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序选脩>> 演讲辩论>> 演讲艺术

演讲艺术

探究闻一多演讲艺术,你也能做演讲家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4年04月10日   阅读:

  演讲是听与说的艺术,是演讲者与听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演讲的瞬时性和过程性要求演讲者的语言不仅要准确,而且要顺口、入耳,方能达到流畅交流的目的,获得预期的效果。
  闻一多先生的演讲采用的是规范化的口语,明白易懂,少用生僻字词,也较少用地方方言,尽管他有深厚的古文学功底,受传统文化影响也较深,但他在演讲中使用的是标准的白话口语,而非难懂的文言词语,也不是半文半白的语言,说起来顺畅明快,听起来顺耳易理解。
  如《最后一次的讲演》开头第一句:“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用的是“这几天”、“晓得”这样通俗的语言,一句非常简单的话,就把时间、地点、事件全交待明白了。如在《五四历史座谈》中讲到五四运动时期“我”去偷贴壁报的事:“五四的消息传到了清华,五五早起,清华的食堂门口出现了一张岳飞的《满江红》,就是我在夜里偷偷地去贴的”,非常口语化,但也非常的规范,没有难懂和会产生歧义的地方。
  演讲的语言如果不生动形象,就难以抓住听众的注意力,更难以激起听众的情感,达到共鸣的效果。不仅演讲的内容要生动,演讲的语言也要生动。闻一多先生的演讲语言不仅有具体化、情感化的特点,而且富于动作性,将饱满的感情灌注于演讲之中,辅之以具体的情境、事件、例子和形象,再加上动态化的展现,听众的情感很容易被激发起来。他能将概括化的语言和具体化的语言结合使用,让听众在对事物、事件、道理等有一个总体认识的基础上,对其有更细致形象具体的感知。
  如在《最后一次的讲演》中,使用了:晓得、出现、历史、卑劣、无耻、犯罪等概括性的词语,也使用了:昆明、李先生、毒手等具体性的词语,前者作为理性的探索,是情感激发的基础,后者作为情感的积累为强化理性创造情绪,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制约。
  在《组织民众与保卫大西南——民国三十三年昆明各界双十节纪念大会演讲词》中他说道:“在今天的局势下,关于昆明的前途,大概有三种看法”,用的都是概括性的词语,接下来再用具体性的词语分别具体地阐述这三种看法,使用形象化、情感化的词语,将感性与理性结合起来,条理清晰、简洁明了,听众易于接受。
  许多汉语词汇带有一定的色彩:情感色彩、语体色彩、民族情感、形象色彩等,自然地能带出表情和动作的语言能强化演讲内容的传递,情感化的语言能加强情感的表达。
  如在《最后一次的讲演》中,有这样的句子:“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一个“站出来”,把闻一多演讲时的那种激愤和仇恨的表情带了出来,非常具有威慑力。在此次演讲中,闻一多还采用了许多带有明显感情色彩的词语,对情感的传达具有明显的作用,能感觉到讲者当时的表情和动作。如:反对派、特务、卑劣、无耻、光荣、骄傲、挑拨离间、蛮横、黑暗、光明等。
  闻一多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和文学家,他具有渊博深厚的学识,具有很深的文化修养,也具有诗人情怀,这些都在其演讲语言上有所表现。他的演讲语言词句整齐,音律铿锵优美,韵律和谐,节奏分明,对仗、平仄适当配合,具有音乐美和艺术气息,不仅让听众听得懂、好理解,而且还分外具有美感,或慷慨悲壮,或庄严崇高,或情意深广。
  如《伟大的事实不朽的意义——给教导团致敬》中他说:“伟大的永远是孤寂的。让千百年后流着感激的泪,腾起赞美的歌,但在他们自己的岁月中,悄悄的自来自去,正是他们的风度”,“但是可爱的孩子们,你们的脚下是草鞋,夜间只有一床军毯,你们脸上是什么?风尘,还是菜色?还有身上的,是疮疤,还是伤痕?”,这听起来简直就是诗的语言,非常具有表现力,感染力极强。
 

【来源:网络整理】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