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字工作>> 政务性工作>> 信息工作

信息工作

新进公务员如何练好信息写作“基本功”?

    】【收藏】  作者: 佚名  来源: 组工论坛  阅读 次 【加入会员

新进公务员如何练好信息写作“基本功”

——以组工信息为例谈几点认识

新进公务员具有学历高、眼界宽、干劲足的优势,往往会被录用单位安排到办公室、研究室等部门工作,在材料堆里摸爬滚打,成为单位“大材料”的接班人,“笔杆子”的传承人。

万事开头难。写好材料是公务员的基本素质,需要有一个从“不怕写”到“怕不写”再到“写不怕”的过程。掌握其中的奥秘,往往得先出“豆腐块儿”、“火柴盒儿”下手,也就是从信息报送工作开始。特别是(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各地各部门精简信息简报,对信息报送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因此,新手上路应当注重在“小信息”上锤炼“大材料”的功力。这里,以组工信息为例,交流信息工作五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方面,关于组工信息的定位,也就是“为什么写”的问题。

组工信息,顾名思义就是指与(单字替换)的建设与组织工作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工作情况的稿件。组工信息工作,就是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整理和反馈这些信息,为领导决策服务的活动,是(单字替换)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组工信息,以其见事快、篇幅短、时效性强的特点而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做好组工信息工作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

它的重要性,集中体现在服务领导决策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用在组工信息上也一样。领导决策离不开信息,信息量越大,反映的情况越全面、越准确,对决策的辅助作用就越大,如同人离不开“眼睛”和“耳朵”一样。没有基层信息的反馈,领导对基层情况不了解,上级决策往往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从(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到地方推行的基层(单字替换)建工作办法、载体、措施,无一不是来自基层的实践,而反映这种实践的载体,主要靠的就是组工信息。比如,(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推行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定三有”、“四议两公开”等好的做法,都经历了一个从基层实践—信息反馈—总结提炼—完善推广的过程。所以,总结上报高质量的组工信息,当好上级(单字替换)委、领导的“侦察兵”、“雷达站”,无疑会大大提高领导决策的质量和效率。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说,信息是“小块头”、“大能量”的一个重要原因。

它的必要性,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反映本单位工作成效。组工信息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上级领导,反映的也是领导关注的问题。某一项工作,可能就因为一条信息引起领导重视,体现出来的成效大不一样。实事求是地说,我们每一个科局、乡镇的领导都比较看重信息对本地本部门的宣传作用。我们搞(单字替换)务、搞信息工作,平时也会发现,上面采用一条信息、报上登了一条消息,领导们有意无意间都会表示肯定。但如果发现上级信息刊物、媒体网络上老是没有本地的信息,领导难免会不满意甚至提出批评。做了工作反映不上去,就会影响上级这个地方工作的评价、关注和支持。组工信息也一样。我们在平时也看到,现在组工信息报送方面,数量不均衡的问题比较突出,有的单位一年也报不了几篇,有的甚至是“空白点”。有的单位平时不报,半年或年底集中报送、打捆报送。这个问题希望大家重视起来,每个单位都离不开(单字替换)建工作,而且有的单位开展的很不错。但由于平时不注意信息的报送,一些好的做法没有被发现,使我们的工作效果打了折扣。“忙而无果”,很多都是因为我们没有给这个“小块头”工作足够的重视。另一个必要性体现在政 治责任。毛主席曾指出,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基层(单字替换)的组织必须向上级(单字替换)组织报告情况。他强调:“(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领导之所以正确,主要是综合了各地供给的材料、报告和正确的意见。如果各地不来材料,不提意见,(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就很难正确地发号施令”。实际上,信息是报告的一种补充形式,报送信息也就是报告工作。所以说,向上级组织部门报送信息,是(单字替换)的组织制度和组织纪律的要求,是一项严肃的政 治任务,不是你愿不愿意报、报多报少的问题,而是必须勤报、快报、高质量报的问题。作为(单字替换)务工作者,既然组织上把我们选派到这个岗位上,就应当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第二个方面,关于组工信息的内容,也就是“写什么”的问题。

组工信息的内容是由(单字替换)的组织工作的内容所决定的。一般来说,(单字替换)的建设或组织工作中的做法、经验、问题或建议、打算等都是组工信息报送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组织工作各方面的情况。这是组工信息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是组工信息反映的主体。主要包含(单字替换)的基层组织和(单字替换)员队伍建设、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教育培训、人才工作、社区(单字替换)建、机关(单字替换)建、非公有制经济(单字替换)建设、老干部工作、干部监督、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等等。

二是(单字替换)的建设中与组织工作有关的情况。(单字替换)的政 治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制度建设等,与(单字替换)的组织建设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这些方面的情况,也是组工信息包含的内容。

三是与(单字替换)的建设、组织工作有关的重要社情民意和突发性事件等。比如,全面深化改革、基层群众服务需求、重大灾害发生,等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单字替换)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给(单字替换)的建设、组织工作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些虽然不是组织工作的直接内容,但了解这些情况及其对(单字替换)的建设、组织工作带来的影响,对于领导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所以,这些与组织工作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情况,也是组工信息反映的内容。

综合三个方面的内容,组工信息主要涉及“六件事”,也就是能够引起领导重视的事情。

一是大事。就是工作中的重大事情,尤其是对领导决策和全局工作有着重要影响事情。比如,(单字替换)建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基层干部和群众的重要情况反映等。

二是好事。就是能让领导高兴或感兴趣的事情。如本地某项工作的重要典型、某种具有推广意义的工作经验、某个难题被破解、某个重要目标得到实现等。

三是难事。就是在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如推进某项工作或开展某项活动出现超出预期的困难等。

四是新事。就是(单字替换)建工作中探索出的新做法、新举措。比如,在贯彻落实(单字替换)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决策部署过程中,结合本地实际的“自选动作”等。

五是忧事。主要指问题类信息,比如,本单位本地区干部队伍建设、(单字替换)员队伍建设、嘎查村两委班子建设等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六是急事。也就是重大事项报告,比如基层组织建设中的突发性事件等。

从平时上报的信息内容来看,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动态类,反映落实上级工作部署的思路、打算和工作进展情况的信息,主要是写准备做的工作、正在做的工作,做得怎样,呈现出什么状况。比如,***围绕四大工程推进组织工作,就是反映年度工作思路的综合类动态信息;再比如,***多种形式庆祝建(单字替换)96周年,就是反映单项工作的动态信息。这类信息,主要体现的一个“快”字,过期作废。这方面,我们各个单位报送组工信息时,不必拘泥于信息的篇幅大小,没有哪个人规定信息非得整成传统的三段式才叫信息,简讯类的信息恰恰是反映工作动态的一个很好的载体。比如,****报送的《启动“贫困(单字替换)员扶助基金”使困难(单字替换)员“不落伍”》,针对某一件事情来讲,参考价值就比较大。动态类信息报送,其实就是一个积小成多的过程,一方面,能够及时反映单位的好做法,另一方面,在年底总结、汇报(单字替换)建工作时,就不会感觉到“无米下锅”了。

二是经验类,反映经验做法的信息,主要是如何做,取得什么成绩。这是最常写的一类信息。比如,***(单字替换)员中心户实现“四个无”,反映的就是(单字替换)员中心户的经验。大家在写这方面信息时,要着重把握好观点的提炼,放在全市或更高的层次、范围内比较,尽可能体现自身特色。正所谓“繁星满天,不如一轮明月”,体现特色、亮点,是经验类组工信息的“生命线”。

三是建议类,反映下级或基层(单字替换)员干部群众对组织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建议类信息对领导决策的参谋、助手作用更直接、更明显,故有人也称之为参谋性信息。我们在平时报送的信息中,急需这类信息,但很少。比如,某一项工作开展前,我们通过调研了解本单位本地区的实际,可以就这项工作需要抓好某一项或某几项措施,就会引起上级的重视,信息的价值也最大。

四是体会类,就是围绕某些创新性提法或贯彻重要会议精神来谈体会。这类信息以上级约稿为主,主要以领导的口气报送,在信息中占的比重也比较小。

第三个方面,关于组工信息的格式,也就是“怎么写”的问题。

组工信息同其他材料一样,一般都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尾等基本要素。但不同之处是,信息有其自身的特点,就是导语和结尾根据信息的需要都可以省略。从组工信息的个头来看,可以说是机关文稿中的“小不点”,多则几百字,少则几十、上百字。不同于领导讲话、调研报告、意见决定等材料,这些材料块头大,容量也大,先大一二三,再小一二三,标题、层次和段落都可很从容的铺排,而组工信息要在一个很小的空间里合理安排结构,受空间限制的局限性比较大,因此在内容铺排上难度也大。

首先是选题。

除了掌握其基本格式与写法之外,最重要的是会抓问题。所谓抓问题就是选题目、定主题。一篇信息能不能被采用,关键是靠抓问题,难也就难在抓问题,从“最先一公里”做起。具体工作中,做到“一选准四盯住”。

一选准,就是选准角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一项工作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就会有不同的感觉和效果。角度的选择,既是组工信息最基础的环节,更是决定信息能否被采用的关键因素。这方面,要坚决防止“大而全”,不要想着把成绩都反映上去,最后写成了“中药铺”、“大路货”。选准角度,必须集中火力主攻一点,报送的信息才会变得有竞争力。比如,《***大学生村官趟开“三条就业路”》就很好,大学生村官工作涉及到选录、培训、(名称替换)、帮带、锻炼等多个方面,如果还拘泥于老一套,面面俱到去写,就会失去竞争力。换个角度,从就业这块来写,效果就不一样了。总的看,工作大家都在做,起跑线是一样的,关键在选择角度上,还是要把握好大家都知道的“12字宝典”: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这方面,知道容易、做起来难,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揣摩、提高。

四盯住。一是盯住上头。只顾埋头拉车,不顾抬头看路,是做不好组工信息的。现在我们的组工信息有一种普遍现象,我们做什么报什么,不看上面做什么,有什么动向,这也是信息不能采用的症结所在。抓住上级领导关心关注的热点、焦点,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所以,平时要格外留意,盯住上头。上头开了什么样的重要会,立马写贯彻会议精神的信息;上头发了什么重要文件,重点写落实文件精神的信息;上头最近正在主抓什么工作,跟踪写进展情况的信息;上头领导在某个事情上做了批示了,跟进报送落实情况的信息。二是盯住中心。写信息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把中心工作和组织工作结合起来。比如,**报送的“支部建在务工人群中”的信息,如果单从解决用工难的问题,只能算一篇好的政务信息,但不能是一篇好的组工信息,但是把(单字替换)组织如何服务外来务工人员、如何走访化解矛盾纠纷写出来,就成了一个好的信息。三要盯住下头。也就是寻找基层的亮点、特色。很多地方的工作效果很好,必然有其不一样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迈开退、走下去,多问几个“为什么”,切实把基层的“活鱼”捞上来。四要盯住刊物。也就是报送的刊物需要什么。现在各类报纸、刊物往往会有约稿通知或话题讨论,这个要点其实就是我们的“指南针”,信息报送应瞄准这个靶子来组稿。这就需要我们平时把每一项工作从不同角度多组几稿,搞点存货,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其次是标题。

人们常常说,题好文一半。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说的就是标题的重要性。制作信息标题,是“画龙点睛”的重要一笔,本身就是一个大题目、难题目。可以说,没有哪一种文章的题目比信息的题目更难做,让人费尽心思。其主要特点有三,一是概括性要强,让人一看就明白下面说什么内容,甚至题目本身就说明了一切;二是吸引力要强,一看就眼前一亮,有那么一种“万花丛中一点红”的架式,让人有“想看下去”的意味;三是技巧性要强,角度要选准,文字要节约,语言要生动,意识要明确。所以,把标题做好,这条信息也就成功了一大半;标题做不好,下边写得再好也可能会“打水漂”。标题和信息关系,就相当于脸和人的关系,做标题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化妆、美容的过程,不管你是用口红、眉笔,还是这个霜那个露,摆弄来摆弄去,都是为了更漂亮些。为什么工作都一样,信息内容也差不多,而我们的信息没有被采用,很大原因就在于标题没有“抓”住人。这个“抓”,就是吸引力。这方面,要做到四点。

一要准。就是要准确概括主体内容,贴切地概括信息最主要的事实和主题思想,提炼出特点,提炼出新意,使之醒目、新颖,让读者看了标题,就知道信息要说什么。这方面,要把握具体信息内容来定,不能题不达文、文不对题。

二要精。就是精炼。精炼不仅仅句子简短,还包括概括性要强,能把下面的内容“提”起来,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大的信息量。就是人们说的,浓缩的才是精华的。这方面,有几种类型供大家参考。一是数字型。就是把我们要报的信息中最具代表性的数据,直接放到题目当中。比如,***“六步工作法”发展(单字替换)员,就比***完善(单字替换)员发展办法这个标题更为直观,这种类型也是组工信息很常用的类型;二是归纳型。就是将信息中的措施归纳到信息标题中,比如,***“四亮四比四评”促进作风转变。三是对比型。就是用对比类的词汇,来提高信息吸引力。比如,老典型有了新变化,后进村变为排头兵等等。总之一句话,不管这招那招,题目做精就是高招。

三要巧。就是巧妙。运用多种方法把题目做出特色。这就好比给产品包装,货是一样的货,但不同的包装可以导致不同的销售效果。比如,有的地方工作方式多、措施实、效果好,有血有肉,但是总感觉“缺骨头”,没有一个响亮的名头。标题上用好“巧”劲,往往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平时的信息中,我们可以从句式、用词、语气、风格等方面找一些窍门。一是比喻法。比如,**三项措施加强(单字替换)员队伍,这个标题也可以,但如果我们用**(单字替换)员队伍建设打好“三张牌”这个标题,可能会生动一点,更具形象感;二是修饰法,比如,**认真做好(单字替换)员发展工作,我们就可以结合采取的具体办法,改为**严把几关做好(单字替换)员发展工作,效果会更好一些;三是悬念法。比如,**单位优化服务环境有良方,读者就会想知道有什么良方,继续看下去,这就比**单位着力优化服务环境这个标题要吸引人。

四要实。就是实在。我们讲标题要讲究技巧,绝不意味着可以堆砌辞藻、故弄玄虚。对于信息来说,最通俗、最自然的题目往往也是最精彩的题目,虽然它包含了技巧,但这种技巧不是作秀。所以,制作信息标题,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能出现过于夸张、华丽的比喻、形容的词汇,否则会过犹不及、弄巧成拙。

再次是主体。

我们常写的公文主体,一般分为导语、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信息由于受其结构限制,一般可不用导语和结尾,息开门见山,直奔主体。

信息主体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摆事实、讲道理”,对信息标题进行更加具体的说明和阐述。在写信息的时候,更多的时候是写好信息主体,再做标题,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不管谁在先、谁在后,最后形成的信息,最基本的就是信息主体服务于信息标题,信息标题展示信息主体。

关于信息主体的要素,要做到“五何”“五有”。即,何人、何事、何地、何时、何故,有观点、有情况、有分析、有措施、有结果。一篇好的信息不但要有筋骨,还要有血有肉,使人能看出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总的要求有三条。

一条是事实要具体。要用具体的事例和数字说话,善于归纳总结,从不同角度、不同视野、不同成效等来写,抓住各个方面的亮点。有一个看起来很小但却很致命的毛病,希望大家重视一下,就是我们在写信息的时候,能够量化的尽量量化,不要用诸如“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制定了一批制度”、“解决了一批问题”等含糊其词的说法。本来是好东西,可能就因为没有把事实说具体,人家就放过了。

一条是层次要清楚。按照不同的形式结构来布局和谋划信息的主体部分。比如,可以按发展的顺序来写,写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或者在单一环节的每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这属于纵向摆布法;也可以反映活动中某一项工作的好的思路、措施和经验、特点,这属于横向摆布法。不管纵向摆布,还是横向摆布,不论是递进式,还是并列式,只要把内容表述清楚、完整,目的就达到了。

再一条是观点要鲜明。这里的观点,往往更集中体现于信息中的小标题,这个小标题,相对大标题来说,是上、下级的关系,必须无条件服从于大标题;相对与主体的每一个层次来说,它又是“司令官”的角色,不能模棱两可、遮遮掩掩,而要直截了当、立意明确。所以,小标题的制作,也要仔细打磨,越精致越好。特别是组工信息与政务信息不同,很注重标题的规范性。总的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写作方式和写作习惯。一句话,文无定法,管用就好。

第四个方面,关于组工信息的修改,也就是“怎样写好”的问题。

大家常常把组工信息比做为“火柴盒”、“豆腐块”,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写好一篇信息,就我的感觉来说,难度系数还是很大的。但有一个字,却是提高组工信息质量的核心,就是“改”。不管什么样的材料,自己头一天满意了,第二天再看,又会有不同的感觉,还觉得不够到位。等到再过个十天半个月再看,又觉得有不合适的地方。清代诗人袁枚有首诗,“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著名诗人贾岛也在诗中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用在写信息上一点也不为过。但是,往往信息又是个“急性子”,需要早报、快报,这就难免会有改不到位的地方。如何改信息,有一个实用的办法,就是“六看”。

一看标题新不新。自己细细品味品味,感觉一下漂亮不漂亮,能不能让人耳目一新,还有没有更好的标题可以用。

二看角度好不好。精华和亮点有没有充分体现,和别人的比起来有什么特色。

三是主题明不明。内容与观点有没有得到充分印证,说理是否透彻,事例是否能佐证观点,让人信服。

四看文字精不精。是不是句句说到了点子上,有没有空话套话大话。这方面,要特别留意,一篇信息往往控制在五百到八百字为宜,无关紧要的话、可说可不说的话尽量不说。现在,我们信息的毛病,很多就出在文字不精炼上,用了不少空话、套话和过渡性的话,过于注重修饰性的前缀、后缀,使本来一米八的帅小伙,变成了二米一的大胖子。这方面,我们要把握住“四不用”,一是因为、所以、不但、而且、但是、不过、只有、才能之类的关联词和转折词不用;二是七拐八绕的长句、怪句、西洋句不用;三是“要怎么怎么”、“必须怎么怎么”等“要”字类语句不用;四是纯理论性的论述性语句不用。

五看语言实不实。是不是让人一看就没白,就能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启示。这里面,需要注意不能用那些些生辟的字词句,或者为了工整对仗生造出的“四六句子”。再有,除非是得到上下一致认可的事情,一般不用“受到群众交口称赞、一致好评、广泛欢迎”等主观色彩的话。

六看层次清不清。是不是每个层次的衔接都比较紧凑,内容与题目是不是咬得紧,层次与层次之间是不是贴得紧,句子与句子之间是不是跟得紧。

改信息是个辛苦活,但也是报送信息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这道扣子扣不好,就会前功尽弃。所以,在“改信息”这个环节,首先要过了自己的眼,不能粗枝大叶、差不多。

第五个方面,关于组工信息的报送,也就是“如何提高采用率”的问题。

这也是信息工作者最关心的一个实际问题。写材料的人大多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写出的材料,好比自己的孩子,总想让人家夸一夸。可最后往往事与愿违。这方面,如果是信息需求不对路的问题还好说,但如果是报送方面的问题,那就得不偿失了。结合平时了解,认为信息报送时要做到“三忌”,有的是需要我们在写作环节注意的,有的是需要在修改环节注意的,有的是需要在报送环节注意的,希望对大家有用。

一忌供需脱节。有句话叫做,货卖要家。信息工作也讲究适销对路、供需对口。具体工作中,有些信息属于常规性的,对报送的时限没有要求,可以随时报。但有些信息是节点性的,有很强的时效性,比如七一等节庆日期基层组织开展的活动、重大会议精神学习贯彻情况等,上级采稿也就是三五天的事,过了这个村就再没有这个店了。这类信息,做到“快半拍”采用机率就大。

二忌照抄照搬。这里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不能从网络等媒体上照抄照搬。现在一说写材料,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上网看看,内事不决问百度,外事不决问谷歌。网络的发展,为我们开阔思路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借鉴不是照抄照搬,有些时候,别人总结出来的东西的确和我们的大同小异,但他山之石还需下点辛苦打磨,让它“本土化”。在借鉴的时候,还是要“巧”借,不能“硬”借。另一个方面,不能从上级文件中照抄照搬。比如上面部署一项工作,发了文件,最后报送上来的信息,和文件中的部署要求一个模子下来,上下一般粗,上面是一二三四,报上来也是一二三四,没有一点特色,报信息成了报数字。

三忌不重细节。就是在报送的时候,不注重小的方面。“麻绳子就从细处断”,这些小节细节问题,很可能就影响采用的“致命伤”。一是打捆报送的问题。一些单位平时不报信息,一听到检查呀、考核,“蘑菇式”的信息就来了一堆。平时听不到、看不到的亮点工作,一夜之间都出来了。这既不利于平时工作的宣传,也不利于信息的采编。所以说,功夫还得下在平时。二是排版不规范的问题。有的信息报送时格式、字体、段落等不规范,往往给人的第一印象就不舒服,如果再加上质量不到位的话,出现空话套话多、有错别字等问题的话,危险性就更大。即便你的信息中有亮点,也别指望着采编人员给你去改材料。三是报送方式不当的问题。有的地方报上来的信息,邮箱上的标题就写的两个字“信息”,标题、内容全没有,一次两次好说,三次四次就不好说了,如果采编人员知道你平时信息质量够高还可以,如果平时质量不行,恐怕直接就在未读邮件中就“枪毙”了。报送信息的时候,一定要把标题写清楚,尽可能把内容粘贴在邮箱里并抄送附件,让采编人员更能够直观一些;还有的地方,不管报送什么样的信息,点开邮箱,“唰”的一下,有一百个地方就发一百个地方。这种方式不可取。在报送信息时,要尽可能的分类报送,很多信息不是一回事。比如,有一篇政务类稿子,给(单字替换)委、政府“两办”报了,给组织部门报需要从组织工作的角度来反映;再比如,有一个新闻类稿子,给报纸报了,给组织部门报还得改一改,去掉诸如“春光明媚”、“瓜果飘香”之类的话,把事情说清就行了;同样的道理,组工信息转投到组织系统以外的媒体,特别是报社,也要改,改成新闻报道的形式,如果还按照组工信息一板一眼的形式报送,也没有被采用的机率,除非你的做法特别有亮点,再加上碰上一个特别有耐心的编辑。

总之,做好组工信息工作,需要注意和把握的方面还有很多。这里,只是入门的一些小知识,供大家参考。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