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文秘工作>> 实务性工作>> 经验做法

经验做法

隐藏在全国典型事迹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以稿换稿 】  作者:王小德   发布:2016年07月07日   阅读:

“七一”将至,有的单位在搞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这让我想起前年跟一个全国典型相处的难忘经历。

那是一场苦战,让人心身俱疲;更是一场蜕变,悟出一些门道。下面的文字没过多去修饰,权当自己经历的一份真实备案。

某日,我和一同事光荣接到上级部门任务,帮助起草兄弟单位先进典型事迹报告。这次报告会要在地区公司层面讲,如果效果好,可能还在北京总部讲,最终目标是争取成为全国典型(注:现在已经实现了)。起草典型事迹报告的过程非常曲折,但也收获颇多。

别人嚼过的馍没营养

接到任务的同时,我们也接到了一大摞素材。有通讯报道、有评先进的事迹材料、有以前大大小小的各种报告,甚至还有个人信息表。

客观地讲,拿到的素材,一些事迹很完整,提炼的也不错。在素材限定的情况下,材料好不好,关键看技巧。

只要具备一定的素材运用能力,文字基本功不差,再有点小悟性、小灵光,安排好逻辑,基本上会写个差不多,不会太好,至少也不会太差。

按照这个路子,很快拿出一稿。能用的素材基本都用了,该展示的亮点也都展示了,文字也算工整,事迹刻画细致。初稿就这样交出去了。

说实话,以前也这么干过,对于层面不太高的报告会,也就“蒙混过关”了,自己还有点飘飘然。

但这次不幸的是,遇上的领导是我们单位材料界的“带头大哥”,有文采、有感觉、有激情,还讲政治,功力深厚。结果这稿毫无悬念地被枪毙了,说是味道不对、感觉不对,不像那个人。

能告诉我们那个人是哪个人吗?他的信息很准确,事迹也很清楚,那咋能不像那个人呢?现在知道了,当时刻画的那个人,是素材里的人。

再改改吧!我们开出租车的还怕等客吗?都说写材料是个良心活,我们可以拍着良心说,我们绝对没偷懒,绝对对得起组织、对得起工资、对得起良心。但是,尴尬的是,连改几稿,最后一稿稿交上去后,领导没说行,也没说不行,没动静了。

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

就要亲口去尝一尝

本以为这事就此打住了。结束的条件无非两个:报告取消,或者换人重写。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突然通知,到总部集中封闭改稿。

其他几个报告操刀者和典型是一个单位的,对典型非常熟,就我们两个外援。总部机关领导还是很用心良苦地把我们的“主人公”召集过来,一起封闭。

整整十五天,我们和“主人公”吃住在一起。大活人就在你眼前,再写不好就是自己的问题了。

守着这个“活”素材,心里有底多了。我们多希望他能滔滔不绝地给我们讲他的事,但是不幸的是我们的那个“主人公”有点腼腆。

我们只能根据掌握的线索去他那挖。问他什么事,他给你讲什么事,不太会展开。但是,这也有非常大的收获——至少知道的更细致、更全面,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还有一个更大的收获,就是他当时的心理活动,他的情绪、他的认识、他的想法,让我们对他有了新的认识,有了感觉。

后来实践证明,具体事迹是“肉”,心理活动、思想认识是“血”,加在一起才“有血有肉”,让典型有生气、有灵魂、有神采。

后来一来二去混熟了,说话也随便多了,不用每次都以“采访”的名义正襟危坐,我问你答,弄得跟面试似得。我们一起吃饭、一起遛弯、一起喝酒侃大山、吹牛皮,有时还会自揭一下家丑,博对方“欢心”,讨对方“一笑”。

当然,我们会牢记使命,有时冷不丁地向他提出已经“蓄谋已久”的问题,捕捉他最真实的反应;有时写到他对一个问题的看法,他总是不好意思表达自己“高尚”的境界,我们就用“恶毒”的问题刺激他。

他是一名技能专家,在单位是技术大拿、技术教练、获奖无数。比如,我们想知道他对练技术、当教练、做培训、获奖的看法,这个很重要,因为同样一件事件,出发点不同,意义不一样,但是他会说人都有上进心,干啥都要好好干,这样才对得起组织培养、领导关心和同事帮助,云云。

多么似曾相识的答案!就是这些高大上又毫无个性的东西,造就了典型的千人一面。我们刺激他,说你没说实话,当教练多好,单位的活儿干得少,整天去培训,还有培训费,可谓名利双收......他一下就急眼了,跟我们辩白(此处省去5000字)。

他辩白是说出的想法,才是真正属于他的东西、可贵的东西,也是作为我们想要、听众想听的东西。

看我们打的火热,他们单位负责稿子的人、带队的领导也来了热情,一有机会也绘声绘色、饶有兴趣地讲他们的所见所闻,他们对这个典型的看法,等等。

当时,有两个感受:一是他们采访得比我们彻底,知道的比我们多很多。二是这个典型身上确实有太多闪光点、有意思的东西。

也有两个疑问:为什么我们认为有意思、他们也认为有意思的东西,原来的稿子里没写出来?为什么他们讲起来自己都刹不住车,但是原来的稿子却那么干涩?

当时我们也没想明白。

现在感觉可能是这样:一是受到了“模式”限制。一提事迹报告,脑子里立即先有一个模式,先有框框后装画,先拉框架,然后根据框架填内容,结果导致一边素材不够东拼西凑,一边素材过剩白白浪费,这是典型的“削足适履”。二是受到了“体裁”限制。事迹报告和事迹材料,虽然两字之差,但是风格却迥然不同,要求也有很大差别。事迹报告是用嘴讲、用耳朵听的;事迹材料是用手写、用眼睛看的。好看的材料不一定好听,不好看的材料不一定不好听。这是两个路子、两套逻辑,关注点、兴奋点、表达方式都不一样。但是我们通常是用写给眼睛看的标准,去写给耳朵听的东西。其实,出现这样的问题,情有可原。因为领导审稿审的是文字稿,好看的材料可能过得去,不好看的材料肯定过不去。以前写电视片脚本,也遇到过类似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让领导多加一些像“老笔头”这样的公众号,提高业务素质;也可以给领导汇报时,稿子不给他看、给他念。据本人经验,后者更可行。三是受到了“命题”限制。写典型,很多时候都是命题作文,大都是组织上或领导先把典型的特点总结概括个差不多,然后按照这个规定题目去写。这样在挖掘素材中难免“按图索骥”,而我们要做的恰恰是“顺藤摸瓜”,不设限地去发现预设范围之外更好的素材。但是,我们要受到主题限制,所以只能忍痛割爱。曾经写这个典型的团队,估计也遇到了这样的情况。

由此想到,组织和领导的任务应该是发现典型、选定典型,而写作团队则是丰富典型、发展典型。在典型定位上,不是带着问题找答案,而是占有素材去提炼。在素材挖掘上,要做到“用什么有什么”;在最后成稿过程中,则不应再为素材所累,要“有什么用什么”。

不怕提意见,就怕没主见

形成初稿后集体讨论,是集思广益、打磨完善的重要一环。这个环节非常必要,是通过多个维度来审视这个材料是否有提升的空间,有不妥的地方,但有时也是写材料过程中最虐心的一段。

集体讨论修改,初衷是集中大家智慧打歼灭战,参与讨论的和作者是同向而行,但实际上往往无形中走向了对立面。

审视的是材料,但写材料的人感觉是自己站上了审判台。材料出现的每一个问题,都好像是自己犯了一次错。原本操刀者付出最多、最了解,但此时此刻却最没有发言权。很多时候不能解释,一解释就有不服气、听不进意见、伤了高贵自尊心的嫌疑。这会直接影响你在这个行当和单位的名声。

所以,材料界的“老油条”们,基本都是不管你说的对不对,他都貌似认真听、好好记,纵然心中无限澎湃,表面也是面带微笑从容应对。

这是测试的过程、发现问题的过程。这个时候,其实不怕别人提意见,是需要人提意见。有个观点很好:就是不要看自己怎么做的,要看别人怎么想的。生活中有很多初衷和结果错位现象。人家能够提出意见,肯定是从他的角度立场来说,确实感到了问题。真有异议,即使嘴上不提,心里也会嘀咕;即使这个人不提,不等于其他人不提。把问题消灭在工作层面,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有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愿意当“墙头草”,谁说啥意见,特别是身份高的无论说了啥,都随声附和。这类人最可气。本人就遭遇到了这种人。过程不忍细说,略过。

吃进去再吐出来

经过几次集体讨论后,依然不过关。最后到了大家都感觉不妥,但都不知道怎么改,又不甘心放弃的地步。请了外援,希望打破这个怪圈,未果。材料,好像进入一次死循环。

还是领导英明。“带头大哥”及时赶到,摆顿大酒,全部推翻,头脑风暴。酒壮怂人胆,酒后吐真言。胆子也大了,舌头也灵巧了,思维也放开了,激情也上来了,感觉也找到了......

最后,重新确立了主题,而且一听到这个主题,大家都激动了,都感觉有很多话要说,有很多事可以写,有很多感慨要抒发,一切都对了!

这也正是那句话:不是带着问题找答案,而是占有素材去提炼。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本想大睡一场,次日再战。但是当时却感到文到指尖、不写不行。

好吧,挑灯夜战。没看任何素材,没看以前文稿,建了一个空白文档,洋洋洒洒写了4000多字。代价是通宵。

后面就简单了。把我的“主人公”请过来,问他这些东西对不对、接不接受,念着舒不舒服,还有没有要加的,粗改一遍。口头向领导汇报,因为是从心里流淌出来的,所以给领导汇报的时候很流畅、很自然,顺利通过。

然后,大到情感逻辑、思维逻辑,小到语句字词等方面细细扣。大量工作都是为了符合他的口气和语调,在感觉生硬的地方,就问“主人公”,生活中你会怎么说,然后用他说的话把文中的内容替换掉。我们开玩笑说,就是像裁缝在给典型做衣服,绝对量身定做,做完一点,就让他穿上试试,看合不合身。

这个过程其实很累,我们两个执笔的撑不住了,我们可爱的“主人公”坐到电脑前,自己开始上手改。

他说这些是他真的想讲的,以前这些东西很散,一些思想认识有意识,但是很模糊,这次都给总结出来了,清晰起来了。即使这个稿子再被枪毙,在这个报告会上不让讲,以后自己有机会出去讲的时候,也用这个稿。

最后,又在热烈友好的氛围中,大家共同在政治性、全面性等方面进行了把关微调,完活!

最终的稿子就不在这里露怯了,仅有几点收获分享:

写典型,其实就是给典型画像。靠二手素材,是靠别人的描述画。靠采访,是靠自己的眼睛画。靠交往,是靠自己的感觉画。

传说中的龙,神话中的仙,怎么画都行,因为别人根本没有验证的机会。但是典型不同。画的像不像,很多人都知道。

喝酒,吃进去的是精华,吐出来的是糟粕,你是在清理肠胃。写作,吃进去不一定是糟粕,但吐出来的一定是精华,你是在口吐莲花。对于素材,第一要抓第一手素材,第二要把素材要掰开揉碎,吃进去再吐出来。

典型事迹报告,是写作者用嘴讲出来的。手的作用,只是把讲出来的东西记录下来,然后交给报告人去讲而已。

典型的神采靠什么体现?其实最能击中人心的,不是煞有介事的一招一式,而是不经意间的一颦一笑、一个眼神。可以启发典型思考,但是不能代替思考。无论是事迹还是情感,一定要真实、真实、真实!真实最有力量。

不要忽视素材中的边角料,用好了说不定是最好的饰品。

典型事迹报告中最动人的话,是典型自己按照自己习惯说出来的话。稿子总体成型后,把材料语言、我们写的语言转化为典型自己的语言很重要。让用他自己的话,讲自己的事。

【来源:老笔头(ID:oldbitou)】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