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序选脩>> 励志创业>> 精英思维

精英思维

领导干部述职的语言艺术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2年08月08日   阅读:

每到年末岁首,领导干部都免不了要对这去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然后向上级主管部门和下属群众陈述任职情况。对领导干部来说,述职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是领导干部展示自己能力水平和政绩的重要渠道,也是领导干部接受群众监督、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手段。述职的好坏,体现着领导者素质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到领导干部的威信和形象,对其以后的工作开展有非常大的影响。领导述职若能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吸引住听众,让听众能够专心地听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就需要借助语言艺术的运用来达到。因此,要想贴近听者、引导听者、抓住听者,取得好的述职效果,领导干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准备。
一、用上口入耳的语言吸引听众
由于听众多是本部门的同事或上级领导,领导述职的语言应该是口语化的、通俗易懂的、能适应人们心理的,这样可以拉近述职者与听众的心理距离。为此,领导干部述职时,要特别讲究语言的上口入耳。所谓“上口”,就是指述职所用的词句要适合口语表达,要讲得顺口、自然流畅,具有平时交谈的特征;所谓“入耳”,就是指要使听者听起来明白易懂,没有障碍。述职,只有做到上口入耳,才能起到交流思想情感的作用。具体来说,就是领导干部在述职时要尽量使用短句和双音节词,多使用流行的词语,多使用口语化、感情化、生活化、修改化的语言。
虽然述职的内容多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只要从新的角度立意,在语言运用上下功夫,同样可以吸引听众,引起大家的兴趣。如“按照上级部署,抓住机遇,团结一致,再创辉煌”等四字格的运用,把复杂的内容集中浓缩在短小精悍的语言形式中,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也很强。又如在说到修路的必要性问题时,有位领导引用了一位农民在描述他家门前的那第路时说的话:晴天是“洋灰路”,下雨天是“水泥路”。这里农民所说的“洋灰路”和“水泥路”幽默风趣,一语双关。我们都知道,农村的土路,常常是一阵风刮过或机动车驶过,路上就会尘土飞扬,因“扬”与“洋”同音,所以农民们便戏称为“洋灰路”。因其坑坑洼洼,高低不平,下过雨之后路上有水有泥,泥泞难行,农民又戏称为“水泥路”。“洋灰”本是“水泥”的俗称,二者指的是同一种事物。用同一种事物的不同名称来指导称不同天气情况下的同一条路,巧妙地运用了语言,既使表达含蓄婉转,也不碍于听者的正确理解和意会,又婉转地表达了农民对修路的渴盼。这位领导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取代了贫乏枯燥的陈述,使人过耳不忘,自然也很容易吸引听众,引起听众的注意。
二、用含情合理的语言说服听众
领导述职的语言除了要上口入耳,还要讲得适度、得体。因为述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在为自己“评功摆好”,那么这个“功”怎么评,这个“好”怎么摆,学问很大。领导干部要做到既不能过于谦虚,说了半天听者不知道你干的些什么、有哪些成绩,更不能妄自尊大、唯我独“好”。要把握好这个“度”,做以合情合理,就要在语言运用上下功夫。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历程,总会有一些事让你记忆深刻,甚至刻骨铭心。如果你细心体会一年来收获的感动,借述职的机会,用简洁的语言,把值得珍藏心底的那份感动和一些感人的故事与大家分享,就会在不经意间收获更多的感动和赞誉。因此,领导述职不仅要有事实的陈述,还要用具体事例来印证。选用典型、生动的事例,会使讲述生动活泼,更具说服力。如果领导在述职的时候,能恰到好处地拿出一两件曾经让你感动、让你难忘、让你流泪的实事,用拉家常的语气娓娓道来,那么一定会让听众信服你是位“有心的领导”。事例越贴近实际,就越能拉近与听得的距离,而且听众也会从中感受到领导的关怀和温暖,从而对领导述职产生更大的兴趣。
另外,领导述职时不可避免地要用到一些总结性数字。这些数字的运用也要合情合理,要确保准确无误,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在语言的运用上,要尽量避免出现什么“大概”、“好像”之类模糊的词语。对一些主要成绩的数据来源,要说得清、道得明,并且在能用数字说明的地方要尽可能用数字,因为数字只要准确便是无法驳斥、无法否定的,也是最能说服人的。
三、语调、语速要运用适当
述职报告主要是领先有声语言来传达的。有声语言的特点是声过即逝,领导述职只有在当时让听者听清楚、听明白并理解,才人有效果,才能够达到述职的目的。因此,领导干部在述职时就要注意语调、语速的运用。

【来源:网络整理】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