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专家领导正常说话
【以稿换稿】 作者:袁岳 发布:2014年11月12日 阅读: 次
现在的会真的是太多。在地方召开的会上,我与中国发展基金会秘书长罗迈先生听着各位机关领导们的发言,悄悄地讨论,“什么时候领导人才能懂得说话说到点子上,少说废话,哪么就只说两句风趣话”。我曾和我们集团的CIO冯晞博士听着一堆著名专家目无表情的发言,没有开场白,没有结尾语,过程呆板,毫无生气的发言,我们又讨论,“这些著名专家也许真的很有功夫,但是大家怎么也不会集中精力听啊”。前一阵看到著名外交家、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先生批评我们中国的政府部门领导人套话连篇、不通对方心理、不能设身处地考虑别人的信息需要与听话习惯而经常莫名其妙的话语方式,而在一本著名的政论杂志上感慨了一番。看来有同感的不只是小小圈子,因为龙永图先生曾对中国市长的沟通方式有非常相近的批评。
作为中国政府上上下下的官员,以下几种问题非常突出:做单位格式化简介而不是就主题问题提供见解、讲大而化之的问题而不是有针对性的具体问题、讲套话而不是讲者自己的话语、使用行政术语而不是听众习惯的话语、照念稿件而不是对着观众放松地讲述、从来动口不动手而不是手势丰富、背诵腔与旁白腔而不是通常人说话的腔调。而在我们大部分的专家与领导的讲话里,我们很少听到风趣的笑话、智慧的提示、耐人寻味的发问、隽永的警句与独特的洞察、机智的回应、生动的眼神与表情。在那里说话的专家与领导,好象被装在一个特别的灰色的套子里,没有自我,没有生命,没有真情实感。
很多时候我们说话也就是一个小小的技巧。如果你被应邀做一个3-5分的开幕致辞,其实你根本没必要大张旗鼓地讲话,也没必要四平八稳地读稿,因为那本来就只够你讲个相关的笑话,做一个有点深度的比喻,或者来一点独特的东拉西扯;如果你被邀请做一个15分的发言,记住也不要摆出架式滔滔不绝,因为其实那一般正好够你在一个有点意思的开场白之后发表一个新颖的观点,并提示一些你的论据;如果你的演讲时间是半个小时或者45分钟,那个时候你的确可以拿出10-12张PPT演绎一番;如果演讲是一个小时,那么我们也许需要更加系统的演讲提纲、PPT、现场发放的演讲材料或者更多的支持论据。但是任何时候我们要记得,我们应该尽量对着人面部而不是头顶说话、用口语而不要用嘴巴念着书面语、最好站着而不是坐着讲话、用自己正常的说话的语调与语速而不是背诵与旁白的方式说话。最后,说人话,而不要说官话!
商业是一种特殊的公共语言的方式,说明书不明白会被人们追究责任,而如果培训不明白就会导致生产质量不能保证,如果广告语模糊有病则可能付出多倍的代价。而我们的专家与官员语言为什么还会与商业语言差距那么大呢?实际上这恰恰是因为,他们还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形成真正的为自己的主张负责的机制,也没有真正形成明确传递诉求的公共习惯。一句话,公共性在语言符号上的直接反映得太少。
【来源:网络整理】
- 上一篇:口才是宣传部长的“品牌”
- 下一篇:向习近平同志学讲话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