别人而言便愈是陌生的,因而也愈是新鲜的。

用最凝练的词语。怎样求得语言的简练呢?单从用词造句上说,我觉得应该特别注意朴实:一要朴素,二要结实。有些人总认为,要写得生动就必须辞藻华丽,似乎越华丽就越美。于是大量堆砌形容词、感叹词,乱打比喻,滥用转折词。甚至为了用上一些自认为“美妙”的词句,不惜以词害意,反复打扮。结果,华而不实,拖拖拉拉,长而空泛。其实,真正美的文字,不在于外表上的华丽,恰恰在于其质朴、自然、干脆利落,在于其“不带香料而香味广浓”。获得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参演万余人 不见几个兵》的作者——前卫报社王宏林副社长,在介绍采写体会时说:“在动笔时,我没有就事论事,没有‘人云亦云’,而是大胆突破思维定势,运用奇正相并、新老共融的思维,设法提升稿件的新闻含量和思想含量,字斟句酌,数易其稿,力求标题醒目,文字准确、生动、凝练。”这可谓成功之谈。

【来源:青年记者】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