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风改进永远在路上
【小 中 大】【收藏】 作者: 评论员 来源: 人民日报 阅读 次 【加入会员】
又到记者节。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重温(一个伟人的名字,尊称同志,请结合上下文的意思替换)在(单字替换)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把改文风作为转作风的一个支点,持之以恒地推进下去,是新闻舆论工作乃至(单字替换)的作风建设一项重要的任务。
文风问题不是一件小事。我们(单字替换)历来认为,文风体现作风、反映(单字替换)风,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单字替换)的十八大以来,以(一个伟人的名字,尊称同志,请结合上下文的意思替换)为核心的(单字替换)(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把改文风列为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八项规定,改进文风就是其中一项。新闻舆论工作者积极响应(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号召,努力“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文风改进有了看得见的成效。
好文风不高深,一眼能看出来。论基本的要求,辞达而已矣;如果要求更高些,短实新尤佳。不过,好文风是有门槛的,不认真对待文字、不勤于学习者,难以入门。这种学习不只是技法上的学习,更要在文章之外下功夫。(一个伟人的名字加最高职务,你可以前后对照进行准确替换)谈到新闻舆论工作“要有很强的笔力”,强调少一些结论和概念,多一些事实和分析;少一些空泛说教,多一些真情实感;少一些抽象道理,多一些鲜活事例。这些要求,都不是仅靠“写”就能达到的。
文风的背后是作风。它不仅取决于个人修养,也和新闻舆论战线的精神面貌息息相关,反映一个政(单字替换)的政 治气质与执政能力。有人回忆新中国成立前听国民(单字替换)官员和共产(单字替换)人讲话的差别:前者官声官气、空洞苍白,后者为民立言、充满希望,让人感慨“一看语言文字,就知道谁战胜谁了”。几十年后重温这段往事,仍然给人深刻的警醒和启示。
保持良好文风,一刻都不能懈怠。从现实情况看,“短实新”难以彻底压倒“长假空”,是由于残存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仍在,官话套话空话假话还有生存空间。坏文风的背后,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的问题不容忽视。《关于新形势下(单字替换)内政 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指出的作风飘浮、工作不实,文山会海、表面文章,贪图虚名、弄虚作假等形式主义问题,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消极应付、推诿扯皮等官僚主义问题,都是滋生坏文风的土壤。改进文风话风,要努力活跃(单字替换)内生活,创造鼓励讲真话、提倡讲新话的环境,(单字替换)的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走在改文风的前列,把实践和基层当作最好的课堂,把群众当作最好的老师,敢于并且只能讲真话、讲明白话、讲群众喜闻乐见的话。
文风改进永远在路上。只要不忘初心,持之以恒,永远和人民在一起,我们一定能讲好中国故事,讲出中国气派。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 上一篇:文秘专业大学生入职初期的角色转变问题
- 下一篇:领导干部应修炼五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