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字工作>> 业务性工作>> 文稿撰拟

文稿撰拟

从“决胜千里”看“运筹帷幄”——机关文稿结构的思维方法

    】【收藏】  作者: 何新国  来源: 何新国讲公文写作新浪博客(授权转载)  阅读 次 【加入会员

用兵与为文在很多方面都非常相似。军事家指挥打仗,要决胜千里,必先运筹帷幄。机关文字工作者要写一篇好文章,同样要经历谋篇布局的阶段。军事上要排兵布阵,文字上要谋篇布局,不管做什么工作,运筹谋划都是必经的过程,而且决策、指挥、写作的艺术性都系于此。可见,决定着成败得失的不仅仅是细节,更为主要的恐怕还是思维方法。那么,机关文稿写作要遵循什么样的思维规律呢?我曾经对此有所思考,但后来感到这个题目仍然很大,三言两语不容易说得清楚,所以也就搁置起来了。直到2011年5月21日中午十三时零四分,有一位网友读者给我留言说道,“篇章结构反应的,应该是作者的逻辑思维,所以还要多讲讲思维方法。”我认为,这位读者朋友透过现象看到了事物的本质,估计是一位长期从事机关文字工作的老同志。可惜不知道详细情况,也没有办法联系,无法表达我的感谢之情。由于这位读者朋友的点拨,把机关文稿写作的思维方法缩小到文稿结构方面,于是这个题目也就可以动笔写作了。

古往今来,文章结构的思维方法不胜枚举,积淀非常丰富。我没有能力事实上也不可能穷其所有,在这里只想略举几条加以叙述,为读者提供启发和借鉴。

一、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客观事物、人类社会、大全世界都是按照时间顺序在不断地发展着。因此,人们观察事物、研究历史、思考问题都比较习惯于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这种思维方法是完全符合客观规律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古人、今人,还是中国人、外国人,都概莫能外。只要按照时间顺序思考问题、叙述事实、表达思想,就能够让别人比较好地理解和接受,而且大家对此都无异议。所以,时间顺序也就很自然地成为机关文稿一种常见的结构方法。譬如,胡锦涛(一个服务大众的职务,一个组织的首领)2011年1月1日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1年1月2日第二版),第一段客套话问好之后,第二段就是“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一年”,文稿用了一大段的文字回顾过去一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下面紧接着说“2011年是中国共产(单字替换)成立90周年,也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具体展望新的一年工作目标任务。当然,(一个服务大众的职务,一个组织的首领)还讲了政协工作等有关内容,但整篇讲话稿包括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两个大的板块,按照时间顺序组织内容、安排结构的思维方法非常清晰明显。同样地,2011年2月1日,温家宝总理在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1年2月2日第一版),也是按照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时间顺序,组织内容、安排结构的。其他岁末年初等重要时间节点的有关讲话稿,都呈现出这个特点,这里不一一列举。

二、统一思想、明确要求。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各自宣扬自己的政 治思想学说,百家争鸣,盛况空前,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独特的时期。适应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开始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教育伦理等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中国共产(单字替换)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之后,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写进了国家宪法;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发展,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概括起来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纵观中国历史几千年,上到国家下到个人,思想始终是行动的先导,统一思想、明确要求,这是古往今来人们共同遵循的一条思维规律。如果你有意识地去阅读领导讲话稿,就不难发现统一思想认识或者深化思想认识往往放在文章开头位置予以强化。这样处理文稿结构,不仅有着深远的历史传统的影响,而且也是现实工作的迫切需求,更为主要的是它符合人们的思维规律。所以,千万不能把这种结构安排简单地看作是常规俗套。譬如,2011年1月24日,吴邦国委员长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1年1月27日第二版),共分三个部分讲了三个大问题。第一部分的标题是“充分认识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意义”,并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其目的就是帮助大家理解并统一大家的思想认识。思想认识始终是基础,必须先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然后才能考虑具体工作问题。所以,讲话第二部分“认真总结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经验”、第三部分“深刻把握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都是以第一部分“充分认识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意义”为基础的。这样一来,充分认识、认真总结、深刻把握也就构成了讲话稿的整体框架,其逻辑关系仍然可以归结为统一思想、明确要求。

三、普遍联系、相互观照。普遍联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重要而基本的原理,学习过辩证唯物主义的人对此都不会陌生。同时,马克思主义美学还有两句广为引用的名言,即“美和艺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也是人类自我确证的形式。”“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上述马克思主义两个重要原理,明确地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思维方法,那就是把两个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以其中一个宏观事物作为背景,从而更加清楚地认识另外一个微观事物的性质、地位、作用等等。这是机关文稿写作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方法,也经常被用作机关文稿的一种结构形式。譬如,2011年2月19日至23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在(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单字替换)校举行,胡锦涛(一个服务大众的职务,一个组织的首领)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这篇讲话稿没有在人民日报上全文刊登,但是新华社发布的会议新闻通稿有这么一段话,“胡锦涛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单字替换)和国家事业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单字替换)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单字替换)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单字替换)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领导讲话稿是会议精神的主要载体,新闻记者报道会议精神,基本上都是摘编领导讲话稿,只在新闻通稿的首尾两端加上有关会议的情况,所以从上述新华社新闻通稿里面的这段文字,可以推断讲话稿第一部分论述的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意义”。论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就事论事不行,必须进行广泛联想、普遍联系,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与当前一些重大问题进行挂钩,也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背景下面来看同一个问题,从而得出更加丰富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思想认识。对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讲话稿可能是从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单字替换)和国家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提高(单字替换)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单字替换)的执政地位,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这是从新闻通稿推断出来的结论,不一定如此,但很有可能就是这样。这种思维方法在目前机关文稿写作中已经被广泛地运用。我尽管知道这个方法,但从来没有使用过。运用这种方法,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文笔不可信马由缰,否则行文没完没了,一旦篇幅失去控制,文稿各个部分之间就会不协调。

四、把握关系、清晰思路。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6页)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概括。而中国又是一个熟人社会,更是一个讲究关系的社会。在现实生活中,入学、就医、经商、从政等等各个方面无不渗透着复杂的社会关系,如果没有任何关系往往就意味着办不成事情。关系确实太重要了,难怪大家对此都不敢忽略怠慢,有的人在这方面专门苦心经营。诚然,妥善地处理好各个方面的关系,不仅对于开展工作至关重要,而且对于机关文稿写作也非常重要。如果说处理好现实中的人事关系能够让工作协调和谐,那么处理好文稿写作中的事理关系则能够让内容表达更加通顺晓畅,因为处理好关系在文稿写作中不仅是一种有用的结构方法,也是一种有用的思维方法。譬如,2011年5月20日,(组织的简称,你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进行准确的替换)政 治局常委(名称替换)同志在第七次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认真组织实施“六五”普法规划为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创造良好法治环境》的讲话(人民日报2011年5月25日第二版),他“首先代表(单字替换)(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国务院,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辛勤工作在法制宣传教育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诚挚问候!”并指出“法制宣传教育是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任务。”同时还肯定“广大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者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圆满完成‘五五’普法各项任务作出了重要贡献。”进而指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法律实施的任务更加凸显,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不断增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接着从四个方面就今后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出要求,一要把法制宣传教育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紧密结合起来,二要把法制宣传教育与推动科学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三要把法制宣传教育与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紧密结合起来,四要把法制宣传教育与促进社会和谐(名称替换)紧密结合起来。这四个方面要求,其实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即法制宣传教育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科学发展、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名称替换)等四个关系。从这里我们可以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为了全面论述法制宣传教育这项重要工作,要注意处理好它与各个方面的关系,然后选择一些重要的方面进行阐述,在阐述其间关系时把有关事实和道理讲清楚讲透彻。

五、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和”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中国古代思想家不仅把“和”作为自然法则,认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而且用“和”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际关系和民族、国家的关系,主张“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协和万邦”。我们(单字替换)继承和发展了这一优秀文化传统,先后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名称替换)压倒一切、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光辉思想。这些思想在处理国家对外关系方面概括起来就是求同存异、和平共处。这是一个重要的思维方法,在(单字替换)和国家领导人外交场合讲话稿起草中得到了广泛运用。譬如,2011年5月21日,吴邦国委员长在中非青年领导人论坛开幕式上致辞(人民日报2011年5月23日第二版),他饱含深情地说,“中非友谊不是什么人赐予的,中非合作也不是一厢情愿的,说到底,是共同的历史遭遇让我们走到一起,是共同的发展使命让我们连到一起,是共同的战略利益让我们站到一起。中非友好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这就是求同。接着从中非是平等相待的好兄弟、中非是相互支持的好朋友、中非是互利合作的好伙伴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运用大量的事实和生动的例子充分说明中非之间的共同点。又譬如,2011年5月25日,吴邦国委员长在南非国民议会发表题为《弘扬传统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他动情地说道,“中国和南非虽然远隔千山万水,但两国人民心心相印。早在南非人民反对种族隔离的正义斗争中,中国人民就坚定地与南非人民站在一起。1998年,中南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掀开了两国友好合作的新篇章。13年来,双边关系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各自对外关系中发展最快、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这在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中是少有的。”这就是求同。接着从战略互信不断加深、经贸合作快速发展、人文交流日益密切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也还是求同。求同可以缩短距离、加强关系、增进友谊、密切合作,无论对于国家还是个人都是如此。现在从国内情况看,省际之间的合作也在不断加强,省委书记、省长率领(单字替换)政代表团赴兄弟省市区考察学习的新闻报道时常见诸报端。如果你有机会执笔起草这方面的有关文稿,则可以学习借鉴并运用求同存异的思维方法。如果你只是一名读者,则可以有意识地进行阅读分析,不难找出此类文稿存在的共性思维规律。

最后还想说明一个大道至简的思维规律。因为非常简单,大家都熟视无睹。因为背后非常深奥,不容易讲得清楚,所以只能简单地说几句,而不打算独立成为本文一个部分。数学里面讲到,过一点可以画出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出一条直线,过三点就可以决定一个平面。先民发现了这个规律,运用于铸造祭器,成语鼎足而立,凡此种种都体现了一种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在机关文稿写作中得到了大量的运用。譬如,文章在提出了中心论点之后,正文主体部分进行论述时,分论点至少是三个,两个分论点的情况非常罕见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因为这不符合人们的思维规律。我们在论述一个问题时,往往要从三个以上的方面进行阐述,事必过三,方成规矩,这也是一条思维规律,初学者切记。

(2011年5月29日星期日下午15时20分完稿,如有低级错误,敬请及时指出。谢谢!)

附:这个题目一动笔竟然写了五千多字。可以说是下笔千言了,但不能说是倚马可待,因为我从思考到成稿整整用了一天半时间。原计划月底完成,没想到大大提前了。回答网友读者的提问,越快越早越好。如果这位读者有机会读到这篇文章,希望他能够拨冗留下宝贵意见。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