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序选脩>> 汉语知识>> 汉语常识

汉语常识

口语化、标签式修饰词,使新闻越写越像“拉家常”

以稿换稿 】  作者:薛国林 吴一帆   发布:2015年10月31日   阅读:

修饰性词汇即是在句子中起到“整理、装饰、修改润饰,使文字生动”作用的词汇,形容词、副词等具有上述功能的词语、短语均属于这一范畴。新闻报道为避免主观性,应慎用修饰性词汇,多用中性词汇描述。

“快餐式”的信息传播对传统媒体产生巨大冲击,新闻报道语言在这种“冲击、融合”中也发生一系列“异变”,其中修饰性词汇滥用的现象日益明显:有的用方言、流行词代替书面语,口语化的表述让人看不懂;也有的用修饰性词汇给新闻事件和人物加“标签”,放大或缩小某方面特质,影响受众的独立判断;还有一些修饰性词汇的使用不区分语境,导致记者的报道立场出错。

随意的口语化修饰意思难理解

网络上,人们聊天、发布消息多是根据平时的说话习惯来组织语言,所以词汇的使用就十分口语化,随意添加修饰语或任意简化缩略语都是“时尚”的表现。当自媒体越来越多地影响人们的语言习惯时,这些网络新词就会逐渐延伸到传统媒体中,随意的口语,看不懂的“火星语”,都在不经意间侵蚀新闻报道。

媒体融合时代,信息的传播越来越依赖网络,传统媒体从业人员为及时获得“爆料”,也更多地把“新闻阵地”转向网络,而网络上随意性、口语化的表达便在不知不觉中“侵蚀”新闻从业者的专业思维,久而久之,记者们也习惯了这些“时髦”的表达方式,新闻越写越像“拉家常”。

那些露骨、搞笑意味浓厚的“口语”在网络和日常对话中往往是点睛之笔,但若直接将其运用到传统新闻报道中,不但会让那些不怎么了解“流行口语”的读者看不懂,也会“引导”人们在书面语中使用这些不规范的词汇表达,而破坏了正确的语言习惯。

不同于网络新媒体的快餐式消息,传统媒体是要为读者提供稳定、全面、深度、更有价值的新闻报道。若是用贴吧、博客那样想到哪儿写到哪儿的方式写新闻,口语词汇满篇飞,那些不熟练地方方言和网络语言的读者自然不会花钱买报纸,而从网上熟练获得信息的记者更不会看记者的新闻报道,这就使纸媒在无形中丧失了读者,降低了其与网络新媒体的竞争力。

“标签式”修饰方法难客观

“文艺青年”、“土豪”、“90后”……当人们习惯用标签定义生活时,新闻中的修饰性词汇也逐渐被各种“标签”占领。用“一类人”来形容“一个人”,戴着道德审判的“眼镜”来给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加“标签”,这样真的好吗?

例如:某报2014年8月1日A6版

(引题)地铁五号线踩踏事件一审开庭并当庭宣判

(标题)两“90后”被判刑均初中文化程度

今日上午9时30分,曾在地铁五号线喷洒催泪喷雾剂而造成踩踏事件的两名“90后”青年,分别因涉嫌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窝藏罪在荔湾区法院一审开庭审理。

这篇报道将“90后”和“初中文化程度”两个标签式的修饰性词汇放在标题,而对判刑结果等重要信息没有提及,这样的处理方法在三个方面存在争议。

第一,这样有意“标签化”的描述对新闻当事人而言是不公平的。虽然他们做了危害社会的不良事件,但新闻记者仍应冷静处理,不该把主观情绪夹杂其中。而这篇报道中记者给当事人贴上“90后”和“初中文化程度”的标签,显然是把他们的某方面特征放大化,拿年龄、学历这些与案件没有直接联系的个人特质做文章,把他们归入某一类人而不是将其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这样的主观思维多少带有记者的个人偏见。

第二,文章标题就将两个标签抛出,不但浪费了标题“黄金地段”应载有的信息价值,还会在阅读之前就给读者植入“90后”和“初中文化程度”的观念,以带有歧视性的引导,让读者戴着“有色眼镜”去看文章中的人和事,这就会直接影响读者对事件及人物的独立判断。

第三,这样的“标签化”,对于“标签”中所包含的其他人更是不公平的。报道中将“90后”和“判刑”、“初中文化程度”这样的词汇组合在一起,或多或少会让读者联想这其中的关系,给人一种“90后”是“无知的”、“年轻莽撞”的印象,这就在无形中“中伤”了广大与此事件无关的“90后”人群,让他们也背上了“坏印象”。

快餐式、碎片化的浅阅读时代,对较为复杂的人和事作标签化处理,顺应了人们求新、求快的语言消费习惯,也契合了以吸引注意力为核心的“眼球经济”。标签化思想日积月累地形成,记者也就潜移默化地将其运用到新闻报道的写作中,原本中性的修饰词汇被各种“标签”所取代,一叶障目的简单逻辑却容易让读者陷入思维误区,导致其丧失对新闻事件及人物的独立判断。

记者、编辑等新闻从业人员作为专业的大众传播者,在新闻事件的报道上应扮演好“把关人”的角色,撕去以偏概全的“标签”,保持中立,客观真实地展现事件原貌,把话语权交给大众。不分语境错用修饰性词汇站错立场

不分语境错用修饰性词汇站错立场

修饰性词汇在描述事物时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同一个名词,被不同的词语修饰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新闻报道为保证客观真实,修饰性词汇的选择就更需谨慎。若不区分语境、词义,随意使用修饰词,就有可能颠倒黑白,导致新闻报道的立场出错。

某报2014年10月12日一篇新闻报道中有这样的表述:

(小标题)一条画蛇添足的短信

陈女士儿子王阳(化名)在外省工作。今年9月23日早上7点左右,他起床看到手机里有条未读短信,是母亲发来的,时间是凌晨0时45。

“儿子对不起,妈妈走了,不要打电话给妈妈,不用担心,最多三五年我就会回来……”陈女士在短信里说,她打算去做古董生意,另外欠债人赵某已经把钱还给她了。

母亲的突然离去令王阳有点摸不着头脑。他立即回拨电话,但已经关机,之后的几天也始终联系不上。他赶回苍南四处寻找,踪迹全无。

9月27日,王阳来到苍南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报警。

听完王阳的陈述,民警很疑惑,陈女士在短信里为什么要特意提到赵某的钱已经还了?赵某又是什么人?

陈女士的朋友阿香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赵某是陈女士的合作伙伴兼好友。陈女士在失踪前,曾带一批古董去上海鉴定,其中一幅字画估价高达500多万元。陪她同往的,正是赵某。

9月28日下午4点,在上海黄浦警方的协助下,专案组民警将涉嫌杀害陈女士的犯罪嫌疑人赵某抓获。

此时距接警才20个小时。如果不是那条画蛇添足的短信,王阳未必会第一时间发现母亲失踪,赵某也不会如此快地落网。

这条犯罪嫌疑人冒充被害人发给被害人儿子的短信,对案件的侦破起到重要作用,但记者却用“画蛇添足”一词来形容,顿时给读者一种为嫌犯感到惋惜的错觉。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画蛇添足”的解释是:比喻做多余的事有害无益。在文章所描述的事件中,犯罪嫌疑人的这条短信显然是帮助警方快速破案的关键,是对打击违法犯罪有益处的,而记者却用“画蛇添足”来形容,仿佛是在告诫犯罪嫌疑人,不应该发这条短信,就是因为这“画蛇添足”的一笔,才让警方迅速抓住了他。

显然这位记者没有正确理解“画蛇添足”的含义,才让自己“站”到了嫌犯的立场上,替他感到“惋惜”。这样的新闻报道刊登出来,不但拉低了报纸的品位和质量,让读者为记者的报道立场感到困惑,也有可能对一些不明词义的读者产生误导,使得更多人曲解词义。

在有明显正误立场的新闻报道中,修饰性词语的使用更需谨慎。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每一个细节的改变都有可能导致新闻立场的完全颠覆。

在网络媒体大行其道的时代,各种信息蜂拥而至真伪难辨,特别在社交网站兴起后,自媒体的传播模式更加成为网络新媒体的主导。人人都能“发声”,发出的“声”也能被更多人看到,信息流通加快,错误信息的流通也随之加快,快餐式的网络文化让人们对信息的分辨力不断降低,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的态式逐渐增加。

【来源:新闻与写作】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