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吴文化

吴文化

文化行旅—访中原唐三彩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   

提起洛阳,人们马上会想到牡丹。是的,洛阳牡丹甲天下 ,闻名中外。如果你有闲在清明谷雨前后到洛阳旅游观光, 最大的荣幸莫过于一睹甲天下的牡丹了。那雍容华贵、妖艳 妩媚的秀姿,姚 黄魏紫、国色天香的芳容,为古都洛阳增色添彩,使洛阳因 之有“花都”的美誉,名扬四海。

可是,洛阳市北面孟津县的南石山村,却知之者寥寥。 这次我们一行特意去采访了这个名不见经 传的小山村。我们何以会在花事繁盛的季节,作别花都而前 往此地呢?因为这里出产蜚声中外闪耀着中华民俗璀灿文化 光芒的瑰宝———唐三彩。

我们一行在南石山村安营扎寨,有幸目睹了 唐三彩的制作全过程,聆听了唐三彩发展史。真是不虚此行 。

现今唐三彩制作保持着古老的传统民间手工制作。

唐三彩的制作程序与景泰蓝基本相同。唐三彩用高岭土 或普通陶土(当 地人称“白土”)作胎料,制胎前先把胎料粉碎、过筛、按 一定比例和水调匀,然后填入各种造型的模子,再用略小的 凹模压入,使胎壁厚薄均匀,待七八成干时,掰开两片模子 ,胚胎就制成了 。如果较复杂的工艺造型,分几部分制胎、压花、画花、粘 合堆贴,然后刮去多余边角,待胚胎干燥后入窑。

南石山村几乎家家有满场土胚,两座土窑,当一座窑加 火烧胎时,另一座窑则出 窑,再装窑,轮番操作,既可节约时间又可提高产量。从烧 胎到停火后完全冷却需要50小时左右,此时取出的胚胎是白 色的,俗称素烧窑。

第一次出窑的胚胎无“光彩”可言。因此接下来的 工序便是上釉,用含有铜、铁、钴、锰等元素的矿物和炼铅 溶渣、铅灰作釉彩,施釉者面前摆放着大大小小的碗、盆, 盛各种色料,放几把笔刷,他们的心里有谱,什么部位上什 么色,浓淡相宣 ,恰到好处。上釉后再进炉,需经过二十几个小时低温烧制 ,(温度在摄氏800度),这个过程俗称釉烧窑。冷却后取 出的才是我们在市场上见到的唐三彩。

据说隋代以前就有青瓦陶胎,在胚 胎上着黄褐色彩,到唐代后,增加湖蓝、墨黑,深紫等多种 色釉,形成花纹、斑点等,故称唐三彩。据行家介绍,三彩 中蓝色含量越多,价格越高称为上品。

唐三彩中马的形象居多。那飘逸 的长长鬣鬃,的卢飞快的马蹄,扬鞭奋起时骑手手中的缰绳 ……还须制作者精湛的刀刻细缕、粘合堆贴,方成就一匹匹 骏马———“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形态逼真,呼之 欲出。除了马, 较多见的还有各种器皿、贵妇、兵俑等形象,均工整细腻, 线条流畅,刀法简朴,色彩瑰丽,以其日用品和艺术品的双 重价值,赢得世代人的青睐。

唐三彩中另有一种仿古三彩,生产时故意 让某些部位缺损,或图案模糊、斑驳,色彩暗淡,造成错觉 ,使人误以为刚被考古学家发掘,让埋藏于地下的珍品重见 天日。这类制品以假乱真,可谓“假作真时真亦假”,叫人 难辨真伪。因此 身价不菲。

在南石山村的几天里,我们不仅看到了唐三彩的诞生过 程,还看到了一批批如我们一样来寻访唐三彩踪迹的猎奇者 ,寻觅珍品的收藏家……主人们热情好客,每每欣然出示自 己的 得意之作,那不多言不多语的神态,似乎在暗察你是否独具 慧眼;商谈价格时的不紧不慢、不卑不亢,颇有些“皇帝的 女儿不愁嫁”的自负。彼此合意了,银货两讫;若达不成协 议,主人也决不 会为此争得面红耳赤,眼看着买主走向另一家也不会肆意“ 贬低”自己,而是笑笑,依旧耐心等着,待价而沽,寻一位 识货者。这种作风颇令我们惊讶———在当今市场经济讲究 效益、利润的氛 围里,居然还有这样一群不急功好利者。这似乎是一方未染 上“铜臭”的净土!是一片没有纷争的“世外桃源”!唐三 彩之所以能名耀千秋,究其原因不外乎这些吧。它不屑于尘 世的喧嚣,因此 被帝王垂青,成为百年后的陪葬品;它不屑于向多数人邀宠 ,因而显得弥足珍贵、难觅踪影。

几天前,当我们挥手作别古都洛阳,我们带走的是它留 存于心间的藏秀叠翠的峻拔山峰,驰名中 外的人文胜迹;留下的是对它的深深眷恋,对它的魂牵梦萦 ;而几天后,当我们作别南石山村时,却更有一种无法割舍 的、源于血脉相承的锥心之痛———在地图上也许连个小点 都够不上的地方 ,却拥有着最能体现地方特色、作为一隅文化象征的,代表 着中国陶瓷最高水平的唐三彩!它无名,却为华夏赢得了盛 名。从此,我们不会放过每一个再近南石山村的机会!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