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探析
【小 中 大】【收藏】 作者: 李展 来源: 秘书杂志微信号mishuzazhi 阅读 次 【加入会员】
摘 要
“互联网+政务”是一种新的办公思维,对于提高政府机关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互联网+政务”应涵盖机关的大部分公务性、私务性和拓展性办公业务。在实现路径上,可以采用网页版、PC 客户端、移动客户端等形式,适应主要办公设备的需要。在运行维护上,则需要优化业务流程,确保安全(名称替换)。
“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的发展新形态。“互联网+” 有助于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有助于提升创新力和生产力。2015年3月5日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7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至此,“互联网+”行动在各行各业广泛开展起来,并在具体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成效。
目前,很多政府机关积极引入“互联网+”概念,把电子政务与互联网融合起来。比如,采用“电子公文交换系统”接收上级来文,下发公文;使用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在部门之间传递信息,实现无纸化办公,等等。与传统工作方式相比,电子政务具有明显优势。一是可以深入推进管理体制的改革,推进政府机构的改革和建设,增强政府机关的管理能力。二是可以减少工作环节和流程,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降低管理成本。三是办公不再受时空限制, 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得到提高。但是,考察电子政务的开展情况,功能单一、流程设计不合理、不够人性化、用户体验差等问题也普遍存在,“互联网+”的优势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如何推进“互联网+ 政务”,实现电子政务效能的最大化,仍是我们需认真探索的问题。
聚合各种业务 实现全方位的网络化办公
“互联网+ 政务”的网络化办公系统应涵盖机关工作中的大部分办公事务, 做到一次性登录后便可在线处理大部分办公事务。也就是说,应根据公务性、私务性和拓展性三个方面的需求进行设计,做到功能全覆盖。
公务性事务,比如公告通知、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财务预算、采购招标、内部审批、督察督办、公文处理、档案管理、电子邮件、政务公开、任务安排、项目管理、资产管理、会议管理、车辆管理、印章管理、办公用品管理、图书管理等,多为机关基础性业务,适用范围广,涉及面宽。如果这些公务性事务能实现在线办理,将极大地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私务性事务,比如工作日志、日程安排、事务提醒、个人文件夹、通讯录等,能为个人提供工作备忘、查询、存储等服务。如果能人性化地设计私务性事务模块, 将极大地提高用户满意度,改进用户体验,提高办公系统的使用率,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拓展性事务,比如常用链接、搜索引擎、电子论坛、电子报刊、视频会议、手机短信、业务知识、法律法规、微博和博客等如果也被纳入,不但能扩大系统功能的外延,而且将丰富和增强系统的内涵。
借力电子载体 实现政务与互联网的无缝对接
“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目标是,凡可连通互联网的设备均能顺利实现网络办公。目前这样的设备主要有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手机,因此,“互联网+政务”应该具备网页版、PC 客户端、移动客户端三种基本形式,以适应不同办公设备的办公需要。
网页版是一种普适性的,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自动化办公系统,应该具备电子政务所需要的一切功能,在技术上则要求适应各种常用的电脑操作系统和浏览器。网页版速度快、功能全、操作易,是一种大众化的电子政务形式。
PC客户端作为一种集成版,可以是基于Windows 的PC 客户端,也可以是为苹果MAC系统量身打造的PC客户端。除了具备网页版的所有功能,还可以像QQ一样,登录后挂在电脑桌面上,有工作时即时提醒,能方便地进行文字、语音、视频、表情等即时通讯,具有收发消息、传输文件、发送图片、群组通讯等功能。PC客户端快捷方便,易于操作,能满足即时通讯等的需要,与长期以来人们使用QQ 的习惯相符,因此它将是一种深受欢迎、使用率最高的电子政务形式。
移动客户端的情况比较复杂,目前有适应苹果iPhone 和iPad 的移动客户端,适应Android移动平台的客户端,适应Windows3 Phone8移动平台的客户端。移动客户端可以借助移动平台完成各种任务,实现拍照上传、离线推送以及文字、语音、视频等的即时通讯,可满足人们出行时的办公需要。也就是说,只要借助无线网络,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办公。这对于高效迅捷地开展工作,处理突发性、应急性、紧急性事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优化业务流程 确保系统运行安全(名称替换)
首先,要合理设计业务流程。比如印章的使用可以按照“申请者—部门领导—单位办公室主任—印章管理者”的流程来设计,每一步骤完成后即自动转入下一步骤;发起者可以监测流程进行到了哪一步;整个流程完成后,申请者即可到印章管理者处加盖印章。又比如较为复杂的收文处理流程,包括签收、登记、批办、承办、传阅、注结、归档等环节,其中的批办、传阅环节非常复杂,需要根据单位的工作实际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状况进行合理设计,科学优化具体环节,力求做到既提高公文办理效率,又提高决策反应速度。
其次,要提高网络安全技术。一是遵守国家法规,涉密文件和涉密信息严禁上网。二是要做好系统用户的身份确认。目前广泛采用“用户名+口令”的方式来验证用户的合法性。有些系统在“用户名+口令”的基础上增加用户机器设备信息(如MAC 地址)识别技术进行用户验证。这些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安全性。还有使用硬件加密锁的方法,加密锁内存有登录者的认证信息,登录时必须插上钥匙才能进行密码验证,安全性更高。三是要确保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和完整性。做好SSL(Secure5 Sockets5 Layer 加密套接字协议层)、VPN(Virtual5 Private5 Network 虚拟专用网络)两种非明文传输协议,保证传输协议的安全性。四是要严格控制用户权限。根据不同业务和流程的特殊性,对不同级别的合法用户在信息的访问和操作方面进行严格的权限控制,防止非授权用户越权访问或操作信息。此外,可以利用数字签名功能确保信息的不可否认性,利用登录日志记录用户的登录情况,利用设定访问用户内部IP地址段的方式减少外部侵入的风险,等等。
“互联网+”给电子政务带来了无限可能,其便捷性不言而喻。但是,强大功能的实现需要技术公司根据工作实际进行积极研发,需要政府机关以新的思维积极推行办公的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还需要机关工作人员勇于采用新技术,推动工作方法的创新。只有多方联动,才能实现“互联网+”在政务活动中的最大效能和最佳效能。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 上一篇:公民个人信息如何保护?
- 下一篇:整理领导讲话录音的四项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