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序选脩>> 汉语知识>> 汉语常识

汉语常识

“浮云”一说最早是谁提出来的?

以稿换稿 】  作者:编者   发布:2016年07月07日   阅读:

我们现在常说“什么都是浮云”,来表达不用去在意的人或事,或者虚无缥缈的、可望不可及的东西。“浮云”已然成为一个网络用语,而“什么都是浮云”这一带有调侃、自我消遣的意味的说法更是流行。然而追根溯源,这个说法竟最早是由孔老夫子所提出的!

《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意思是,吃点粗粮,喝点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也是有乐趣的。做不正义的事得到的富贵,对我来说就是浮云。这就是“浮云”最初出现的语境了,表达了孔子对不义之财的态度。

孔子并不是不爱富贵,他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富贵是人人都想要的,富贵如果可以求得,即使是做执鞭的贱职,我也会愿意的。但是他又强调,“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如果使用不正当的方法得到的,就不接受;如果不能求得,那还是做我自己喜欢的吧。

可见,孔子认为追求富贵是人之常情,他并不排斥,但是这种追求是要限定在一定范围内的。欲望是无底洞,取财要有节有制。

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正是说追求财富是要在道义之内的。孔子对“义”之一字颇为看重,在他看来,义与利,必然是先义后利。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义以为上”,“君子义以为质”,都是在强调义的重要。

因此君子取财,要以义为标准,义字先行,富贵在后。不义之财,只不过是“浮云”。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