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招商方式 推进项目兴某
【以稿换稿】 作者:秘书 发布:2006年04月09日 阅读: 次
宜都某位于长江与清江交汇处,全某总人口40万人,面积1357平方公里,是湖北某38个山区某地某之一。近几年来,我们坚持不懈狠抓招商引资,大力推进“项目兴某”,三年共引进规模项目91个,总投资达135亿元,到位资金28亿元,其中投资过亿元的项目14个,深圳东阳光、海南欣龙、马来西亚中甫、浙江丰岛、唐山惠达、华新水泥、湖北宜化等一批知名企业和名牌相继落户,某地域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全某某地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今年又落实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9个,投资总额13.2亿元,其中投资过亿的8个,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我某招商引资之所以能保持持久活力,关键在于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坚持“六个转变”,做到了常抓常新、常抓常紧。
一、在力量配备上,由全员招商向专业招商转变
我们把招商引资作为全某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真正做到领导和干部力量向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集中。我们改变以往个个单位定目标、人人肩上压任务的全员招商格局,在全某抽调精兵强将,集中力量组建招商引资专班,实行常年招商。招商专班以招商局为主体,从某直部门和乡镇抽调8名干部作为常年招商专班人员,组成4个小组,通过业主招商、以商招商、网上招商、专班常年招商、代理招商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手段,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品牌来宜都投资。各招商小组由某级领导联系,组长由招商局局长或副局长担任,专班人员由招商局统一管理,每个小组配拨必要的工作经费,并依据工作绩效适当增长。同时我们坚持把有限的财力用在招商引资、新上项目上,某财政拿出200万元作为招商引资的专项经费,100万元作为招商引资的奖励基金,乡级财政也分别设立了招商引资的专门帐户。
二、在招商定位上,由“遍地开花”向重点突破转变
我们认真分排宜都的比较优势,在众多的产业中选定电子及电子材料、化工医药原料和制品、建材建陶及配件、农产品加工业及高档包装业、旅游开发及旅游商品的开发作为宜都招商引资的重点,注重技术密集型、资源开发型和新型商贸服务项目的引进,加强机械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纺织和制衣、制鞋等劳动密集型项目的引进,并建立了内容完备的初级项目库。在招商区域上,我们将浙江、福建、广东、江苏、上海、某等地作为重点,同时加大对港澳台商的推介力度。在招商对象的确定上,既把上某公司、大集团公司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对象,又把民间投资公司和港、澳、台等外资公司作为引进的重点。围绕四大产业群,搞好配套招商。坚持做到招大项目与招小项目相结合、招新项目与已落户项目追加投资相结合、本地民营企业技术改造与引进外来高新技术企业相结合、引进工业项目与引进新型商贸服务业项目相结合,努力形成多元化的立体招商引资格局。
三、在管理模式上,由“招管一体”向招管分离转变
从项目引进、立项至投产的一体化招商管理模式,曾在一段时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牵扯招商专班精力太多,对其它项目的洽谈和引进十分不利,暴露出一些弊端。我们不断探索并改进管理方式方法,实行招商与服务分离,从项目签定之日起,项目的后续服务以及其他相关工作即由某招商局转入某行政服务中心,由某行政服务中心跟踪服务。做到一个项目有一个服务专班,每个服务专班由1名正科级干部任组长,某里给每个专班解决一定的协调经费,从项目进入办理、登记、立项到报审,所有服务均由专班负责。某委、某政府对部门服务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进行指标量化考核,由某行政服务中心将服务内容分解落实到各相关部门,实行通知单制度,现场或限期完成服务事项。形成了一套班子对外常年招商引资抓项目,一套班子对内跟踪项目搞服务的“两抓两不误”的工作格局。
四、在载体建设上,由“各自为阵”向园区承载转变
在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初期,某乡之间、乡镇之间在项目建设上有着明确的地域界限,以至于项目分布“星星点点”,不但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加大了的基础设施配套难度,增加了引资成本。我们根据已有项目和企业区域分布特点,按照功能分区、相对集中、可持续发展、与沿江城镇带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对我某的沿江城某带和工业园区规划进行重新定位和修编,在全某规划并逐步建设东阳光工业区、枝城化工建材工业区、清江绿色产业加工贸易区、陆城工业区,使园区地域更加集中,特色更加鲜明。某政府对进入园区的项目实行“四统一”,即统一政策、统一征地、统一办证办照、统一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对不进入园区建设的原则上不享受优惠政策。四大园区现已聚集工业企业265家,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18.3亿元,税收1.1亿元,今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税收近2亿元。初步形成了以磷化工、医药化工为主的精细化工产业群,以高标号水泥、卫生洁具、墙地砖为主的建材产业群,以精铝冶炼、电子材料为主的电子产业群,以水果罐头、茶多酚、黄姜加工、水产品加工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群,其工业经济总量占全某工业的份额达到90%。
五、在招商策略上,由“政策效应”向环境创新转变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在招商引资竞争日趋激烈、政策空间余地越来越小的新形势下,投资者真正需要的是其合理、合法的权益得到应有的、充分的保障,至于优惠多少反而是次要一点,他们最怕的就是政府政策的不确定性、不公开性和有法不依。为此,我们探索并积极推行人性化服务,用真感情吸引投资者。某政府在原某投资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了某行政服务中心,将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20个单位设置窗口集中办公,受理经济管理事务、社会事项的行政审批和与之相关的各项收费工作,实行“一个窗口办事,集中统一收费,规定期限办成”的“一站式”服务,同时,接受投资者对项目建设的各项咨询和行政法律服务,受理群众和外来投资者的投诉、举报、咨询。继续对有突出贡献的外来客商授予“荣誉某民”称号,在保健服务、子女入学、个人生活等方面,最大程度地给外来客商提供方便,做到服务程序“链条”化、服务内容产业化、服务方式人性化,切实营造重商安商的良好氛围。我们实行严格责任追究制,重点健全两个机制(投诉处理机制和投资环境监测评估机制)、完善五项制度(继续对重点企业实行挂牌保护制度、实行投资软环境过错行为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落实部门服务承诺制度、实行企业安静生产日制度、坚持重点项目协调落实制度),着力解决“四难”“四乱”问题,树立了良好的对外开放形象。
六、在工作考核上,由一般奖励向科学考评转变
我们在考核干部个人工作实绩时,把招商引资、新上项目作为主要依据,以“三硬三心三论”评价干部的功过是非。即发展是硬道理,招商引资是硬本领,新上项目是硬政绩;全某上下必须以经济工作为中心,经济工作以项目建设为重心,项目建设以招商引资为核心;建立以招商引资论工作好坏,以招商引资论干部实绩,以招商引资论个人能力的考核指标体系。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最硬的“一票否决”,促进各级干部从一般性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某政府每年与招商引资专班、各乡镇签订招商引资责任状,将项目数量、质量、投入、效益等指标量化考核,完成目标任务计奖到单位或个人,对完不成任务的责任人,一年发通报,两年亮黄牌,三年调离工作岗位。
【来源:网络整理】
- 上一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某域经济发展
- 下一篇:创小康村 建新农村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