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艺术网络教程
【以稿换稿 】 作者:秘书 发布:2011年04月04日 阅读: 次
第一章朗诵艺术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朗诵
朗,即声音的清晰。响亮;诵,即背诵。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朗诵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朗诵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诵,大者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小者,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以及确立口语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因此,要想成为口语表述与交际的高手,就不能漠视朗诵。
二、朗诵前的准备
朗诵是朗诵者的一种再创作活动。这种再创作,不是脱离朗诵的材料去另行一套,也不是照字读音的简单活动,而是要求朗诵者通过原作的字句,用有声语言传达出原作的主要精神和艺术美感。不仅要让听众领会朗诵的内容,而且要使其在感情上受到感染。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朗诵者在朗诵前就必须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⒈选择朗诵材料
朗诵是一种传情的艺术。朗诵者要很好地传情,引起听众共鸣,首先要注意材料的选择。选择材料时,首先要注意选择那些语言具有形象性而且适于上口的文章。因为形象感受是朗诵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干瘪枯燥的书面语言对于具有很强感受能力的朗诵者也构不成丰富的形象感受。其次,要根据朗诵的场合和听众的需要,以及朗诵者自己的爱好和实际水平,在众多作品中,选出合适的作品。
⒉把握作品的内容
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透彻地理解其内在含义,是作品朗诵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固然,朗诵中各种艺术手段的运用十分重要,但是,如果离开了准确透彻地把握内容这个前提,那么,艺术技巧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了一种纯粹的形式主义,也就无法做到传情,无法让听众动情了。要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内容,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正确、深入的理解
朗诵者要把作品的思想感情准确地表现出来,需要透过字里行间,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首先要清除障碍,搞清楚文中生字、生词、成语典故、语句等的含义,不要囫囵吞枣。望文生义。其次,要把握作品创作的背景、作品的主题和情感的基调,这样才会准确地理解作品,才不会把作品念得支离破碎,甚至歪曲原作的思想内容。以高尔基的《海燕》为例,扫除文字障碍后,就要对作品进行综合分析。这篇作品以象征手法,通过暴风雨来临之前。暴风雨逼近和即将来临三个画面的描绘,塑造了一只不怕电闪雷呜,敢于搏风击浪,勇于呼风唤雨的海燕一--这一“胜利的预言家”的形象。而这部作品诞生之后立即不胫而走,被广大工人和革命群众在革命小组活动时朗诵,被视作传播革命信息,坚定革命理想的战歌。综合分析之后,朗诵时就不难把握其主题是:满怀激情地呼唤革命高潮的到来。进而,我们又不难把握这部作品的基调应是对革命高潮的向往、企盼。
⑵深刻。
细致的感受有的朗诵,听起来也有着抑扬顿挫的语调,可就是打动不了听众。如果不是作品本身有缺陷,那就是朗诵者对作品的感受还太浅薄,没有真正走进作品,而是在那里“挤”情、“造”性。听众是敏锐的,他们不会被虚情所动,朗诵者要唤起听众的感情,使听众与自己同喜同悲同呼吸,必须仔细体味作品,进入角色,进入情境。
⑶丰富、逼真的想象
在理解感受作品的同时,往往伴随着丰富的想象,这样才能使作品的内容在自己的心中、眼前活动起来,就好象亲眼看到、亲身经历一样。以陈然(我的自白书)为例,在对作品进行综合分析的同时,可以设想自己就是陈然(重庆《挺进报》的特支书记),当时正处在这样的情境中:我被国民党逮捕,在狱中饱受折磨,但信仰毫不动摇,最后,敌人把一张白纸放在我面前,让我写自白书,我满怀对敌人的愤恨和藐视,满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自豪地写下了“怒斥敌酋”式的《我的自白书》。这样通过深入的理解、真挚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使己动情,从而也使人动性。
⒊用普通话语音朗诵
要使自己的朗诵优美动听,必须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朗诵,因为朗诵作品一般都是运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写成的,所以,只有用普通话语音朗诵,才能更好地更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同时,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用普通话朗诵;便于不同方言区的人理解。接受。因而,在朗诵之前,首先要咬准字音,掌握语流音变等普通话知识。
三、朗诵的基本表达手段
朗诵时,一方面要深刻透彻地把握作品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合理地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准确地表达作品的内在含义。常用的基本表达手段有:停顿、重音、语速、句调。
⒈停顿停顿指语句或词语之间声音上的间歇。
停顿一方面是由于朗诵者在朗诵时生理上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句子结构上的需要;再一方面是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同时,也可给听者一个领略和思考、理解和接受的余地,帮助听者理解文章含义,加深印象。停顿包括生理停顿、语法停顿、强调停顿。
⑴生理停顿生理停顿即朗诵者根据气息需要,在不影响语义完整的地方作一个短暂的停歇。要注意,生理停顿,不要妨碍语意表达,不割裂语法结构;
⑵语法停顿语法停顿是反映一句话里面的语法关系的,在书面语言里就反映为标点。一般来说,语法停顿时间的长短同标点大致相关。例如句号、问号、叹号后的停顿比分号、冒号长;分号、冒号后的停顿比逗号长;逗号后的停顿比顿号长;段落之间的停顿则长于句子停顿的时间。
⑶强调停顿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突出某个语意或某种感情,而在书面上没有标点、在生理上也可不作停顿的地方作了停顿,或者在书面上有标点的地方作了较大的停顿,这样的停顿我们称为强调停顿。强调停顿主要是靠仔细揣摩作品,深刻体会其内在含义来安排的。例如:
遵义会议║纠正了│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所犯的“左倾机会主义性质”的严重的原则错误,团结了│党和红军,使得│党中央和红军主力胜利地完成了长征,转到了│抗日的前沿阵地,执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遵义会议”之后没有标点符号,但是为了突出“遵义会议”的地位,强调“遵义会议”在我党历史上的伟大意义,就应有一个停顿,而且比下面的其它强调停顿时间要长一些。“纠正了”、“团结了”、“使得”、“转到了”、“执行了”这些词语后面也没有标点,但为清楚显示“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应用停顿,句中划“║”和“│”的都表示强调停顿。如果不仔细揣度作品而任意作强调停顿,容易产生错误的理解。
例如贺敬之《雷锋之歌)中的一句:“来呵!让我们紧紧挽住雷锋的这三条刀伤的手臂吧!”有人在“三条”之后略作停顿,就会给听众造成“三条手臂”的错觉,影响理解的正确性。
⒉重音重音是指朗诵、说话时句子里某些词语念得比较重的现象。一般用增加声音的强度来体现。重音有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两种。
⑴语法重音在不表示什么特殊的思想和感情的情况下,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而把句子的某些部分重读的,叫语法重音。语法重音的位置比较固定,常见的规律是:
①一般短句子里的谓语部分常重读;
②动词或形容词前的状语常重读;
③动词后面由形容词。动词及部分词组充当的补语常重读;
④名词前的定语常重读;
⑤有些代词也常重读;如果一句活里成分较多,重读也就不止一处,往往优先重读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分。如:我们是怎样度过这惊涛骇浪的瞬息!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值得注意的是,语法重音的强度并不十分强,只是同语句的其他部分相比较,读得比较重一些罢了。
⑵强调重音强调重音指的是为了表示某种特殊的感情和强调某种特殊意义而故意说得重一些的音,目的在引起听者注意自己所要强调的某个部分。语句在什么地方该用强调重音并没有固定的规律,而是受说话的环境。内容和感情支配的。同一句话,强调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往往不同,例如:
我去过上海。(回答“谁去过上海”)
我去过上海。(回答“你去没去过上海”)
我去过上海。(回答“北京、上海等地,你去过哪儿?”)
因而,在朗诵时,首先要认真钻研作品,正确理解作者意图,才能较快较准地找到强调重音之所在。强调重音与语法重音的区别是:
①从音量上看。语法重音给人的感觉只是一般的轻重有所区别,而强调重音则给人鲜明突出的印象。强调重音的音量大于语法重音的音量。
②从出现的位置看。强调重音可能与语法重音重叠,这时语法重音服从于强调重音,只要把音量再加强一些就行了。有时,两种重音出现在不同的位置上,此时,强调重音的音量要盖过语法重音的音量。
③从确定重音的难易上看。语法重音较容易找到,在一句话的范围内,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就可以确定,而强调重音的确定却与朗诵者对作品的钻研程度、理解程度紧密相连。
⒊语速语速是指说话或朗诵时每个音节的长短及音节之间连接的紧松。
说话的速度是由说话人的感情决定的,朗诵的速度则与文章的思想内容相联系。一般说来,热烈,欢快、兴奋、紧张的内容速度快一些;平静、庄重、悲伤、沉重、追忆的内容速度慢一些。而一般的叙述、说明、议论则用中速。以(雷雨)中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对话为例,朗诵时应根据人物心情的变化调整语速,而不应一律以一种速度读下来。如:
周: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吗?(慢速。周朴园故作与鲁侍萍闲谈状,以便探听一些情况。)
鲁: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慢速,侍萍回忆悲痛的往事,又想极力克制怨愤,以免周朴园认出。)
鲁:我前几天还见着她!(中速)
周:什么?她就在这儿?此地?(快速。表现周朴园的吃惊与紧张)
鲁:老爷,您想见一见她么?(慢速。鲁故意试探)
周:不,不,不用。(快速。表现周朴园的慌乱与心虚。)
周: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中速)
鲁: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三十年了!(快速,表现鲁侍萍极度的悲愤以至几乎喊叫)
⒋句调在汉语中,字有字调,句有句调。我们通常称字调为声调,是指音节的高低升降。而句调我们则称为语调,是指语句的高低升降。句调是贯穿整个句干的,只是在句未音节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句调根据表示的语气和感情态度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升调、降调、平调、曲调。
⑴升调(↑),前低后高,语势上升。一般用来表示疑问、反问、惊异等语气。
⑵降调(↓),前高后低,语势渐降。一般用于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表示肯定、坚决、赞美、祝福等感情。
⑶平调。(一),这种调子,语势平稳舒缓,没有明显的升降变化,用于不带特殊感情的陈述和说明,还可表示庄严、悲痛、冷淡等感情。
⑷曲调。全句语调弯曲,或先升后降,或先降后升,往往把句中需要突出的词语拖长着念,这种句调常用来表示讽刺、厌恶、反语、意在言外等语气。除了以上这些基本表达手段外,要使朗诵有声有色,还得借助一些特殊的表达手段,例如:笑语、颤音、泣诉、重音轻读等,这里我们就不详细介绍了。
四、朗诵不同于朗读,也不同于演戏
朗诵不同于朗读,朗读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把文章读出来,以传达文章的思想内容。朗诵则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把文章背出来,以传达文章的思想内容。可见,朗诵的要求比朗读要高,它要求不看作品,面对观众,除运用声音外,还要借助眼神、手势等体态语帮助表达作品感情,引起听众共鸣。朗诵常常伴随有手势、姿态等体态语,但朗诵时的姿态或手势不能过多、过火。毕竟,朗诵不同于演戏,演戏时,演员不直接和观众交流,他扮演剧中人物,模仿剧中人物的语言。动作,他只和同台的演员进行交流,而朗诵者直接交流的对象是听众,他主要是通过声音把感情传达给听众,引起听众共鸣,手势、姿态等只不过是帮助表达感情的辅助性工具,不宜过多、过火。
五、技能训练
【训练内容】朗诵的综合训练
【训练目标】1.熟悉朗诵的基本手段。2.把握作品的基调。3.适当运用体态语及其他辅助手段提高朗诵水平。
【训练程序】1.复习本节有关朗诵的基本知识。
2.模拟训练
(1)朗诵叶挺同志的《囚歌》,注意句调的处理: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平调)(冷眼相看)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平调)
一个声音高叫着:(↗曲调)(嘲讽)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曲调(诱惑)
我渴望自由,(→)(庄严)
但我深深地知道——(→平调)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升调)(蔑视、愤慨、反击)
我希望有一天(→平调)地下的烈火,(稍向上扬)(语意未完)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降调)(毫不犹豫)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降调)(沉着、坚毅、充满自信)
(2)重音练习——读出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语法重音:
①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③手势之类,距离大了看不清,声音的有效距离大得多。
一一读出下面语句中的强调重音: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3)朗读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这首诗的最后三段,注意语法停顿和强调停顿。
请听听吧,这是战士/一句句从心中‖掏出的话。
团泊洼,团泊洼,你真是那样/静静的吗?
是的,团泊洼是静静的,但那里/时刻都会‖轰轰爆炸!
不,团泊洼是喧腾的,这首诗篇里/就充满着‖嘈杂。
不管怎样,且把这矛盾重重的诗篇/埋在坎下,它也许不合你秋天的季节,但到明春‖准会/生根发芽
(4)下面是鲁侍萍回亿往事、揭露周朴园罪恶的两段话,一段是相认前、一段是相认后,相认前后,鲁侍萍的怨愤之情由克制到逐渐显露,说话的语气和态度也起了变化,试用不同的语速加以表达。
——相认以前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她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
——相认以后哼,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你大概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
朗读状态
朗读者在朗读过程中,必须获得并保持正确的状态。正确的朗读状态有共性的一面,叫一般状态,也有个性的一面,叫特殊状态。
所谓状态,是指朗读者在朗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形态,包括在心理状态与生理状态两大方面,不过,心理状态是主导方面。
朗读状态不正确,或过分紧张,张口结舌;或过分懈怠,无精打采;或激动万分,千头万绪;或追求技巧,三心二意;或腔调固定,色彩单一……,这一切都不可能把自己的全部准备工作付诸实现,朗读者对作品的理解、感受、构思、设计,便会付之东流。因此可以说,朗读状态正确与否,是朗读成败的重要关节,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什么是正确的朗读状态呢?怎样把握它呢?不正确的朗读状态又怎样克服呢?我们从几个方面给以说明。
(一)信心百倍积极主动
正确的朗读状态,首先是精神状态正确。为了传达朗读的作品内容,以事省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朗读者要由衷地感到作品的深刻、丰富,预见到它对听者具有的多方面教益,和可能从中获得的美感享受。
朗读者一定要引发出比较强烈的朗读愿望,要有一种需要立即朗读才好的迫切感:如此优秀的作品,朗读它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自己一定要尽力展现作品的面貌和魅力,诉诸有声语言之后,会使听者有更多的收益!
这种信心和愿望,不是空洞的、勉强的,它是出于对朗读本身的兴趣、爱好,发之于对朗读作品的理解、感动和欣赏。朗读者之对朗读作品,应该成为一种切实的需要,就像诗人写诗,画家作画,摄影家拍照,书法家挥毫,这种需要是一种动力,心向往之,欲罢不能。这种朗读作品的需要,促使朗读者沉着、镇静,而又积极、炽烈。在朗读过程中,朗读者处于一种其乐融融的胜任愉快的满足之中。这时朗读者心里会不断地鼓励着自己:我一定要朗读好,我肯定能朗读好,我必定会朗读好。
所谓“胸有成竹”,一方面是说,对朗读内容十分熟悉,并且已经化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领略到了“个中滋味”;另一方面是说,对朗读进程能够驾驭,语语中的,声声入耳,一鼓作气,善始善终。
但是,朗读时往往会出现缺乏信心、不够主动的状态。究其原因,一是过分紧张:众目睽睽,大庭广众之下,不好意思,不敢放松,好似参加考试,又像被人审查,于是心跳过速,气息不畅,朗读起来,思想出现空白,看字念音,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感情不能调动,声音喑哑苍白,只想快点读完了事。听者反应怎样,听明白了没有,也全然不知。这就是一种缺乏信心,不能自制,失去自如的状态。二是过于懈怠:好像是迫不得已才朗读,心不在焉,传达不出朗读的内容,没有感情,不积极主动,就像与已无关,敷衍应付,吐字松软,声音干瘪。这种状态,“睁眼懒看字,念字懒张嘴”,比紧张要坏得多。
为了克服朗读中紧张或懈怠的不良状态,我们要从认识上解决“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的问题。要看到朗读并不神秘、人人都可学,有口皆能读,而且可以通过反复朗读、细心体会,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水平。在具体朗读时,也要看到真正使字字有依据,处处有变化,并不容易,得下苦功夫才行。这样,朗读时才能够获得从容而不懈怠,积极而不急促的正确状态。
信心百倍,积极主动,并不完全是具体的朗读状态问题。一个在业务上缺乏上进心的人,一个在事业上缺乏责任感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是漫不经心的;一个心胸狭隘的人,一个患得患失的人,对什么事情总是缺乏魄力和眼光的。这样说,并非夸大其辞,而是说,朗读也有思想修养的问题,而这又是同艺术修养、语言修养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更为根本的问题。托尔斯泰不是说过吗?艺术家为了明白他应该说些什么,就必须了解全人类所特有的东西,同时还有人类所不明白的东西。要做到这一点,艺术家就应该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当代高度教养的人,主要是不要生活得自私自利,而应该成为人类共同生活的参加者。这话说得相当深刻,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朗读者,应该怎样成为一个“当代高度教养”的人,不是值得我们深思?
(二)全神贯注进入作品
所谓全神贯注,就是在朗读中注意力集中,排除干扰,全力以赴,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朗读中,倾注在朗读的作品中,这是很容易理解的。
所谓进入作品,就是把作品内容、语言,化为自己的理解、感受,化为自己的思维过程心理活动;要主动去揭示语言本质及逻辑链条,要设身处地、寓情于景,加强形象感受;要尽力引发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紧紧抓住与听者的对象交流;要在整体运筹之中具体加以把握。这样,朗读都就没有心力去考虑其他,连注意的边缘也少有兴奋点的干扰了。
当然,进入不是陷入。陷入,就会失去主动,失去自由。就像伯思斯坦所说:“运动就是一切,目的是没有的”,失去方向,不分主次。进入则不同,它是一种清醒的、自制的状态,能在体味作品中也觉察自我,能在情动于衷时还可以调节检验,时时评价,不会神不守舍,不会贸然失态。
为什么不能进入呢?这种情况的发生,有时是某种与朗读内容无关的思维活动闯入脑海,侵犯了注意中心,改变了思维内容与思维方向,因而与朗读需要背道而驰造成的。有时,是朗读者以主观随意性强加于朗读内容和作品形式;有时是忽进忽出,全无主动性;有时是强迫自己进入而不得,是为了进入而进入,丧失了内在的依据性。诸如此类,都应具体分析,具体解决。
犹如演员进入角色,有第一自我(被引动方面)、第二自我(能调节方面)的问题一样,朗读应该学会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使自己在进入朗读内容时,有足够的、适度的控纵能力,既不游离于外,也不陷入其中,真正掌握和行使朗读的主动权、自主权。
(三)动脑动心有感而发
在朗读的准备过程中,朗读者获得了对朗读内容的深刻理解和具体感觉,但这并不能保证在朗读过程中也有相同范围、相同程度的思想感情和运动状态形之于声。也就是说,如果在朗读时不能把那深刻的理解、具体的感受再一次唤起,不能在形之于声时既动脑又动心,不能句句情动于衷,有感而发,那么,任何最充分的准备与钻研、体味与酝酿,也只能是功败垂成。
这里的关键,是“第二次唤起”。
第二次唤起,是朗读状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正确的朗读状态的标志,最进入朗读内容的必备条件。
在朗读时,应该做到“见文生情”,即:看到文字,又看到内涵;再现场景,又引动感情;产生表象,又把握本质……几乎同时涌现出来,在脑际萦回,有脑中激荡,在声音中流露。
当然激情并不是感情不可遏止的泛滥,在这个意义上,别林斯基说的不错,他认为:“激情永远是观念在人的心灵中的激发出来的一种热情,并且永远向往观念。因此,它是一种纯粹的、道德的、极其完美的热情。”像这样认识激情,在朗读时就可以避免浅薄和偏激,当然,也不应该笼统和过分。第二次唤起,是以全部准备工作为根基,取决于朗读者的语言造诣、语言功力(包括语言感受阈限、情感运动阈限)。
我们认为,第二次唤起,需要长期培养和训练,当然,各人有各自的具体途径和方法。但是不能因为是第二次的唤起就轻视它。仅仅从第一次唤起中获得一鳞半爪,或只是某种外壳,在第二次唤起时就顺手牵羊,以为驾轻车就熟路,那恐怕连第一次唤起时的星星之火也点燃不起来了,又怎么能有第二次唤起的燎原之势呢?
第二次唤起,至少应该同第一次唤起一样,甚至应该比第一次唤起更深刻、更丰满。如果是多次朗读同一作品,像语文教师年复一年地朗读同一篇课文,尤其要注意“常读常新”,每一次朗读都要有每一次的新认识、新体会,都要获得新情绪、新表现,用以积聚每一次唤起的能量,使朗读提高到更新的水平。
朗读中,有时会产生“灵感”,但那绝不是“灵机一动”“心血来潮”,不是朦胧的巧合,而是厚积勃发、高度注意爆出的火花,也许偶然,但毕竟是处于必然的进程中。
(四)速看慢读由己达人
除背诵外,朗读总是要按照作品的文字序列进行,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看、想、读”这个过程。正确的朗读状态,就要求朗读者正确处理这三者的关系,既不颠倒它们的顺序,也不应忽略、省略某一个环节。
我们可以研究一下朗读时是怎样看、怎样读的,这对提高朗读质量恐怕不无裨益。
当我们的眼睛看到作品的字词时,当然要反映到脑子里,而后再就字出声。而每当读出看过的字词时,我们的眼光又会落到下一组字词。在边看边读、边读边看的过程中存在着纵横交错、表里合一的复杂情况。从纵向目的地,有字形、字音、字义的深化,也有字词、句的深化;从横向看,有见字连词组句和读字读句的双重轨道。这双重轨道,是交叉重迭、先后错开的,不是完全重合、同时并进的。在这纵横交错的双轨行进中,我们不但要获得形象感受,还要获得逻辑感受,进而情动于衷,声形于外,达到表里合一。
双轨进行,这是朗读中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掌握了它,就可以把看和读紧密结合起来,免去诸多弊端。
如:“蓖麻∧一天天地▲越长越高。”
这句话,在朗读时并不是先看一遍、然后读一遍的。当看过“蓖麻”时就读它,在读它时,又在看“一天天地”了,在读“一天天地”时,又在看“越长越高”了。
这里,准备朗读时的一切必要工作都会发挥作用。在对全篇作品理解、感受的基础上,看见“蓖麻”,不但有它的形象,而且也会同时产生“长高”的感受,读“蓖麻”时,心中十分清楚重点在后面。层次、主题、背景、目的、重点、基调等等,都融化在字句中,整体感受和具体感受共同体现在字句中,看中有想,想中有读,读中有看……三股绳绞结在一起,牵动着有声语言走向预定的目标。
为了说明问题,我们不妨列出一个简表:
看:蓖麻……一天天地……越长越高。
读:蓖麻∧一天天地▲越长越高
这个表,近似解剖图,从中可以了解“看、想、读”的情况。
在“看、想、读”的过程中,究竟看到哪里才开始读,读到哪里再往下看,是更为复杂的问题,它因人而异,也办文而异。这里,只能就一般情况略谈一二。
首先是标点符号问题。看到可以停顿的标点符号,一般发生两种情况。一是不再向后看,等待读完,甚至回味、遐想,然后再看下面的词语;一是越过标点符号,继续身后看。这两种情况,同停顿的位置与时间,同停顿前后的衔接有关。回味遐想,用于较完整的意思之后,一般有较长的停顿。继续向后看,用于词语关系尚不明确、或虽明确但需紧连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在层次、段落、小层次之后,在回味遐想的句子之后,不要等到停顿时间已满,应该马上出声音时再去看后面的词语,否则,很容易造成思想感情上的空白。也不要在上文的思路还未展开,一定的感情色彩应稍延续时就急忙看下文,那样,上文的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就会受到某些提前进入脑际的词语的干扰,甚至立即中断、转移,朗读便可能出现急促、慌乱的语流。
其次,由于听者是从声音上感觉作品的,所以要求看和想非常迅捷,而读,就要从容。这就是“速看慢读”的意思。“速看”包含着“速想”,并用“想”把看和读化为有机的整体。速看,是一种要求,并没有绝对速度。一方面,因人而异,有的人“字斟句酌”,有的人“一目十行”,不过,我们反对过细,也反对过粗。过细,影响朗读的顺畅;过粗,影响朗读的深度。另一方面,作品的某部分需要快看,另一部分又需要慢看,因此,我们反对看的速度同一且无变化,那样会造成脱离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忽视了看是为想、想中去读的重要性,把朗读的“看”同阅读的“看”混淆了。即使是阅读中,看的速度也不同一,虽然从总体上看,阅读速度要快得多。
读得从容,才能由己达人。“滚瓜烂熟”并不一定是好事,因为它缺乏与听者的交流,即使自己读自己听也缺乏体味的过程。为了让听者听清、感受、共鸣,“读”一定要慢。当然这是就整体而言,比“看”要慢,但不可机械处理。一般情况下,按平均速度,五百字可以读三分钟左右。这个速度不是以每分钟都读同样的字数得出的,也不能用这个速度去要求每一篇作品的每一句话的朗读。这里主要是说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朗读的速度主要由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来定,又受朗读者水平的影响。但太快了,连滚带爬,嘟噜含糊;太慢了,涣漫散乱,黏黏糊糊,都会使听者生厌。
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看,是回归自我,所以准备得越成熟、修养越深,速度就越快,想得也越准备、丰满。读,是由己达人,要根据有声语言及于耳、入于心的过程,根据听者的水平,根据作品的包容量、语言的通俗程度,就要慢些。
朗读者的经验和修养,直接关系到看和想的速度和深广度,当然更关系到读的质量。对文字的视觉扫描,不仅与文字学、语音学、语法、修辞等密不可分,同逻辑、哲学、美学也直接相通。这些,在语言链条上会建立起,发展为多种“染色体”的固定信息,高明的朗读者具有丰富的“染色体”的信息网,使朗读如“千里江陵一日还”,中间的误读会及时发现,立即改正;稍有表达上的不自如也会立刻调节。在朗读较不艰深的作品时,即使一遍也没有看过,也能产生“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并马上进行新的“染色体”的综合,组织兴奋中心的新的沟通、新的系列,边读边想,边想边读,毫无生涩、迷离之处。因此,要正确处理“看、想、读”三者的关系,首要的是实践,是全面加强文化素养。
(五)全身松驰用声自如
全身松驰,并不是懈怠,而是指这样的状态:能松能紧,需要松时即松,需要紧时即紧。而不是自始至终地全紧,或自始至终地全松。犹如排球场上的运动员,根据来球情况,可以马上跳起拦网、扣球,也能立即伏地抢接救球。
用声自如,并不是完全像生活中说话那样用声,但也不是完全脱离自己说话时的用声,而是选取自如声区,选取最佳音域、最佳音量。不要使用那种勉强的声音、做作的声音,特别不要追求高音大嗓,不要追求虚声虚气。要注意防止摹仿别人的声音,甚至改变自己自如的“本色”声音,去制造“响亮”“圆润”“柔和”“甜美”“宽厚”等音色。自己的本色声最好用,而那些捏、挤、压、抻的声音最糟糕。哪怕本色声音存在着尖、窄、低、暗、沙、左等嗓音上的缺欠,也不必强行改变。有条件可以训练,但不必勉为其难。更不要被所谓“先天条件不好”禁锢住朗读的才能。京剧麒派的周信芳,声音沙哑,却创出刚劲沉健的风格,配音演员邱岳峰,声音干沙,却独得角色语言的神韵,听众反被这特殊音色所吸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有声语言负载着深邃、丰富的思想感情,致使情声浑然一体。朗读也要如此,不可因声音条件优劣而废弃对朗读的高标准要求。
全身松驰,用声自如,目的是使朗读者在朗读过程中保持一种弹性状态,以自身最大的优势,表情达意,言志传神。
弹性状态,是指丹田(肚脐下三指处,小腹斜肌)、膈肌、胸肋肌、喉肌、声带(甲杓肌等)、唇(嚼肌、眶下区肌等)、舌,都处于能根据朗读需要而伸张、收缩、松、紧、刚、柔、缓、疾的积极活动的状态。好比乒乓球运动员在对方发球时的状态,可以随时去抢任何险球。
弹性状态是一种运动状态,不但能积极地推进语流,还能自觉地调节。如朗读过程中发觉声偏高,就可以清醒地在适当时机把声音降低一些;发觉气息过促,也可以有意识地适当停顿时沉缓下来,等等,这就是一种必要的调节,而不会分散注意力。
弹性状态是一种运动状态,它使朗读者保有一种潜在的能力,一旦具体思想感情产生某种需要,它可以立即供应适当的气息、贴切的声音形式,而不觉吃力,也不致发生供不应求的现象。
当然,弹性状态有自己的局限,这局限的范围和程度因人而异,如音量较小、音高偏低、气息不足等,每个朗读都都应认识自己的不足,以利于扬长僻短。如有的朗读者气弱声微,就不要硬是大喊大叫;有的朗读者气足声壮,也就不必非得敛气收声,而要善于充分发挥自己具备的客观条件的优越性,在客观条件的局限中,善于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总之,在正确的朗读状态下,朗读者将控纵自如、心口相应地完成任务。任何轻视、甚至无视朗读状态的理论和实践都是有害的。
(六)克服固定腔调
固定腔调,是贬义词。诸如“他说话老是拿着腔调”,“这样读,拉腔拖调也不好听”,就含有腔调固定、千篇一律的意思,这是一种明显的缺点。
固定腔调,在朗读里,指的是使用某种固定不变的声音形式,把词语纳入一种单一的格式,以不变的声音形式应万变的朗读材料,不管什么内容、什么体裁,也不管是书面语言还是口头语言,是文言还是白话,是鲁迅是老舍的作品,都同样对待,从朗读中听不出什么区别。
固定腔调的形成,原因很多,如有的是幼年读书时养成了诵读的习惯,一下子改不过来,有的是认为只有某种读法才受听……但最根本的,是对朗读缺乏认识,对朗读理论和朗读过程的研究不够造成的。人们在朗读活动中相习相沿也是形成固定腔调的原因之一。从朗读状态上看,自始至终都是一种缺乏变化的状态,更是造成固定腔调的直接原因。
固定腔调有不同的类型,我们试分为四类,予以简单说明,并引起疗救的注意。
一是念书腔:就是照字念音,或有字无词,或有词无句。词或词组没有轻重格式的正确区分,更没有具体感受的充实。听不出完整的句、段,毫无思想感情的流露。
如:“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
这本是一句很浅显通俗的话,可是用念书腔读,就只给人“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这些割裂的词组,听不出词组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更谈不上语气的色彩和分量。
这种固定腔调,把“今天”读成中重格式,“是”字拖长,“开学的”读成中中重格式,“的”不但不读轻声,反而读成重位音节,甚至改变主要元音,读作“dɑ”,“第一天”也读成中中重格式,“一”的重音位置消失。由此可见,念书腔的主要问题是停顿多,停顿位置和时间都差不多,没有重音,语气近似。
念书腔还保留着识字的明显痕迹,这在小学一、二年级中更为普遍,值得重视。
二是唱书调:念书腔还能表达出一些字、词的基本意义,唱书调却只剩下了声音的外壳,在“唱”的过程中,表情达意的作用便被大大削弱了。
这种唱书调,节拍一律,连休止符、符点都极少见;音程变化不大,只是那几个音简单重复。在这样的曲谱上,可以填上不同内容的词语,而不问主次、色彩如何。这样的曲调,就其音乐性方面说,也没有什么可取之处。
唱书调的最大弊端是声与义隔,只闻声而不解意、不传情。它不管长句、短句,也不论一人、多人,都可以连续不断地唱下去,整齐划一地唱下去,越唱,调子越浓,越唱,字音、语气越不讲究。只要学会了这个唱法,对文字作品可以根本不理解,可以没有任何感受,也能把文字变为声音,对听者,只有简单曲调的刺激,不会产生任何感染。
三是念经式:这是指那种用小而快的声音读书的方式。它可能是从“默读”、“虚声读”沿袭来的,而且属于单纯为了背书的读法。这与朗读的要求在基本上是完全不同的。即使是自我领略和品味作品,如果要朗读,也应该适当放开声音,不仅从思想感情上,而且从音律韵味上给自己以美感享受。面对听者,就更不应该采取这种念经式的读法了。四是朗诵式:舞台上的朗诵,那夸张、渲染的有声语言显得生动引人,不仅激情洋溢,而且音调铿锵。初学期读者若不分场合、不明目的、不看内容、不管体裁,一味从声音形式上摹仿这种朗诵方法,必定给朗读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养成一种固定腔调,难以矫正。
综上所述,固定腔调的害处是显而易见的。现在,人们对固定腔调已经有了分辨的能力,许多朗读者也正在努力克服它,中、小学语文课的老师们更是急切地探寻着有效的方法,并以自己辛勤的积累使初学朗读者耳目一新,这个问题,应该在朗读教学法中探讨、详述,这里,只简单地谈两点。一是要增强语感。所谓语感,有两方面的含义:既是指对于语言信息接收、储存的能力,又是指对于语言信息的发出、驾驭的能力。朗读中存在的固定腔调,同朗读者语感较差有很大关系。只有增强语感,辨别优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优秀的朗读示范(包括录音),应该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二是要注意状态。要打破固定腔调,使语流符合朗读规律,必须改变言不由衷、消极被动的朗读状态,加强思想感情的运动,切实把握语气的色彩和分量,注意气息、声音的变化,使有声语言充满活力。
(节选自张颂先生《朗读学》一书,采用的是原章节的标题)
【来源:秘书工作】
- 上一篇:关于朗诵艺术
- 下一篇: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常见量词、名词搭配表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