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秘工作>> 实务性工作>> 经验做法

经验做法

学习强国的这组妙文,透露出好文章的四个特质

以稿换稿】  作者: 老笔头   来源: 老笔头   阅读 次 【    】【收藏

按:习惯了公文套路,写文章时总喜欢大三点套小三点,觉得这样严丝合缝、规整周正,殊不知,在外人读来,很多枯燥无味、难以卒读。那么,什么样的文章才能激发人的阅读兴趣,让人怦然心动呢?在与一位笔友交流时,他的四句话让老笔头深以为然:新闻的风格、文学的语言、哲学的高度、社论的深度。最近在学习强国湖南学习平台中看到一组“哲学里的湖南”的文章,篇篇都是佳作,而且也契合了这四句话。今天就以此例,聊聊如何把文章写得鲜活生动、劲道有味,以期对大家能有所启发、有所帮助。


1. 新闻的风格

新闻,从狭义来讲专指消息;从广义讲,还包括通讯、述评、报告文学等,不论哪种体裁,写实是其最鲜明的风格和最显著的特点。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新闻风格,主要指通讯、报告文学的写作风格,其特点是详细、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就老笔头而言,印象最深的,应该是魏巍先生的那篇名作——《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就具有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的特征。(人民日报这篇短文真绝!短而有料的材料就该这样(原创解析))

下面,我们来看看学习强国中的这几篇文章的标题:

《谷子变谷堆:扶贫攻坚中的“量变与质变”》

《河流与堤岸的激荡:高质量发展中的“对立统一”》

《用“需求侧改革”带动人才流动的活水》

《“向往的生活”,就是小农户与大市场的高效衔接》

……

这几篇佳作本身就是新闻稿,从这些标题就可看出,文章的内容应该很是鲜活生动,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具体内容,这里不再赘述,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在学习强国平台上将这几篇文章找出来,好好品读品读。


2. 文学的语言

通常而言,公文的语言强调庄重朴实、准确严谨,不提倡过多使用文学修辞艺术,因而容易使人感到单调枯燥。当然,这并不是说,公文写作中就绝对不能使用修辞手法。我们常能看到,一些生动有趣,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公文,通常都是很巧妙地使用了比喻、设问、排比、回环、顶针等多种修辞手法,给人以美的享受。(领导扫一眼标题就否了?你该看看学习强国这50套标题(附解析))

“哲学里的湖南”这组文章,语言清新、鲜活,文学气息非常浓厚,文字很有感染力。我们来看看几个例子: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开篇,引出话题)

于这个新的时代而言,新理论的问世,仿佛向天地间撒下一把哲学的种子,它们飘向一座座城市,一片片山河,用哲学的厚重力量指导着实践,从而孕育出许多饱含着哲思的新方法、新举措。(这句话用文学的语言、比喻的修辞、哲学的道理,给我们阐述了新思想的重要意义,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近日,《中共湖南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加快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提供有力制度保障的决议》,就是闪耀在其中的一朵耀眼的思想火花。(比喻修辞手法)他们构建了哲学里的湖南,也用自身的实践,完美诠释着哲学的方法论。

他们在新理论蕴藏的哲思里仰望星空,也在新理论饱含的方法论中学会如何脚踏实地。他们在星空的高深与土壤的平凡里,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如诗的语言,给人以美感)

对三一的创业者们来说,唯有打破技术壁垒,生产出自己的核心部件,才能继续向前。正如河流遇到了堤岸,唯有冲破,才能流向新的人间。(文学一般的语言)

或许会有笔友认为,这样的语言只有在新闻通讯稿中才会有,其实不然,在公文中这种情况屡见不鲜。比如:

×小区第一个“吃螃蟹”,居民受了益,一石激起千层浪。然而,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又没有模式可以“照搬照抄”,各个社区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这是一个调研报告中的一段话,这段话就和平时的公文语言不同,注入了一些文学气息在里面,使文字更加灵动。


3. 哲学的高度

哲学的高度,就是在公文中引用或化用哲学思想和哲学观点,给读者一种意义深刻、思想深邃、逻辑严密、论证严谨之感。这种手法,常见于公文标题,或文章的内容之中。比如,这组文章的标题和提纲就蕴含深刻的哲学道理。(这样写新闻标题确实牛,难怪领导留言点赞!)

谷子变谷堆:扶贫攻坚中的“量变与质变”

(标题于朴实之中蕴含深刻的哲学道理)

从量变到质变,关键在内因

有精准的推动,就能实现飞跃的质变

乡村里的“量变与质变”

河流与堤岸的激荡:高质量发展中的“对立统一”

(作为上一篇文章的姊妹篇,这篇文章的标题采用“文学语言+哲学道理”的句式)

抓住重点,把对立转变为统一

协调推进,带动事物整体发展

智能制造里的“对立统一”

我们再来看看文章中的哲学思想和哲学观点:

多一粒谷子能否变成谷堆?少一根头发能否成为秃头?

麦加拉学派的几句玩笑式的辩题,就这样在几千年前的古希腊,擦出了“量变与质变”的思想火花。(从哲学辩题引入,引出哲学中“量变与质变”的观点)

但与古希腊有着时间与空间双重阻隔的十八洞村村民,并不懂这些所谓的诡辩。甚至,哲学在他们心里,也没有明确的概念。

可“量变与质变”的法则,却在2013年悄悄走进了这座沸腾起来的村庄。(这两段巧妙地将哲学观点引入到十八洞村的精准扶贫问题上来)

回望三年历程,内因的变动似乎只在那一瞬间,质变就这样无声地炸裂开来——他从一个贫困酒鬼,蜕变成了带领村民脱贫的翘楚。(道出内因与质变的关系)

古希腊有关“谷子与谷堆”的辩论,正在十八洞村民的手中重现——当这个村子有了精准的外力助推,有了一粒一粒积攒谷子的动力与希望,那么即使多一粒谷子成不了谷堆,可是,再多一粒呢?(再次阐述“量变质变”的哲学思想)

“堤岸阻止了水流,却也为河流提供了前行的方向。”泰戈尔在《生之实现》中,用河流与堤岸,形象概括了对立与统一的关系——就像河流在堤岸与水流的相互作用下向前流淌,矛盾也在对立与统一的此消彼长中,得以存在和发展。(从哲学观点引入话题)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写道,“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矛盾,由于他的存在和发展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进一步运用哲学观点进行阐述抓主要矛盾的重要性)


4. 社论的深度

社论是新闻评论的一种,是运用评论的写法对工作事实与意见进行精确、合理与有系统的“表白”。虽然我们经常说,公文语言尽量要避免“社论体”,但少用不是完全不能用,适当采用可以提高文章的深度。有深度的社论一般是综述性或者概述性的手法,对工作进行高度概括。(天天刷学习强国,这样的牛文你错过多少(绝了)?)

来看几个具体例子:

明年是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之年,也是谋划“十四五”奋斗目标之年,此时召中共湖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并审议通过《中共湖南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加快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提供有力制度保障的决议》,谋划明年工作,既是宣示毫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态度,也是发出决胜全面小康的“动员令”。

这样的动员令,将会带领湖南走向新的量变,不论是长株潭一体化、环洞庭湖经济区建设、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逐步推进,抑或是罗霄山片区、武陵山片区的全面脱贫,还是“六个全覆盖”补齐民生短板,各个区域、各个地方的积累,正如一粒粒的谷子,努力促成着新的质变。

全面小康不会一跃而至,质变总要经过量变的准备(金句)。而今的湖南,从渐变到突变,只剩“最后一粒谷子”,我们相信,在“补短板强弱项”的攻势下,在你追我赶的气势中,全面小康的谷堆终将成山,新的质变即将在“全面小康决胜年”中触发新的嬗变。

而这样的成绩,将在无数个像十八洞村的帮扶队与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他们在外力的帮助和内生动力的驱动下,带领家乡实现了脱贫,又进而把自己化作外力,带动更多的贫困人口完成积累,实现更大的飞跃。

他们不是藏在书房里高谈阔论的哲人,他们是立志于“改变世界”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山沟沟里的马克思主义。

(以上几段采用社论的写法,体现了社论的深度,值得我们好好琢磨效仿)

我相信,如果大家对这四句话能融会贯通、完美结合,就可以笔下生花,成为名副其实扣的“大笔杆”了。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