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德”论
【以稿换稿】 作者:梁衡 董岩 发布:2013年02月16日 阅读: 次
官员的道德程度往往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道德尺度
官是阶级社会的产物。人们通常说的这个“官”,其称谓及相关制度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不论如何演进,有两点未变。其一,是拥有一定权力的人;其二,是参与管理国家或地方事务的人。
这样的特性,使“官”与普通百姓有了明显的区别。这个区别在于他们拥有参与制定国家政策或地方政策的机会,有分配手中各种资源的权力。他们的品格高低、德行好坏不仅关乎个人,更关乎社会、影响政局。
德即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源于风俗和习惯的德,与法一并构成了自上而下的社会规范。中国是礼仪之邦,向来注重德,讲求德政、德治、德礼、德行。
俗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德的水准反映了社会文明的程度。德也是一种文化,一种传统,体现了不同的社会需求与时代精神。
正确行使权力,离不开道德的力量
官德是官员所应恪守的职业道德,是官员工作生活、思想行为的规范与准则,是从政之道、用权之德,是用权的行为规范。
在中国古代,“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的基本特征,它是指修身以成圣贤之德,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内圣外王”之道,是安身立命之道,更是历代的为官之道,它强调德行是治国的前提,也就是说,权力只有以德为指导,才有正确的方向,因此“治人”必先“修己”。
中国封建时代一向重视德治。一是“为政以德”,即执政者要以德施政,善待民众,以赢得百姓的拥护;二是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德行去教育和感化百姓,“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官德的标准,不同时期侧重不同。
德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的产物,永恒不变的伦理规律与道德教条是不存在的,但这不是割断历史的借口。作为历史范畴的官德,有一部分被继承和延续下来。比如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岳飞“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孙中山“天下为公”的坚定信念等。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与建设中出现了许多道德楷模。比如大无大有的周恩来、坚持真理的彭德怀、一心为民的焦裕禄……他们都赋予了官德新的时代内涵。
从三方面入手,常修为政之德
官德不正的成因有很多方面,信仰沦丧、教育不力、监督失效、司法不公、官官相护等,都在某种程度造成或者纵容了官德不正的现象。要彻底改变这些,关键要从自律、法律和监督机制三个方面入手。
1.道德自律。道德自律需建立于责任意识之上。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价值观日益多元的新形势,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强化责任意识,深化道德的内在自觉,真正领悟“公权民赋”的含义,树立以人为本、官民平等的思想观念,这是提高官德修养的内在因素。
2.完善法律、法规。官而不德,社会不稳;德法兼治,社会和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官德建设在强调自觉、自律的同时,更需要法律等强制手段的配合,通过公正严明的惩治手段,降低腐败发生的几率。
3.加强监督管理。官越大,权越大,责任也越大,就越需要有效的监督。通过严密的监督机制——组织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增强透明度,使官员思想品德、政治作为、经济状况处于合法合理、行之有效的监督之下,防微杜渐,以彻底摧毁腐败滋生的温床。
【来源:网络整理】
- 上一篇:狠刹浪费之风
- 下一篇:治理公款大吃大喝的九条建议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