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道破核心竞争力,助你跻身强手之列
【以稿换稿 】 作者:笔头客 发布:2011年12月26日 阅读: 次
我们身边有很多从事文字写作的同事,刚开始大家在一个起跑线上,跟着一样的领导、写着一样的材料、加着一样的夜班,几年后有的迅速成长为备受倚重的文字骨干,有的还始终在低层次徘徊,甚至沦为打字送报的边缘人。个中原因有很多,除去机遇、背景这样的客观因素外,我感到内因还是根本原因。文字工作者的核心竞争力究竟在哪?我认为,可以用“跟、学、践、悟”四个字来概括。话虽简单,但仔细品味定会有所感触。
跟,才能方向清。无论是在党政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都要跟紧中央的决策部署,跟紧上级的指示要求,这样起草的文字材料才不会跑偏离题。否则,上级的意图都把握不准,即使再妙笔生花都是南辕北辙,领导不会用也不敢用。怎么去“跟”?我们以前谈过,一个是深入地“跟”,就是对上级精神和领导讲话特别是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要反复咀嚼、深入把握。有时候领导布置任务可能是只言片语,更需要反复琢磨,切实把领导意思把握准、领悟透。另一个是联系地“跟”,就是对某项工作相关领域的要求充分了解。一般上,领导抓工作的思路是一贯的、系统的,如果对某方面工作讲的不多,可以多看看领导对相关工作是怎么讲的,这样联系着理解讲话精神,更容易把握意图。再一个是创造地“跟”,有的领导指示可能只是初步想法和原始考虑,这就需要对领导意图进行补充和完善,在结合实际的同时进行创新思考,把领导的愿意拓展丰富,实现系统化体系化。总之,只有深入、全面、系统地理解了上级精神和领导意图,文字材料才能具备了成功的基本前提。
学,才能功底实。关于学习材料,我们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叫“成功就是一系列好习惯的总和,掌握了这“十个一”你也能成为文字高手”,不知有多少笔友坚持下来了。我们敢说,这些习惯只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七、八项,一两年下来一定大有裨益。这十个建议,主要是从学习内容的角度切入的,这里我们再说说方法。首先是带着问题学,学文件或者讲话,心里最少要有这么几个问号,比如文件或者讲话发表的着眼点什么?着力点有哪些?落脚点在何处?等等。有了这些问题,才可能从文中找到答案。其次是带着任务学,以干促学往往比单纯学习的质量高,比如最近在写某个材料,可以围绕这个专题找大量有关的文件和讲话进行学习,在学习中分门别类梳理相关学习心得和摘录,这样就一举多得了。第三是带着联想学,当然不是指用联想电脑学,而是要边学边回想写过的相关材料,哪些地方可以吸纳,哪些地方可以改进,这样大脑中留下的记忆会是成系统的,而不是零散的。
践,才能实力强。文字工作最重实践,学得再多而不实践,不会有任何进步。如何实践?主要是做到“三常”。常摹,但要“神”大于“形”。对初学者而言,照葫芦画瓢是最省事的办法,但绝不是原样照抄和简单照搬,而是要看到范文背后的东西。比如,文章的套路是什么,报告有哪几种写法?经验有哪几样模式?新闻有哪几类思路?文章的结构是什么,是横向展开?还是纵向深挖?等等。常写,但要“质”大于“量”。为什么有的笔友写的材料很多,但总是在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关键就是重量轻质。每写一篇文章,都要有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态度,要有穷尽认知能力和文字水平的追求,真正竭尽所能、耗尽所思后再出手,这样才能打一仗进一步。常改,但要“练”大于“果”。文章不厌千回改。对自己起草的文章,只要时间允许,就要多换换角度,用冷眼旁观的视角去审视和修改,而且不要一味追求结果,改的过程本身就是沉淀反思的过程,这往往比结果更重要。
悟,才能境界高。感悟、体悟甚至醒悟,都是一种总结和升华,层次往往从悟中来、精品往往在悟中出。文字写作走到顶端的人,不一定是刚开始文笔有多出众的,但一定是悟性高、灵气高的,因为悟性决定了“天花板”的高度。怎么才能悟得好?要锻炼“三种思维”。一是以战略思维谋全局。再小的材料,也有把它放在大局中思考的习惯,这样长远地、前瞻地、全局地看问题,才会悟出某个材料真正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什么。二是以辩证思维解矛盾。越是有起伏、有矛盾、有痛点的材料,越会引起共鸣,也越有深度和实度。平铺直叙的“白开水”是没人愿意读的。所以一定要带着辩证的眼光去审视材料,从中感悟起草材料蕴含的方法论,这样出来的材料即使语言很平实,但问题导向很鲜明、哲学底蕴很厚重。三是以创新思维增活力。以前我们讲过“守、破、离”的问题。就是要敢于突破固有的思维习惯和成熟套路,勇于独树一帜、独辟蹊径,当然不是离经叛道,而是要在把好方向基础上,用新颖的观点和思路去行文。这里有个小诀窍,每次想说明一个观点的时候,脑子里先蹦出来的句子一定是“大路货”,这时候不要轻易用,再想深一层、想新一些,往往能得到让大家眼前一亮的文字。
【来源:老笔头】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