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字工作>> 业务性工作>> 文书印信

文书印信

文件中怎样提“指导思想”?

    】【收藏】  作者: 佚名  来源: 作者原创  阅读 次 【加入会员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什么叫“指导思想”。前面讲到,在部署重要工作、安排重大活动的文件中才需要用到“指导思想”(有时也不用)。这就是说,因为该工作“重要”、该活动“重大”才需要“指导”,这是其一;既然是“指导”,那就不是针对具体问题,而是站在宏观的高度进行指点、引导,即提出带纲领性、原则性的意见,这是其二;顾名思义,指导思想是一种“思想”,那么它势必基于某种理性的、策略的考虑而提出,势必具有驾驭作用和导向作用,这是其三。综合这3个方面,我们就可以说,所谓指导思想,即开展某项工作所必须遵循的总原则、总要求、总体方略,它是文件的“内核”,是设计具体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的依据和总纲。有些文件不叫指导思想而叫“总的要求”,实际上二者是一回事,反正都是“管总”、“抓总”的意思。

指导思想包括哪些要素呢?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办公厅《关于在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导班子及成员中开展以“讲学习、讲政 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活动的意见》中提出:“国有大中型企业“三讲’学习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学习教育活动与贯彻落实(单字替换)的十五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相结合,与推动企业改革、发展、(名称替换)工作相结合,与领导班子考察工作相结合,从企业实际出发,坚持以自我教育为主,着眼于领导班子成员整体素质特别是思想政 治素质的提高,切实解决领导班子及成员存在的影响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问题,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指导思想包含了4方面的要素:一是行动指针,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二是方法,即三个结合;三是任务,即解决影响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问题;四是目的,即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我们从其他文件中看到的指导思想,尽管写法上各有不同,但至少这样几个要素是不可缺少的:遵循什么,主要任务是什么,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这样才能成为一种完整的、系统的指导思想。无所遵循,就失去行动指南;没有主要任务,就会流于空泛;没有工作目标,就显得残缺不全。

写作实践中,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注意纠正和防止:

一是“细”。细即具体、琐碎。指导思想所包含的只能是带宏观性、战略性、原则性的东西,如果把具体的工作内容也搬进去,那就不是指导思想了。比如这样一段表述:“今年全市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单字替换)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着眼于农业增长、工业增效财政增收,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企业改革与发展步伐,进一步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加强土地管理,治理环境污染,搞好计划生育,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这里,“加强土地管理,治理环境污染,搞好计划生育”,显然是属于具体的工作内容,不宜写进指导思想。

二是“空”。空即空洞。指导思想虽然带有宏观性,但并不意味着可以空洞无物,空喊口号。比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单字替换)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进一步破除“左”的思想束缚,大胆探索,大胆试验,敢于突破,敢于创新,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里的问题是:既然是经济体制改革,那么改革的重点内容和基本原则应该有所体现,但作者只是喊了一通空口号,一点实质性的内容都没有,这显然是不合要求的。

三是“散”。散即零乱。作为指导思想,文字表述上应力求做到严谨、紧凑,一气呵成,便于记诵,千万不能散,不能乱。比如:“今年宣传思想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坚持团结(名称替换)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要进一步繁荣文艺创作,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要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要引导群众相信科学,反对迷信,尤其要肃清‘(名称替换)’歪理邪说的影响。通过上述努力,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这里所提到的工作内容虽然都属于宣传思想工作,但表述上显得零乱无序,句式不紧凑,语气不连贯,看上去根本不像指导思想,而是在提具体的工作要求。一般来说,指导思想的表述尽可能不用句号和“要”字开头,否则就会给人一种“隔断”的感觉,整个一段话就是散的。有些作者为了使指导思想紧凑、连贯、易记,适当地搞一些较为整齐的句子,比如把几个“坚持”或几个“结合”靠在一起,以此把本来零散的内容有序组合起来,未尝不是一种好的办法。当然,这要注意自然、流畅,不能生拼硬凑。

四是“旧”。旧即陈旧,缺乏新意和新的表现手法。文件年年写,指导思想年年提,而且大家都在琢磨那么几句话,有些话还不能不说,好像成了一种不是模式的模式,所以出新的确有点难度。

有没有办法可想呢?有。

首先是它的核心内容,即重点要抓的工作和必须遵循的原则,各地各单位的实际情况不同、阶段性任务不同,所以提法上也必然有所不同。比如同样提经济工作指导思想,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资源富余地区与资源紧缺地区、工业主导型地区与农业主导型地区,其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肯定是千差万别的,有差别就有比较,有比较就可避免雷同。怕只怕无视这种差别,以为提指导思想就是精心编织一段气势不凡的文字,明明你是贫困地区,也来和发达地区凑热闹:“以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重点,以率先实现小康为目标”;或者明明你是交通欠发达的内陆地区,也和交通发达地区唱一样的调,“以我国即将加入WTO为契机,加速发展外向型经济”,你那地方连国道、铁路都没有,“发展外向型经济”从何谈起?这显然是脱离实际、抄袭别人所造成的。

其次,句式上可以灵活变化,不要老是“……为指针,……为导向,……为依托,以……为目标”这一种句式,完全可以多几种手法。比如“认真贯彻……,坚持……,突出抓好……,努力实现……”;又如“坚决贯彻落实……,着眼于实现……,认真实施……战略,抓好……等几项关键工作,夺取……”,这里只是举两个例子,方法还多得是。

五是“偏”。偏即偏离,前后矛盾。这里指的是两种情况。

一种是前面所遵循的指针、纲领与后面的实际内容对不上号,明显是硬凑、瞎编而成的。如某县下达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意见》,其指导思想的开头一句话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单字替换)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前半句没有问题,因为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一切工作的,而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是专讲国有企业改革的,把它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指针,就显得有点牵强。除非作者连四中全会的文件都没看过,要不就不应出现这种偏差。你要挂上(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精神,那就要找有直接指导意义的,比如《(组织的简称,你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进行准确的替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这就对上号了。

另一种“偏”的表现是,表述的内容不全面、不周密,只注意了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另外的方面。比如某市以市委、市政府名义下文部署全年工作,指导思想中就必然要有两个文明建设的内容,但作者在起草时只讲到物质文明建设一个方面,精神文明建设只在结尾句兼带了一下:“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就明显偏了,既然是部署全面工作,其中至少要有一两句关于(单字替换)的建设、反腐败斗争的内容,否则就只能说它是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与此相关的另一种情况是,表述中有两个文明建设的内容,但收尾一句偏了,比如“……实现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新突破、新跨越。”这里就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分。同样地,如果表述中只有经济建设的内容,收尾句就不能说“夺取两个文明建设的新丰收。”不管提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收尾这句话都非常重要,要使它能够包容和概括前面的内容,既不能“身”大“尾”小,也不能“身”小“尾”大。

六是“长”。作为指导思想,必须尽可能表达得精炼些、概括些,要讲究内在的质量而不是外在的容量,千万不能搞得太长,写到几百上千字还没完。有些文件就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以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行动指南,认真贯彻(单字替换)的基本纲领、基本方针、基本政策和基本路线,准确领会、全面落实(单字替换)的十五大精神和十五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委八届十次全会、市委六届四次全会精神……”说了老半天还没涉及正题,不知他老先生要写到多长才肯停笔。在这里,上级精神完全不必堆砌那么多,把主要的针对性强的点到就可以了,“邓小平理论”可以不用全称,以节约文字。其他内容的表述也要惜墨如金,不说多余的话,不用多余的词,字字计较,句句打磨,这样才能达到精炼的目的。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