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征第一步,选题如何选角度
【小 中 大】【收藏】 作者: 佚名 来源: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阅读 次 【加入会员】
选题之要义在于两点:一是可读性,即如何吸引人;二是必读性,即能对更多人、更重要的人产生更深远影响。同题竞争,高下则在角度,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增量为目标。——吴晨光(曾任搜狐网总编辑、一点资讯总编辑)
从长江入海口上海的崇明岛逆流而上,蜿蜒6387公里之后,就是著名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这条世界第三大河,即发源于此。同样,一条信息的传播长河,无论最终引起了多么澎湃的反响、多少个10万+,都源于其选题。
《孙子兵法•谋攻篇》也有这样著名的论断:“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大意是说用兵的上策是以战略胜敌,其次是通过外交手段屈服敌人,再次是使用武力战胜敌人,最下策才是攻城。这可以分别对应一个内容单元(比如一篇文章、一条视频)产生的四个环节选题—采访—写作(剪辑)—标题(封面图),而选题是其中的“上兵”。所以怎么强调选题的重要性都不为过。
一、横看成岭侧成峰
好选题之要义在于两点:一是可读性,即如何吸引人;二是必读性,即能对更多人、更重要的人产生更深远影响。同题竞争,高下则在角度,所谓“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也就是要给我们的读者提供信息增量。
先看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们可以思考一下:苏轼是用几个角度去看的庐山?
答案是这样的是:首先是横着看,然后是侧着看——这是两个角度;之后是远、近、高、低——这又是四个角度。最后诗人说了,不但要在庐山里边去看,还要跳脱出去看,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也可以用另一句现代诗来解释:“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所以,苏轼一共用了七个角度。
不同角度看庐山,有不同的风景;那么,找选题为什么要有角度呢?
我们从新闻的定义说起。找选题,肯定是为了最后做成新闻稿,或者说是为了形成一篇报道。当代对新闻的基本定义有两种,第一个是“新近发生的客观事实的报道”,这是报道论;第二个定义,新闻是“应知、欲知而未知的信息”,是信息论,也就是今天要重点讲的。
我们拆解其中的关键6字:
1.“应知”。应知是什么?应知就是这事你应该知道。什么事你应该知道呢?就是选题的重要性,它影响了多少人?它影响了什么人?把人影响到了什么程度?总之这是选题的重要性,就是你应知的信息。
2.“欲知”。什么是欲知?就是你想知道的,就是它的可读性。又可以拆解为时效性、地点的显著性、贴近性、矛盾与冲突、主人公的名人效应等等。
3.最后两个字,就是“未知”。什么是未知?就是没有被披露的信息,而不是已经披露的或者是过剩信息。特别是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所有媒体和自媒体都扑上去,大家所报道的信息十之八九都是重合的,更要看你的角度。
所以,最忌讳的报道就是“about新闻”。About,翻译过来就是“关于什么东西的一切”。报道一个事件不能用about的方式,因为你根本穷尽不了事件全貌。所谓面面俱到,就是面面不到;没有破绽,全身就都是破绽。
二、怎么给选题找角度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找角度的几种方式:
1.雅、俗之间的转换,以及“反其意用之”
其实就是上、下视角之间的相互转换。一个下三路的八卦新闻,要往高层次去做;一个高大上的内容,比如财经或者时政,要做平民化解读。当然,不是教大家怎么把一个很高雅的题材庸俗化。此处提到的俗是大俗,所谓大俗即是大雅、大雅即是大俗,转换之间就要让它变成雅俗共赏。
“没有庸俗的新闻,只有庸俗的视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高大上的内容怎么做得更吸引人?同样,举我在搜狐新闻中心期间操作的案例。2012年10月,中共十八大正在召开,我们听报告的时候突然发现电视画面的左下角有一位女士在“指手画脚”。后来才知道她其实是北京市聋哑学校的一位高级教师,她是用手语去解读十八大报告的意思。于是就做了一个报道,标题是《2000万听障人士如何读懂十八大报告》。但你可能要问:这个事儿算不算搞八卦?当然不算,因为中国有2075万这样的听障人士,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聋哑人”,他们同样有了解国家大事、关心中国走向的这样的权利,这很主流。
2.高屋建瓴
什么是高屋建瓴?苏轼在《题西林壁》里所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就是要跳脱出来看整件事,跳脱出来看庐山。当你在庐山里即所谓的当局者迷,你跳脱出来,就是旁观者清,所以这里讲的其实是我们看问题要更上一层。
怎么上一层楼呢?王之涣在《登鹳雀楼》这首诗里说得很清楚,“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你自己的格局要是不够大,怎么能想出这样的角度、写出这样的东西来呢?所以看的是作者的格局。记者、编辑、总编辑的视角和视野非常重要,比如政 治学视野、经济学视野或社会学视野。视野在,格局就在,就可以把一条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线索放在时代的背景下思考、去解读,选题中的“黄金”也才能被挖掘出来。
3.具体而微
和高屋建瓴相反,“具体而微”是指在一个大事件里,抽出一个蛛丝马迹,把它放大、解读。换句话说,我们要通过一滴水去折射太阳的光辉。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蛛丝马迹一定是主流的,背后一定是有大背景和深意的。那么可能有同学又要问了,怎么他就能写我就写不出来呢?这说明当你对一个事物有非常深刻的理解的时候,才能把这些有价值的细节挖掘出来并放大。
4.形式创新
如果内容上找不到创新的点,至少形式上变换一种方式。比如,目前流行的抖音、快手就是竖屏视频,而以前的视频都是横屏视频。别小看这一横一竖,这是产品形态的巨大的转化,是一个跨时代的产品。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原来我们是横着看,现在竖起来,这就是产品形式的变化。
2013年年初,当PM2.5这个词汇出现在公众面前的时候,各个角度对雾霾的报道都出现了。搜狐新闻做了一个专题,上面没有标题,只有白茫茫一片。而在右下角有一行红色小字,说“对不起,标题被大雾遮住了,请用鼠标点击清除 ”。你用鼠标刷屏“除霾”,这个专题就慢慢出来了。这属于典型的形式创新。
5.角度的最高境界
在金庸先生的15部武侠小说中,所描述的武功境界最高的人,当属“独孤九剑”的开创者独孤求败。在《笑傲江湖》中出现的“独孤九剑”,其理念是“无招胜有招”。这也是角度的最高境界。回归到课堂中提到的关于新闻或者关于好内容的定义,它其实是应知、欲知而未知的信息。只要你能够做到这三点,好看,很重要,而且之前别人不知道,就无所谓哪个角度了。所以,角度的最高境界不是为了找角度而找,而是为了把应知、欲知而未知的信息表达出来。
那么,除了符合新闻的基本定义、让公众掌握更多的信息之外,好的角度还有哪些好处?很简单,只要找到了一个好的角度,后边的环节就顺理成章、一气呵成了。
(1)选题是源中之源,所以一旦找到了好的角度,你就拥有了好的采访提纲,就可以围绕这个角度追问,以避免东问一个西问一个,这样连采访对象也会很郁闷。
(2)如果再按照这个角度整理素材,基本上不用费太多心思,很容易会形成一篇逻辑清晰的文章。
(3)做标题也会变得轻而易举。往往我们最后写不出文章来,或者起不出好标题来,就是因为选题不行,或者选题找的角度太散乱了,没办法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
三、不同角度写庐山
最后,让我们回到刚刚提到的这首诗:《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这首诗,是苏轼被贬到黄州(现在的黄冈)写下的一首诗。在他离开黄州之前,他到庐山游历,庐山有个老和尚请他写一首诗,而这让苏东坡有点为难。
这涉及他跟唐朝大诗人李白之间的关系。我们都知道李白游庐山的时候也写了一首非常著名的诗,即《望庐山瀑布》。诗云: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苏轼其实是李白的忠实粉丝。忠实到什么程度呢?李白在庐山写了这首诗之后,如果再有人去写庐山瀑布,苏轼只要看见就骂。这回轮到苏轼自己了,他又不得不去写,因为苏轼名气太大,难道还不给世人留一点名句墨宝吗?这给苏轼出了一个大难题,苏轼于是就想了另一个角度。
众所周知,李白是盛唐诗人。唐朝时期的中国疆域广大、文化兴盛、人很奔放浪漫,所以造就唐诗的特点,以写景、咏物、抒情见长,就像长江一样滚滚而来。到了宋朝之后就不一样了,四处受敌,疆域也小了,最重要的是宋代非常盛行程朱理学。所以宋朝的诗一方面是“瘦”,另一方面它跟唐朝的诗不一样——即使写物抒情,也要在其中表述一些道理。
很明显,苏轼这首诗《题西林壁》,就是一首说理诗。所以,无法比较李白这首诗和苏轼这首诗水平的高低,就像记叙文和议论文没法比。但苏轼选择说理,而不是写景、抒情,也是一个角度问题——看庐山,甚至看人生,都是如此。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 上一篇:领导讲话怎样写?县委办主任给你传经验、教方法
- 下一篇:怎样才能把讲话稿写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