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文秘工作>> 实务性工作>> 观点见地

观点见地

新秘书写材料的怎样赶脚

以稿换稿 】  作者:佚名   发布:2018年05月18日   阅读:

刚从事材料工作的小伙伴,常苦恼,为什么写了辣么久,始终没有找到赶脚?讲真,这种所谓的赶脚,是从事材料工作同志毕生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而要达到这一境界,确实是一件不大容易的事。那么,如何找到这种赶脚?来看看以下几条小建议。

克服焦虑

一般情况下,当一个人到了新的工作岗位,总想踢好头三脚,表现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来。一旦不能尽快如愿,便会产生焦虑感。但写材料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有焦虑感未必是坏事,焦虑感是责任心、事业心、荣誉心的一种正常反应,但处理不好,可能会影响到前进的步伐乃至方向和前途。

所以,必须要把心先静下来:1.工作和工作是不一样的,写材料跟其他工作更是不一样,任务不一样,要求不一样,标准不一样,这就需要有一个适应期;2.从事材料工作时间还不长,业务还不太熟悉,找不到感觉是正常的;3.已经意识到了存在的问题,有解决问题的迫切愿望,问题一定会解决的。相信这么思考之后,心情可能会轻松些。

因此,处于写材料的适应期,千万不要焦虑,因为焦虑于事无补,只会影响到能力的发挥。

增强自信

想提高业务水平,找到写材料的感觉,看起来是个技术问题,但首先要解决思想问题,在克服焦虑感的同时,增强自信心。

既然负责材料工作,那肯定是因为文字功底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这说明已经具备了从事写材料工作的素质,有一定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思想水平、工作水平;已经掌握了撰文的要领,能抓住问题、选择材料、提炼主题、谋篇布局、选词炼句。这不仅是从事材料写作的“敲门砖”,也是建立好材料大厦的“奠基石”。

在这,给大家举个例子,有这么一个同志,他只有初中文化,初到机关时,撰文不在行。但只要领导交任务,他都勇于承担。他常说:“我就不相信,别人能干好,我就干不好。”时间一长,“我就不相信”成了他的口头禅——展现了他积极进取的精神。起初,他连各种文体的格式都不清楚,他就从头学起,看工具书,请教老同志,不停地学、练。两三年过去,他学会了公文写作,接着又向新闻写作“进军”。又一两年过去,他成了所在单位的“笔杆子”。这位同志的成才,靠的就是自信心。

弄清原因

解决思想问题后,也要从业务水平上分析一下。要想找到写作感觉,撰写文稿前,需要做到以下六个明确:

1.明确单位的工作性质、职责、范围、业绩、发展方向;2.明确起草材料的目的(针对什么问题);3.明确材料涉及的有关政策、法规和上级要求;4.明确拟采用文体的格式和写作要求;5.明确材料需要哪些文字、数据支撑;6.明确用什么语言(口吻)表述比较恰当。这六个方面明确了,撰写材料时,就会感到是驾驶“轻车”走“熟路”,文字(内容)引领着笔尖走,此时的感觉应该说是很舒服的。

按照求人不如求己的原则,建议重点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1.对当前岗位的工作性质、职责、范围、业绩、发展方向明确否?如果不十分明确,撰文时心里没底,分寸感就很难把握,甚至可能说外行话。

2.对当前岗位经常需要使用哪些文体行文明确否?例如,需要撰写请示、报告、情况通报、工作总结、经验总结、领导讲话、调查报告等,对这些文体格式及撰写要求就要十分明确。哪一种文体的套路弄不清,就难以找到写作感觉。

3.对撰写材料需要哪些材料明确否?撰文时运用材料,是十里挑一、以一当十的,如果不能占有丰富的素材,“肚里无货”——没有倾吐欲望,即便下笔,也是难以找到感觉的。所以,平时留心积累资料非常重要。换而言之,没有资料积累,就难以找到写作感觉。

寻找门道

从实践中看,凡是技艺性的东西,都有门道可寻。撰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艺,也有门道可寻。找到了门道,事半功倍,可以使撰文从朦胧转入清醒,从不自由转入相对自由,从枯燥的“苦差事”转变为趣味十足的“美差事”。无论怎样,文字功底只能是块奠基石,要盖起材料大厦,还要掌握墙体、立柱、横梁、檩条等(各种公文体式)的制作方法,研究其规律和特点,从中找到制作门道。一旦找到门道,就能体验到写作快感。

机关公文分其实就是三大类:简报类、论说类、经验类。从中找到了感到比较管用的“三段式”门道。

具体来说,简报类文章(情况简报、电话记录、情况反映、专题报告等)一般由缘由、事项、尾语三段组成。论说类文章(工作研究、工作讲评、领导讲话等)大体也由三段组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经验类文章(调查报告、典型材料、工作总结中的体会部分等)的三段式是:问题、做法、效果。

找到了“三段式”写作门道,尤其是在掌握到使用较多的经验类文章“三段式”之后,当某个文体自身要求已在脑子里形成模式,运用“三段式”会使撰写这种文体变得简单明了,很快就能进入状态,找到感觉。

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应该把寻找写作门道当作一项基本功来练习。当然,要真正找到写材料的感觉,绝不仅仅是以上说的这些,还要注意请教老手、深入调研、多方观察、善于分析、勤于动脑、广泛阅读、更新知识、多写多练、不断修改等。(秘书工作交流群)

【来源:秘书工作交流群】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