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学鉴赏>> 散文名篇>> 近代散文

近代散文

求阙斋记

繁体中文】  作者:曾国藩   发布:2014年12月07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作品原文

国藩读《易》至“临”(1),而喟然叹曰:刚侵而长矣,至于八月有凶,消亦不久也,可畏也哉。天地之气,阳至矣,则退而生阴,阴至矣,则进而生阳。一损一益,自然之理也。

物生而有嗜欲,好盈而忘阙。(2)是故体安车驾,则金舆鏓衡(3)不足于乘;目辨五色(4),则黼黻文章(5)不足于服(6)。由是八音(7)繁会不足于耳(8),庶羞(9)珍膳(10)不足于味。穷巷瓮牖(11)之夫,骤膺金紫(12),物以移其体,习以荡其志(13),向所搤捥(14)而不得者,渐乃厌鄙而不屑御(15)。旁观者以为固然,不足訾议(16)。故曰:位不期骄,禄不期侈,(17)彼为象箸,必为玉杯。(18)积渐(19)之势然也。而好奇之士,巧取曲营(20),不逐众之所争,独汲汲(21)于所谓名者,道不同不相为谋(22)。或贵富以饱其欲,或声誉以厌(23)其情,其于志盈一(24)也。夫名者,先王所以驱一世于轨物(25)也。中人(26)以下,蹈(27)其不实,于是爵禄以显驭之,名以阴驱之,使之践其迹,不必明其意。若君子人者,深知乎道德之意,方惧名之既加,则得于内者日浮(28),将耻之矣。而浅者哗然惊(29)之,不亦悲乎?

国藩不肖(30),备员东宫(31)之末,世之所谓清秩(32)。家承余荫,自王父母(33)以下,并康强安顺。孟子称“父母俱存,兄弟无故”(34),抑又过之。《洪范》(35)曰:“凡厥庶民,有猷有为有守(36),不协于极(37),不罹于咎(38),女则锡之福(39)。”若国藩者,无为无猷,而多罹多咎,而或锡之福,所谓不称其服(40)者欤?于是名其所居曰“求阙斋”,凡外至之荣,耳目百体之嗜,皆使留其阙陷。礼主减而乐主盈,乐不可极,以礼节之,庶以制吾性焉。若夫令闻广誉(41),尤造物所靳予(42)者,实至而归之,所取已贪矣,况以无实者攘(43)之乎?行非圣人而有完名者,殆不能无所矜饰(44)于其间也。吾亦将守吾阙者焉。道光二十五年五月曾国藩谨记。

注释

(1)临:“临”是《周易》第十九卦。此卦原本是讲治民的政治,有感化、温和、忧民,指政策说,反对钳制压迫。此处引其中的“至于八月有凶”句,又《彖》说:“临,刚浸而长。……‘至于八月有凶’,消不久也。”孔颖达疏解说:“临,大也。以阳之浸同(渐近)长,其德壮大,可以监临于下,故曰临也。……至于八月有凶者,以物盛必衰,阴长阳退,临为建丑之月(农历十二月)。从建丑至于七月建申之时,三阴既盛,三阳方退,小人道长,君子道消,故八月有凶也。以盛不可终保,圣人作易以戒之也。”曾国藩在此处借“临”卦来说阴阳二气的交感。

(2)“物生而有嗜欲,好盈而忘阙”:事物生来就有贪欲,喜好圆满而忘记了自己的缺失。

(3)金舆鏓(cōng)衡:金舆,亦作“金轝”,帝王乘坐的车轿。鏓衡,嵌金饰的车辕端横木。

(4)五色:青、黄、赤、白、黑称为五色。后泛指一切漂亮的色彩。

(5)黼(fǔ)黻(fú)文章:古代礼服上所绣的色彩绚丽的花纹。泛指华美鲜艳的色彩。据《周礼·考工记》说:“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上古时,把青、赤、白、黑四种色彩,两两组合成的花纹,分别称为黼、黻、文、章。

(6)服:穿着。

(7)八音:八类乐器发出的声音,这里泛指乐声。八类乐器名见《周礼·大师》:“播之以八音:金、石、土、草,丝、木、匏、竹。”

(8)耳:这里指“听”。

(9)庶羞:滋味齐备的肉类美食。《仪礼·公食大夫礼》:“上大夫庶羞二十,加于下大夫以雉兔鹑鴽。”胡培翚《正义》引郝敬所说:“肴美曰羞,品多曰庶。”而郑玄注解:“羞出于牲及禽兽;以备滋味,谓之庶羞。”肉类食品称为羞;各种滋味齐备的羞称为庶羞。

(10)珍膳:正当时令的珍贵食物。《周礼·天官序》言“膳夫”,汉代郑玄注:“膳之言善也,今时美物曰珍膳。”“是故……不足于味”,借《史记·礼书》的话来说人的贪欲没有止境。

(11)瓮牗:以破瓮之口塞窗户,指贫穷人家。

(12)膺金紫:膺,受。金紫,金印和紫绶,即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古代相国、丞相、太尉、大司空、太傅、太师、太保、前后左右将军及六宫后妃所掌。后代指高官显爵。

(13)物以移其体,习以荡其志:指以好的东西来改善生活,以好的习惯来锻炼心志。

(14)搤(è)捥(wàn):亦作“搤腕”,握住手腕。表示激动、振奋、悲愤、惋惜等的动作。

(15)御:使用。

(16)訾(zǐ)议:诋毁,非议。

(17)“位不期骄”二句:见《尚书·周书·周官》。《孔安国传》:“贵不与骄期而骄自至,富不与侈期而侈自来。骄侈以行已,所以速亡。”

(18)“彼为象箸”二句:语出《史记·宋微子世家》。是箕子批评商纣王的话,指责他生活奢侈。象箸:象牙所制的筷子。

(19)积渐:逐渐累积而成。

(20)曲营:多方设法谋取。《南史·朱异传》:“异文华敏洽,曲营世誉。”

(21)汲汲:形容急切的样子,急于得到。《礼记·问丧》:“其送往也,望望然,汲汲然,如有追而弗及也。”

(22)道不同不相为谋:主张不同则不互相商议。语见《论语·卫灵公》。

(23)厌:满足。

(24)盈:满。一:同样。

(25)轨物:法度与准则。《左传·隐公五年》:“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

(26)中人:平常人。

(27)蹈:实行。

(28)得于内者日浮:从内心深处得到的体验一天天浮躁。

(29)哗然:喧哗的样子。惊,追求。

(30)不肖:自谦之词。

(31)备员:凑数,自谦之词。东宫:太子所居之地,当时曾国藩为詹事府左右庶子官。

(32)清秩:清贵之官。

(33)王父母:祖父母。

(34)父母俱存,兄弟无故:语见《孟子·尽心下》。

(35)《洪范》:《尚书》篇名。

(36)有猷(yóu):有谋略者。有为:有设施者。有守:有操守者。

(37)不协于极:不符合善。

(38)不罹于咎:不陷于恶。罹(lí):遭遇。

(39)汝:你。锡:赐。

(40)不称其服:不适合他的地位。《诗经·曹风·候人》:“彼其之了,不称其服。”

(41)令闻:好名声。广誉:广泛的赞誉。

(42)靳(jìn)予:吝惜给予。

(43)攘:扰乱。

(44)矜饰:夸耀装饰。

作品赏析

求阙斋位于曾国藩的故居富厚堂,是他于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时自署的书斋之名。富厚堂全宅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有毅勇侯第前门、宅南藏书楼、宅北芳记书楼、八本堂、思云馆、求阙斋、“辑园十景”等建筑和景观,求阙斋正是其中之一。阙,即空缺、亏损。他认为:“一损一益者,自然之理也。物生而有嗜欲,好盈而忘阙。”为防盈戒满,“凡外至之荣,耳目百体之耆,皆使留其阙陷。”故以“求阙”名其斋。此书斋享誉于晚清政坛和文坛。曾氏有《求阙斋读书录》四卷,王定安编有《求阙斋弟子记》三十二卷。

这篇文章鉴于一般人喜欢“盈”,盈极则损,所以反而求“阙”,过阙则满。全文围绕盈、阙之间的优缺展开论述。作者先从读《周易·临卦》后的感受开篇。因为《临》卦《彖传》说:“刚浸而长,说而顺,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道也。至于八月有凶,消不久也。”指的是刚阳渐渐增长,态度和悦而处事顺利,到了阴盛阳衰的八月会有凶险,那是因为接近消亡,好景不能长久。从而得出“一损一益者,自然之理也”的结论。第二段作者论述了追名逐利之人好盈而忘阙,结果乐极生悲。而“君子人”则“惧名之既加”,而重视由内心体验而得到的收获。作者在第三段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对外在的荣誉、身体的享乐求其阙,而对内心体验的追求虽没有明白表示,但据前文是要求其全的。盈需要阙来限制,因为“礼主减而乐主盈”,乐极生悲,必须用礼来节制,礼主减,也即阙,所以要用阙来节制盈。

曾国藩写此文时,正是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一般人很容易沾沾自喜,但胸有大志的曾国藩并未满足于此。能够在得意之时谦虚,在名声腾升之时谋求退藏,所以能成为一代“中兴名将”。这篇文章反复论证,逻辑严密,说理周详而辞气谦和。

原文翻译

古往今来,在军政舞台上活跃着的人物,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强者性格,而且这些强悍者又大多是强到底硬到头的角色。但同样身为军政首领,曾国藩却既具强悍气势,又藏求阙心态。在这个舞台上,如曾氏者并不多见。求阙心态同样是曾氏性情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后人研究曾氏,决不能忽视这一点。

早在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三月,他在给诸弟的信中就讲到了“求阙”:“兄尝观《易》之道,察盈虚消息之理,而知人不可无缺陷也。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天有孤虚,地阙东南,未有常全而不缺者。众人常缺,而一人常全,天道屈伸之故,岂若是不公乎?今吾家椿萱重庆,兄弟无故,京师无比美者,亦可谓至万全者矣。故兄但求缺陷,名所居曰求缺斋。盖求缺于他事,而求全于堂上。”

第二年,他又专门写了一篇文章,题为《求阙斋记》,说明为什么要将居室命名为求阙斋:“国藩读《易》,至《临》而喟然叹曰:天地之气,阳至矣,则退而生阴;阴至矣,则进而生阳。一损一益者,自然之理也。”“物生而有嗜欲,好盈而忘阙……若国藩者,无为无猷,而多罹于咎,而或锡之福,所谓不称其服者欤?于是名其所居曰求阙斋。凡外至之荣、耳目百体之嗜,皆使留其缺陷。”

根据这两段话,曾国藩的求阙观念源于《周易》。从《周易》的《丰卦》所说的“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这些话中,他明白了盈虚消息的道理。所谓盈虚消息,就是说天地之间的充实与空虚,是随着时间的变化或生长或消落的。从《周易》的《临卦》中,他明白了宇宙间阳至生阴、阴至生阳的道理。

曾氏关于求阙、花未全开月未圆、天道恶盈这些说法,都表明从中年开始到晚年时期更强烈的不追求圆满、经常保持某些欠缺的心态。这种心态是一种好的心态。其好处在于:

1、不追求完美。

常人都追求齐全,追求完美。“求阙”的心态则不主张这样,倒是希望常常有点不足,有点遗憾。到底是完美好,还是有点缺憾好,这中间没有孰是孰非的问题,而是取决于一种处世态度。比来比去,作者还是以存阙为好。因为“完美”很难达到。“完美”是没有固定标准的,为着一个虚幻的目标去拼死拼活地追求,人很累,而意义却不大。正因为此,“断臂维纳斯”才格外受到人们的欣赏,“月儿船”比“满轮月”更令人想象无穷。

2、注意自律。

既然有欠缺是正常的,过于盈满则有可能带来灾难,那么,正处于盈满状态的人们,则需要时时保持警觉意识,要有不待“天概”先设法“自概”的想法。自概即自律。曾氏的自律手段是清、慎、勤、廉、谦、劳,即谦虚、谨慎、清廉、勤劳。除这几点外,手握重权誉满天下的曾氏,还常常向朝廷表示要分权让赏,即辞掉一部分职位,推让一些奖赏。其治家之道的核心,也是“虽鼎盛,不可忘寒士家风味”。

这种种“自概”之道,能帮助盈满者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不至于因位崇权重势大名高而自我膨胀,骄纵放肆,从而招致怨恨而遭天概即人概:别人起来除掉他。

曾氏的求阙心态,其主要目的是针对“贪欲”而来的。人性有许多缺点,“贪欲”是普遍而又为害最大的缺点。佛家要戒“贪”、“嗔”、“痴”,儒家提倡“不忮不求”,道家主张“清心寡欲”,其矛头所指都是人性中的“贪欲”。

“贪欲”也可以成为人类进取的一个推动力,但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它给人所带来的祸患要更多些。古话说“欲壑难填”,人一旦沉入“贪欲”之中,则永远没有快乐感,幸福感。反之,“求阙”则能使人涌出满足之感,满足之感则可以生发惜福之心,惜福之心则将萌动感恩情怀,感恩情怀则将导致幸福感觉。故而,求阙心态有可能将人引进幸福之中。

作者简介

曾国藩(1811—1872),字涤生,湖南湘乡人。1838年(道光十八年)进士,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以翰林院检讨典试四川。转侍读,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总兵。后因镇压太平军、捻军立功,官至两江总督、武英殿大学士。死后谥号“文正”。

他初学桐城派古文,推崇姚鼐,曾作《欧阳生文集序》,叙述桐城派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以扩大桐城派的影响。实际上他以中兴桐城派古文为旗帜,招募弟子,自立门户,以树立自己的文坛领袖的地位。其门下有名的四大弟子为张裕钊、吴汝纶、黎庶昌、薛福成。晚清李详《论桐城派》说:“文正自为一派,可名为‘湘乡派’。”他对桐城派文论有所发展,在“义理、考据、词章”之外,补以并强调“经济”的重要性,扩大了桐城派古文的写作范围,以造就新的形势。著作有《曾文正公全集》。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