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会议精神传达提纲的一种写法
【以稿换稿 】 作者:何新国 发布:2016年07月15日 阅读: 次
每年一次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实践,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会议不仅要总结过去一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决定新的一年各项工作的目标任务,而且有时还要审议决定其他重大问题,通过法定程序将党的意志转变为国家意志和全国人民的自觉行动。会后如何传达贯彻大会精神,是党中央全国人大和各代表团以及广大与会代表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
为了让代表会后能够及时传达贯彻好大会精神,很多代表团比较一致的做法是撰写会议精神传达提纲,在会议结束时印发本团与会代表。浙江代表团历来高度重视传达提纲的写作,曾经一度聘请浙江日报社名记者大手笔担当重任,后来则一直选派机关文字综合部门的业务骨干从事这项工作。最近几年,我有幸参加浙江代表团的服务班子,承担传达提纲的写作任务。前人在这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既为我提供了有益借鉴,也对我进一步创新提出了考验。要及时领会消化、提炼概括、叙述表达会议精神,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知道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第一,因为全国人大代表素质不断提高,领导干部代表、知识分子代表、企业家代表等都是文稿高消费者,即使是一线工人农民代表,经过一两次大会的历练,其议政水平也明显提高,这些都对文稿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第二,会议分阶段进行,会议文件随着会议进程逐步发放,所以只能边学习边思考边酝酿,而稿子又必须在会议闭幕之前送代表团领导审签付印,所以真正动笔写作主要集中在会议后半阶段的一两天时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一篇急稿;第三,传达提纲主要包括会议概况、领导讲话精神、代表审议关注的问题、有关法律决定等内容,这个总的框架已经基本定型,如何在这个大的框架下合理安排内容并进行表述,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这是传达提纲写作的关键所在。这里,仅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精神传达提纲写作为例,谈谈这方面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重要时期,改革发展进程步入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议程较多,议题重大,会期较长,举世瞩目。根据这次会议议程,借鉴历史经验,传达提纲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会议概况、领导讲话精神、代表审议关注的热点问题、关于物权法和企业所得税法、关于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的两个办法等。领导讲话主要摘编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浙江代表团讨论时对于审议议题的意见和浙江工作的指示等内容。物权法和企业所得税法主要反映立法的指导思想、法律的主要内容等。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办法则以反映其重点内容为主。经过几天的思考写作,最后形成了16000字篇幅的稿子,顺利通过代表团领导的审签,得到了代表们的好评,在前人基础上实现了新的跨越。这里重点谈谈会议概况、中央领导讲话精神和代表关注热点问题等三部分内容的处理方法。
一、转变视角,客观反映会议的基本情况
全国人大会议一般于每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中央在会前不仅明确会议的指导思想,提出民主和谐、团结求实、鼓劲奋进的要求,而且强调会议的议题重大、意义深远,对开好大会寄予希望。会议虽然每年都有新的改进,但总体安排大同小异,显示出很强的程序性和规范性特征。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会议情况的把握,习惯于从会议的指导思想、历史意义和议题重大、作风民主等方面进行概括,加上会议逐年规范,导致这一部分内容年年有似曾相识之感。这与站在会前的角度来梳理会议的特点不无关系。2007年3月5日,人民日报为祝贺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召开发表题为《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进》的社论,指出这次大会是人民的盛会、春天的盛会。受此启发,我以“科学发展道路上的人民盛会”作为会议概况部分的标题。为了避免与过去写法雷同,我把看问题的视角从会前调整到会后,主要从四个方面反映本次会议基本情况。一是会议安排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着重反映会议安排新的改进、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代表团审议等情况;二是会议审议体现了代表高度负责的精神,着重反映代表履行职责包括提出议案建议等情况;三是会议报道更加开放有序,着重反映大会宣传报道的创新和有关数据等情况;四是会议成果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着重反映大会通过的决议和法律及其重大意义。对于这次会议特质的把握,则破除先入为主的陈见,而从本次会议实际出发,根据会议决定新的一年改革发展大计、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着力解决民生问题等,提炼出“这是一次谋划发展的大会、促进和谐的大会、关注民生的大会。”围绕这样的认识,除了调整视角之外,一是突出重点,着力反映本次会议的新做法新情况和本团活动的有关情况,二是客观叙述,不作任何议论,力求简洁明了地反映会议的全面情况。
二、区别对待,重点反映领导人讲话的主要精神
党和国家领导人讲话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胡锦涛总书记在“两会”党员负责人会议上的讲话;二是大会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代表团全体会议时的讲话。前者属绝密文件,代表团只作口头传达,传达提纲不予反映,这是代表团主要领导的决定。所以,传达提纲要反映的主要是后一种情况。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王刚、吴仪、贾庆林、路甬祥等先后参加浙江代表团审议。在听取了代表们的审议发言之后,4位领导同志都讲了话。但是,四位领导的讲话都有一定的篇幅,尤其是吴仪同志的即席讲话录音整理稿的篇幅比较长,传达提纲在编辑时必须有所区分。贾庆林同志是中央政治局常委,他的讲话基本上全文照录,当然也适当删掉了一些文字。吴仪、王刚、路甬祥等同志的讲话,虽然内容篇幅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肯定浙江成绩的同时,对浙江未来发展寄予厚望。这一共同点是代表团领导和全体代表的关注点,自然也就是传达提纲要反映的重点内容。根据这样处理,传达提纲第二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讲话的主要精神”,摘编了4000字的内容。
三、依托报告,准确捕捉审议的热点问题
捕捉代表审议热点问题,综合反映代表审议情况,这是传达提纲写作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从过去情况看,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有的人从大会简报入手,但近300期简报是陆续编发的,不便于集中阅读和分析把握;有的人从报纸入手,但报纸围绕某一个专题刊登代表审议发言,越来越讲究原汁原味,真正使用这些原始材料还必须进行必要的归纳概括;有的省传达提纲则干脆直接对各项工作报告进行内容摘要,虽然直观但缺乏代表审议情况的全面反映。我认为,捕捉代表审议热点,完全可以从工作报告入手。就拿政府工作来说,从起草、反复修改到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再到提交大会审议,这是一个发扬民主的过程。可以说,报告关于新的一年工作部署,深入贯彻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集中了广大代表的智慧,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心声。报告提出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必然是广大新闻媒体所关注的问题,也肯定是代表们热烈议论的问题。人民的要求、党的决策、政府的工作、代表关注的问题是完全一致的。基于这样的认识,对于代表审议热点问题的把握就比较主动。政府工作报告从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等几个方面部署新的一年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谐社会建设体现了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改革开放既是发展的动力也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国策。特别是对于又好又快发展、和谐社会建设,报告用了相当大的篇幅进行阐述,囊括了所有改善民生的重大政策措施,体现了政府工作的着力点和努力方向。代表审议“两高”工作报告时,关注的仍然是公正司法,也就是和谐社会所要求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国家权力机关的根本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代表在审议人大工作报告时,希望人大常委会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工作,而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各项工作报告不约而同地强调加强机关自身建设,联系到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关于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的讲话,以及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关于发扬八个方面良好作风的要求,国家机关及干部队伍建设成为代表审议时热烈讨论的一个问题。经过上述分析,最后归纳提炼出代表审议关注的六个热点问题,一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三是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四是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五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六是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提供组织保证。这六个热点问题贯穿了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和建设和谐社会这条主线;其中有关政府工作的篇幅占了一大半,突出了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这一重点;先“一府两院”后人大常委会的次序安排,体现了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地位,国家机关自身建设作为最后一个问题,起到结尾收篇的作用。抓住了热点问题,就为准确反映代表审议报告的情况奠定了基础。在具体表述时,我注意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把报告的主要精神与代表审议发言紧密结合起来,既要突出反映报告提出的新的重大政策措施,也要全面反映代表的真知灼见;二是把点和面结合起来,不仅要集中笔墨反映代表审议的全面情况,而且要尽可能地联系本省实际突出反映本团代表审议的具体情况;三是把叙述与议论结合起来,采取夹叙夹议的方法,要言不繁,以明白晓畅为是。
通过这次传达提纲的写作,可以总结为四句话:一是内容反映要准。也就是要从会议实际出发,突出新的安排,突出重要情况,突出本团活动,准确把握和客观反映会议的基本情况与主要精神。二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代表团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摘编,要紧密联系浙江实际。三是结构提炼要新。也就是要认真研究各项工作报告,结合大会简报和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在全面掌握会议情况、报告内容、代表审议关注的问题等基础上,提炼新的合适的角度和结构,更好地把大会精神综合好反映好。四是文字表达要简。也就是要言简意赅,无论叙述还是议论都要在简明扼要方面下功夫,以方便代表进行传达。
【来源:何新国讲公文写作新浪博客(作者授权转载)】
- 上一篇:从大会简报看审议发言稿的写作
- 下一篇:关于人大新闻评选招待晚宴致辞稿的修改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