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文秘工作>> 政务性工作>> 信息工作

信息工作

新进公务员如何练好信息写作“基本功”?

以稿换稿 】  作者:佚名   发布:2018年04月02日   阅读:

新进公务员如何练好信息写作“基本功”

——以组工信息为例谈几点认识

新进公务员具有学历高、眼界宽、干劲足的优势,往往会被录用单位安排到办公室、研究室等部门工作,在材料堆里摸爬滚打,成为单位“大材料”的接班人,“笔杆子”的传承人。

万事开头难。写好材料是公务员的基本素质,需要有一个从“不怕写”到“怕不写”再到“写不怕”的过程。掌握其中的奥秘,往往得先出“豆腐块儿”、“火柴盒儿”下手,也就是从信息报送工作开始。特别是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各地各部门精简信息简报,对信息报送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因此,新手上路应当注重在“小信息”上锤炼“大材料”的功力。这里,以组工信息为例,交流信息工作五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方面,关于组工信息的定位,也就是“为什么写”的问题。

组工信息,顾名思义就是指与党的建设与组织工作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工作情况的稿件。组工信息工作,就是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整理和反馈这些信息,为领导决策服务的活动,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组工信息,以其见事快、篇幅短、时效性强的特点而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做好组工信息工作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

它的重要性,集中体现在服务领导决策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用在组工信息上也一样。领导决策离不开信息,信息量越大,反映的情况越全面、越准确,对决策的辅助作用就越大,如同人离不开“眼睛”和“耳朵”一样。没有基层信息的反馈,领导对基层情况不了解,上级决策往往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推行的基层党建工作办法、载体、措施,无一不是来自基层的实践,而反映这种实践的载体,主要靠的就是组工信息。比如,中央推行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定三有”、“四议两公开”等好的做法,都经历了一个从基层实践—信息反馈—总结提炼—完善推广的过程。所以,总结上报高质量的组工信息,当好上级党委、领导的“侦察兵”、“雷达站”,无疑会大大提高领导决策的质量和效率。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说,信息是“小块头”、“大能量”的一个重要原因。

它的必要性,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反映本单位工作成效。组工信息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上级领导,反映的也是领导关注的问题。某一项工作,可能就因为一条信息引起领导重视,体现出来的成效大不一样。实事求是地说,我们每一个科局、乡镇的领导都比较看重信息对本地本部门的宣传作用。我们搞党务、搞信息工作,平时也会发现,上面采用一条信息、报上登了一条消息,领导们有意无意间都会表示肯定。但如果发现上级信息刊物、媒体网络上老是没有本地的信息,领导难免会不满意甚至提出批评。做了工作反映不上去,就会影响上级这个地方工作的评价、关注和支持。组工信息也一样。我们在平时也看到,现在组工信息报送方面,数量不均衡的问题比较突出,有的单位一年也报不了几篇,有的甚至是“空白点”。有的单位平时不报,半年或年底集中报送、打捆报送。这个问题希望大家重视起来,每个单位都离不开党建工作,而且有的单位开展的很不错。但由于平时不注意信息的报送,一些好的做法没有被发现,使我们的工作效果打了折扣。“忙而无果”,很多都是因为我们没有给这个“小块头”工作足够的重视。另一个必要性体现在政治责任。毛主席曾指出,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基层党的组织必须向上级党组织报告情况。他强调:“中央领导之所以正确,主要是综合了各地供给的材料、报告和正确的意见。如果各地不来材料,不提意见,中央就很难正确地发号施令”。实际上,信息是报告的一种补充形式,报送信息也就是报告工作。所以说,向上级组织部门报送信息,是党的组织制度和组织纪律的要求,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不是你愿不愿意报、报多报少的问题,而是必须勤报、快报、高质量报的问题。作为党务工作者,既然组织上把我们选派到这个岗位上,就应当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第二个方面,关于组工信息的内容,也就是“写什么”的问题。

组工信息的内容是由党的组织工作的内容所决定的。一般来说,党的建设或组织工作中的做法、经验、问题或建议、打算等都是组工信息报送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组织工作各方面的情况。这是组工信息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是组工信息反映的主体。主要包含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教育培训、人才工作、社区党建、机关党建、非公有制经济党建设、老干部工作、干部监督、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等等。

二是党的建设中与组织工作有关的情况。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制度建设等,与党的组织建设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这些方面的情况,也是组工信息包含的内容。

三是与党的建设、组织工作有关的重要社情民意和突发性事件等。比如,全面深化改革、基层群众服务需求、重大灾害发生,等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给党的建设、组织工作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些虽然不是组织工作的直接内容,但了解这些情况及其对党的建设、组织工作带来的影响,对于领导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所以,这些与组织工作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情况,也是组工信息反映的内容。

综合三个方面的内容,组工信息主要涉及“六件事”,也就是能够引起领导重视的事情。

一是大事。就是工作中的重大事情,尤其是对领导决策和全局工作有着重要影响事情。比如,党建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基层干部和群众的重要情况反映等。

二是好事。就是能让领导高兴或感兴趣的事情。如本地某项工作的重要典型、某种具有推广意义的工作经验、某个难题被破解、某个重要目标得到实现等。

三是难事。就是在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如推进某项工作或开展某项活动出现超出预期的困难等。

四是新事。就是党建工作中探索出的新做法、新举措。比如,在贯彻落实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决策部署过程中,结合本地实际的“自选动作”等。

五是忧事。主要指问题类信息,比如,本单位本地区干部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嘎查村两委班子建设等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六是急事。也就是重大事项报告,比如基层组织建设中的突发性事件等。

从平时上报的信息内容来看,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动态类,反映落实上级工作部署的思路、打算和工作进展情况的信息,主要是写准备做的工作、正在做的工作,做得怎样,呈现出什么状况。比如,***围绕四大工程推进组织工作,就是反映年度工作思路的综合类动态信息;再比如,***多种形式庆祝建党96周年,就是反映单项工作的动态信息。这类信息,主要体现的一个“快”字,过期作废。这方面,我们各个单位报送组工信息时,不必拘泥于信息的篇幅大小,没有哪个人规定信息非得整成传统的三段式才叫信息,简讯类的信息恰恰是反映工作动态的一个很好的载体。比如,****报送的《启动“贫困党员扶助基金”使困难党员“不落伍”》,针对某一件事情来讲,参考价值就比较大。动态类信息报送,其实就是一个积小成多的过程,一方面,能够及时反映单位的好做法,另一方面,在年底总结、汇报党建工作时,就不会感觉到“无米下锅”了。

二是经验类,反映经验做法的信息,主要是如何做,取得什么成绩。这是最常写的一类信息。比如,***党员中心户实现“四个无”,反映的就是党员中心户的经验。大家在写这方面信息时,要着重把握好观点的提炼,放在全市或更高的层次、范围内比较,尽可能体现自身特色。正所谓“繁星满天,不如一轮明月”,体现特色、亮点,是经验类组工信息的“生命线”。

三是建议类,反映下级或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对组织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建议类信息对领导决策的参谋、助手作用更直接、更明显,故有人也称之为参谋性信息。我们在平时报送的信息中,急需这类信息,但很少。比如,某一项工作开展前,我们通过调研了解本单位本地区的实际,可以就这项工作需要抓好某一项或某几项措施,就会引起上级的重视,信息的价值也最大。

四是体会类,就是围绕某些创新性提法或贯彻重要会议精神来谈体会。这类信息以上级约稿为主,主要以领导的口气报送,在信息中占的比重也比较小。

第三个方面,关于组工信息的格式,也就是“怎么写”的问题。

组工信息同其他材料一样,一般都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尾等基本要素。但不同之处是,信息有其自身的特点,就是导语和结尾根据信息的需要都可以省略。从组工信息的个头来看,可以说是机关文稿中的“小不点”,多则几百字,少则几十、上百字。不同于领导讲话、调研报告、意见决定等材料,这些材料块头大,容量也大,先大一二三,再小一二三,标题、层次和段落都可很从容的铺排,而组工信息要在一个很小的空间里合理安排结构,受空间限制的局限性比较大,因此在内容铺排上难度也大。

首先是选题。

除了掌握其基本格式与写法之外,最重要的是会抓问题。所谓抓问题就是选题目、定主题。一篇信息能不能被采用,关键是靠抓问题,难也就难在抓问题,从“最先一公里”做起。具体工作中,做到“一选准四盯住”。

一选准,就是选准角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一项工作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就会有不同的感觉和效果。角度的选择,既是组工信息最基础的环节,更是决定信息能否被采用的关键因素。这方面,要坚决防止“大而全”,不要想着把成绩都反映上去,最后写成了“中药铺”、“大路货”。选准角度,必须集中火力主攻一点,报送的信息才会变得有竞争力。比如,《***大学生村官趟开“三条就业路”》就很好,大学生村官工作涉及到选录、培训、安置、帮带、锻炼等多个方面,如果还拘泥于老一套,面面俱到去写,就会失去竞争力。换个角度,从就业这块来写,效果就不一样了。总的看,工作大家都在做,起跑线是一样的,关键在选择角度上,还是要把握好大家都知道的“12字宝典”: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这方面,知道容易、做起来难,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揣摩、提高。

四盯住。一是盯住上头。只顾埋头拉车,不顾抬头看路,是做不好组工信息的。现在我们的组工信息有一种普遍现象,我们做什么报什么,不看上面做什么,有什么动向,这也是信息不能采用的症结所在。抓住上级领导关心关注的热点、焦点,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所以,平时要格外留意,盯住上头。上头开了什么样的重要会,立马写贯彻会议精神的信息;上头发了什么重要文件,重点写落实文件精神的信息;上头最近正在主抓什么工作,跟踪写进展情况的信息;上头领导在某个事情上做了批示了,跟进报送落实情况的信息。二是盯住中心。写信息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把中心工作和组织工作结合起来。比如,**报送的“支部建在务工人群中”的信息,如果单从解决用工难的问题,只能算一篇好的政务信息,但不能是一篇好的组工信息,但是把党组织如何服务外来务工人员、如何走访化解矛盾纠纷写出来,就成了一个好的信息。三要盯住下头。也就是寻找基层的亮点、特色。很多地方的工作效果很好,必然有其不一样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迈开退、走下去,多问几个“为什么”,切实把基层的“活鱼”捞上来。四要盯住刊物。也就是报送的刊物需要什么。现在各类报纸、刊物往往会有约稿通知或话题讨论,这个要点其实就是我们的“指南针”,信息报送应瞄准这个靶子来组稿。这就需要我们平时把每一项工作从不同角度多组几稿,搞点存货,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其次是标题。

人们常常说,题好文一半。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说的就是标题的重要性。制作信息标题,是“画龙点睛”的重要一笔,本身就是一个大题目、难题目。可以说,没有哪一种文章的题目比信息的题目更难做,让人费尽心思。其主要特点有三,一是概括性要强,让人一看就明白下面说什么内容,甚至题目本身就说明了一切;二是吸引力要强,一看就眼前一亮,有那么一种“万花丛中一点红”的架式,让人有“想看下去”的意味;三是技巧性要强,角度要选准,文字要节约,语言要生动,意识要明确。所以,把标题做好,这条信息也就成功了一大半;标题做不好,下边写得再好也可能会“打水漂”。标题和信息关系,就相当于脸和人的关系,做标题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化妆、美容的过程,不管你是用口红、眉笔,还是这个霜那个露,摆弄来摆弄去,都是为了更漂亮些。为什么工作都一样,信息内容也差不多,而我们的信息没有被采用,很大原因就在于标题没有“抓”住人。这个“抓”,就是吸引力。这方面,要做到四点。

一要准。就是要准确概括主体内容,贴切地概括信息最主要的事实和主题思想,提炼出特点,提炼出新意,使之醒目、新颖,让读者看了标题,就知道信息要说什么。这方面,要把握具体信息内容来定,不能题不达文、文不对题。

二要精。就是精炼。精炼不仅仅句子简短,还包括概括性要强,能把下面的内容“提”起来,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大的信息量。就是人们说的,浓缩的才是精华的。这方面,有几种类型供大家参考。一是数字型。就是把我们要报的信息中最具代表性的数据,直接放到题目当中。比如,***“六步工作法”发展党员,就比***完善党员发展办法这个标题更为直观,这种类型也是组工信息很常用的类型;二是归纳型。就是将信息中的措施归纳到信息标题中,比如,***“四亮四比四评”促进作风转变。三是对比型。就是用对比类的词汇,来提高信息吸引力。比如,老典型有了新变化,后进村变为排头兵等等。总之一句话,不管这招那招,题目做精就是高招。

三要巧。就是巧妙。运用多种方法把题目做出特色。这就好比给产品包装,货是一样的货,但不同的包装可以导致不同的销售效果。比如,有的地方工作方式多、措施实、效果好,有血有肉,但是总感觉“缺骨头”,没有一个响亮的名头。标题上用好“巧”劲,往往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平时的信息中,我们可以从句式、用词、语气、风格等方面找一些窍门。一是比喻法。比如,**三项措施加强党员队伍,这个标题也可以,但如果我们用**党员队伍建设打好“三张牌”这个标题,可能会生动一点,更具形象感;二是修饰法,比如,**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我们就可以结合采取的具体办法,改为**严把几关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效果会更好一些;三是悬念法。比如,**单位优化服务环境有良方,读者就会想知道有什么良方,继续看下去,这就比**单位着力优化服务环境这个标题要吸引人。

四要实。就是实在。我们讲标题要讲究技巧,绝不意味着可以堆砌辞藻、故弄玄虚。对于信息来说,最通俗、最自然的题目往往也是最精彩的题目,虽然它包含了技巧,但这种技巧不是作秀。所以,制作信息标题,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能出现过于夸张、华丽的比喻、形容的词汇,否则会过犹不及、弄巧成拙。

再次是主体。

我们常写的公文主体,一般分为导语、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信息由于受其结构限制,一般可不用导语和结尾,息开门见山,直奔主体。

信息主体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摆事实、讲道理”,对信息标题进行更加具体的说明和阐述。在写信息的时候,更多的时候是写好信息主体,再做标题,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不管谁在先、谁在后,最后形成的信息,最基本的就是信息主体服务于信息标题,信息标题展示信息主体。

关于信息主体的要素,要做到“五何”“五有”。即,何人、何事、何地、何时、何故,有观点、有情况、有分析、有措施、有结果。一篇好的信息不但要有筋骨,还要有血有肉,使人能看出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总的要求有三条。

一条是事实要具体。要用具体的事例和数字说话,善于归纳总结,从不同角度、不同视野、不同成效等来写,抓住各个方面的亮点。有一个看起来很小但却很致命的毛病,希望大家重视一下,就是我们在写信息的时候,能够量化的尽量量化,不要用诸如“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制定了一批制度”、“解决了一批问题”等含糊其词的说法。本来是好东西,可能就因为没有把事实说具体,人家就放过了。

一条是层次要清楚。按照不同的形式结构来布局和谋划信息的主体部分。比如,可以按发展的顺序来写,写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或者在单一环节的每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这属于纵向摆布法;也可以反映活动中某一项工作的好的思路、措施和经验、特点,这属于横向摆布法。不管纵向摆布,还是横向摆布,不论是递进式,还是并列式,只要把内容表述清楚、完整,目的就达到了。

再一条是观点要鲜明。这里的观点,往往更集中体现于信息中的小标题,这个小标题,相对大标题来说,是上、下级的关系,必须无条件服从于大标题;相对与主体的每一个层次来说,它又是“司令官”的角色,不能模棱两可、遮遮掩掩,而要直截了当、立意明确。所以,小标题的制作,也要仔细打磨,越精致越好。特别是组工信息与政务信息不同,很注重标题的规范性。总的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写作方式和写作习惯。一句话,文无定法,管用就好。

第四个方面,关于组工信息的修改,也就是“怎样写好”的问题。

大家常常把组工信息比做为“火柴盒”、“豆腐块”,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写好一篇信息,就我的感觉来说,难度系数还是很大的。但有一个字,却是提高组工信息质量的核心,就是“改”。不管什么样的材料,自己头一天满意了,第二天再看,又会有不同的感觉,还觉得不够到位。等到再过个十天半个月再看,又觉得有不合适的地方。清代诗人袁枚有首诗,“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著名诗人贾岛也在诗中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用在写信息上一点也不为过。但是,往往信息又是个“急性子”,需要早报、快报,这就难免会有改不到位的地方。如何改信息,有一个实用的办法,就是“六看”。

一看标题新不新。自己细细品味品味,感觉一下漂亮不漂亮,能不能让人耳目一新,还有没有更好的标题可以用。

二看角度好不好。精华和亮点有没有充分体现,和别人的比起来有什么特色。

三是主题明不明。内容与观点有没有得到充分印证,说理是否透彻,事例是否能佐证观点,让人信服。

四看文字精不精。是不是句句说到了点子上,有没有空话套话大话。这方面,要特别留意,一篇信息往往控制在五百到八百字为宜,无关紧要的话、可说可不说的话尽量不说。现在,我们信息的毛病,很多就出在文字不精炼上,用了不少空话、套话和过渡性的话,过于注重修饰性的前缀、后缀,使本来一米八的帅小伙,变成了二米一的大胖子。这方面,我们要把握住“四不用”,一是因为、所以、不但、而且、但是、不过、只有、才能之类的关联词和转折词不用;二是七拐八绕的长句、怪句、西洋句不用;三是“要怎么怎么”、“必须怎么怎么”等“要”字类语句不用;四是纯理论性的论述性语句不用。

五看语言实不实。是不是让人一看就没白,就能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启示。这里面,需要注意不能用那些些生辟的字词句,或者为了工整对仗生造出的“四六句子”。再有,除非是得到上下一致认可的事情,一般不用“受到群众交口称赞、一致好评、广泛欢迎”等主观色彩的话。

六看层次清不清。是不是每个层次的衔接都比较紧凑,内容与题目是不是咬得紧,层次与层次之间是不是贴得紧,句子与句子之间是不是跟得紧。

改信息是个辛苦活,但也是报送信息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这道扣子扣不好,就会前功尽弃。所以,在“改信息”这个环节,首先要过了自己的眼,不能粗枝大叶、差不多。

第五个方面,关于组工信息的报送,也就是“如何提高采用率”的问题。

这也是信息工作者最关心的一个实际问题。写材料的人大多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写出的材料,好比自己的孩子,总想让人家夸一夸。可最后往往事与愿违。这方面,如果是信息需求不对路的问题还好说,但如果是报送方面的问题,那就得不偿失了。结合平时了解,认为信息报送时要做到“三忌”,有的是需要我们在写作环节注意的,有的是需要在修改环节注意的,有的是需要在报送环节注意的,希望对大家有用。

一忌供需脱节。有句话叫做,货卖要家。信息工作也讲究适销对路、供需对口。具体工作中,有些信息属于常规性的,对报送的时限没有要求,可以随时报。但有些信息是节点性的,有很强的时效性,比如七一等节庆日期基层组织开展的活动、重大会议精神学习贯彻情况等,上级采稿也就是三五天的事,过了这个村就再没有这个店了。这类信息,做到“快半拍”采用机率就大。

二忌照抄照搬。这里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不能从网络等媒体上照抄照搬。现在一说写材料,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上网看看,内事不决问百度,外事不决问谷歌。网络的发展,为我们开阔思路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借鉴不是照抄照搬,有些时候,别人总结出来的东西的确和我们的大同小异,但他山之石还需下点辛苦打磨,让它“本土化”。在借鉴的时候,还是要“巧”借,不能“硬”借。另一个方面,不能从上级文件中照抄照搬。比如上面部署一项工作,发了文件,最后报送上来的信息,和文件中的部署要求一个模子下来,上下一般粗,上面是一二三四,报上来也是一二三四,没有一点特色,报信息成了报数字。

三忌不重细节。就是在报送的时候,不注重小的方面。“麻绳子就从细处断”,这些小节细节问题,很可能就影响采用的“致命伤”。一是打捆报送的问题。一些单位平时不报信息,一听到检查呀、考核,“蘑菇式”的信息就来了一堆。平时听不到、看不到的亮点工作,一夜之间都出来了。这既不利于平时工作的宣传,也不利于信息的采编。所以说,功夫还得下在平时。二是排版不规范的问题。有的信息报送时格式、字体、段落等不规范,往往给人的第一印象就不舒服,如果再加上质量不到位的话,出现空话套话多、有错别字等问题的话,危险性就更大。即便你的信息中有亮点,也别指望着采编人员给你去改材料。三是报送方式不当的问题。有的地方报上来的信息,邮箱上的标题就写的两个字“信息”,标题、内容全没有,一次两次好说,三次四次就不好说了,如果采编人员知道你平时信息质量够高还可以,如果平时质量不行,恐怕直接就在未读邮件中就“枪毙”了。报送信息的时候,一定要把标题写清楚,尽可能把内容粘贴在邮箱里并抄送附件,让采编人员更能够直观一些;还有的地方,不管报送什么样的信息,点开邮箱,“唰”的一下,有一百个地方就发一百个地方。这种方式不可取。在报送信息时,要尽可能的分类报送,很多信息不是一回事。比如,有一篇政务类稿子,给党委、政府“两办”报了,给组织部门报需要从组织工作的角度来反映;再比如,有一个新闻类稿子,给报纸报了,给组织部门报还得改一改,去掉诸如“春光明媚”、“瓜果飘香”之类的话,把事情说清就行了;同样的道理,组工信息转投到组织系统以外的媒体,特别是报社,也要改,改成新闻报道的形式,如果还按照组工信息一板一眼的形式报送,也没有被采用的机率,除非你的做法特别有亮点,再加上碰上一个特别有耐心的编辑。

总之,做好组工信息工作,需要注意和把握的方面还有很多。这里,只是入门的一些小知识,供大家参考。

【来源:组工论坛】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