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秘工作>> 实务性工作>> 经验做法

经验做法

办公室材料写作经验分享

以稿换稿】【收藏】  作者: 佚名  来源: 作者原创  阅读 次 【    】【加入会员

写材料怎样入门,是新进单位工作的年轻同志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这里,我结合自己从事文字工作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依照范文模仿

人的很多知识和本领是靠模仿获得的,比如说话、走路、书法、绘画等。初写材料,模仿是一个比较便捷有效的途径。材料的内容各有不同,但框架、结构、层次、语言等,大致能有一种相近的模式。初学者可以采取“拿来主义”,“照葫芦画瓢”进行学习和模仿。

遇到材料不知如何下笔的同志,要注意积累范文。范文最好是本系统、本单位的,这样才能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对这些高质量的范文,不能一目十行、简单浏览,而要认真研究,学习别人怎样把握主题,怎样提炼思想,怎样围绕中心展开论述,怎样站在L导的角度提出指导性意见。学习范文要把自己融进去,拿到一份材料,首先想想如果自己起草这份材料会怎样写,提什么观点、分几个部分,然后再看别人是怎样把握的;看到一个标题,先想想自己会如何论述这个观点,再看别人论述的方式……时间长了,自然就能够提高思维层次,准确把握问题,再融入自己独到的认识和个性化的语言,写出符合要求并让人耳目一新的材料。

二、跟着“高手”学习

每个单位都有文字“高手”,初学材料写作的同志要自觉把他们当成老师,把他们写的材料作为学习的范本,把跟着他们一起写材料当作难得的学习机会。既要向他们学习具体的方法、技巧,还要学习他们分析问题的着眼点和立足点。另外,在“高手”面前也要敢于展示自己,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不能成为可有可无的“配搭”。

三、注重资料积累

鲁迅曾说,无论什么事,如果不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这充分说明积累资料的重要性。好的材料不是凭空写出来的,而是对已有资料进行梳理、加工出来的,是丰厚素材积累的结晶。19世纪法国著名科幻作家凡尔纳,一生共创作了上百部科幻小说,内容几乎涉及当时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他的笔记和卡片资料,大约有两万五千本。我们学习写材料,也应从积累资料入手。

积累不等于堆积。有的人手边资料不少,但工作起来往往用不上,而有的人手边资料不多,工作起来却很管用。这说明,资料不在多,而在精。单位工作很忙,难以有大块的时间专门整理资料,因此要边学习边积累、边工作边运用,要寻找适合单位工作性质和特点的方法,以求得最佳效果。要注意用好“两把剪刀”、“一支笔”。所谓“两把剪刀”,一把是“机械剪刀”,剪贴报刊资料;一把是“电子剪刀”,剪辑电子信息资料。所谓“一支笔”,是摘录各类资料、记录会议讲话等。总的来说就是要做到这三点:用少量时间看大量文章,用不同途径获取多种资料,用最快速度掌握最新信息。

积累资料还应该做到“四有”:脑中有目录,碰到问题时,能大致知道从哪里找到相应的参考资料;手中有情况,建立上级精神摘记本、本单位情况汇集本和报刊资料剪贴本;家中有书房,置备一些必要的基本资料和工具书;灵感有记录,随时随地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突然迸发的思想火花和闪光语言。只要这样坚持下去,就一定能积久成学,获得提高。

四、从“豆腐块”写起

有的同志对“豆腐块”文章存在偏见,认为反映不出水平,只有“长文章”才能见功力。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高品位的“豆腐块”,往往是数千言甚至上万言的凝练。短文章是文字功底和严谨学风的体现,真正要写好“豆腐块”是很不容易的。刚从事材料写作的同志,最好先写一些简短的材料或其他小文章,如阶段性小总结、计划等难度不大的材料。一般来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基本能掌握写作要领。接下来,写一些难度稍大的工作汇报、总结材料等。总之,材料写作应遵循“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少到多、由粗到细”的规律,这是每个从事文字工作的同志都必须经历的过程。

五、坚持勤学苦练

写材料是一项艰苦的劳动。没有敬业奉献、吃苦耐劳的精神,是练不出过硬本领的。如果吃不了这份苦,遇到材料能推就推,虽然躲过了写材料的苦,却失去了提高的机会。写材料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活动,如果“光说不练”,就会眼高手低,说起来头头是道,写起来却无从下手。如果看得多练得少,就算是把写作教程背得滚瓜烂熟,也写不出合格的东西来。



  • 我要加入会员

  • 我要以稿换稿

  • 我用手机阅读

  • 我要推广赚钱

  • 我要咨询问题


  •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