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为啥强?
【以稿换稿 】 作者:学习小组 发布:2017年03月29日 阅读: 次
【学习小组按】
日前,在俄罗斯联邦鞑靼斯坦共和国首都喀山,中俄执政党对话机制第六次会议和第五届中俄政党论坛举办,中俄双方元首习近平和普京都为此亲自发了贺信。
会上,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宋涛就“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新理念新举措”这一主题,发表了主旨讲话。
宋涛在讲话中强调,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巨大的发展成就,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的衷心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五个结合”是重要原因之一。
那么,中国共产党的“五个结合”究竟是什么呢?
一是坚持走群众路线与抓关键少数相结合
中国有句名言,“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坚持人民性的同时,中国共产党并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先进性,对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等“关键少数”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内高级干部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更加注重“走群众路线”与“抓关键少数”的有机结合:
一方面,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体党员干部思想行动当中;
另一方面,从抓“关键少数”入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颁布系列严格的党内准则与法规,着眼教育好、培养好、管理好高级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带动良好的民风、社风,形成以上率下、上下联动、党民一心的管党治党生动局面,使党和国家的事业既有广泛、深厚和可靠的群众基础,也有讲政治、守纪律、懂业务的党员干部队伍的有力保障。
二是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管党相结合
政党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团体和商业组织,而是有核心灵魂的政治组织,这个“灵魂”就是党的理想信念和思想理论。
中国共产党成立96年来,始终把坚定党员理想信念和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注重从思想根源上解决党内出现的信念动摇、道德滑坡、纪律规矩意识淡薄等重大问题。
同时,我们党也深刻认识到,要确保一个拥有近9000万党员的执政党始终具有感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仅靠思想教育和理论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一套刚性制度作为保障。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同向发力、同时发力”。
十八大以来,我们加快完善制度治党,构建以党章为根本,若干准则条例为支撑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党章意识、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加大制度反腐力度,确保制度执行没有例外,有效推进了管党治党的规范化、常态化和长效化。
我们认为,思想建党和制度管党目标一致、相辅相成。
思想建党是制度管党的前提与基础,影响着制度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制度管党是思想建党的有力保障,有助于巩固和扩展思想建党的经验成果。
中国共产党正是通过思想和制度“软”、“硬”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有力整饬了党风,净化了党内政治生态,赢得了党心民心。
三是坚持民主与集中相结合
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回答著名社会活动家黄炎培先生提出的“中国共产党能否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问题时,坚定地回答,“能!因为我们已经找到一条跳出历史周期律的新路。这条新路,就是民主”。
我们党将坚持人民民主核心原则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自己的一贯追求。
同时,中国共产党将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有效避免了国家治理陷入“拖而不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无果”的怪圈。
特别是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逆全球化暗流涌动、民粹主义甚嚣尘上、各国普遍面临“领袖危机”和“领导力赤字”的大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更加注重发挥“令行禁止”和“集中决策”的政治优势,既充分体现全党和全体人民的利益诉求,又确保党的大政方针得以正确制定和严格执行。
特别是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确立习近平同志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和全党的核心,进一步确保了中国共产党能高度凝聚全党共识,能在关键时刻做出重大政治决断,有效克服各方分歧和风险挑战,抓住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推动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
四是坚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相结合
作为执政党,不仅要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也要继承和汲取本国文化精髓。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文明优秀基因的继承者,更是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的发扬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站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创造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中国共产党既坚守传统,也着眼当代。
我们不忘自己的历史根脉和文化传统,并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汲取百家之精华,融各方之优长,推动中华文明在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动中实现新发展。
正是凭借这种深厚的文化自信和兼收并蓄的精神气度,中国共产党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不断完善党的治国理政方式。
比如,我们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既有中国古代“小康”、“天人合一”思想的渊源,也体现了国际社会关于“低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普遍共识;
我们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就融合了中华文明“和合共生”的思想精髓和西方文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价值理念。
可以说,深厚的历史底蕴、坚实的实践支撑、外来的有益补充,坚定着中国共产党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铸就了当代中国发展的生机活力。
五是坚持将维护自身利益与促进共同利益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坚持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坚定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这是不言而喻的。
同时,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认为,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和干部必须具备世界眼光。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要“增强世界眼光、历史眼光,提高观大势、定大局、谋大事的能力”。
正是基于这种世界眼光,中国共产党在坚定维护本国利益同时,也着眼全人类共同福祉,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发出倡议、做出贡献。
“顺境逆境看胸襟,大事难事看担当”,在当前世界乱象纷呈,发达国家重心日趋内顾,国际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全球治理面临风险挑战的大背景下,大国大党更需彰显定力和展现引领力。
习近平总书记分别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建设“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主张世界命运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由各国共同分享。当前,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也被写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的决议。
这些都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人为增进各国人民福祉、为全人类谋长远利益所做出的积极倡议和实际行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高度赞誉。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将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在把本国发展好的同时,更好地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全人类共同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实现“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对接,更有力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来源:学习小组(xuexixiaozu)】
- 上一篇:博鳌,习总发去贺信(全文)
- 下一篇:部、委、局、总局、署、总署,区别在哪里?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