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序选脩>> 汉语知识>> 新词术语

新词术语

华盛顿合作规律

以稿换稿】【收藏】  作者: 佚名  来源: 作者原创  阅读 次 【    】【加入会员

一、原理来源

64年3月,美国纽约市克尤公园发生一起震惊全美的谋杀案。凌晨3点,一位年轻的酒吧女经理受到凶手追杀,在长达半个小时的作案过程中,受害者不停地呼救奔跑,有户居民听到或看到了,但没有一个人出来制止,甚至没有一人拨打报警电话。事后,美国媒体同声谴责纽约人的异化与冷漠。然而,巴利和拉塔内这两位年轻的心理学家认为,对于旁观者们的无动于衷,还有更好的解释。为了证明自己的假设,他们专门进行了一项试验。在试验中,他们邀请72名不知真相的参与者,另外安排一个人假扮成癫痫病患者,让他们以一对一或四对一两种方式,相互间使用对讲机通话,保持远距离联系。结果表明,在交谈过程中,当假病人大呼救命时,一对一通话的那组有85的人冲出工作间,去报告有人发病;而在四个人同时听到假病人呼救的那组,只有的人采取了行动。

通过这项试验,对克尤公园现象有了令人信服的社会心理学解释,两位心理学家称之为“旁观者介入紧急事态的社会抑制”,即“旁观者效应”,也就是说,在出现紧急情况时,正是因为有其他目击者在场,旁观者可能更多的是在看其他观察者的反应,结果使得每一位旁观者都无动于衷。就这样,一桩桩旁观者众多,却“见死不救”的事件产生了。

二、原理释义

华盛顿合作规律: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华盛顿合作定律类似于中国的“三个和尚”故事,说明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复杂和微妙得多。人与人的合作不是力气的简单相加,而要微妙和复杂得多。在人与人的合作中,假定每个人的能量都为1,那么个人的能量可能比大得多,也可能甚至比1还小。因为人的合作不是静止的,它更像方向各异的能量,互相推动时自然事半功倍,相互抵触时则一事无成。

三、原理运用

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破解“华盛顿合作规律”,实现“1+1>2”,就必须注重团结协作,在既定的范围里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避开互相排斥的侧面,让能够相融的侧面贴合在一起,这样不仅能够达到最大效益,同时也能提高工作效率,从另一个层面达到“自我减负”的效果。面临新时代新挑战,不仅被管理者自身要积极主动破解这个定律,管理者也要引起充分重视,推动整个团体向前挺近、向上进步。



  • 我要加入会员

  • 我要以稿换稿

  • 我用手机阅读

  • 我要推广赚钱

  • 我要咨询问题


  •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