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领导协调的几个误区
【以稿换稿】 作者:颜清阳 发布:2013年02月26日 阅读: 次
协调,就是利用协商、说服、调解、指示等多种方式或手段,来调节上下、左有及内外的关系,使组织内部达成共识、相互配合、化解矛盾,形成良好和谐的工作环境,并共同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领导者个人的力量有限,要履行好职责,必须把集体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潜能发挥出来,借助集体的力量攻克难关。当前,有不少领导者对协调存在着诸多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之一:临时抱佛脚。有不少领导者认为协调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平时不注重协调,出了事情之后才临时抱佛脚,到处协调,四处救火,使自己被动应付,疲奔命。作为一个单位或部门的领导者,平时应注重进行协调,及时妥善处理各种矛盾或化矛盾于萌芽状态。协调工作没有观众,各方都应主动进行协调。上级在战略上布局谋篇后,下级领导就要在战术上指挥、调度,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主动去协调。如果下级领导没有真正领悟上级意图,一味“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上有千条令,我有应变策,临时抱佛脚,最终就只会兵败如山倒。
误区之二:自扫门前雪。有些人不顾大局和整体,对自己有利时就协调,对自己不利时就不协调。这种实用主义的态度导致领导者不能着眼于全局,以“我”为中心,站在本单位、本部门的立场上去协调和处理问题,认为本单位、本部门的利益是最重要的,一切都应该从自己出发,而不考虑其他单位、部门的利益。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褊狭的本位主义,使各单位各部门自立山头,互不配合,难以协调,造成目标不一致,行动不统一,破坏了团结,影响了整体目标的实现。
误区之三:滥用行政权。有些领导者认为协调不需要讲究方法,只要用行政、经济权压制就可。其实,如果滥用权力,压而不服,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激化矛盾,甚至会引起对抗性冲突。如果在协调过程中,能够把握原则性与灵活性,讲究多种方法,巧妙处置,灵活应变,就必能事半功倍,收到满意的效果。如当年红军长征路过彝族地区时,刘伯承将军在协调红军与彝族人民的关系时,就很好地把握了原则性和灵活性。他率光遣队坚持党的民族政策,对彝族人民秋毫无犯。同时,他还按照彝族的风俗习惯,与彝族首 领插血结盟,从而确保了红军顺利穿过彝族地区。因此,作为一个领导者,协调用权要适度,在协调中 要善用权力,更要善用各种方式方法,多管齐下,协调解决问题,这样必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绝不能迷信“权”和“钱”。
误区之四:言辞太刺激。有些领导者在协调时不注重语言运用的艺术,语言不妥,缺乏艺术。对上协调时,不能做到谦虚谨慎,言语不够委婉,不留余地;对下协调时言语强硬,不容协商。协调具体问题时,不能切中要害,开导说服 不着边际,不得要领。不能针对不同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活动运用不同的语言,而是千篇一律;不分场合和对象,滥用批评,言辞过激,使人难以接受。对错误的观点和不同的意见,挖苦讽刺,挫伤协调对象的自尊心和积极性。须知,过激 的语言会破坏畅所欲言的气氛,影响协调效果。
误区之五:要求太完美。有些领导者认为,协调的结果就是要达到各方意见完全一致,没有矛盾。这样的协调结果当然是最好的,但往往事与愿违,有些事情无论怎样协调,也达不到完全一致,这时就不能够无限期地协调下去。当各方存在的分歧较大,暂时又不能达成共识,而问题亟须解决时,领导者在协调时就应该求同存异,在各方分歧中寻求共同点,提出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使协调获得成功。“求同”有利于双方达成共识,理顺关系,促进问题解决,推动工作开展;“存异”则搁置了暂时的矛盾,避免双方陷入僵局,有利于问题和矛盾向好的方面转化。
阿恩海姆说过:“走向协调,是宇宙中一切活动所具有的趋势。”领导者只有遵循协调的规律,走出协调的误区,摆正位置,正视利益导致的冲突,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化解矛盾,消除不平衡,才能使组织平衡、和谐、健康发展。
(作者:颜清阳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来源:网络整理】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