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序选脩>> 励志创业>> 精英思维

精英思维

从问题出发,切实改进文风

以稿换稿】  作者:张晓林   发布:2013年02月09日   阅读:


  现在,改进文风是个热议话题。人们对不良文风诟病已久,期待着清新朴实的文风扑面而来。不良文风弊端种种,其中一个人所共知的通病就是,一些理论文章言之无物,空洞乏味,味同嚼蜡。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不触及问题、不研究问题,没有问题意识,恐怕是其一大病源。改进文风,一定要从问题出发,直面问题、分析解答问题,给人以思想启迪。称为好文章、好文风的,这一点是少不了的。
  为什么要提出从问题出发?这首先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性决定的。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书斋中的学说,是源于实践、指导实践的科学理论,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理论联系实际,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和本质,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学风和文风。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工作,实质讲的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研究分析解决问题。马克思说过:“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毛泽东讲:“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废除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邓小平也说:“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一定要和实际相结合,要分析研究实际问题。”可见,具有问题意识,强调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是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他们的文章、讲话、书稿,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提出、分析和解答了人们所关心的具有时代意义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不仅充满着理论魅力和真理力量,而且在学风文风上也堪称典范。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实践论》,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等脍炙人口的光辉篇章都是如此。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的著述很多,论述的主题也不尽一样,但在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提出、分析和解答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一点上则是相通的、共同的。从问题出发、直面问题、分析解答问题,既是著述写作要遵循的规范,理论研究宣传要恪守的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文风的鲜明标志;既是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优势的需要,也是改进文风、优化文风的需要。
  从问题出发、具有问题意识,对于改进文风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常听到一些人抱怨,说文章写了没人看,搞理论的没市场。这个现象可能是存在的,也不排除社会和读者的因素在内。但是否可以换个角度看问题,即所写的文章和所搞的理论是不是没有触及人们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是不是远离了人们的兴奋点和兴趣点?是不是存在大而无当、空洞无物的文风问题?这样提出和分析问题,也许更接近事情的真实,也更能促使我们积极地反思解决问题。对理论冷淡和疏远,以致发出“理论危机”的感慨,其实是一种误解。人们冷淡和疏远的,往往是那些无助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理论”,也就是无用、无帮助的“理论”,而不是理论本身。言之有物,言之在理,启迪人、教育人、引导人,帮助人们认识和解决问题的理论,不仅不会受到冷淡和疏远,相反会受到追捧和崇尚。近些年,《理论热点面对面》的通俗读物,颇受热议,成为一个品牌。原因何在?就在于其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从问题出发,分析解答问题。众所周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30多年来,我们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矛盾和问题也不少。为什么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却还有不少人下岗失业?为什么以前大家经济状况都差不多,现在却感觉收入和贫富差距在不断拉大?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后已经销声匿迹的黄、赌、毒现在又沉渣泛起,滋生蔓延?为什么贪赃枉法、行贿受贿、以权谋私的腐败现象会比以前多?为什么暴力犯罪、抢掠偷盗的刑 事案 件经常发生,甚至还出现了黑势力、黑社会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困扰纠缠着人们,需要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和解答。
  从问题出发,分析解答问题,既是理论本性的客观使然,也是读者受众的需求所在。
  从理论本身看,理论无非是关于事物内在联系和本质规律的揭示,无非是对主客体来龙去脉、发展变化的说明。当然,理论有正确与错误、真理与荒谬、真实与虚假的区别,但所有这些都不可避免要涉及到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答,区别仅仅在于前者是正确、科学、真实地提出和分析问题,后者是错误、荒谬、虚假地提出和分析问题。自然科学理论如此,社会科学理论也是如此。一些人谈到的子虚乌有的鬼神、末世、轮回等虚假问题的奇谈怪论,说到底也是以虚幻的方式错误地提出和错误地回答了问题。不管愿意不愿意,理论总是和问题缠绕在一起,理论就是针对问题的理性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问题就没有理论。当然,从问题出发,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对于同一问题,看法、阐述并不一致,甚至截然相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常有的事情。但是,这并不能排除和否定理论研究和创作要从问题出发,所有理论的分歧和争论只是在于提出和回答问题的角度、方式、内容、结果不同而已。正确的理论是对问题的正确思考,错误的理论是对问题的错误思考,片面、简单化的理论是对问题做了片面、简单化的思考和处理。因此,从事理论工作,或搞理论研究创作,要想出成果、有成就,就要改进文风,强化问题意识,捕捉和梳理问题,从问题开始,学会正确分析和解答问题。
  从读者受众看,理论的价值和作用就在于启发和引导人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人们需求理论、选择理论,就是要从中找到被问题困扰而百思不解的答案。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论选择,主要原因就在于所关心的问题不同。为什么不同的理论,会有不同的境遇、命运和经历,重要原因之一也在于对问题的立场和态度,即是不是正确地提出和解答了问题。从某种程度来看,世界是由问题组成的,是问题的世界。历史,无非就是问题的产生、解决和消亡,因而问题更迭往复成历史;现实,也无非就是问题的存在和发展,因而问题复杂交错成现实。在生存和发展方面,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诸多问题。尤其是在大发展大变革的今天,国际风云急剧变幻,国内发展改革任务繁重,国际国内矛盾错综复杂,新变化、新特点不断发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所有这一切都会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困惑、苦思、求索,已是习以为常的事情。正是一个接一个与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缠绕、包围着我们,才迫使我们去思考、去求索,进而关注和需求理论。可以说,理论的需求程度和实现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是否正确提出和正确解决了人们和社会所关心的问题。没有问题意识,不关心和关注问题,不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的理论,势必不会得到社会和人们的关心和关注,势必没有读者和市场。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曾尖锐地批评教条主义理论,说它不如狗屎,狗屎还能肥田,教条主义毫无用处。这样尖锐的批评和形象的比喻,对于回避问题、空洞无物、堆砌文字的不良文风来说同样是适用的。
  从问题出发,在理论研究创作中不能算是小问题、一般问题,而是涉及世界观、方法论的大问题,是改进学风文风的大问题。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和出发点是什么?是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实际”就是“实际问题”;“具体情况”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分析具体问题”。没有问题意识,没有具体问题,也就没有实际、没有具体情况。我们常讲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就是在讲理论要联系实际问题,要从实际问题出发。因此,从问题出发,分析解答问题、促成问题的解决,对于实际工作来说是涉及世界观方法论的思想路线问题,对于搞理论研究宣传的来说,同样是涉及世界观方法论的思想路线问题。我们说,文风是作风、党风的体现,文风的核心问题就是作风、党风,其道理也就在这里。毛泽东曾生动形象地运用“有的放矢”的典故来说明理论的应用和文风,“的”就是问题,“矢”就是理论,要用“矢”去射“的”,也就是要用理论去说明、解答问题。还说,“如果你能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说明一个两个实际问题,那就要受到称赞,就算有了几分成绩。被你说明的东西越多,越普遍,越深刻,你的成绩就越大。”所以,从问题出发,分析解答问题,既是端正文风、改进文风的需要,更是端正世界观方法论,改进作风党风的需要。从这个高度看问题,革除和避免空洞无物、枯燥乏味的不良文风就会有较大的动力和力度,改进文风就有了自觉性和坚定性,就会收到成效。
  当然,强调问题意识,强调从问题出发,分析解答问题,以此改进文风,仅此一点还是不够的。还有问题是否找准了?分析解答是否正确?有没有理论说服力?等等一系列问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出发、有开始,才有以后的路,才有结果和完成。强调问题意识,强调从问题出发,分析解答问题,对理论研究创作来说,对涤除学风文风的弊习来说,无论如何是对的,所具有的推动力量和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作者系求是杂志社原总编辑 张晓林)

【来源:网络整理】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