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摆脱照抄照搬的不良习惯?
【以稿换稿】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其实,除个别不肯动脑筋的人以外,绝大多数同志并不喜欢照搬照抄,但有些同志又自觉不自觉地做着这种连自己也厌恶的事情,起草文件照抄,起草讲话稿也照抄,不抄就动不了笔,不抄就成不了文章,以至照抄照搬成了许多机关文稿的一大通病。
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想不外乎三个方面:
一是观念上的原因。有的同志以为,只有照搬上面的东西才是“保持一致”,才能做到“执行政策不走样”,这种看法是完全错误的。从一定意义上说,照抄照搬才是最大的不保持一致,因为中央从来强调各地各部门要结合自已的实际贯彻上级文件精神,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而你没有按中央的要求去做。如果照抄照搬能解决问题,那连小学生也可以干得了,还要我们这些秘书干什么?当然,这样说可能严重了点,有些同志的确是因为思想上有顾虑,以为照抄照搬才保险,才不会犯方向上、政策上、提法,上的错误,但这种思想同样是要不得的,是不利于工作的。只要我们坚持实事求是,敢于和善于把上级大政方针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何虑之有?何错之有?
二是习惯使然。这种习惯是由来已久的、成为某种定势的东西,是一种自觉不自觉地被它所左右、所驱使的东西,甚至连你自己也觉得:我已经适应它了,离开它反而觉得不自然了。于是,在某些机关,照抄照搬习以为常,不照抄照搬反倒显得不正常,甚至还被视为标新立异。于是,习惯孕育了惰性,惰性束缚了思维,反正照搬照抄省时省力,何必自讨苦吃呢?
三是经验不足、方法欠妥。应该说,多数同志之所以想摆脱照搬照抄而又摆脱不了,根子还在这里。而要挖掉这个根子,需要不断磨炼和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时,有些基本的方法必须掌握:
第一,接到起草文件的任务后,别忙动笔,先要吃透“上情”,把上级有关文件和领导讲话找来看上几遍,光看还不行,还要理解、领会,把精神吃透。“透”到什么程度呢?丢开文件,能把发这份文件的意义和作用说清楚,能把主要精神说清楚,包括关键性的观点、提法和要求等,要能够记下来。这一点非常重要。有些同志所以摆脱不了照抄照搬的习惯,要害就在这里,对上级文件精神没有吃透就急于动笔,真正动起笔来又离不开文件,写不下去时就来查看文件中是怎么说的,看来看去总觉得文件中说的好,自己再也想不出别的语言了,于是只好一抄了之。而在“吃透”的基础上再动笔,就好比甩开拐杖走路,是逼着自己朝文件指引的方向走下去,而不是被文件的结构、语言“套”得迈不开步。一些经验丰富的“大手笔”正是因为事先吃透了上级精神,所以写作时无须再看上级文件,仅凭一支笔、一叠稿纸就能写到底,而且写得又快、又好。
第二,吃透文件精神之后,还是别忙动笔,还要摸清“下情”,把本地本部门的有关材料找来看一看,或者到有关部门和基层去走一走,了解某方面的实际情况如何,对照上级文件,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要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如果上级文件所部署的是一项新的工作,则要把执行该文件的客观条件、工作基础摸清楚,并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预测。走好这一步,心里就有了底,就会有自己的话可写,而不至于一言一语都离不开“本本”。
第三,吃透了“上情”,摸清了“下情”,接下来就是如何结合的问题了。简单地说就是“上挂下联,虚实相生”。“上挂下联”好理解,“挂’就是遵循上级文件精神,“联”就是结合本地实际;“虚实相生”是什么意思?就是把上级精神和实际情况糅合在一起,变成自己的话来说,使文件既贯穿着上级精神,又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当然,要糅合得好,不仅取决于深厚的文字功力,更重要的还取决于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较高的认识水平。从前面这位秘书长和秘书的对话,就可领悟到这一点。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