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报告中的层次衔接法
【以稿换稿 】 作者:李明伦 发布:2018年07月18日 阅读: 次
撰写领导讲话或大型报告等文稿,往往会遇到大量的存在并列关系的内容。如几点成绩、几个问题、几条经验、几种认识、几天目标、几项工作等等。在叙述或论述这类内容时,各个段落层次之间应该怎样过渡、怎样衔接呢?通常情况下,并列关系段的衔接方法有两种:一是用首先、其次、再次,一方面、另一方面、再一方面等作为段落层次衔接或过渡的标志。二是用序数词一、二、三等作为层次的标志,或者在段首冠以“一是、二是、三是……”、“一要、二要、三要……”等等。应当说,在讲话或报告稿中采用“序号”区分段落层次既简便又清晰,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在长篇讲话或大型报告申大量地使用“序号”区分段落层次,就会使文稿各部分标志重复,形式呆板,内容零乱,有“开中药铺“之嫌。其结果往往会让听众或读者听得厌倦,读得心烦,甚至导致记忆混乱。
人所共知,全国党代会和人代会的报告,内容含量大,文稿篇幅长,层次段落多,既要总结上一届的工作,又要部署今后五年的任务;既要展示以往的成就,又要指出存在的问题;既要阐明今后的方针政策,又要讲清近期的目标措施;既要讲国内工作,又要讲外交事务,等等。但是这些大型报告中并没有反复地使用“序号”来区分段落层次,更没有大量使用那种“大一套小一、大二套小二”的数字标识方法。可见,要写好大型报告,除了必须理清思路,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安排结构和梳理材料外,还应该学习“两代会”报告的写法,掌握段落层次的多种衔接与过渡技法。这里还妨介绍几种不使用“序号”的层次衔接办法。
一、用
“小观点”统领层次
在大型报告文稿中,主首是“纲”,统领着全文;观点是“目”,统领着各个部分和层次。通常情况下,每个层次和段落都应围绕着一个“小观点”去写,应当注意每段意思的单一性和完整性。因此,写作中完全可以将“小观点”置于各段段首,让其统领层次并作为段落层次衔接的标志。这样写不仅可以使文稿重点突出,层次鲜明;而且可以使层次衔接更加紧凑,更具逻辑性。比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讲述了过去5年所取得的8个方面的巨大成就。在写法上,将每项成就用一个“小观点”加以概括,并置于各段之首,这样就便各项成就更加突出,醒目,人们易听、易读、易记,印象极为深刻。这8个“小观点”依次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国防和军队建设迈出新步伐”,“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祖国统一大业取得新进展”,“对外工作开创新局面”,“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用“小观点”统领层次应注意两点:一是“小观点”本身要高度概括,明确简炼。“小观点”既是本层次的统领句,也是本段内容的中心句,本段中的各句都应围绕着这个中心去写,不可夹杂进其它内容的句子;而且段中或段尾不可再出现与“小观点”相类似的结论性观点,以免语意重复,冲淡中心。二是用来统领段落层次的各个“小观点”内容层次要一致,句式结构要相同或相似。另外,各段的排列顺序要服从观点,要与“小观点”在总观点中的地位次序相一致,要符合平时的表述习惯和人们的认知习惯。
二、用
“要”牵头区分层次
大型报告中强调中心工作、表明领导意图或安排部署工作时,往往要并列地摆出几件事情、阐述几个观点或提出几项措施,而且大多要使用祈使句表示强调。在这种情况下,文稿的各个段落层次就可以直接用“要”字句起头。用“要”字句统领层次既可以避开,气脉贯通。比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九部分讲到“国际形势和对外政策”时,连续使用了10个“要”字句牵头的段落,把我们要执行的对外政策阐述得清清楚楚,毫不含糊,读来颇有气势。
使用“要”字句牵头区分段落层次也必须注意两点:首先,“要”字起头的句子一般带有祈使语气,多用于提出要求、部署工作、指出措施的讲话或报告中。下行文中可以这样写,而对上级的报告或汇报材料中不宜使用这种句子。其次,一旦用“要”字统领段落层次后,无论这个段落中有几个句子,各句的开头都不可再用“要”字,否则会给层次的划分造成混乱。
三、用
“破折号”标明层次
大型报告中总结工作、阐述经验或者提 出目标要求时,也可以用“破折号”区分段落层次。“破折号”置于各段段首既能取代序数而成为分段分层的显著标志,又能够更清晰地表示各层之间存在的并列关系,体现各段内容的平等性。大型报告中恰当地使用它,可以使内容更加醒目,形式富于变化,往往能起到引人注意、便于检索的特殊效果。比如,江泽民同志十六大报告第三部分在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用“破折号”起头,分别排列了4个目标: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民主更加完善,**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四、用
“强调语”标领层次
重复使用某一个“强调语”来标领段落层次,也是讲话、报告等文稿常用的层次衔接方法。比如,江泽民同志十六大报告的第九部分讲到“国际形势和对外工作”时,先是用4个“我们主张”起头的段落阐述了我国外交工作的宗旨;接着用6个“我们将继续”领头的段落,具体地阐述我们所一贯坚持的外交政策。前后10大段都用“我们”起头,句式整齐,语气连贯,具有明显的排比气势。
运用“强调语”起头区分段落层次,在语言表达上有明显的优势:首先是在语气上有气势。大型报告或讲话中区分层次常用的“强调语”有人称代词“你们”、“我们”、“他们”等;有形容词“坚决”、“坚持”、“加强”等;有副词“一定”、“必须”、“也许”等;有次动词“对”;“对于”等。这些词语起头的句子本身就有一种强调意味,它们在各段段首重复出现,更能显示出一种气势。其次,各段用强调语起头,形成了实际上的段落排比,巧妙地将修辞艺术用于段落层次的衔接过渡,因而能使报告内容更生动,情感更浓烈。
五、用
“举例法”衔接层次
领导讲话、报告中讲到一些重要观点、重要意见或重要经验时,往往可以用分段举例的办法进行阐述。因此,用比喻词“比如”来区分层次也是一种好办法。比如,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理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第二部分,讲到“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的理解和把握”时,用4大段列举出4个重大的理论问题进行阐述,每段开头都用了“比喻词”,让人听后既觉得清晰,又倍感亲切,具有极强的说服力。这4大段的起头是:
“比如,对**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的认识和把握。……
再比如,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又比如,国有企业‘抓大放小’。……
还比如,发展**民主政治。”
来源:当代秘书
【来源:当代秘书】
- 上一篇:脑洞大开! 公文写作的“势、道、术、形”
- 下一篇:写好表态发言就靠这8句32个字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