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诗人的幽默
【以稿换稿】 作者:武海山 发布:2014年10月09日 阅读: 次
“如雷贯耳”
有一次,古远清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演讲完之后,刚走下讲台,余先生便迎上去跟他说:“古先生,你的演讲真是如雷贯耳呀!”古先生本来谦虚,连忙客气地说:“你过奖了。”余先生笑着解释说:“我是说你嗓门大,演讲时又离麦克风太近,把我的耳朵都快震聋了,可谓如雷贯耳。”说毕,两人开怀大笑。
赏析:出其不意是幽默的重要来源,“如雷贯耳”本是形容人的名气很大,余先生在这儿反用其本意,单指古先生的声音太大,又不会利用麦克风,外褒实贬,着实让古先生自作多情了一回,余先生这个老玩童又把朋友给涮了。
戒除回信的“恶习”
余先生喜欢读朋友的来信,读完却没有时间一一回复。有一次和朋友一起开会,朋友责难他说:“你怎么老不回信呢?”
他故作认真地说:“要过好日子,必须像王尔德说的那样,‘戒除回信的恶习’。”这种说法显然不近人情,他又狡黠地补充说:“凡是没有回信的人,我最难忘。因为没有回信就像欠了你一笔债。一叠未回的信,正好比一群不散的阴魂,在我罪深孽重的心底作祟。相反,对那些回过信的朋友,我从没有这种欠债感,回过信后,便早把他忘得一干二净了。”
赏析:不回信本已理亏,还把不回信的理由说得如此光明,遇到这样的朋友,又有什么办法呢?只能自认“倒霉”了。余先生首先用王尔德来做替死鬼,把不回信的原因赖在他身上。后来感觉还不够说服力,又打出一张情谊牌——不回信,是因为想更深刻地记住朋友,回了信反倒忘了。可谓“在情在理”,无懈可击。
对盗版者说
有一次余先生出席某会议,现场“粉丝”云集,有学生持山东某出版社的散文集《听听那冷雨》找他签名。使他吃惊的是,他是第一次看到此书。余先生颇为生气,他说:“山东是出圣人的地方,怎么出了强盗!当然,自己的孩子流落到了江湖,如果白胖胖的,那我也高兴。可此书编得错漏甚多,会给以后的研究者带来多少麻烦啊!”
赏析:仁者也有发火的时候,遇到盗版者,余先生很生气,然而,他的这一番批评,却不温不火,以理服人。山东这一个出了大圣人的地方,今日竟出了鸡鸣狗盗之徒,古今对比,怎不让盗版者汗颜?把自己的著作比作孩子,即使流落江湖,也愿他白胖胖的,言词恳切,发人深省,盗版者如闻其言,当三思而行。
【来源:网络整理】
- 上一篇:大文学家与蚊子的协议
- 下一篇:美国总统讲得比唱得好听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