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副寿联、一副赠联的修改
【以稿换稿 】 作者:何新国 发布:2016年07月15日 阅读: 次
一、敬祝业师陆坚教授七十寿辰
欣举霞觞思注雨
笑扶鸠杖对钱塘
这副祝寿联,出自河北大学中文系田博士之手。台州学院中文系赵博士2006年11月6日晚上给我来电,转述这副寿联并代田征求我的意见。师从陆坚教授,我是在杭州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学位,而田、赵二位是在四校合并后的浙江大学中文系攻读博士学位。由于同门关系,所以田托赵征求我的意见。
受人之托,不可敷衍。首先,还是要仔细理解这副寿联的本意。欣:喜悦、高兴。霞觞:犹霞杯(即盛满美酒的酒杯)。注:大雨。鸠杖:杖头刻有鸠形之杖。《后汉书·礼仪志》:“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哺之以靡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玉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为饰。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
既然是征求修改意见,那就开门见山,好的方面不讲了。现在来找这副寿联存在的问题。第一,从表达上看,上联无疑是写学生也就是作者自己,在敬酒祝寿的同时想起了老师栽培教育之恩;而下联无疑是写老师也就是祝寿的对象,希望他健康长寿。这副七言寿联,有且只有十四个汉字,却包含了两个角度,上联写弟子、下联写先生,笔墨显得不够集中。第二,从用词上看,“欣”、“笑”,表达高兴之情,太直白、太暴露。“鸠杖”,表达年高,但前面加上一个“扶”字(走不稳才需要扶),则暴露出体弱。所以仔细体会起来,“扶鸠杖”给人的印象恐怕不是鹤发童颜,反而是老态龙钟。“对钱塘”,一个老者扶着拐杖,独自面对滚滚流逝的钱塘江水,这个意象没有雄壮只有逝者如斯的悲凉,而且是静态的景象,没有活力可言。经过以上分析,为此建议:一是要集中笔墨,从先生的角度去写,由此表达弟子的美好愿望;二是要含而不露,把握传统诗词联的艺术表达要求;三是要尽可能把先生的精神和活力表现出来,把弟子的愿望祝福表达出来。经过认真思考,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寿联为:
闲举霞觞斟骤雨
频挥鸠杖策高才
这里有必要作些解释。上联“骤雨”,指不断变化着的时代风云,先生都经历过了,而且举杯应对,从容不迫,用一个“闲”字表达出先生诗人气质、学者襟怀等宁静淡泊之精神境界。下联“鸠杖”,当作教鞭,不断挥舞,指先生年事虽高,但仍奋战在教育前线,为国家培育人才而不遗余力。“鸠杖”不仅挥,而且“频”“挥”,比较好地表现出先生的精神面貌,而且写出了先生在教学、学术上的无限活力。总之,这副寿联寄托了弟子的美好愿望和无限祝福。上述修改意见最后也取得了田、赵两位的同意,修改后的寿联已经收入《西溪求学问,秋日诉衷情——业师陆坚教授七十寿辰诗文集》一书之中。
二、题赠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何新国处长
新华崛起尧天国
国运鸿昌舜日新
这是杭州市余杭区胡正陶先生赠送于我的一副对联。胡先生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浙江省之江诗社社员、安徽黄山云鹤书画院名誉院长。胡先生近年钟情于对联创作,成绩斐然。他的外甥女儿张梦晗同志2006年复旦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毕业,参加浙江省省级机关公务员考试,录取到我所在的综合处工作。2007年6月2日,张梦晗同志转给我一封信、一本书、一副对联书法已经装裱的作品。一副对联书法作品,即上述胡先生题赠于我的对联,由安徽黄山青年书法家汪庆誉先生手书,装裱十分精美。一本书即《书联百例——胡正陶楹联、汪庆誉书法作品合集》(中国时代出版社2004年8月版)。信是胡先生写的,主要意思是希望加强对张梦晗同志的培养,并请对《书联百例》提出意见。
收到这些珍贵的礼物,我实在有些惶恐不安。于是赶忙修书一封,以致谢意。现在根据回忆,信的内容大致如下。(顶格)胡公正陶、汪君庆誉先生左右:(另起空两格)惠赐《书联百例》一册、嵌字格对联一副、书信一封均已收到。(另起空两格)余自浔阳负笈钱塘,求学于杭州大学中文系,就职于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不惑之年始知余杭胡公正陶先生、黄山汪君庆誉先生各以诗、书名世,且一老一少,珠联璧合,享誉艺坛,亘古未有。余生也晚,身处陋室,案牍劳形,与两位先生未晤一面、未接一言,而获此厚赠,无功受禄,寝食难安矣。(另起空两格)自古知恩容易感恩难。余宦海漫游,一介书生,犹刍荛耳。何以感恩?何以报德?惟于胡公诗联,晨昏奉诵;而于汪君墨宝,日夜揣摩。犹有甚者,期盼有生之年,能晤先生一面,得指点迷津,则夙愿酬矣。至于《书联百例》,有三序评论甚详,有贺词点睛得当,其言均善,无复加焉。
信已回复,于是经常翻阅《书联百例》,欣赏胡先生的对联、汪先生的书法,尤其是这副赠联。也许是长期从事机关文字工作养成的坏习惯,阅读别人的作品总是带着批评的眼光,在欣赏的同时却努力寻找潜在的毛病。转而又想,找毛病并不是坏事,关键是你要讲得出道理,能够说服别人,而且要有修改方案,这才是负责任的态度。对于这副赠联,经过反复阅读理解,我同样地发现了不少问题,而且觉得有修改的必要,理由有如下几条。第一,上下联最后一个字作为节奏点、中心词,按照对联格律必须从严要求,即词性要相对。而这副赠联,上联尾字“国”为名词,下联尾字“新”为形容词,词性不对,不符合格律要求,这是形式上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二,“尧天”、“舜日”为同义词,同义词相对,直接造成上下联意思雷同,对联格律上称作合掌,为对联创作之大忌,这是内容上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三,作为赠联,仅仅只是把受赠者的名字嵌入,而没有把国家兴旺富强与受赠者的事业追求联系起来,只注重形式而缺乏实质性内容,对联内涵比较单一而不丰富,这是立意上存在的突出问题。第四,嵌字格对联,一般只嵌入两个字,放在开头或者结尾。而这副赠联虽然也只嵌入两个字(即“新”、“国”),但首尾位置同时嵌入,实际上相当于嵌入四个字。也就是说,十四个字当中已经有四个字用铁板钉钉的方式固定了,真正用来表情达意可以起变化和作用的只有十个字了,这实际上就是极大地缩小了文字施展的空间。而在这十个字当中,又有两个同义词占用了四个字,这就决定了这副对联内容必然是单一的。经过以上分析,我的修改方案是:第一,上下联句首“新”、“国”两个字保持不变,仍然作为嵌字。第二,上联“新华崛起”表达意思非常明确,可以保留;“天”与“国”连用,语意叠加显得有些累赘;“尧天”一词比较陈旧,可以改为“关山”,关山怎么样呢?后面要跟一个动词或者形容词,“壮”字可以作为选择。第三,上联写祖国山河,下联就要写赠送的对象;“国运”可以改为“国事”,与国家机关工作初步挂钩;因为是写人,所以“国事”之后的动词可以选用“筹谋”;而赠送对象是从事机关文字工作,“筹谋国事”依靠的是“笔”和“墨”,描写笔墨有酣畅淋漓一词,这里只选择一个“酣”字即可。按照这个方案,修改后的赠联为:
新华崛起关山壮
国事筹谋笔墨酣
当然,正陶先生未曾与我谋面,他可能通过张梦晗同志的介绍,对我有一点点了解。应该说原作总体上是不错的。而梦晗同志是学习法律的,更兼当时初来乍到,这就决定了正陶先生了解我的程度,从而也直接影响到赠联的针对性。
【来源:何新国讲公文写作新浪博客(授权转载)】
- 上一篇:关于《祖堂重修记》的修改
- 下一篇:一篇经过精心修改却没有派上用场的稿子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