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基层”的历史渊源和指导意义
【以稿换稿】【收藏】 作者: 佚名 来源: 作者原创 阅读 次 【小 中 大】【加入会员】
“四下基层”的历史渊源
1988年12月20日,首次“地、县领导接待群众来访日”活动在福建霞浦县举办,刚刚从福建厦门调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亲自参加了这次活动,同102名来访群众面对面对话,受理各种问题86件,其中有12件当场答复解决,其余的要求相关部门在一个月内处理完毕。习近平在当天晚上召开会议,对一段时间以来的群众工作接待下基层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部署,要求约访制度和下基层开展群众工作接待日活动的制度要坚持下去,并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作方法加以推广。之后,宁德地委、行署将每月的20日作为地县乡三级领导接待群众来访日,为群众办了大量实事,解决了大量群众工作问题,受到了百姓的拥护和欢迎。
面对当时闽东地区落后面貌和群众脱贫致富的期盼,习近平亲自推动了宁德“四下基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群众工作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并形成风气。1990年,习近平离开宁德到福州任市委书记,但他倡导并实践的“四下基层”作为一项工作制度和有效载体得以继承和发扬。
“四下基层”的指导意义
一、领导干部下基层,根本的要求是改进作风、为民办实事。“四下基层”的实质是向群众学习、求真务实,是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领导干部要牢记自己的责任是为人民服务,不是当官做老爷。如果不深入基层,高高在上,就很难了解实情,很难做出正确决策,为人民服务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四下基层”是行使权力的必修课、基本功。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更要带着任务、带着措施办法到基层去,做到发现问题在一线,化解矛盾在一线,工作落实在一线,解决好改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解决好群众最直接、最急需的现实问题。下基层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要讲究实效,能办的马上就办,不要拖拉,一下子解决不了的要认真研究,办不了的要做好解释工作,件件有回音,桩桩有着落。当然,现场办公、解决问题也不能简单理解为就是送钱送项目,宣传政策、答疑解惑、指导科学决策、帮助基层做好工作同样是办实事做好事。
二、领导干部下基层,主要目的在于倾听群众意见、了解真实情况。我们一切政策是否符合实际,要靠实践检验,要听群众的意见。经常走出领导机关,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更好地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发展上为了群众。下基层就是要虚心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调查研究不能光走“康庄大道”、看“优美盆景”,好的要看,差的也要看。要注意把调查研究与群众工作接待、现场办公、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紧密结合起来,做“明眼人”、“有心人”,努力获取那些在办公室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既要解剖麻雀,也要了解全局;既要听顺耳话,也要听逆耳言;既要到工作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也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解决问题。
三、“四下基层”活动开展得好不好,成效怎么样,要让群众来评议。要把发挥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和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建立有效的群众评议机制和顺畅的群众反馈机制,使群众拥不拥护、赞不赞成、满不满意成为重要的“风向标”和“晴雨表”,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要本着“实事求是、简便易行、务求实效”的原则,及时总结经验,因地制宜创新,不断丰富“四下基层”的内容、载体、形式和方式方法,同时注意制度的可操作性、可持续性,不要片面量化指标、层层加码,变成另一种形式主义。
四、“四下基层”能否实现常态化、出成效,关键看主要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带什么样的头,怎么样带头。各级各部门的主要领导同志要从我做起,我作示范,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言必行、行必果,说了就做,做就做好,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绩。
我用手机阅读
- 上一篇:2023年主题教育应知应会50问
- 下一篇:没有了!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