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序选脩>> 交际口才>> 师生口才

师生口才

著名特级教师教学语言的表现艺术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4年11月12日   阅读:

  教学语言,作为教学艺术一个相当活跃的因子,人们从来就没有松懈对它进行美的追求。教学,要进入艺术的境界,有效地育人,它的语言应当是美的语言。这里,笔者采撷几位著名特级教师的教学语言,看看他们是怎么娴熟运用语言,怎么把语言的表现力与艺术性突显出来的。
  一、委婉含蓄,曲径通幽
  这是种批评性评议的技巧,处理得好,可以收到“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的作用。怎么处理呢?有位教育家说:“发现孩子有缺点,学习中出了差错,并准备向他指出时,首先要说‘真好啊!除了不对的地方!’”这就是要全面地辩证地看待孩子。首先要看到孩子的“闪光点”,充分肯定其优点和进步,同时灵活地运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情况,谆谆诱导,拨乱反正,发展学生的学习天性,使教学顺畅地达成目标。名师支玉恒在教《掌声响起》这堂课时,对一个课堂细节的处理,就体现了这一表现艺术:
  (师就一个问题连续提问了几个学生后,又喊起了一位男学生)
  生:老师,我要说得比他们都简洁,您看行不行?
  师:你真客气!(众笑)你说吧,让大家欣赏一下!
  (生说出自己的观点,果然言简意赅,众同学鼓掌。)
  师:同学们的掌声说明了一切,你到前面来,站在讲台上,向他们说声“谢谢”。
  (该生走上前,但行动有些局促忸怩,抓耳挠腮,众又笑)
  师:现在大家为什么都笑了,知道吗?
  生:可能是笑话我吧。
  师:大家的笑是善意的,看见你一下子变得腼腆,觉得挺有趣,也很可爱。一个人不但要有道德,有学问,有知识,而且行为举止也要大大方方,礼仪周全。你愿意这样吗?
  生:愿意。
  师:那就大大方方地到台前向同学们敬礼,致谢。
  生:(大大方方地敬礼)谢谢同学们!
  (响起热烈的掌声)
  这段精彩的对话,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艺术性批评的范例。支老师发现这个学生比较腼腆,以后不利于社会交往和健康成长,但他不是直接抓住学生的举止不当来批评,不是干巴巴的道理说教,而是满怀关爱之情,以委婉含蓄的言词导之以行。首先,老师以亲切幽默的话语“你真客气”“你说吧,让大家一起欣赏一下”,营造了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激励学生大胆说,继而捕捉住学生们的笑声中蕴藏的情感内涵,启发学生自己反思同学们为什么笑。在此基础上,再有情有理地进行分析,列举出学生应该具有的行为规范。如此,不但这个学生明白了自身举止的不足,也为全班学生提供了日常举止的规范。正是在这样充满温馨魅力的诱导下,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了批评,并及时纠正了自己的不当举止,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二、穿针引线,承前启后
  这是过渡性评议的技巧。好的过渡性语言,可以大大加强课堂教学的逻辑性和流畅感。如“情境教育派”的开山名师李吉林教《穷人》,由第一段向第二段过渡的描述:
  托尔斯泰爷爷的第一段描写,把我们带到海边的一间小屋里。我们仿佛看到在那又黑又冷狂风呼啸的夜晚,女主人公桑娜正坐在火炉旁边,一边补着破船帆,一边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打鱼的丈夫归来的情景。当桑娜听到屋外呼啸的海风时,再也坐不住了。她走出门,来到茫茫的大海边,希望看到丈夫的小船,可是,漆黑的大海上什么也看不到。于是,桑娜又想到了那个生病的女邻居西蒙。想到这儿,我们的视线也随着桑娜身影移到了西蒙家门口……
  这样过渡自然巧妙,既形象地概叙了第一段内容,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主人公心灵世界,又点明学习思路,暗示学生应抓住主人公桑娜的情感变化来品味文本。新旧知识衔接很紧。教者虽然没有一句直接的情感抒发,但在对事的叙述、景的描写、物的摹状中饱含了对桑娜的同情和关切,用教者的话说,这样的描述使学生的心都悬了起来,足可以达到“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的效果。
  三、收束有力,余音绕梁
  教学一篇课文,也如同作一篇文章,不仅要有“凤头”,还当有“豹尾”,高扬有力的收束,将文章的主题和思想推至高潮,引领学生汲取文本中思想和艺术的精髓,激起继续探求的兴趣和力量。名师窦桂梅教《秋天的怀念》,课文最后的教学是这样收束的:
  “好好儿活”——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一句话,涵盖了多么丰富而复杂的感情!有这么多同学都在思考,有这么多同学都把这句话记在自己的心里。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未来的你该怎样“好好儿活”?该怎样好好儿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这也值得我们思考,是什么呢?愿和同学们共勉——世界上有看得见的残疾,也有看不见的残疾。身体的局限,我们这辈子改变不了,但可以改变的却是我们心理的残疾。为此面对未来,要活出尊严,活出自我,必须——好好儿活!
  窦老师把教学主题由“母爱”升华到“好好儿活”。从感受作者一家的“好好儿活”,引导学生思考要怎样“好好儿活”。对课文的思想感情做了有力的收束,又引导学生的认识实现从个别到一般,由典型到普通、由英雄而自己的转化。这就既读懂了文本,又促使学生好好做人。呼告设问的运用,语言的重复和师生的共勉起了强化作用,具有余音绕梁的美感。
  这就是美的教学语言,拿起这些语言作为教学工具,我们的课能不受孩子们喜欢吗?
 

【来源:网络整理】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